高品质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04-29 00:44施晓梅
教育视界(智慧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课程游戏化高品质

摘 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不可低估的育人功能。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中,环境也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基于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建设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需要转换视角,凸显儿童本位;要关注过程,凸显学习轨迹;要指向育人,凸显教育价值。通过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建设,可以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高品质;幼儿园环境;课程游戏化;环境育人

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幼儿园(以下简称“报慈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中,基于儿童视角建设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转换视角,凸显儿童本位

课程决定环境,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环境。高品质的环境需要课程的推动,高品质的课程也需要环境去支持。以往,教师习惯于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创设环境,所创设的环境往往与幼儿没有心灵的连接,不能真正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逐渐深入,教师开始重新审视班级的环境,进一步明晰了环境建设的原点一定是儿童的理念。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以下两个“关注”:

(一)关注幼儿的视线与角度

报慈幼儿园每个活动室后面的墙壁上都有一块很大的软包墙。以往,教师总是习惯将高高的软包墙布置得满满当当。教师关注的是美观与否,而没有关注幼儿的观察视线:这么高便于幼儿观察吗?便于幼儿与环境形成互动吗?幼儿能看得清上面贴了什么吗?随着“以儿童为本”的环境创设理念的确立,教师虽然同样在软包墙上展示幼儿精彩的活动表现,但都放低了张贴的位置,确保呈现的内容能进入幼儿的视野,便于他们去观察。又如,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很多让幼儿直接在墙面进行操作的游戏,但有时教师只考虑了最后呈现作品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幼儿的操作是否方便。如今,教师在张贴东西时,经常会自己蹲下来,或请幼儿来看一看、试一试。同时,教师在张贴时尽量不占用太大版面,做到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既不浪费版面,又方便幼儿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由“教师本位”到“教师退位”的转变。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幼儿园创设的环境,应该是有价值的环境,是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反思以往的环境创设,很多呈现的内容都是教师预设的。教师很少或者没有去征询儿童的意见,创设的环境看起来虽然很美,但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现在,教师会更多地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去思考如何创设环境。户外游戏中,幼儿园的“童心童真”创意涂鸦区,不仅有设置在墙面上的水粉涂鸦区,还有粉笔涂鸦区,同时还有围栏树桩的丙烯涂鸦区、林间小路的石板涂鸦区、树林中的画架涂鸦区等,这些区域都充分关注了幼儿自然烂漫的艺术本真。“童真童趣”的户外角色区,也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幼儿可以在两棵高过五层楼的大雪松下面玩“大树下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天性得到了最大释放。在“童声童音”的创意表演区,幼儿自制节目菜单,自制表演道具,自导自演童话剧,小演员、小观众其乐融融。“童稚童乐”沙水区,更强调体现野趣。幼儿园开展了户外野炊游戏、户外玩水游戏、沙池建构游戏等,让幼儿夏季赤脚在沙池中挖沟开渠,运水给种植的花草树木浇水,自制玩水神器开展玩水游戏等等。户外游戏不仅应景、有趣,更有课程的价值。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变换。

二、关注过程,凸显学习轨迹

以往的墙面上更多展示的是幼儿主题活动中的一些活动掠影及作品照片,活动区域中则会呈现一些指示性的标识、操作的材料及操作后的作品,内容之间显得杂乱无序,看不出幼儿探究学习的痕迹。随着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在创设环境时,更加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和活动状态,凸显他们的学习轨迹。

(一)区域微主题——追随活动过程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中,教师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兴趣点,设计了微主题的系列探索活动。每个主题分成若干个小板块,这些小板块反映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思考、发现、表达和体验。为了让教师用心去观察幼儿的成长,读懂幼儿的专属密码,报慈幼儿园专门设立了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表和日常行为观察记录表,希望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白描记录来看懂幼儿“现在”的能力发展水平、个性特征。教师还通过录像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一起观看后共同研讨,尝试通过“观察儿童—解读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调整—观察”的过程来了解幼儿的行为与需要。如今,教师观察幼儿的意识明显增强,观察方法与技能也在逐渐提高。

(二)区域小游戏——指向解决问题

和以往相比,区域游戏环境的改变是最大的。以前,教师比较注重呈现幼儿操作的参考指示图、规则、记录表和幼儿的作品等。现在,教师更注重观察,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幼儿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从呈现的探索板块中经常看到“我们的讨论”“我们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我们的发现”这样的字眼。比如,中班幼儿在进行“拯救橡皮泥”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要保护好橡皮泥,在使用结束后必须要把橡皮泥团起来,再把盒盖拧紧,否则橡皮泥就容易干掉。再如,有班级在进行“搭建常熟方塔”活动时,幼儿为使用哪种材料做柱子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在一次次反复的尝试比较中,他们进行了粗细、高矮、轻重的比较,最终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探秘静电”“磁铁的秘密”“恐龙世界”“我会做甜品啦”“我会阅读”“根的秘密”等等,每个区域小游戏都清晰地展现了幼儿探索的轨迹,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三、指向育人,凸显教育价值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环境创设要求教师在兼顾环境美感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教育内涵和教育功能。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要把握关键经验,采用多元评价,更好地凸显环境的教育价值。

(一)把握关键经验

《指南》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并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得到了强化。比如,在生活课程环境创设方面,教师起初的目标指向很单一,“签到墙”就是让幼儿进行签到,了解来园人数,然后进行人数统计,更多侧重数学领域方面的教育功能。随着对《指南》的深入学习,教师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关键经验,发挥“签到墙”不同的教育功能:对照《指南》目标,既有数学方面关于来园时间、人数的统计,又有社会领域方面关于心情的呈现、关爱缺席孩子的内容,还有健康领域关于身体状况、晨检情况的呈现等。又如“气象记录”,幼儿园把气象记录和班级日历融合起来,既有每天气象的观察记录、每月的气象统计,又有气温变化的观察、重要日子和重要节日的记录、班级孩子生日的统计等。幼儿可以了解不同月份的天数、一周的天数,通过标注今天是星期几来强化时间观念。潜移默化中,幼儿可以慢慢地理解日歷表上日期的含义,这凸显了环境呈现的不同教育价值。

(二)采用多元评价

班级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自评、互评的机会。比如,为了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的班级创设了“我们的约定”;注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培养,创设了“我是班级管理员”;结合园务幼儿每月行为重点,开辟了“成长墙”;结合每天的游戏开展情况,设立了“能干的我”……那么,这些约定执行得如何?管理员合格吗?每月星宝宝如何评选?游戏中的“我”表现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教师还在环境创设中设置了对应的评价板块,通过幼儿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激发幼儿争优竞先的意识,引发幼儿同伴互助学习的行为,让幼儿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

总之,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通过第一手经验建构知识的多元机会。各种具有特定形态的物化资源和文化资源,幼儿园中的一草一木和各种自然空间、人造建筑等都可以成为探究活动的内容来源和实施载体。幼儿园应该坚持儿童立场,将这些具有固定形态的资源加工成课程资源,以此来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为每个幼儿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不断努力。在高品质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园应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更好地实现让幼儿站在课程中央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爽,韩静.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基本要求和思路[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3).

[2]何煦.儿童视角下的高品质幼儿园环境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9(15).

[3]施晓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1).

(施晓梅,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幼儿园,邮编:215500)

猜你喜欢
幼儿园环境课程游戏化高品质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建与设计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浅谈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