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参加科举考试

2022-04-29 13:39王磊
老年人 2022年6期
关键词:童生翰林院会试

王磊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以来,一直是古代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和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一篇我们就以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为例,真实还原一次古人的“进京赶考”全过程。

很多人将今天的高考类比为古代的科举考试,这种类比并不十分恰当。今天的高考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但从参加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角度看,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又很像,都备受全国瞩目。

正式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必须先通过资格考试“童试”,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童试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试,考试地点为其所在县,一般由知县(相当于县长)主持。县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鲁迅就曾经参加过晚清的县试,当年在5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137名,但在县试后没再参加府试,而是去了南京矿务学堂改读新式学校。

县试合格者将参加第二级资格考试,叫作府试。府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举行,考试地点在府城,相当于今天的市。府试一般由知府(相当于市长)主持,连续考三场。府试合格的考生,被称为“童生”。年纪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岁,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的童生也不少,甚至在有些家里,爷爷和孙子可能都是童生。

府试合格的童生,接下来要参加“童试”的最后一级考试——院试。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院试的主持者是每省的学政,学政由皇帝直接从中央委派到地方,其性质类似钦差大臣。学政任期三年,任期内依次到每省下辖的府或州主持院试。

院试通过了,考生的身份就不再是童生了,而是“生员”,俗称“秀才”。秀才的社会地位比普通百姓高,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见了知县不用下跪,还不需要服国家的差役和徭役。另外,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上学,成绩最好的被称为 “廪生”,还可以按月获得国家发放的粮米。考中秀才已经很不容易,按照鲁迅参加的那次县试的人数计算,500余名考生最后录取了40名秀才,比例不高于8%。

虽说秀才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还没有资格出任官员。在《儒林外史》里,范进考中秀才的时候,他岳父胡屠户还奚落他“尖嘴猴腮”,但当范进考中举人之后,胡屠户就马上变脸了,低三下四地称范进为“贤婿老爷”。这前后变化的原因来自秀才和举人身份的悬殊。

考中秀才之后,考生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了。正试也分三个级别,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由于考试时间多在农历八月,正值秋季,所以乡试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员担任。考试地点一般在省城,有专门的考场,叫作贡院。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各一场,每场考一天。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通过乡试后,考生的身份就从秀才变成举人。

成为举人,意味着进入了“士”这个阶层,可以做官了。举人不光免役,而且还免税。另外,地方官府不能对举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报朝廷革去举人资格后才能用刑。有学者统计过:明朝应天府的乡试录取率为7.26%;清朝人口剧增,乡试的录取率更是低到了1.68%。怪不得范进中举之后会高兴得疯掉。

考中了举人,考生得马上准备会试。会试一般在乡试之后第二年的农历三月举行,时值春季,所以又叫“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钦定。会试的考试地点在北京的礼部贡院,大多数举人一般乡试考完的当年腊月就要启程出发,开始真正的“进京赶考”。

举人们进京赶考,需要路费盘缠。清朝顺治年间,参加会试的举人会得到国家给予的路费补助,视路途远近,每人十到二十两银子不等。另外,同乡的乡绅地主也会资助路费,一来是对文化的重视,二来是为了结交今后前途无量的官绅阶层。与路费同时发放的,还有官府为举人准备好的路引,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介绍信。在专制时代,没有路引私自外出的人,一旦被发现,就会按律治罪。

举人在出发前还可以到官府领取一面火牌。古代的驿站只为官府服务,民众无权使用,举人进京赶考持有火牌,到沿途驿站就可以使用役夫三名,驿站没有役夫时还会折现给举人银子。举人进京赶考所乘坐的车叫作公车,公车上插有一面黄布(黄色为御用颜色)做成的旗帜,旗上书写“奉旨会试”或“礼部会试”四个大字,看到这面旗帜,沿途所有关卡必须无条件放行,而且不得收取任何过路费。

那到了北京,举人们住在哪里呢?有亲友的投靠亲友,没亲友的可以住在客栈,更多的则住进了“会馆”。所谓会馆,类似今天各地在北京设立的驻京办事处,因为会馆里经常住一些来京候命的地方官员,所以会馆还是举人们了解官场、结交人脉的名利场。

在会馆居住复习一段时间后,就要迎来礼部会试了。会试分三场举行,一场考三天,所以要自备饭食和油灯。考试的时候,一人一个考棚,一个考棚只能容下一张桌子,其空间类似今天厕所一个蹲位那么大。会试这关仍要残酷地淘汰掉大多数人,以明朝万历五年的会试为例:4500余人参加考试,最终仅录取了300人。

会试后的录取者被称为贡士,成为贡士后的一个月,考生就要参加科举考试的终极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完后由皇帝钦点的阅卷官阅卷,最后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选出前三名。

最后就是放榜公布成绩了。所有考生按照成绩高低分为三等,分别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就三个人,是皇帝钦点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一百多人,三甲也是一百多人。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通过考试成为进士,一甲叫作“进士及第”,二甲叫作“进士出身”,三甲叫作“同进士出身”。

考中进士后,仕途之路便正式开始了。明清两朝,考中进士后的出路一般有三种。最优出路是进翰林院,翰林院里高官云集,也是高官的培养地。状元一般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二甲中一些成绩好的,也会进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相当于实习生,在翰林院跟高官学习为官之道。翰林是最佳选择,去不了翰林院也要到中央各部任职。进士最差的出路就是到地方任职,一般从知县这个级别做起。

编辑/汪慧

猜你喜欢
童生翰林院会试
一句台词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明代《会试录序》的史料价值探析
方复 《苏东坡重返翰林院》
会说话的窗户
韩童生 陶慧敏(下)
从《旧京词林志》看明代南京翰林院地位的下降
从明朝会试看科举制
古代“学霸”头衔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