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
1975年,西安南郊沈家桥村村民无意中在耕地里发现了一个满是土锈的铜疙瘩,铜疙瘩的外形大概像个老虎的样子,村民将它送到博物馆,经过清洗修复,竟是一件铜虎符。
整器为青铜质,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颈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全符应由左右两半合成,发现的仅为左半符,身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80克。符面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大意是说这件兵符由两部分组成,右边的部分在君主手中,左边的部分在军队的所在地“杜”这个地方,如果要调动甲士五十人以上,就必须要持有兵符,两块虎符严丝合缝才能调动军队,除非出现需要点燃烽火的重大紧急军情才可以在不使用虎符的情况下调动军队。这也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符合”一词的来源。
秦国以武立国,兴于军队,正因如此,对军队的管理最为严格。这件虎符出土的地方距离当时的“杜”城不足两千米。实际上,当时调动军队不仅需要兵符,还需要派遣中官单独向军队宣读君主的诏令才行,而将领一旦完成使命要立即缴回兵符,实现兵将的分离。严格的军队管理制度也是防止秦国重蹈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覆辙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