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蕴
[摘 要]对苏俄红色经典歌曲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新时代中国传播的价值,认识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相关内容在中國传播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旨在通过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研究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创新及传承方法,核心目的是通过相关音乐文化内容的分析,推动我国音乐体系的稳步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175-03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9YZ03)。
[作者简介]郑 蕴(1978— ),女,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沈阳 110031)
一、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
(一)曲目来源广泛
结合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其存在着曲目来源广泛的特点。由于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殊性,缺少专业性的文艺队伍及专业的音乐人才,在歌曲创作中,革命文艺工作者难以进入根据地,很多红色歌曲是在现成的曲目上进行填词形成的。如,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当时受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在歌曲创作中主要借鉴当时苏联红色歌曲以及音乐资源,这种音乐传播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性的音乐作品创作方法,当代音乐家通过多样音乐元素以及音乐创作方法的应用,创作出适合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歌曲,充分丰富了当代中国的音乐形式,加强人们对红色经典文化内容的认识,同时也实现红色歌曲的文化宣传及教育目的。
(二)时代性特点
红色歌曲的歌词内容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其内容主要源自于革命时代,歌曲的内容、曲调与当时人们的追求及奋斗结果存在关联。在中央苏区时期,很多红色歌曲围绕着军事斗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工作等开展,在受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音乐创作者结合时代的发展状况,创作出《送郎当红军》《查田、查田》以及《妇女解放歌》等,这些歌曲伴随中央苏区经历了坎坷,成为当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通过对这些歌曲内容的分析,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地掌握时代背景,而且展现出当代革命发展及革命胜利的必然价值。
二、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形成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思想意识形态,还是艺术领域都受到苏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些社会主义的文学工作者,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红色音乐的特点,充分坚持社会文学事业以及党性原则,通过新时期文学发展状况的分析以及时代发展变化,丰富红色音乐文化的创新形式,以充分展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我国音乐中的政治性及艺术性价值,为中国思想武装及战争的胜利提供支持。而且,在苏俄红色经典歌曲进入中国之后,很多形象深入人心。如保尔·柯察金,他的钢铁般意识激荡着人们的内心,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中的文化内容,使我国形成了农村合作化。也就是说,不同时期的苏俄红色经典歌曲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
伴随政治化的时代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为了摆脱以往的历史宿命,在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在一开始的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发展中,人们对作品的接受是自发性的,伴随其不断的发展,其中的原始形态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苏俄红色经典歌曲鼓动人民群众,提高了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认识,人们开始自发获取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内容,并在翻译内容大量发行之后,其音乐内容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且,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受到革命时代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转变,红色经典音乐创作方法的运用,使红色音乐形成了权威性、典型性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承认红色经典文化的价值。
三、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一)对音乐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1898年之后,中东铁路运营成功,为中俄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构建桥梁,“十月革命”之后,大批的苏俄音乐家来到中国,改变了我国音乐创作的单一形式,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全新音乐形式的发展。如,在1927年,我国成立了国立音乐学府,学府内有大批的俄罗斯教师,这种音乐教育形式实现了苏俄革命歌曲的传播,同时也为丰富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之后,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受到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成为经典性的革命曲目。20世纪50年代之后,大批的音乐专家进入到我国音乐事业建设之中,如,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先后有30位苏联专家来此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在这种音乐教育形式的影响下,我国音乐教育形成了成熟性的理论体系,并为中国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伴随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专业的音乐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满足了我国对专业音乐人才的需求。如,苏石林在援助中国时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黄友奎、胡然以及周小燕等,由于专业音乐人才的丰富性,当代的音乐曲目、声乐以及乐器教学质量等得到明显提升。
(二)对中国红色歌曲的影响
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对我国音乐的影响伴随着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整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苏俄进入我国的音乐家逐渐参与到音乐教育及演出之中,而且,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苏联音乐专家的增多,革命歌曲成为我国红色音乐的引导形式,如,这一时期的聂耳,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聂耳在1934年创作的《大陆歌》就受到《伏尔加纤夫曲》的影响。又如,我国空政文化团利用《布琼尼骑兵团》的曲调,创作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及《东方红》。也就是说,在我国红色音乐文化发展受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不仅实现我国革命工作内容的宣传,同时也为我国红色歌曲的创新提供支持,展现出音乐文化传承及音乐创新的价值。
(三)对大众音乐发展的影响
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对中国大众音乐思想以及社会形态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其中对大众音乐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使中国民众认识到域外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人们的艺术情感。在我国近代音乐以及当代大众音乐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音乐形式借鉴了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如,大家广泛知晓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其和声设置、曲风运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音乐特征。第二,在20世纪的30年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音乐理论及实践内容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我国的红色音乐作品创作中,将时代救亡的呼声与苏俄革命曲目进行融合,使我国音乐产生了较大的市场影响。这一时期我国音乐家创作的曲目有:任光的《彩云追月》《渔光曲》;冼星海的《青年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聂耳的《饥寒交迫之歌》《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等;贺绿汀创作的《摇船歌》《游击队歌》《全面抗战》等[1]。通过对这些大众歌曲题材的分析,其音乐的创作形式以及创作模式都受到了苏俄红色歌曲的影响,在歌曲演唱及流传的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支持。
四、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一)新时代苏俄紅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
1.红色歌曲传播革命性政治理念
在新时代音乐文化传承中,通过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传承,充分展现出革命气概,同时也展现出革命斗争的发生思想,为红色革命政治效应的发挥提供支持。结合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新时代中国传播中的特点,其红色歌曲传播中的革命性政治理念得到体现:第一,受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我国红色歌曲的传播起到了控诉剥削压迫、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合作的作用,使我国工农群众革命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红色革命歌曲包括《农名歌》《可怜民众》《土地革命歌》等,这些歌曲形式揭露了社会民众保受苦难的问题,激发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人们参与斗争的决心。第二,在红色歌曲传唱中,可以达到激发干部队伍战斗竞争以及激发革命意识的作用。如,在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创作形式的影响下,我国红色革命歌曲中《军事演习歌》《红军纪律歌》等,充分展现出红军特有的战斗精神及政治信念,提高部队纪律性,展现出党和军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在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影响我国歌曲文化的背景下,为军事斗争及瓦解敌军的战争提供了支持,如,在苏区军民的奋起反抗中,创作了《可怜的白军》《告白军士兵歌》等歌曲,充分讽刺并打击了敌人,展现出当时文化宣传的价值。第四,展现出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如,中央苏区人们编创的《欢送红军到前方》《各地建立苏维埃》等歌曲,都充分展现出当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价值。2.红色歌曲宣扬时代长征精神
第一,实现对时代信仰及战争精神的传播。结合音乐文化传播特点,信仰是调动人类行为的精神因素,在红色经典歌曲传承中,通过引导性及合理性理念的形成,使红军战胜诸多困难,并为之后红色文化信念传递及精神传承提供支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党中央领导干部十分注重红军理念的培养,但是,在具体活动开展中,受到身份以及文化程度的限制,导致部分红色文化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而红色经典歌曲的传承,可以通过简练语言以及鲜明教育色彩内容的融入,展现出长征途中战士们的必胜信心,同时体现出红色经典歌曲的艺术传承价值。第二,根据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模式,我国音乐内容创新中,结合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方法,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融入其中[2]。
(二)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深化文化改革,根据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情况,结合苏俄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播特点,制定适合我国艺术培训的计划,并根据教育需求设置特定音乐课程,以便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让音乐学习者对传统红色音乐经典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第二,对于学校及家长而言,应该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艺术教育以及音乐感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并在经典红色音乐内容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对革命文化内容的认识,为音乐艺术的创新及精神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第三,对于政府教育部门而言,应该充分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改变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相对较少的局面,通过音乐普及平台的创建,广泛宣传红色经典曲目,使广大群众更全面了解红色经典文化,从而积极参与到红色经典歌曲的传播及应用之中,实现艺术与生活融合的目的。第四,对于音乐创作者而言,应该与祖国发展融合,根据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特点,将中国的民族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融入其中,以实现本国民族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的创新,使人们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产生共鸣。而且,在音乐教育中,应该规范音乐教育主体的基本理念,根据红色经典曲目内容,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改变单一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因材施教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结构的深化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一定要避免重教育内容轻实践的问题,根据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需求,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掌握音乐文化知识及音乐知识运用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全方位发展目的[3]。
结 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形式创新中,红色经典音乐作为文化及精神传承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响着新时代人们的思想,并使其思想认识发生一定转变。红色经典歌曲大部分以民族英雄事迹为核心,通过歌曲的细致描写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融入,充分展现出当前社会的核心思想价值。因此,对红色经典歌曲的传唱,不仅可以加强人们对时代文化背景的认识,也可以充分展现出基本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使人们的基本思想达到规范,使红色经典深入人心,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注入无限动力。
注释:
[1]李 斐.红色经典歌曲演唱浅析——以《中国红歌会》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03):368.
[2]吴 欣,汤云曲.中央苏区红色歌曲革命性的政治效应[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5:185.
[3]张 珊.论苏区红色歌谣的口传史料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68—171.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