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波
[摘要]本文对大众音乐的特征进行研究,是基于其社会性传播而引起的思考。大众音乐有两种理解,一是广大受众喜爱的音乐,各国各朝各代都有;二是指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音乐体系。经过研究,认识到大众音乐具有商品属性、流行属性和传播属性,这是传播时代、商品社会和媒介更替所赋予的。
[关键词]大众音乐;传播;流行;商业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77-03
大众音乐从字面上理解为广大受众喜欢的音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为广义的,指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和技术条件下最广泛受众使用的音乐,曾遂今教授曾经谈到“凡是音乐的内容吻合着一定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群众的心理需求,并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和广泛传播的音乐就是大众音乐”。[1]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音乐具有历史、地域和群众性特征,如:先秦时期《诗经》中的“风”部分和郑卫之音、秦汉时期的相和歌和明代小曲等,这些音乐在当朝当代受到大众接受与喜爱;二为狭义的,指流行音乐体系,诞生于美国的流行音乐,如:黑人音乐、丁班巷音乐和乡村音乐等,其诞生与发展与古典音乐在北美的新发展有关、和美国的历史有关。
本文所指大众音乐既包括广义也包括狭义。广义的评判标准是受众群体广泛与否;狭义的指“popularmusic”,译为“流行的”和“大众的”,“在当下,韩国学术界将韩国大众音乐的英文统一注译为KoreanPopularMusic,”[2]证明“流行的”和“大众的”内在的关联,所以“PopularMusic”既可以翻译成流行音乐也可以翻译成大众音乐。
本研究是考察大众音乐的社会性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怎样的特性。经研究,大众音乐具有商品属性、流行属性和传播属性,这是传播时代、商品社会和媒介更替所赋予的。
一、大众音乐的商品属性
音乐是艺术,凭借声波的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开并通过听觉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而音乐商品是音乐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结合并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如:一首歌曲被录制成唱片或网络单曲付费收听,歌曲的传播采用有偿方式,唱片和网络单曲就成为了音乐商品。
从中国大众音乐商品的历史进化来看,分别经历了:“音乐商品价值零值时期,表现为原始歌舞现象,音乐仅和劳动、宗教有关,没有音乐商品的存在,体现着音乐最本质、最纯净、最透明的特征;音乐商品价值萌芽和发展时期,表现为以音乐为业、以音乐换取生存的专职人员出现,如:古代宫廷里的音乐奴隶、乐工和宫伎等;”[3]音乐商品价值膨胀时期,音乐商品生产产业出现,在交换活动中出现了“第三者”——唱片公司,唱片介质和唱片公司的出现,意味着音乐商品买卖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参与其中的个人或团体都要遵循业内规范,才能使音乐传播活动得以实现。
从世界音乐商品的历史进化来看,表现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二大体系。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是公元前8世纪至20世纪以后,从大众音乐的广义性来看,要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这一时期的音乐表演从教堂、宫廷走向了剧场、大众,“据记载,欧洲19世纪是各种音乐会商演的高峰时期,音乐家获取了较高的金钱利益也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其作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后人所传承。”[4]
而大众音乐的商品属性的集中体现则是在流行音乐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音乐诞生后,古典音乐逐渐退出大众层面而向高精尖发展,如:作曲方式的无调性、晦涩刺耳的序列主义音乐等。流行音乐的诞生有继承古典音乐之“意”的,这个“意”就是大众性,从古典音乐的大众性转向了流行音乐的大众性。由于欧洲部分白人来到北美淘金,移民使得欧洲的音乐传统进入美国,如:美国纽约丁班巷地区的作曲家们就从欧洲音乐浪漫派后期约翰·施特劳斯的华尔兹音乐中借鉴了创作手法,形成了丁班巷音乐的白人音乐演唱风格;又如:“1881年,哈姆斯音乐出版公司在丁班巷推出第一批流行歌曲的活页乐谱,20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绝大多数流行音乐乐谱都出于丁班巷。”[5]这说明丁班巷音乐诞生之初是依据于乐谱的版权使用收费等形式发展起来的,而黑人音乐、乡村音乐和后来出现的摇滚音乐,传播时都以现场演出和录制音乐为主,在西方文化工业制造的影响下,拥有众多歌手和观众群体的流行音乐就具有了较强的商品特色。
无论是1900年开始的唱片产业时期[6]还是1999年开始的数字音乐产业时期,流行音乐都以现场演出、唱片、流媒体、下载、电台电影电视、CD或短视频等方式传播,这些方式一定是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从这个角度看,大众音乐具有极强的商品属性。
二、大众音乐的流行属性
全球范围看,大众音乐从20世纪初就集中体现为流行音乐风格,无论受众群体、音乐流行范围以及媒体传播层面,都使这种特征显露无疑。
传统上,学术研究很少对流行音乐表现出系统性的兴趣,认为流行音乐以及一般流行文化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追求,觉得流行音乐是年轻人在大众媒体中体验的方式,它以一种学术界很少理解的方式迅速跨越语言和其他文化障碍,成为我们日常环境的一部分。大多数关于流行音乐的研究只是提供了歌唱者、歌曲或粉丝群体等外部成分的描述,却没有给出音乐背后的行业和商业因素的连贯图景。本文认为,大众音乐的流行与文化工业和传媒集团有关。
(一)文化工业的影响
文化工业[7]的提出是1947年阿多诺在个人专著《启蒙辩证法》中首先使用的,即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同一化与程式化。阿多诺认为所谓的标准化就是缺少独特内容与风格的作品,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与机械复制,而个人的想法被消融在程式化和统一化的模式中,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宣传的样板内容的拷贝。“他一直坚信音乐是能够比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更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因为音乐形式足够自律,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主流社会意识影响,以最本真的方式反映社会真正存在的问题。”[8]这是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思想的集中展现,其思想有合理性一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在《理解媒介》中谈到,“任何媒介对个人与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新的尺度,………如果从机器如何改变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无论机器生产的是玉米片还是凯迪拉克轿车,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类工作和协作的结构改革是由技术塑造的,这种技术正是机械技术的实质。”[9]麦克卢汉让我们看到,从印刷术到机械技术甚至是他没有看到的互联网,媒介与人类一路同行、协同工作与互相帮助的图景。
从二位学者的论点中看出,阿多诺对于技术发展带来创作上的便利性与复制性持相反建议,他认为程序性、复制性与个体性、创作性是背道而驰的,他没有看到技术优势对于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便利与新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技术发展对艺术创作的优势;而麦克卢汉看到媒介发展带来创作的提升与优势,他认为技术进步带来媒介发展,顺势带来人际关系和新的维度的诞生,创作与生产都要遵循这种技术尺度,目的是创作出想要的内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麦克卢汉的观点具有时代进步性,他成功地预测了数字技术到来而产生的复制特征,而这却恰恰是阿多诺所摒弃的。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时代”的特征是艺术生产的主要手段,在这种尺度下音乐的生产也呈现出社会化大生产的特色。唱片作为音乐传播的第一个声音记录媒介,生产时一个母带被复制出成千上万张唱片销售,现代音乐工业的诞生打破了传统民歌和古典音乐以现场演出为主的生存基础,以复制、重复和工厂化的模式生产,迎合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特色。流行音乐在唱片的承载之下传播开来,背后依靠的是工业化社会大生产,音乐产品的流行是预料之中的。
(二)世界传媒集团的影响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还提出了“地球村”的理论,他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为个体感官,一为社会构成,二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当个体感官被延伸后,对社会结构的组成与发展也必然产生影响,媒介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人的感官系统延伸至‘地球村的产生,传播媒介在整个过程里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以麦克卢汉的观点看21世纪后的数字化时代,传播媒介——世界传媒集团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全球最大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最大股东的特德·特纳(TedTurner)[11]耐人寻味地指出,“在美国,今天已经不再是历史书上描述的那种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新闻英雄主义(JournalismHeroism)时代,现在的新闻已经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媒体也像其他商业机构一样,不得不接受资本的摆布,今天的传媒英雄,是那些掌握资本的力量、拥有话语霸权的人。”[12]音乐产业中,由世界传媒集团控制的世界性唱片公司的“统治”也是如出一辙。
(三)世界性唱片公司“寡头”
世界性唱片公司成立之初只是著名传媒集团的音乐业务。从20世纪鼎盛的世界五大唱片公司发展到21世纪的三大唱片公司,在不断地收购与合并过程中,这些国际性唱片公司始终坚持其全球性。20世纪五大唱片公司分别是:环球、索尼、华纳、BMG和EMI,他们在成立之初就宣称“世界是我们的观众”[13]。
让我们看一下,20世纪世界性唱片公司和世界性传媒公司的关系。
1.环球唱片(UniversalMusicGroup):隶属于美国好莱坞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BD%E8%8E%B1%E5%9D%9E/79274"t"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AF%E7%90%83%E5%BD%B1%E7%89%87%E5%85%AC%E5%8F%B8/_blank"环球影业公司,和美国最大有线电视公司康卡斯特有渊源;
2.索尼唱片(SonyMusicEntertainment):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索尼集团;
3.华纳唱片(WarnerMusicGroup):隶属于美国传媒巨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
4.BMG唱片(BertelsmannMusicGroup):和美国通用电器集团有渊源;(已解体。被索尼唱片合并)
5.EMI唱片(ElectricandMusicalIndustriesLtd):和英国留声机公司和电气有限公司有渊源;(已解体。版权部门并入索尼唱片,唱片部门卖给环球唱片)
我们看到,世界性传媒公司的触角涵盖了文化的所有领域。从音乐层面说,尽管其他媒体产品的消费通常会受到地域性、消费者收入和语言的限制,但是几乎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收听流行音乐,而且通常是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过被音乐本身所“追求”的感觉?在这方面,流行音乐无疑是“地球村”中最全球化的内容展现。
三、大众音乐的传播特性
1964年,麦克卢汉创造“地球村”理论,自从出现这个词,世界确实在一步步缩小,人类视野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全球传播与文化产品的扩散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决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14]
媒体创造了世界。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首次出版于1982年,他将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群、社区、符号、信息、媒介、传播形成了传播现象的主要要素。人类依次经历了:语言媒介(空气)、纸质媒介、传统电子媒介(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介等,每个后者均不是完全替代前者,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传播媒介的功能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传播媒介的各种进化形态对社会生产力和结构有重大影响。
以音乐为手段的音乐传播,是传播学大家庭中的一员,音乐传播也遵循传播的基本形态,形成传播者、信息、媒介和受传者的传播链条。从古至今音乐作品的流传,都是音乐传播行为所致,音乐传播和生产力技术发展紧密关联,音乐传播媒介的不断进化对音乐传播内容与效果都有影响。
让我们看一下当今社会音乐传播的途径:[15]
1.音乐创作(音乐创作过程)
2.乐谱记录媒介(乐谱记录过程)
3.音乐唱奏表演(唱奏表演过程)
4.声音记录媒介(录制音乐过程)
5.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媒体播放录制音乐过程)
6.听众(观众欣赏过程)
这个传播链条中,展示了音乐传播的前后起止过程、音乐媒介方式、传播者和受传者等内容。词曲作者和音乐唱奏者是音乐传播者,乐谱、唱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是传播媒介,听众是受传者,这些形成了音乐传播的有效闭环特征。
大众音乐具有商品属性与流行属性,那么传播属性一定和这两个属性有关。商品属性意味着大众音乐传播要购买与销售,无论是录制音乐、现场音乐还是音乐出版,传播时都要动用商业模式;流行属性是商品属性后带来的结果。人们通过观看现场演出、购买网站会员、唱片或是在公共场所收听歌曲,都要用商业手段完成,音乐商品销售会带来群体性效应,受众可以短时期内喜欢某首歌曲或某个歌星,这就会促进音乐流行属性的诞生。所以,商品属性(音乐商品)和流行属性(音乐流行)都是音乐的传播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传播属性(音乐传播)是一个概念,具体实施要通过音乐商品和音乐流行。
结语
在当代,大众音乐主要以流行音乐的姿态在社会中传播,它是具有最广泛的受众喜欢与使用的音乐。大众音乐传播时一定用商业手段完成,而商业的大范围促销会带来音乐流行现象的发生,音乐流行现象则是社会中群体式的传播效应所致。这种环环相扣的特质,就是大众音乐传播的特质。
注释:
[1]
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2]潘炫宇.韩国大众音乐发展研究(1907-2019)[D].东北师范大学,2020:9.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43.
[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63.
[5]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7—48.
[6]在歐美音乐产业中,习惯于把唱片诞生后并以其为介质进行传播的时期称为唱片产业时期。
[7]西奥多·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他们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
[8]张晶晶.论阿多诺流行音乐与新传播媒介的批评理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02):130—140.
[9]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17—18.
[10]Urnett,Robert.GlobalJukebox:TheInternationalMusicIndustry.London,GBR:Routledge,1995.ProQuestebrary.Web.28May2015.
[11]特德·特纳(TedTurner),1938年生于美国,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者,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送新闻的频道,2001年担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董事长。
[12]Urnett,Robert.GlobalJukebox:TheInternationalMusicIndustry.London,GBR:Routledge,1995.ProQuestebrary.Web.28May2015.
[13]Urnett,Robert.GlobalJukebox:TheInternationalMusicIndustry.London,GBR:Routledge,1995,Musicandtheentertainmentindustry9.
[1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李启,周立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
[15]根据曾遂今教授提出的音乐传播媒介理论衍生而来,这里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