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

2022-04-29 12:43张晶晶
当代音乐 2022年9期
关键词:马思聪音乐创作音乐家

张晶晶

[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提琴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作曲家进行专业音乐创作的一个领域,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比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50年代,以马思聪为代表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等音乐家们,继续在创作中立足于各种风格的民间音乐,创作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民间音乐色彩的作品。50年代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大都在风格与情绪上显露出欢快与明亮的风格,很好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国家向上发展、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本篇论文将对20世纪50年代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做整体分析,通过对历史背景、音乐创作的研究,来了解20世纪中叶以小提琴为代表的欧洲管弦乐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提琴;20世纪50年代;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9-0090-03

1916年,萧友梅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室内乐《D大调弦乐四重奏》,可以说这是中国作曲家在经过西方音乐的系统学习后对西方管弦乐创作的初次尝试,在其后的音乐发展中,对于西洋音乐的研究与创作成为了国内专业音乐发展的主要领域。20世纪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专业音乐经过了三四十年代的发展(包括“海归”音乐家对专业音乐的普及、在国内进行教学的国外专家),以及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这一时期有许多音乐家从事西方音乐的创作,尤其以钢琴和小提琴作品居多。不难发现,在钢琴之外,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另一种非常受国人喜爱、且受众较多的西洋乐器。在掌握了西方作曲技法后,乐器的创作风格与表现内容就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作品中,表现民族特色的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器乐作品,在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的艺术歌曲都围绕着中国古诗词进行创作,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都带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早在三四十年代,中国作曲家已经成功地将小提琴曲这种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与中国民族风格结合了起来。”[1]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音乐家马思聪,从30年代到50年代,他的小提琴作品大多围绕民间音乐进行创作,他自己也说民歌在音乐创作中带给了他影响,可以说这一“风向”引领了当时的管弦音乐创作,有许多的小提琴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对于民歌元素运用的鲜明代表。“同时期的其他小提琴曲,同样立足于民间音乐,不少作品的音乐语言与广大听众的审美习惯更为接近,同时又都具有严谨的形式和鲜明的形象。”[2]在立足于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这些作品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深受群众喜爱,如《跳元宵》《新春乐》《新疆狂想曲》《新疆之春》《喜相逢》等,这些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作品,在突出不同主题的基础上又不约而同地表达喜悦的情感,是20世纪50年代小提琴作品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主要原因。

一、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如果从整个时代发展来看,新中国成立的17年时间里,音乐发展相对来说都是非常迅速的,集中在50年代,尤其表现在西洋器乐上,钢琴与小提琴的创作都占了相当的比重。在这一时期中,小提琴可以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创作、理论、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小提琴音乐能够迅速发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第1,国内关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逐渐成熟。20世纪初大批音乐家从海外留学归来,中国音乐的发展逐渐走上专业的道路。尤以黄自、萧友梅等音乐家为首的学院派,开始积极发展专业音乐,包括对声乐、器乐等不同体裁的音乐进行创作,同时展开专业音乐的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而西方作曲技法也开始应用到中国音乐的创作当中,这一时期声乐作品中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术,器乐作品中如小型室内乐、钢琴和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开始运用西方作曲技法进行创作,这都是早期对于西方作曲技术的尝试。第二,国家对于音乐文化艺术更加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小提琴这一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小提琴音乐表演与创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从教育方面来看,50年代中叶,国家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就建立了一贯制的教学体系,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在内。这一时期对于小提琴教育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提琴的发展,从侧面也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绩,像对于钢琴、小提琴这类西洋乐器的重视,也在激发音乐家对它们的关注与创作。第三,新中国的成立代表着新时代的到来,此时的社会氛围是积极、乐观、向上的,而大众也需要新的“空气”,需要反映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如果以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作为一个单位,经过统计这期间所出版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将接近100部,足以看出关于小提琴的音乐创作十分丰富,而创作丰富的前提是大众能够接受这些作品,这些作品真的满足了人们对于新时代文艺的要求。第四,“民族”成为了创作中最具价值的内容之一。专业人才在聚焦小提琴这一领域时,不仅会受到国内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会对中国本土的文化有所继承,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音乐作品。而这往往最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同时也通过西方的器乐作品将中国的文化与风俗表现出来。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音乐创作发展十分迅猛的时段,可以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欧洲管弦乐的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既有国家在成立之初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与关注,也有音乐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包括在音乐创作中音乐家个人思想感情的融入,这些条件都促成了西洋音乐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小提琴作品的创作绝不是偶然,有着独特的民族化属性,也有着对社会发展的表达。

二、关于手法与题材

“五十年代的小提琴曲,反映出作曲家将专业创作技巧与听众审美情趣相结合的艺术追求,作品的民族风格虽然是经过专业技巧提炼了的、现代的民族风格,但同时,又保持了与民间音乐根基骨肉相连的关系。”[3]在西方管弦乐的创作上,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创作中,最突出的就是对民间音乐的运用,以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表达,其实这也成为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一条主要线索。

在手法的表现上,融汇来说,其实就是作曲家将民族的音调作为主要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当中。比如马思聪于1952年创作的《跳元宵》,它的主题来自于华东地区的《李玉莲调》;沙汉昆于1953年完成的《牧歌》,其实是一首经过改编完成的作品,取材于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牧歌》;许述惠改编的《渔舟唱晚》,是根据中国民乐作品《渔舟唱晚》进行改编。这些小提琴作品其实都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影响,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这一时期之所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被西洋音乐的创作所吸收,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中国音乐家对中国本土的音乐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对民族文化充分认可。这里需要提到一位音乐家、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最初他印象中的中国民间音乐是陈旧的、过去的,这些片面的认识造成了他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误解,而当马思聪海外留学归来后,他对于民间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与收获,这也使得他在30—50年代里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而来,“在民歌的运用方面, 马思聪也有其特有的个性、风格与见解。他说:‘民歌给我的影响,是它底本质、色彩、特点以至独特的风味, 而我则以之纳入某一种曲式里头,以和声及作曲技巧去处理它。”[4]这些从民间音乐中获得的内容也使马思聪在创作上寻找到一条道路,而这一时期的其他音乐家其实也都看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价值,并且能够尊重大众的“审美”,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元素的音乐作品。

在题材方面,作品的表达是较为丰富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于人民生活与民俗风情的美好表达,代表作品有茅沅创作的《新春乐》、马思聪创作的《跳元宵》、张靖平创作的《庆丰收》、杨善乐创作的《夏夜》以及杨宝智改编的《喜相逢》等,这些作品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性,是对“新春”“风俗趣味”“丰收”“思乡”“惜别与重逢”等内容的刻画,在作品中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也从侧面证实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文艺作品赋予了人们很多精神上的期待。其二,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刻画与描写,这类作品在这一时期非常集中,有许多描写新疆、内蒙地区的作品,如马思聪创作的《新疆狂想曲》、靳延平创作的《舞曲》、沙汉昆改编的《牧歌》、马耀先和李中汉创作的《新疆之春》等,这几部作品中有根据新疆、内蒙古民歌中的旋律进行主题创作的,也有根据新疆民间音乐元素、节奏元素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中都表现出了浓浓的民族风味,也能看出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仍是音乐创作中比较重要的主题。从上述内容来看,这些以少数民族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其实就是西洋乐器对民间音乐的另一种表达,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音乐创作非常鲜明的创作手段之一,其次是在融入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的情感后,音乐创作也更加丰富。

这种通过改编与创作完成后的音乐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作品创作的一种形态与方法,不仅仅是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同样表现在钢琴与其他西洋乐器的作品创作中,这些作品很好地反映了祖国各地发展的美好景象,也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之初音乐界关于西洋音乐创作与发展的一个侧面。

三、音乐作品代表——以《新春乐》《新疆之春》为例

《新春乐》是一首典型的表现新春佳节的音乐作品,由中央歌剧院(当时为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的小提琴手茅沅于1952年创作,这部作品在创作中借鉴了河北地区的民间音调,民歌《卖扁食》就明确出现在了《新春乐》的主题当中。《卖扁食》这首民歌在河北当地非常流行,也曾被改编到钢琴作品当中,由茅沅创作的这部小提琴作品也非常成功地改编入大提琴和二胡的演奏当中。这部作品的创作是由呈示部、中部、再现部构成的复三部曲式,整个作品的情绪都是非常欢快热闹的,呈示部中就已凸显主题,多运用切分、附点节奏型以及十六分音符来渲染这种色彩。

在李焕之先生的《当代中国音乐》中,《新疆之春》这部作品标记是由马耀先创作。在钱仁平先生的《中国小提琴音乐》中写到,其实这部作品最初是由马耀先创作,后由李中汉进行修改、创作了华彩段并配钢琴伴奏,这部作品才能以现在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这首作品即是上文所提到的,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很好地表现出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喜悦与欢乐之情。这首作品在创作上与《新春乐》一样,同是复三部的曲式结构,在和声上也相对简单,“《新春乐》的中部与呈示部、再现部就构成G大调与D大调的下属转调格局;《牧歌》中G宫到C宫的转换;《新疆之春》中A大调与D大调的转换。”[5]可以发现当时的音乐创作上对于和声曲式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普遍,也相对简单一些,这也是对于西方音乐创作、表达在初期上非常成功的运用了。像这种向下属调性转换的方式,不仅仅存在于这两首作品中,整个20世纪下半叶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表现出这种创作手法,其实都是在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学习与创作中不断探索出新的内容。目前,作曲专业其实已经成为专业音乐院校中一个独立的系别,也成为了音乐创作的门槛,通过对西方音乐的学习、探索、尝试,用西方乐器或是西洋作曲技法创作音乐作品,在目前的音乐创作中已经较为成熟。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体现在任何领域当中,都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与内涵,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结 语

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创作在新中国成立17年的文艺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音乐家对整个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最真切的表达,也是专业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文艺创作的集中体现。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中,对于钢琴、小提琴的创作展现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一个巅峰,这两种乐器也是当时最快被大众接受且普及较广的乐器,因此音乐创作在数量和内容上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丰富的。在任何时期音乐和文艺的创作都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从上面所提到的小提琴作品来看,在创作手法与题材的选择上基本满足了这样的一种条件,尤其是音乐民族化使西洋音乐与乐器实现了在中国的初步发展,最大程度上满足中国人民的审美需要,使西洋音乐能够在中国进一步得到成长,加快对东西方音乐的交流与发展。其次,这些小提琴作品创作主题其实是比较清晰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祖国发展的整体面貌,例如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描绘也能够让大众更多地了解本民族文化,同时作品也表达出人民大众的心声。可以说,在这时的音乐创作、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尝试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对小提琴和西方音乐的探索,也代表了这时欧洲管弦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度。综观20世纪50年代的小提琴作品,它更像是风向标一样的“产物”,集中在钢琴、小提琴以及其他音乐的创作领域,无论是对于大众,还是当时的文艺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

[1][2]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196.

[3]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197.

[4]孙继南.珍贵的经验谈——马思聪《创作的经验》读后[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01):32—35.

[5]陈 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126.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马思聪音乐创作音乐家
音乐家,也爱花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马思聪的出走
马思聪和他的钢琴奏鸣曲
马思聪为什么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