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至中央春晚,下至基层演出,金凤浩的歌曲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各门各类的艺术舞台上,一首首风格鲜明的歌曲不单是简单的情感抒发,更是一个个时代的剪影。从1959年的海兰江边,到1974年的北国春城,再到1984年的首都北京,从风华正茂到朝枚之年,金凤浩的歌曲创作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鉴于金凤浩作品的知名度,本文将以音像制品、央视访谈口述文献为基础,以创作历程为线索,三首歌曲为例,管窥其歌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金凤浩;歌曲创作;创作风格
金凤浩,朝鲜族作曲家,原中国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现延边大学名誉教授。1937年7月,金凤浩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中部海边的咸兴市,1941年,四岁的金凤浩随父母迁入中国吉林省和龙县[1]。少时的金凤浩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手风琴演奏员,因为家里没条件买琴,金凤浩平时只能在学校练。虽然家里没琴,但他也没荒废时间,在家用自制的纸板键盘练习。在他的不断努力下,1957年,金凤浩终于进入了和龙县文工团工作。关于金凤浩的创作契机,要追溯到1958年。这一年,金凤浩和文工团的同志们去图们江畔的崇善公社进行公演,演出结束后,一位民间老艺人激动地对他说:“小伙子,有你们接班我就放心了。可你光唱还不够,你还得学着写歌,今后要多为咱农民写歌。”此后,金凤浩就下决心学习作曲,一首首富有民族特色与质朴气息的歌曲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金凤浩的歌曲创作
众所周知,金凤浩并非科班出身,他的音乐创作理论大多源于自学,但他谱出的歌曲却并不粗糙。他的歌曲旋律写作优美,节奏配置巧妙,民族风格鲜明,俨然胜过了许多经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情感真挚,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一)在延边和龙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1959—1973)
从1959年的《贫下中农多壮志》开始,金凤浩正式开始了他的歌曲创作。这一时期,金凤浩主要工作于延边和龙县的和龙文工团,并于1972年任和龙文工团副团长。
1.歌曲创作的时代风格
金凤浩在延安工作期间,也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1—1962年出现了一些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等表现奋斗、团结的歌曲。1963年,在全国“向雷锋学习”活动中,又涌现出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作品。1966—1969年又掀起了“语录歌”狂潮。1972—1976年又出现了一批如《红星照我去战斗》《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体裁新颖的音乐作品。身处于时代洪流中的金凤浩,其音乐创作也深受时代浸染。
2.代表作品解读——《红太阳照边疆》
《红太阳照边疆》创作于1966年9月,歌词有两版,均为韩允浩所作。第一版为朝鲜语歌词,是歌舞剧《上化的人们》插曲,是一首歌唱上化大队[2]的丰收歌,歌词内容为赞美劳动,抒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1968年,该作品将朝鲜语歌词改为中文歌词,改编后的歌曲内容表达了延边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敬爱,即现在广为传唱的版本。该作品最早由和龙文工团歌唱家黄仁顺演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曾到和龙拍摄有关纪录片。
(1)流传情况
该作品自1966年创作以来,经久不衰,1969年成为党的九大献礼歌曲,1972年又被收录于《百花争春》,2006年被定为和龙市市歌。除此之外,该作品也常常出现在重要的文艺汇演中,2004年金海心、阿里郎组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共同演唱了这部作品;2008年该作品再次亮相春晚,郁钧剑、蒋大为同台演唱了该作品;2019年《红太阳照边疆》又以大型歌舞表演的形式第三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2)旋律分析
《红太阳照边疆》,F羽调式,四四拍,速度稍快。歌曲是由四个乐句与一个重复乐句构成的带再现二段体。第一乐句运用了朝鲜族特有的“长短节奏”。第二乐句由同度音组成,旋律进行较为平稳,与第一乐句前后呼应,形成乐段,详见谱例1[3]。第三乐句(谱例2)是整首作品的连接部分,连续的重复音型级进,引出全曲的点睛之句——第四乐句。第四乐句运用附点节奏与长音音型起到强调该句歌词的效果,同时,紧接第四乐句的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再现,是全曲情感的再次升华。
3.金凤浩的歌曲创作风格
在延边的这段时间,金凤浩的歌曲创作大多以朝鲜族特有的节奏、旋律为主,体裁上多以劳动歌曲、红色歌曲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实际的生产劳动。除了《红太阳照边疆》,在这一时期,金凤浩还创作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韩允浩詞)、《我为革命放竹排》(韩东吾词)等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风格鲜明,旋律悠扬。
(二)在长春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1974—1983)
1974年金凤浩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调到长春,任吉林省文化局副局长,后又于1978年任吉林省文联间协副主席。[4]代表作品有《美丽的心灵》(1979年)、《金梭和银梭》(1980年),等等。其中《金梭和银梭》流传最广,堪称通俗歌曲的典范。
1.歌曲创作的时代风格
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音乐文化发展得以复苏。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更是开拓了新局面,此时的歌曲创作无论是从体裁上还是题材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塞北的雪》等作品。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向着通俗歌曲发展,出现了《甜蜜蜜》《太阳岛上》等作品,这一时期金凤浩的音乐创作随时代改变而变,歌曲写作中通俗流行歌曲创作比重增多。
2.代表作品解读——《金梭和银梭》
《金梭和银梭》创作于1980年,词作者李幼容。歌曲创作之初,李幼容先生先将歌词寄给了金凤浩,金凤浩拿到歌词以后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在他寻找素材的时候,吉林的吉剧给了他灵感。吉剧中有一段很出名的唱段,其中有一句“太阳太阳,还是那么红”,受这段吉剧唱段启发,金凤浩创作了《金梭和银梭》。
(1)流传状况
1981年,该作品由金曼演唱,其后被上海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收录在个人专辑中。1982年,姜昆和李文华以《金梭和银梭》为主线,创作相声《时间与青春》,使得这部作品的流传更为广泛。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艺演出又将这部作品改编成舞蹈《金梭和银梭》。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也运用到了这首作品。重要演出中的频繁出现,让这首朗朗上口的作品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
(2)旋律分析
《金梭和银梭》,d小调,四二拍,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作品第一乐段第一乐句中,大切分的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听起来更加灵动轻盈,如谱例3。第一乐段结束以后,出现了一个带有连接性质的乐句,抒情的长音巧妙地连接了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连接乐句过后,进入了乐曲的第二乐段。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出现了短暂的转调,如谱例4。转调过后,乐曲又回到了d小调。第二乐段与第三乐段皆以前附点节奏型结束,是全曲的点睛之笔,烘托出一种明丽轻快的愉悦氛围。
3.金凤浩的歌曲创作风格
在长春,金凤浩的歌曲开始与汉族音调融合,调式运用上也更加丰富,创作体裁也开始向着通俗流行音乐发展,且创作题材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改变。所以,此时金凤浩的作品多以讴歌美丽新生活的抒情歌曲为主。代表作品有《沸腾的葛洲坝》(王积福词)、《手握油锯唱山歌》(胡小石词)等作品。
(三)在北京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1984年——至今)
1984年金凤浩调入北京,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创作员。[5]来到北京的金凤浩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音乐作品的内涵性,对旋律写作上也有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解读以金老先生2018年创作的《我的心乘着月光》为例。
1.音乐创作的时代风格
金凤浩先生调入北京工作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期,崔健写出了第一首摇滚风格的说唱歌曲《不是我不明白》。1988年为通俗歌曲最繁荣的一年,出现了《黄土高坡》《我心中的太阳》等作品。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中国的歌曲创作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歌曲创作技法被运用,中国歌曲的发展向着多元化迈进,此时金凤浩的音乐创作也深受影响。
2.代表作品解读——《我的心乘着月光》
(1)流传情况
《我的心乘着月光》创作于2018年,词作者琳海、王持久,最初由于文华演唱。这首作品旋律流畅、节奏平缓,词曲结合紧密,曾在全国少数民族歌曲电视歌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从旋律走向与和声进行中来看,这部作品已经完全跳出了朝鲜族的旋律写作圈子,作品中融入了更多其他民族的、多元化的音乐创作元素,体现出了此时金凤浩对于歌曲创作中旋律、情感的熟练表达。由于该作品创作年份较近,故流传情况在此不做过多分析。
(2)旋律分析
《我的心乘着月光》,降E大调,四三拍,三段体。该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时光的无限追忆与对故乡的美好祝愿。第一乐段(谱例5),“月亮月亮,明亮的月亮,宽阔的海上,冉冉升起。”巧妙的装饰音予人以恍若隔世之感。词表意,意达情,“我的心,乘着月光,飞向那故乡。”这一乐句中,词曲结合紧密,营造出朦胧的意境之美。装饰音再次出现,将听者带入作曲者所营造出的意境中,在令人无限遐想的音乐中,似有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在归乡的路上蹒跚前行。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旋律相似,平稳慢速。第三乐段,旋律的上行级进升华了歌词,将情感推向高潮,在对故乡的无尽思恋中歌曲缓缓终止,似晚钟伴日落,扣人心弦。
3.金凤浩的歌曲创作风格
时代好,生活美。在北京,金凤浩的歌曲创作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金凤浩的音乐创作不仅在题材、体裁上得到丰富,在结构范式上也更加严谨。在北京,金凤浩的歌曲创作彻底完成了从质朴民歌到艺术歌曲的飞跃。此时,金凤浩的歌曲创作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情感抒发了,而是学艺中的探索,艺术上的追求。
二、金凤浩歌曲创作的影响及意义
金凤浩的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简洁明快,他的音乐创作对于新一代的作曲家以及音乐人来说,无疑是学习的典范。但我们对金凤浩先生的学习却不能只局限于作曲技法、词曲结合上的学习,更要学习金先生的学艺精神——刻苦钻研。一路走来,金凤浩先生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精神的最佳体现。
金凤浩先生的歌曲影响深远,延边时期,他的音乐创作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在音乐界的一席之地,更为朝鲜族音乐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长春时,除了《金梭和银梭》,也曾为清洁工人创作歌曲《美丽的心灵》(陈雪帆词),从作品的社会反响来看,多方面的展现出了创作者的价值、作品的价值以及音乐的价值。在北京时,他创作的一首首作品是多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强大感染力、凝聚力的体现。金凤浩的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更是普罗大众的歌,是扎根于沃土的优秀音乐艺术。从《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到《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再到《我的心乘着月光》《长鼓敲起来》,一首首飞入千家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超越了半个世纪的音乐仍旧历久弥新。
结 语
金凤浩的歌曲创作风格是多样的,从延边到长春,从长春到北京,随着地点的改变,他的音乐创作也实现了从质朴民歌到艺术歌曲的飞跃。漫漫创作生涯,金凤浩创作了近千部艺术作品,直到今天,金凤浩老先生仍未停止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探索。正如金老先生所言:“创作是我的生命,只要我还拿得动铅笔,就一直创作下去。”金凤浩先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不是只有科班出身的人才可以搞“创作”,不是只有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可以谈“作曲”。好的艺术往往来自于朴实无华的生活,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音乐,才能在情感上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扎根沃土,用真情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注释:
[1]1993年和龙县改为和龙市(县级市)。
[2]上化大队:吉林省延边市和龙县的生产队。
[3]五线谱谱例笔者据1972年5月第一版《红太阳照边疆》吉林歌曲选中第12页《红太阳照边疆》一曲简谱版本打谱。
[4][5]黄胜泉.中国音乐家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37.
[收稿日期]2021-10-18
[作者简介]刘思净(1997— ),女,哈尔滨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500)
(责任编辑:刘露心)
邮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新城南区3栋1单元3101室,王鹏收
13836015100 邮箱592203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