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卡降E大调六重奏音乐分析

2022-04-29 00:44:03赵秋宸
当代音乐 2022年4期
关键词:结构分析

[摘  要]格林卡是首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认可的俄罗斯作曲家,他吸收了西欧音乐的特点同时开辟了俄罗斯音乐的发展道路,被称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复兴之父。《降E大调六重奏》是格林卡最出名的作品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作曲家生平、创作历程、音乐特点和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格林卡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格林卡;《降E大调六重奏》;结构分析

一、作者简介

19世纪的俄罗斯在文化艺术方面表现出十足的“西欧化”,格林卡作为第一个觉醒者,大力挖掘俄罗斯民间音乐,并融入西方音乐创作特点,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奠定了重要基础。格林卡带领着俄罗斯音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使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杰作[1]。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格林卡于1804年出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省诺瓦斯巴斯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13岁时格林卡前往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进行学习,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爆发,激发了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热潮,格林卡也深受鼓舞,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30年格林卡前往西欧学习先进的作曲技巧,归国后创作了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民族交响乐《卡玛琳斯卡娅》等作品。因事业上屡遭贵族排挤和生活中的不顺,1844年格林卡再次出国游历排遣烦恼,在西班牙时写下了交响序曲《阿拉霍塔》和《马德里之夜》。格林卡一生饱受伤病折磨,于1857年病逝于德国柏林,同年他的骨灰运回祖国,埋葬于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二、创作背景

格林卡一生的创作几乎囊括了全部音乐体裁,其中室内乐作品的创作在其一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降E大调六重奏》格林卡写于1832年秋天,被强力五人团的巴拉基列夫称为“最好的六重奏之一”[2]。

1828年底格林卡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前往国外疗养,1830年四月底,格林卡开启了漫长的国外之旅,在德国生活一段时间后,他前往了当时艺术文化的中心意大利米兰。这个时期正属意大利歌剧最辉煌的时期,意大利音乐以其独有的节奏感和旋律性深深吸引了格林卡,年轻的格林卡跟随米兰音乐学院院长巴西利学习了作曲和声乐,结识了贝利尼、多尼采蒂等人,多尼采蒂的歌剧《安娜·博林娜》和贝利尼的歌剧《梦游女》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意大利音乐深感兴趣的格林卡研究了意大利美声唱法,系统的学习浪漫曲的音乐风格,也掌握了先进的作曲技巧[3]。1832年格林卡由于身体不适,前往瓦雷泽进行疗养,在这里结识了医生德·菲利皮的已婚女儿,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由于成长经历的相似和对艺术的相同追求,让两人互生情愫,随即为她写下了《降E大调六重奏》,由钢琴和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格林卡过于频繁的拜访,引起众人的猜忌,二人最后一次見面在马焦雷湖畔,在《札记》中,格林卡曾写道:“我们几乎一整天都驾船在马焦雷湖畔,阴云密布的天空跟我们的心情一样,作为分别的礼物,我用了诗人罗曼尼的词写下一首浪漫曲《Ah, se to fossi meco》(啊,如果你和我在一起)”格林卡最后将《降E大调六重奏》献给了她的朋友[4]。

三、《降E大调六重奏》音乐结构分析

(一)第一乐章音乐结构分析

《降E大调六重奏》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由呈式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组成。

呈式部由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组成,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

引子部分(1—8)分别由钢琴和弦乐演奏,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有组织的上行和下行使音乐更富有张力,给人以明亮,激动的感觉。

主部(9—31)由A段(9—20)和B段(21—31)组成,A段分为a4+a4+b2+b2结构,核心为展开二句式,由钢琴声部先呈现后弦乐组复奏,弱起材料,叹息音型节奏音调,演奏出一段悠扬的旋律,音色优美,轻柔,彷佛女生声部在深情歌唱,见谱例1。

谱例1:

在B段(21—31)采用主题旋律进行展开,使用了迭奏法,对旋律加花装饰,节奏加密,使情绪更加的欢快,在31小节完满终止在主和弦上收拢结束主部。

在32小节乐曲进入连接部,采用了主部材料,运用四声部模仿复调手法进行发展。以弦乐组乐思模进进行为主,钢琴声部为伴奏和声背景,营造出一种连绵不绝的气氛,增加了旋律的紧凑性。在34—35小节和声F—降B属七和弦模进进行,在38小节转回主调,49小节转到降D大调。54小节转到副调属方向f小调,58小节转到F大调上,为副部作属准备。

副部(65—111)根据材料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本体C(65—84)在65—72小节是副部首段,为等长方正的二句式结构,由大提琴奏出上句,第一小提琴演奏下句,钢琴声部作和声伴奏背景,在副调降B大调上进行,73—84为展开段,采用首段材料展开进行,在84小节收拢终止在降B大调主和弦上。

突变D(85—93)出现附点节奏型,以钢琴声部为中心,弦乐组作伴奏进行,在93小节半终止结束。

结束E(94—111)以降G调开始,在99小节模进回到降B调,材料加花式展开,整体动力性加强,在111小节收拢终止在降B调主和弦上。副部的旋律音色浑厚封满,旋律抒情,音响效果类似铜管乐器,我们可称之为男生声部。

结束部(111—118)在降B大调上进行,使用了连接部的材料。

副部的旋律音色浑厚封满,旋律抒情,音响效果类似铜管乐器,我们可称之为男生声部。

通过谱例和音乐分析,格林卡在呈式部的伴奏部分采用了八分音符和弦半分解式的伴奏音型使音乐更具有流动性。采用了混声二重唱的写作手法,利用大提琴和钢琴的音色特点分别饰演了男女声部,极大的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

乐曲在121小节进入了展开部,共由三部分组成。

展开部I(121—137)采用了主部的素材为基础在g小调上展开与呈示部形成并行关系,在130小节转到d小调上,133小节转到a小调,135小节转到F大调上半终止结束引入阶段。

展开部Ⅱ(138—172)则采用引子的材料进行展开,与引子部分相比调性变成了F大调。146小节出现主部材料,155小节材料开始变化进行,动力性加强。

准备部分(173—192)采用了连接部的素材,弦乐和钢琴交替演奏,经过一系列的转调、模进后进入再现部。173小节转到c小调,178小节短暂转回降E大调后即转到降e小调上,185小节转回降E大调。

再现部从192小节开始,主部(200—207)在主调上仅再现一句内容,为缩减再现。

连接部再现(208—231)以降E调开始,在221小节转到G大调上,为换调再现。

副部再现(232—277)以C大调开始,在240小节转回主调降E大调,副部服从主部,体现奏鸣原则。在265小节转到B大调上,268小节短暂转到副调降B大调上后又转回降E大调,再次肯定主调地位,因此副部为换调再现。

结束部再现(278—304)规模增加,织体变密,为动力再现,使用了主部和引子的材料,在304小节全终止在主调降E大调主和弦上收拢结束全乐章。

(二)第二乐章音乐结构分析

第二乐章为带再现的二段体ABA',格林卡采用了意大利船歌的体裁,6/8拍的节奏使乐曲旋律更为悠扬,色彩饱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A段(1—45)由三个部分组成,a部分(1—25)在G大调上由钢琴缓缓奏出,伴奏部分采用琶音分解和弦,旋律线先上后下,音乐如同营造了一种如歌如画的湖边美景,见谱例2。b部分(26—39)为e小调,弦乐器依次演奏旋律,给我们刻画了一幅水波扩散激起片片涟漪的画面。a'(40—45)在D大调上呈现,为a乐句的缩减再现。

B段(45—68)同样由三部分组成,小提琴演奏主旋律,见谱例3。小提琴由弱拍进入,营造了不稳定的节奏感,与钢琴伴奏巧妙结合,整段音乐充满了兴奋、热烈的情绪。

A(69—81)回归主调,为a乐句的缩减再现。

谱例2:

谱例3:

(三)第三乐章音乐结构分析

第三乐章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呈式部(1—230)再现部(231—384)和尾声(385—406)组成。

引子(1—21)由g小调开始,以钢琴旋律为主,低声部使用了震音,对气氛进行强调和渲染,高声部半音上行级进,弦乐声部作呼应,给人更强烈的紧迫感。在第10小节调性转到了此作品主调降E大调的属方向大调降B大调上进行,为引入主部作调性上的属准备。

主部为二段式结构,A段(22—49)为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使用了大跳的音程插入其中,形成了扭折型的旋律线,极大增强了戏剧性。起句(22—29)见谱例4,旋律从(1)开始,由钢琴声部演奏,该乐句为4+4结构,前四小节在降E大调上进行,后四小节转到了主调中音方向调g小调进行并终止;承句(30—37)为弦乐声部演奏;转句(38—41)材料发生变化,用原有材料展开发展,旋律也呈上行趋势,与主题乐句呈相反方向,达到“转”的结构特点;合句(42—49)前四小节钢琴声部高声部演奏主题旋律,后四小节旋律钢琴低声部进行,音区跨度大,动力性强,达到“合”的结构特点,调性在主调上完满终止,收拢性结束。

谱例4:

B段(50—69)采用呈示段主题材料展开进行,改变节奏音调进行发展,在第69小节进入到连接部,在连接部中使用了主部的音乐材料,经过一系列转调进入副部。

副部可以分为两段,主要使用了复调写作手法。C段(102—119)以钢琴声部为主,先单声部呈现八小节主题,后主题在降B大调上采用二声部八度原型模仿。D段(120—157)钢琴声部转为伴奏声部,弦乐声部演奏五声部复调对位进行,此起彼伏,交互相应,犹如波浪一般,对主题形象进行更深的诠释,极大的增强主题的“饱满性”推动曲目达到高潮。

在结束部中第一部分(208—222)采用主部材料在副调上进行,为典型的奏鸣曲式写作手法。第二部分(223—230)采用引子材料,为连接到再现部作准备。

再现部再现了呈示部各部分内容且结构顺序不变,为典型的再现部。

主部再现(231—258)为缩减再现,与呈示部主部相比较,省略了主部展开段材料,规模减少,为缩减再现。

连接部再现(258—276)为缩减再现,与呈示部连接部相比较,小节数减少14小节,在267小节转到C大调上,为缩减与换调再现。

副部再现(277—367)为换调再现,以C大调开始,中间经过多次转调,最终在335小节转回主调降E大调,副部服从主部,体现奏鸣原则。

结束部再现(368—384)在主调降E大调上再现,回归主调,换调再现。

尾声(385—406)采用引子材料加花进行,在406小节结束在降E大调主和弦上收拢终止结束全作品。

结  语

意大利之旅在格林卡的一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降E大调六重奏》作为格林卡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以旋律的丰富性、主题的表现力而著称,从曲目的风格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意大利歌剧对其产生的影响。其创作展现了意大利特有的自然气息和艺术魅力,表现了格林卡对意大利的自然风光及其歌剧艺术的难忘印象,意大利歌剧主题在室内乐创作中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注释:

[1]塔·罗佐瓦.格林卡[M].金兆先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130.

[2]А·Ляпунова,Глинка и Балакирев.Советская музыка(No 2)[М].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Композитор",1953:75.

[3]陈鸿知.格林卡和俄罗斯强力集团[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4—15.

[4]М·Глинка.Записки[М].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узыка",1988:50—51.

[收稿日期]2021-10-09

[作者简介]赵秋宸(1991—  ),男,博士,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洛阳  471000)

(责任编辑:韩莹莹)

邮寄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中泰华庭13-2-1001,赵秋宸

电话:15139991010  邮箱:907058817@qq.com

猜你喜欢
结构分析
一种新型合闸接触器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57:24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分析
浅谈加油机检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影片《推手》剧作结构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2:31:11
疲劳分析在核电站核承压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08:03:44
医疗机构费用收入支出结构调查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探讨
滚切式双边剪的开发设计探讨
山东省服务业统计分析
商(2016年9期)2016-04-15 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