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丽娜 魏琳琳
[摘 要]
纵览大运河及其文化史的发展演变历程,运河文化的生态演变历程对沿运群落的形成和文化的变化发展极具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地区的水文化、稻作文化等滋养着这里的音乐,本文将以大运河沿岸里下河地区扬州段的高邮民歌和邵伯民歌为例,对该地区的音乐文化特征进行探析。
[关键词]里下河地区;高邮民歌;邵伯民歌;栽秧号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7-0085-03
一、里下河地区
(一)地理位置
里下河地区,又称里下河平原,且里下河不只是一条河,而是由四条水系构成的一个地域,因里运河故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里下河位于江苏省中部,西部自里运河而起,东部至串场河而终,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老通扬运河,总面积可达13500余平方公里,是江苏省沿海地区江滩湖洼平原的成员之一 [1];它虽然属于平原,但在地貌上却是江苏省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地形似是一口锅,是典型的洼地,境内河湖相连、土地肥沃,具有水网地域特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里下河地区涉及江苏省扬州、泰州、南通、淮安、盐城等主要城市。
(二)民俗和历史文化
清代扬州府八县文化上可以分为三组:江甘仪、高宝兴、泰东。虽然包含府城在内的江甘仪除了甘泉东部以外都不属于里下河区域,但高宝兴和泰东大部分都在里下河区域中,因而里下河地区的文化是维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府城作为行政中心虽然不属于里下河,但却是几乎所有里下河地区不论是否属于扬州府的精神圣地。
习俗方面,里下河地区的民俗淳朴,但仍有部分陋习。农村地区是“扒灰”的重灾区,另外传统上闹洞房时还有独特的捣窗户习俗,希望这些陋习早日绝迹。
饮食方面,里下河地区属于淮扬菜。和扬州府城相比里下河地区很少炒菜,烧菜更多,保留较多汤汁,常用碗装,有八大碗之称。虽然不临长江没有江鲜,但里下河地区善用河鲜。可能是为了弥补没有刀鱼的遗憾,该区将鲫鱼称为刀子鱼,用刀子鱼做的鱼汤面十分流行。除了鱼汤面以外,用鳝鱼制作的长鱼面也很出名。
文化方面,泰州学派主要在里下河地区活动,高宝兴的学者占据扬州学派的大半壁江山。扬州民歌以及民间的小唱(扬州清曲雏形)大多在里下河平原流行。评弹界的祖师爷柳敬亭是泰州人,后世流传的扬州评话如皮五辣子除了扬州镇江的一支外也有一支在里下河地区传承,现今也有很多来自里下河地区的评话名家。扬派盆景技艺也在扬州、泰州之间发扬光大。即便考虑到扬州府城历来极高的首位度,里下河地区也至少贡献了目前扬州市20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6个(高邮民歌、邵伯锣鼓小牌子、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派盆景)。此外,里下河地区还是淮剧的发源地和大本营,还有淮剧、南闸民歌、楚州十番音乐、东台发绣、大丰瓷刻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里下河文学流派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坏境下,无论是山水草木、虫鱼鸟兽,诗人、艺术家们总是把自己的情意寄托在对它们的表现中。“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片水域或地域的概称,其作为一种人类生存的局部生存环境,理所 应当的被作者们作为题材而进入他们的作品中,所以这里的文化和作品是充满“水意”的。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像里下河人一样,坚守“百姓日用即道”的本体观,即以百姓日用为本体建构物理世界与世态人生,以一种纯粹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处理自然法则与社会礼制、情感与理性、责任制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体命运与国家兴亡等关系 [3]。
所以,音乐艺术同文化一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音乐的产生也必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下河文学的“水意”柔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使这一地域的音乐文化也如同这里的文学作品一样“清丽本真”(以汪曾祺为代表的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作品质是清丽本真) [4]。如该水域高邮地区的民歌因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西眺高邮湖,充满了里下河水乡的情趣;又如该水域多稻田湖荡的特点,产生了许多原生态的劳动号子,邵伯秧号子则是一例典型。笔者将在下文对高邮民歌和邵伯民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里下河地区的人民以生产水田稻米为主,孕育了众多的原生态劳动号子,如“秧田歌”,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唱歌来提神解闷,激发劳动热情,有的由劳动者自己唱,有的请“歌班”或者“歌师傅”在田头领唱,配以锣鼓,成为江淮地区民族民间歌曲的主题。后经世人传习,不断发展演变出多种民间小调 [5],数量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艺术魅力以及音乐特征历久不衰。
二、高邮民歌
大运河里下河地区高邮段全长43.6公里,其作为大运河的黄金段,也是里下河地区的中心,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近千年的建城史,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彰显着高邮特色的运河文化“软实力”,体现着高邮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担当。在全国,高邮是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是因为在明清时代有一个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盂城驿”。
高邮民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种世代承袭的民间俗曲。它的词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驱傩”表演的“散鲜花”中。该地区湖荡众多,水产丰富,人们都说:“水做的高邮。”因此,水无疑成为了该地其中之一最重要的特色。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西眺高邮湖,水天相接,横无际涯,东望绿野平畴,河荡交错,水网密布。数千年来,词曲因人民群众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自然产生,随本土居民社会生活的拓展而确立品格,依高邮水运陆驿及移民汇聚的客观条件而发展丰富,融文学名流的词曲创作而品味提升。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棋说过:“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乡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风格。”高邮民歌蕴藏着水的灵秀,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6]。它同众多作品一样,抒发人们心中所思所想,传递心中情愿和希望。如《锣鼓车》其一(谱例1),一听就让人感觉到歌者的纯朴和多愁善感,旋律流畅,线条匀称,抒情优美,略有一丝幽怨的语气,较好地表达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恋爱中女方复杂微妙的情态和心理状态,入木三分、扣人心弦。且该曲为D徵五声调式,散板,节奏自由,[JP2]即兴性强,随歌者心境发挥,自由咏叹。以级进为主,最多三度,好像是在诉说。由两句构成,第一句前半句“那个大风啊”语气浓厚,加上后面六拍的长音更像是叹息,两句的尾字“摇”和“苗”同韵。衬词用“啊”和“那个”,与当地人的语言习惯相似,独具地方特色。
形式多样的高邮民歌,在历时千年的传唱中,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征。它是高邮湖以及里下河地区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歌曲,同时也具有草根文化的特色;且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为了达到“随机应变”的巧妙效果,往往依据一定的曲调,套用一种现有的格式,主要有号子、小调、情歌以及各种风俗歌谣等,曲调质朴优美,节奏婉转灵动,有着浓郁的里下河水乡风格。高邮民歌甜美可人,质朴欢快,它不同于淮阴以北地区民歌那个侉,也不同于苏南民歌那么嗲。它同乡音唱乡情,地域方言特征明显。高邮民歌中,不少采用“对白”“间白”以及“一领众和”的表现方式,加上变化音和衬词等的巧妙安排,显得情韵十足。
高邮是第一个被誉为“中国民歌之乡”的乡镇,它融合了里下河地区的水文化、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渔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且音乐源于生活,它包容了水乡生活下长期形成的家庭伦理、礼仪节庆与风俗民俗习惯等方面的 内容,凝聚着人民群众丰富深刻的文化记忆,配合歌者演唱能体会到浓厚的乡音乡情,具有草根文化特色。高邮民歌非常具有民族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它也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珍贵资料库。且高邮民歌中的许多经典民歌被纳入小学音乐教材,许多重要的音乐节目中经常播有《高邮西北乡》的旋律。
三、邵伯民歌
历史文化名镇邵伯,古称邵伯埭,亦称甘棠,现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地处长江下游,水网稠密,水系发达,农业工作历史悠久。它依傍着京杭大运河,地处扬州北乡邵伯湖畔,文化资源悠久丰厚,自古就为音乐之乡。二百多年前扬州戏被称为“本地乱弹”,最先就是由邵伯、马家桥、宜陵等地乡人“自集成班”发展起来的。后来的花鼓戏、香火戏有不少童女班社和一些优秀艺人们,也都出自邵伯的周边地区。清代中叶时就有的“十番鼓”“扬州清音”,与它们一脉相承且一百多年前就盛行于邵伯的民间器乐“小牌子”,还影响到里下河地区的许多乡镇,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乡丝竹” [7]。
邵伯民歌以栽秧号子为代表,它的创作中心植根于邵伯湖。邵伯湖分属扬州境内邗江、高邮和江都三地,古属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邵伯的栽秧号子是农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了调节精力,缓解疲劳,自创自唱的一种具有自娱性质且饱含田野风味的文化活动形式。这里的农民们称这种活动为“打号子”。一个“打”字形象地将它与市井小调区别开来。它不像唱小曲那样潇洒抒情、低吟浅唱,而是在汗流夹背的、高运动量的劳动中迸发出来的既豪迈又深沉的一种情感宣泄。号子虽然粗犷,不如小曲文雅,却不沾染那些庸俗的趣味,且洋溢着泥土的芳香。邵伯镇是扬州民歌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农民创作和传唱过多少种号子,是难以考证的。
谱例2是邵伯栽秧号子·亮月子,E徵五声调式,句式为七字四句。全曲旋律流畅,环环相扣,节拍较为规整,多以级进为主,歌词简朴,反映栽秧劳动中女性的靓丽,洋溢着浓烈的劳动气氛,音调明亮悠扬。以此谱例来体现出邵伯栽秧号子的特点,融合了山歌小调的特征,将稻作文化、水文化尽现,将叙事性和抒情性集于一身。它的唱词多是口语化的,曲调唱词主要靠口传心授传播,句式上七字四句、七字八句居多。
邵伯民歌与其著名的栽秧号子,展现出了独特的水文化艺术魅力,在扬州许多地方也普遍受到追捧,许多作品广为传唱,它是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之根,并为许多专业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结 语
音乐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离不开社会实践。高邮民歌、邵伯民歌都是里下河地区文化圈内的结晶,是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些音乐文化产物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里下河水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是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真实写照,同样也是反映劳动人民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里下河地区的文化历史深厚,音乐种类繁多,有待有识之士去开发挖掘,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