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新探

2022-04-29 00:44龙鸿祥孙丰鸣张群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办报中央苏区

龙鸿祥 孙丰鸣 张群

【摘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报刊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向体制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央苏区红色报刊大量涌现奠定了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这一体制包括了报刊的行政组织机构关系、管理体制、运行体制、经营体制、发行体制、编辑制度和报刊的专业化发展等。临时中央政府所建构的新闻体制,一脉相承地发展为新中国新闻体制建设的理论来源。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中央苏区

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革命斗争。之后党也开始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报刊进行新闻体制建设。这种报刊体制也为之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新闻体制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形成的历史语境

临时中央政府的报刊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背景之下开始的。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事业在政府成立之前就已有了初步发展。1927—1928年,红军初创时期,共产党在中央苏区主要采用演讲、标语、布告、传单、墙报等形式开展宣传。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新型政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便开始加大了报刊宣传力度。在内忧外患之下,共产党非常重视党报,认识到党报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因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新闻出版事业在内的方针政策,并指出党办报刊的目的在于革命宣传。这些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中央苏区报刊事业的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从问世起,作为宣传工具的报刊便成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工具性。因此,临时中央政府时期的报刊有着鲜明的党性特征,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报刊管理体制。

二、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的主要内容

“体制”是指某特定“机构”及其稳定关联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机构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1]媒介体制对媒介自身的发展具有调控和规范的作用,通常包含媒介与行政组织机构的关系、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发行体制等。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的构成,主要包括行政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发行体制和内容编辑机制五個方面。

(一)报刊机构是隶属于临时中央政府的行政组织机构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事业陷入很大的困境,重建新闻事业便成为彼时共产党人新闻事业的重要目标。为此,共产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决议,开展报刊体制的建设工作。在《中央通告第四号——关于宣传鼓动工作》决议中提出将宣传和鼓动工作作为系统化的任务,以下设“对内的刊物”和“对外的刊物”两大部分重建新闻宣传体制,对中央机关报的发行和组织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中央党报体系。因此,中央苏区的报刊是“作为政治机关的喉舌而创刊”的,政治属性都非常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报刊事业的行政化管理,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包括报刊在内的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也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任务。1931年11月,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规定省、县、区苏维埃政府一律设立文化部,管理和领导苏区新闻出版等工作。同年底,直属于临时中央政府的中央出版局成立,负责新闻编审、出版、印刷、发行,对报刊的出版流程进行整体的管理和调控。通过各级党组织有规划地领导报刊出版,使得这一时期我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迅速——红色报刊也成为党在革命斗争中争夺舆论阵地的有力武器。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报刊是党和政府的政治喉舌,是文化宣传部门职能的延伸,尤其是在中央苏区的基层,“报刊工作是宣传部的一项工作。宣传部指定一两名干部负责报刊编辑出版工作”[2]。

(二)形成了党管报刊的管理体制

(1)制定法律法规构建报刊管理体制。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对报刊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制定了许多党内法规,这成为中央苏区报刊管理体制的基石。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便有报刊管理体制的内容:“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3]上述规定就发展为党管媒体的原则,在实践中形成了从中央机关报到地方工会杂志、日报、周报的报刊体系。1925年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重新对党报的性质进行了界定,为党报的报道内容指明了方向,要求中央设立“一强固的宣传部负责进行各事”,并应下设编译委员会,承担报刊、小册子的编译工作。[4]193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颁布,决定成立中央党报委员会,负责中央党报的一切领导,并要求“各省委应根据这个决议讨论地方党报的具体计划”[5]。此后,从中央苏区中央局,到各省和县级党委都建立了党报委员会,而且很多省级及以上的报刊纷纷成立“编辑委员会”,管理报社编务工作。同年,中共中央还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全国发行工作决议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等文件,共同规范和指导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管理。

(2)组织领导干部参与报刊建设。苏维埃政府出台一系列决议,要求党内领导参与报刊创办、宣传和管理工作,并规定“党报委员会在中央以政治局全体委员充当,在省委及地方党部应以全体常委充当”。[6]因此,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干部都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也积极投身到报刊建设工作中,其中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是在毛泽东的关心和带领下创办的。《红色中华》报创刊后,毛泽东、周恩来、项英、张闻天等领导经常过问、指导该报的工作,为报纸写社论、专论,或者提供苏维埃政权的理论文章等。第50期以前,该报约有一半以上的报纸都有项英署名的社论或专论。毛泽东撰写的查田运动的文章也刊登在《红色中华》报上。他还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经常在该报发布《对日战争宣言》《为国民党出卖天津宣言》等类似宣言或通告。他写的有名的长冈乡调查报告和才溪乡调查报告就发表在《斗争》上。

(3)由党组织任命报社主要领导和编辑。中央苏区初创时期,新闻事业的领导体制是“红军的报刊,由红军政治部门领导”。中央苏区各地方党委陆续创办报刊以后,这些报刊就归口地方党委宣传部主管。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后,从中共苏区中央局到各省、县的党委,都先后成立党报委员会,统一管理报刊,包括任命报刊负责人和编辑等。彼时省级和省级以上的报刊编辑部都会成立编辑委员会。由于一些报刊编辑人员不足,中央组织部通常还会增调编辑人员来补充和充实报社的编辑力量。当然,隶属于苏区政府部门的领导兼任报刊领导的情况也非常常见。“《红色中华》的历任主编都是由上级党组织派遣,李一氓大部分时间还在国家政治保卫局工作。”[7]该报初创的负责人和主笔就由中央执行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周以栗担任。[8]而瞿秋白是在做着中央教育部长时,被委派过来兼任社长。另外,很多报刊为保证按期发行,工作人员经常被要求一人兼任多项工作,不仅负责组织稿件、编辑稿件,还要时常外出采访,搜集资料,或者负责校对工作等。

(三)形成依赖政府补贴经费的经营体制

报刊的经营收入一般由广告费和订阅费构成,但中央苏区的报刊是在严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独特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工具性。党创办报刊的目的并不在于经济效益,而在于开展革命斗争宣传,因此,临时中央政府所办报刊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营实行报销制,办报办刊经费由政府承担——发行经费由政府拨付,纸张、油墨由政府供给,不刊登商业广告,也无广告收入。虽然个别报刊会以售卖的方式增加经营收入,但总体上是入不敷出。比如,《红色中华》报创刊时明示“收报费铜元一枚”,但总体上是难以为继,不得不从第19期后改为“每份收铜元2枚”。

(四)建成自上而下的报刊发行体系

报刊发行直接关系到党在苏区宣传鼓动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党与群众的联系。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前,中央苏区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报刊发行网,但事实是,1931年中央审查了报刊的发行工作,认为“目前全国发行工作做得非常散漫。中央党报和各种书籍小册及其他宣传品的发行,没有统一的计划,并且多散布在上层机关,很少传布到下层组织中去,更少散布到群众中去。党的发行工作在许多地方几乎完全脱离群众”[9]。随后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建立全国发行工作决议案》,要求“在全国各种重要中心区域建立完成发行路线”“建立对苏区发行工作”“建立巡视制度”,并责成省委及地方党部立即成立发行部或增加发行员,建立自省委到群众的发行网,并规定省委、区委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发行建设要求,如区委发行员要将省委发来的刊物分发到支部的发行员。[10]1931年底,中央出版局成立,设置编审、发行等多个部门,执行管理、检查、审批报刊出版发行任务,承担中央苏区的新闻出版和发行重任。1932年1月和4月,又先后组建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和中央总发行部,其中中央总发行部不但是中央苏区书刊发行工作的管理部门,同时还是《红色中华》等中央报刊的发行部门。而《红色中华》报为了扩大发行范围,还建立了报纸发行责任制,由各级党员负责推动报纸发行,提出发行目标,开展发行竞赛。通过一系列发行改革措施,《红色中华》报的发行数量由最初的3000份,发展到1933年至1934年间的4万份。[11]一系列发行举措的推进,改变了临时中央政府发行脱离群众的局面,最终形成了从中共中央到地方党部,从党政军机关到群团与个人相结合的发行网络。

(五)形成内容生活化、表达通俗化的编辑风格,构建通讯员网络,弥补稿源不足

中央苏区建设早期,列宁有关“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新闻观念,已被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和报刊编辑所接受。而身处白色政权包围圈的环境,也让中央苏区报刊自觉地把“进行革命战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这个中心任务作为自己的宣传使命。《红色中华》报创刊时,在发刊词里就宣称,要成为建政运动的指针。临时中央政府建立后,苏区中央局就要求报刊在围绕反“围剿”和苏区建设的工作任务中承担起宣传者、动员者的作用。因此,针对当时的报刊编辑工作,1933年初,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开始加强管理,特别对《红色中华》报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根据工作任务增出党的生活版面、苏维埃建设版等;在内容编排上,报刊加强了本地生产生活的报道,大幅度削减了原来每期几乎占近一半版面的国际时事新闻,同时增加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报道,以及报社发出的号召,如节约粮食、扩大红军等,减少了上层活动报道、法令和条例报道。为了适应苏区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红色中华》报等刊物还努力改变生涩的书面语言,以通俗化的语言如群众的口语、俗语来表述,文風朴实又不失活泼,篇幅短小精悍,编排上图文并茂,常常辅以漫画、山歌、口号等形式。

由于各报刊编辑人手短缺,比如《红色中华》报人数最多时也不过12人,报刊的新闻来源严重依赖外稿,自采率偏低。以《红色中华》为例,其新闻来源主要有三:苏区以外的国际国内新闻,一是由军委的军事通讯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播发的新闻稿,由报社编辑改编;二是由党在上海的秘密电台传送;三是苏区以内的新闻,多由临时中央政府各部、军委机关提供。[12]

为了减轻报刊编辑人员的工作任务,缓解采编人手不足等问题,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组建了报刊通讯员网络,要求“中央苏区里的省与县一级的地方党团政府与工会,以及红军总政治部与各军区政治部,各选定一个同志为红色中华的通讯员”。[13]而通讯员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实际工作材料与消息,写成通讯稿寄给报社,以丰富报社新闻来源,减轻编辑压力。《红色中华》当时就“有一支4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14]

三、临时中央政府报刊的专业化发展

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对新闻体制的规范,也促进了此时报刊的专业化发展。它通过建构和完善新闻法制建设,加强报刊登载内容的新闻属性和社科教育普及的公共属性,使中央苏区新闻媒介的专业化发展经历了由低至高的转变,进一步健全了中央苏区的报刊体制。因此,对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的研究,也需要从媒介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讨论。

(一)完善新闻法制,提高媒介专业化

中央苏区时期,党和政府开始加强对新闻事业的关注和建设,制定了不少报刊法制方面的文件和条例。除了上述已经论及的文件等以外,1927年11月,江西省临时苏维埃政府在成立时颁布的《布告》,就包含了保证人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结社、集会的权利。1930年10月12日,《江西省工农苏维埃布告》再次向外界重申了上述权利。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它以立法的形式捍卫了人民群众新闻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中国新闻法制史上第一批“以人民的意志为政府意志”的新闻法制成果。[15]另外,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还出台了一批加强党报领导、编辑与发行的文件、条例,如《中共中央党报通讯员条例》《中共中央通知第二〇三号——改正党报方式加强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全国发行工作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等,临时中央政府沿袭这些文件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央苏区报刊事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政治宣传与科学知识教育相结合,加强报刊公共服务功能

临时中央政府时期,报刊出版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导向。宣传党的政治理念,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需求,成为这一时期中央苏区报刊的主要任务。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和手段,意在唤起民众,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中央苏区创办的报刊,始终体现党的领导原则和为群众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着进行革命战争、巩固和扩大苏区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以军事、政治斗争为主要宣传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6]其中,《红色中华》报在发刊词里就开宗明义,阐明其办报宗旨和工作任务,就是传播党和政府的政治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展社会动员等。[17]因此,《红色中华》报刊登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政治类文章,如政府的通告、命令、决议、指示和宣言,同时,报纸也发挥新闻职能,对一些重大问题发表社论,包括毛主席或其他党组织和政府领导人撰写的社论、专论等。

除了作为自上而下的宣传工具之外,中央苏区报刊还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性,各类报刊通过刊登大量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容,将政治宣传和知识教育传播相融合,为读者带去了更多有价值的生活常识,极大地提升了报刊在军民群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公共服务导向明显。中央苏区报刊刊登的歌谣、漫画等艺术作品,语言通俗易懂,以多彩的艺术形式生动、通俗地传递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实现了沟通上下、融通党性和群众性的目的。

(三)孕育了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思想,形成了广征稿件的办报规范

中央苏区时期是共产党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重要实践期。报刊的发行离不开办报方针的指导和新闻专业规范。不同时期的报刊会有不同的办报方针和路线。在不同方针和路线的指导下,报刊又会形成不同的新闻专业规范。在中央苏区时期,受马克思和列宁办报思想的影响以及客观现实的左右,党的各级领导纷纷参与办报事业,增强了中央苏区报刊的政治属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就要求,各级党部负责同志,必须经常给党报撰写文章,这本身就是他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是他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18],也是全党办报的实践。

中央苏区时期,报社办公条件艰苦,工作人员少,发稿量大,客观现实倒逼报社不得不通过党组织系统,组建自己的工农兵通讯员队伍,从而形成群众办报的规范。而通过报刊征稿、读者来函投稿,也是中央苏区报刊新闻来源的另一条有效渠道。《红色中华》报曾在第2期刊登征稿启事,求论文、时评、社会调查、工农运动、红军斗争、各项新闻、群众运动、各项工作的批评、群众文艺等,并要求稿件“通俗简明”,发表后“从优酬谢”,每篇稿费“二毛至一元不等”。[19]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府联合各级党组织一同发布了《特别通知》[20],提出要争取扩大读者群体,完善和发展通讯网络,扩大材料消息的搜集范围等。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临时中央政府便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通讯网络和发行网络,扩展了新闻材料搜集的数量和范围,提升了中央苏区报纸的专业性。

在临时中央政府建构的报刊体制下,中央苏区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条块式四级报刊体系,其办报实践中所孕育的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方针,报刊坚持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编辑思想,一脉相承地发展为新中国新闻体制建设的理论来源。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新闻传播体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W17102]

参考文献:

[1]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3):63.

[2]程沄.江西苏区新闻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0.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72.

[6]龙鸿祥.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管窥[J].编辑之友,2011(12):134.

[7]龙鸿祥.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管窥[J].编辑之友,2011(12):134.

[8]程沄.江西苏区新闻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48.

[9]中国社會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74.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74-75.

[1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34.

[12]任质斌.《红色中华》报始末[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3):5.

[13]任质斌.《红色中华》报始末[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3):5.

[14]程沄.江西苏区新闻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54.

[15]倪延年.中国新闻法制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1.

[16]傅柒生等.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21:239.

[17]发刊词[N].红色中华,1931-12-11(1).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76.

[19]欢迎投稿[N].红色中华(第2期),1931—12—28(2-3版中缝).

[20]特别通知:关于红色中华的通讯员问题[N].红色中华,1933-02-04(4).

(龙鸿祥为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孙丰鸣为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张群为赣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主任编辑)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办报中央苏区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办报真头痛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
院报的制胜要素和办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