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信息架构设计

2022-04-29 15:18常悠
计算机与网络 2022年18期
关键词:架构设计归类架构

常悠

信息架构设计是每个交互设计师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那到底什么是信息架构设计?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架构设计,以及如何进行信息架构设计呢?

从用户体验设计的5个层次来看,结构层和框架层是交互设计师设计的核心范畴,框架层呈现的是每一个界面中文本、图片、按钮、控件等元素的具体内容、位置及关系,包含界面布局、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而结构层则决定了每个界面应该有哪些文本、图片、按钮和控件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交互前后的邏辑对应关系。如果说框架是面,那么结构则是包含面+面与面串联的关系网络。

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的起源

信息架构。1976年,瑞查德·索·乌曼在担任美国建筑师协会会长时创造了信息架构术语,用来应对当代社会信息的不断增长和爆炸。

可见“信息架构”是一种使问题变清晰的方式。

信息架构的定义

信息架构的主体对象是信息,由信息架构师来加以设计结构、决定组织方式以及归类,让使用者与用户容易寻找与管理的一项艺术与科学。

对于信息架构,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定义,《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一书中,对信息架构的定义如下:

①共享信息环境的结构化设计

数字、物理和跨渠道生态系统中的组织、标签、搜索和导航系统的合成;

创建信息产品和体验的艺术及科学,以提供可用性、可寻性和可理解性;

一种新兴的实践性科学群体,目的是把设计和建筑学的原理导入数字领域中。

②信息架构=信息+架构

信息包括各种文本、图片、影音等元素,架构则对应这些元素的选择、分类、导航和检索。

通俗点说,信息架构就是通过合理的组织、表达各种信息元素,让用户获取并理解信息更容易。为信息与用户认知之间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

信息架构设计

信息大爆炸

过去60年,人类社会的数据发生了爆炸式增长。

2008年人类大约创造了近10亿张DVD的数据,这等同于过去5 000年的人类创造数据的总和。

2012年,调研机构预测信息每隔18月会翻一倍;

2020年,调研机构预测信息每隔73天会翻一倍。

经历了Web2.0的UGC时代,短视频爆发,数据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

回到产品,不同的业务部门或产品经理有不同的KPI,大家都挤破头颅想在产品上占有一席之地,毕竟有入口才有流量,否则整个业务、产品、功能可能都无法被用户感知,那指标也就无法达成。

③人类的生理局限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类进化的速度却是缓慢的,我们现在的大脑跟250万年前的原始人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接收约4 000万次的感官信息输入,但意识一次只能注意到其中约40个,其中短期工作记忆能处理的只有4±1个。

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数据的大爆炸,多数产品日益臃肿的结构,以及人类有限的处理能力,所以呈现什么信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信息架构设计就非常重要。

作为设计师,有必要根据用户的行为和特征,结合信息环境,选择合适的信息,并以适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呈现,以便让用户获取并理解信息更加容易,完成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作用。

如何进行信息架构设计

信息架构有3种构建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综合运用。

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

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是由战略层驱动的,根据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直接进行结构设计,进行新产品规划或者产品重新定义的时候会用到。

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会先从最广泛的,最有可能满足目标的内容及功能开始分类,再依据逻辑细分次级分类。最优的设计思路是所有分类都是空槽,最后将内容和功能按顺序填入。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可能导致现有重要内容被忽略。

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

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是由范围层驱动的,根据对现有的内容和功能需求的分析进行设计,这是项目实践中大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具体项目实践中,产品或设计师根据对现有内容和功能需求的分析,将它们分别归属到较高一级的类别,从而逐渐构建出能反映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的结构(常用卡片分类法辅助)。它也有一个缺点:可能导致不能灵活兼容未来内容变动或增加。

综合运用的构建方式

正因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有其明显的缺点,所以理想的信息架构构建方式都是综合运用的,同时从战略层和范围层进行驱动,以构建一个适应性强的系统。

一个适应性强的信息架构系统,能把新内容作为现有结构的一部分容纳进来,也可以把新内容当成一个完整的部分加入。

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可对应任意信息要素或信息要素的组合,小到一个字段或控件,大到一个界面或功能都是可以的,不同场景下,节点的颗粒度不相同。

这些节点的排列方式有4种常见的类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架构类型: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和线性结构。

层级结构

又叫树状结构或中心辐射结构。层级结构的节点与其他相关节点之间存在父子关系。每一个节点都有父节点(不一定有子节点),最顶层的父节点被称为根节点。

层级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清晰,关系明确,有一定的冗余度和扩充性,缺点是改变父级结构,必然会影响其所有子级。层级结构的适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说是互联网产品最通用的一种结构,它既可以用于主产品,也可用于子模块。

比如美图秀秀的底部Tab形式,以及首页的宫格形式,设置的列表形式、官网分类的导航栏形式,都属于层级结构的运用。

矩阵结构

矩阵结构允许用户沿着2个或多个维度在节点之间移动,最终都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想要的信息。

矩阵结构的优点是:支持从多维度触达同一内容,也可以从同一内容了解多维信息,信息触达快捷、丰富。缺点是內容信息较为复杂、学习成本较高。矩阵结构适用于高频功能或信息,需全局考虑。

比如微信核心的对话功能,是社交的核心,需要能够多维度触达,所以微信设计了最近记录、通讯录、朋友圈头像等多个入口触达。

比如点评的美食列表,不同用户对美食的核心诉求有差异,所以点评提供了多种筛选和排序方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美食,也可以根据某一个美食关联查找到整个类别的美食。

自然结构

自然结构不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节点被逐一连接起来,节点与节点之间有联系,但没有分类。

自然结构的优点是自然流畅,接近现实认知,缺点是随机性,用户不可控、再次查找困难。常用于子模块,探索一系列关系不明确或一直在演变的内容。

比如各产品的推荐模块,推荐内容之间并无明确的归属或分类关系。

线性结构

在线性结构中,用户不能进行跳转,只能一步一步按顺序浏览对应的信息。

线下的传统媒体:书、文章、影视都是线性结构。它的优点是简单易懂、操作简单单,缺点是拓展性有限,用户控制感较差。常用于小的节点,比如新功能引导、H5活动等。

除了H5活动和新手引导,很多教育类产品为了保证学习难度的递增性,通常也会采用线性结构。

信息架构的梳理逻辑与呈现

有了前面的构建方式和信息架构类型作为指导思想,结合设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特定结构的信息架构和任务流程,并以受众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呈现。

在梳理过程中,以业务侧在范围层提供的信息范围为基础,通过竞品分析(了解竞品的组织系统、标签系统、导航系统、搜索系统规则),结合本品现有信息架构的数据表现(了解用户在我们产品中的行为偏好),再配合以用户调研(通过用户问卷或者卡片分类,了解用户对信息归类组织的心智模型)最后利用逻辑推理,可以整理出适合产品的信息架构和任务流程。

所以真实的项目中做信息架构,绝不仅仅是将产品提供的功能、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类分组,既要自上而下地考虑其拓展性,筛选、补充重要的节点纳入信息架构。还要考虑其命名(标签系统)用户能否很容易的认知理解。然后将所有信息按照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维度进行分类组织(组织系统),最后再考虑以何种形式表达给大家,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严格来讲,并没有标准的信息架构表达模式,在《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一书中,罗列了多种信息架构的表达方式,只要能够向受众传达清楚,什么表达形式都是可以的。

在互联网项目中,大家用得比较多的形式包括:信息架构图和逻辑流程图。

和交互设计原型一样,重点不是这张图的形式(这种图在技术层面上谁都能画),而是这张图背后的组织系统、标签系统、导航系统、搜索系统。

组织系统:选择合适的维度及结构

主要是指以什么维度来归类组织这些信息,但归类方式肯定不止这一种形式,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组织系统进行归类整理。

以新闻呈现为例,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归类;可以按照主题维度进行归类;可以按照媒体方的维度进行归类;可以按照表现层视频、图文、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类。到底按照什么维度进行,单一归类还是矩阵归类,这就是你的组织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系统:选择合适的语言及图像

标签系统通俗来讲就是要对当前整个系统信息节点的命名,从而让信息的呈现更容易识别,包括文本标签和图片标签。比如归类的栏、控件和视图,用户是否也习惯这样的分类方式,包括选择的图标是否能准确地表达文本标签的涵义。

导航系统:选择合适的导航结构

搜索系统:是否选择搜索

搜索系统是最常用的查找信息的功能,能够帮助快速进行信息检索。虽然搜索功能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个系统、每个页面都需要搜索,决策是否添加搜索需要考虑以下3点。

内容丰富度:产品所承载的内容丰富度/复杂度低,内容少(搜索可能经常得不到结果)往往不需要提供搜索。

内容性质:产品提供的内容如果是偏兴趣探索、浏览型的也可以不需要搜索;

搜索场景:如果搜索场景很简单,考虑是否只用筛选或分类就能够解决问题;反之如果搜索内容很复杂,还可以搜索结合筛选来更好地查找信息。

上述3点决定了是否需要考虑搜索功能,而关于搜索的具体设计,也是一个庞大的课题。

信息架构图是一个中间产物,呈现形式是相对简单的,但这个形式背后的思考(组织系统、标签系统、导航系统、搜索系统)是需要设计师深思熟虑的,设计师在做信息架构时,务必要将信息(有哪些信息,如何命名)和架构(如何分类组织,如何呈现)都考虑清楚,之后的框架层设计才能更清晰明确。

猜你喜欢
架构设计归类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电表“对”与“错”归类巧掌握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
对称加密算法RC5的架构设计与电路实现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