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南黎族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2022-04-29 08:55傅怀霆马玲源万鑫曹春楠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傅怀霆,马玲源,万鑫,曹春楠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1 黎族非遗服饰品牌的发展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大量代表性文化的遗产,主要以人们的口述或实际行为的形式存在,被称为“记忆的脊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 年10 月17 日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证明,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黎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黎族人民充分发挥智慧,总结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黎族文化。黎族发展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纺织的发展方面成果显著。黎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元素符号独特,为我国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黎锦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与其他的民族相比,黎族文化不仅有着与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相似性,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创作中,可把黎族独有的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设计的产品在不失民族品味魅力的情况下,更容易赢得市场,能在具有现代设计流行元素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受到更多消费人群的欢迎。

立足于黎族的发展上,对其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对黎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能使多姿多彩的黎族文化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传承,对于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探寻在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扩展的过程中,根据服饰品牌的发展现状,对黎族传统的再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发展黎族非遗服饰品牌的优势

2.1 有利于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黎族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并未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尤其是在黎族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技艺的传承更多的是以口传的方式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其实际上的文化特点并没能够在生活过程中得以体现。因而,在新时代发展、新建和完成非遗文创项目,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自觉地传承、引领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发展黎族非遗服饰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黎族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丰富黎族文化生活的内容,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2.2 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黎族的传统技艺以及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字相关的记载较少,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的表达上,因此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在代际之间的传承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传承人减少的原因而造成比较大的传承困难乃至失传的问题,更无从谈起创新。如果仅仅墨守成规,传统的瑰宝就如同一潭死水。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可让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例如,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节日、庙会和市场,是弘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黎族优势的重要举措,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黎族的文化建设同农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2.3 有利于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融资渠道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农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因为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少数民族的总体发展往往要更为缓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突破这些局限,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立足于文化之上,与现代社会互联互通,将现代文明与民族特点融为一体。同时,服饰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上也能够给黎族的发展带来新的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服饰品牌能够最大程度地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投资来建设黎族山村。从长远来看,这也十分有利于拓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全方位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2.4 有利于促进农业合作协调发展

黎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可将黎族文化符号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让传统的瑰宝之光显现于新时代中。发展黎族非遗服饰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黎族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丰富黎族文化生活的内容,提高当地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虽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永恒的,在未来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必须以新的形式加以培育。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非遗的发展与黎族的经济建设相结合,使民族文化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利用。

3 黎族非遗服饰品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黎族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取向,但民族产品缺乏设计,对创新设计、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等应用于传统文化产品的研究较少,没有能够有效地将技术与新设备相结合。

3.1 服饰品牌并未完全体现民族气息

服饰品牌最大的特点在于文化的韵味,对于黎族的服饰品牌而言,最重要的也是黎族文化底蕴和技艺的表达。而在目前市面上的黎族服饰品牌中并没有见到十分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更多的则是通用的材料和创意,只是贴上了黎族的标签。文化才是服饰品牌的活水之源,在服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把握住其核心的要素进行发展,才能不落窠臼地成为具有显著民族特色与优势的服饰品牌。然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服饰品牌与民族气息适配性还有差距,需要不断融合。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也给服饰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3.2 服饰品牌并未充分展现文化内涵

在设计服饰品牌时,黎族地域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黎族作为海南省一个十分独特的少数民族,其在文化上应该有着很鲜明的风格,然而在实际的服饰品牌设计过程中,并没能将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在产品中,这导致市面上出现的产品往往千篇一律,民族的特色变成了大众化的设计,这与黎族文化品牌的理念大相径庭。市面上大多的文创品牌都出现严重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服饰品牌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使得目前黎族服饰品牌未能彰显其影响力。自创黎族饰品《黎韵》品牌产品,如图1。

图1 自创黎族饰品《黎韵》品牌产品

3.3 黎族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3.3.1 资金不足

黎族非遗保护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在多个方面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如补贴继承人、修复文物、开展活动、建设场地等,以及急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更多的资源来保持它们的运作。

3.3.2 非遗传承人的缺失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存在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在传承上面临着比较艰难的局面,表现出来的是非遗产品的受众有限,市场规模小,大多数的非遗传承无法实现量产,且非遗的技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更多的需要在长期的打磨中才能够将精巧的技艺传承下来,这和当今社会的快生活方式不太协调。因此,在非遗的传承上,出现了传承难、传承少的窘境。

3.3.3 原材料供应不足

在黎族的服饰非遗上,黎锦往往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追溯源头,黎锦的价值在于原始材料的独特性。目前有海岛棉、苎麻、苏木、假靛蓝、黄姜、鸭掌、葵花等6 个品种,现有原料产量仅由海南的东方市场供应。海南保亭的打火木工艺使用的是具有特殊性能的木材,近年来由于森林保护,其原材料供应比较困难。

3.3.4 与社会的发展不适应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看,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普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条件不复存在,他们原有的生活风貌和民族习惯无法完全保留,相应的技能也需要创新改造。

3.4 困境与发展方向

除了服饰品牌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外,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非常复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一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以便合理利用它们,进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方面的价值。

总的来说,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现在社会与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和挑战,凸显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创工作紧密相关,将两者进行紧密结合才能够打破现有的僵局,使黎族非遗品牌服饰得到可持续发展。

4 黎族非遗服饰品牌发展的对策

4.1 传统手工与时尚元素有效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的价值,是现代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要想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坚持创新是关键。创新应用于保护,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非物质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缺乏创新精神。可尝试将海南黎锦传统手工艺与时尚潮流结合起来,加入一些时尚元素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4.2 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与传播

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在保持自身特性之外,不仅需要在设计使用等各方面更加贴合现代的标准,同时它的发展还需要把握时机,把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即把黎锦的制作过程、色彩、元素符号等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处理,让大众参与搭配创作等。使人们更具有体验感,并对非遗文化黎锦的制作等有更详细的了解,同时让大众参与到非遗的创作中,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数字化不仅增添了趣味性,同时还能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的知识,促使大众在参与中增强购买欲,从而更好地形成非遗品牌的良性发展。

4.3 非遗传承的人才培训

立足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饰品牌的发展进行分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黎族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将技艺的传承同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品牌。在当代,如果没有人坚守在非遗产品的传承和保护的领域里,就只能对民间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无能为力,传统手工技艺就会在这代人的手上丢失。因此,我们可以以地方学校为重点,培养一大批人才。不局限于某个传承人,而是将技艺的传承进行公开,在传承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黎族的技艺,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4.4 引导非遗服饰品牌化发展

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种非遗技术,就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技能,而是一种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只是一味简单地传承而不注入新的东西,或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很难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也只能摆在博物馆中供人们考古或鉴赏。所以需要人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科学化、生动化,面貌焕然一新。在非遗文化创建品牌时,从注重非遗文化的产品化、市场化、个性化等,建立起品牌的独特性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黎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智慧,创造和积累了独特的黎族传统工艺,其历史研究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日益凸显,是海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之一。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发挥其民族特色,将民族感与时尚感相结合。研究表明,目前黎文化符号在服饰品牌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关键体现在缺乏产品的新颖性。因此,将传统手工与黎族的文化特征有效结合,丰富黎族文化符号在服饰品牌中的应用。在探寻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中,发展服饰品牌。并根据现状,对黎族传统服饰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品牌的独特性。

猜你喜欢
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黎族小伙闯“深海”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黎族母亲》等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