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要生宝宝了

2022-04-29 22:14陈洁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鱼子酱小宝宝张老师

陈洁

进入中班后,幼儿不仅发现自己长高了,变能干了,是幼儿园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了,还发现张老师也有了变化——肚子越来越大。张老师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又是一位准妈妈,她兴奋、喜悦,又有一点点紧张。面对张老师日渐变大的肚子,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伸出小手抚摸那个尚未谋面的婴儿,也会笑着说“张老师的肚子像个大西瓜”,憧憬着小宝宝的诞生(见图1)。于是,教师和孩子们共同生成了一个主题活动“张老师要生宝宝了”。十月怀胎的过程是漫长而奇妙的,幼儿也在与张老师的朝夕相处中感受着这个奇妙的过程。

故事一 张老师的变化

1.张老师有什么变化?

鉴于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对张老师的大肚子产生了兴趣,我们利用晨谈时间聊起了“张老师的变化”。孩子们以轮流发言的方式,颇有仪式感地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张老师裤子前面有块布(孕妇装特有的标记)。”“张老师肚子圆圆的、大大的。”“张老师上衣的拉链总是开着的。”“张老师不化妆了,天天戴着眼镜。”“张老师头发剪短了。”“张老师腰粗粗的,我两只手都抱不过来。”……

当短短的晨谈时间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时,我立刻把当天预设的活动内容调整为语言活动“张老师的变化”,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并请张老师参与互动。比如,张老师好奇地询问:“你们怎么知道我不化妆了呢?”孩子们纷纷说:“你化妆的时候不戴眼镜,有长长的眼睫毛,现在你天天戴眼镜。”张老师笑了,原来她是担心隐形眼镜的药水会影响胎儿,所以不再戴隐形眼镜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发现的“张老师的变化”(见图2)。

当天晚上,张老师将一组自己按照月龄拍摄的孕期变化的照片发给了我,并打电话与我商量:“我明天可以把这些照片给孩子们看看吗?有好几个孩子问我肚子是怎么变大的,正好我在孕期的每一个月都拍了照片,我觉得这样的记录可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妈妈和孩子的变化。”电话这头的我也很好奇,猜想着孩子们会不会对这些照片感兴趣,他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感觉,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开启了综合活动“大肚子的张老师”。之前孩子们关注到张老师隆起的腹部,也画过张老师,这次欣赏过照片后,孩子们的绘画内容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用隆起的肚子表现张老师的变化,还用透视的手法表现了肚子里的小宝宝。

2.小宝宝如何成长?

此时,我开始寻找相关的图画书,希望把它们纳入课程。我发现了一本立体图画书《宝贝,你来了》(见图3),它用1比1的真实比例来反映胎儿每个月的成长变化。我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了这一绘本,孩子们又自发地在语言区反复阅读,从而对“张老师的变化”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肚子里的胎儿是一点一点“变”出来的,就像小青蛙,小时候是蝌蚪,长大才是青蛙。他们还发现胎儿不仅在变大,也在变重。于是,有的孩子又绘画了“张老师的变化”,他用各种熟悉的水果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张老师的肚子是一点一点“变”大的(见图4)。

幼儿对于张老师孕期变化的探究,已经从肉眼可观的外形深入到对肚子里胎儿的探秘了,幼儿的细致表征、富有童真的语言带给我惊喜。张老师把自己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样让我惊喜,这是对综合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践行。

3.惊喜为何转变为尴尬?

“张老师生宝宝了”是有关生命诞生的话题,它与我园经典主题活动“生日列车”中的部分内容关联度较高。“生日列车”主题活动原计划在中班下学期进行,而此时是中班上学期。但我觉得机不可失,孩子们强烈的探究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带给我惊喜。我决定从经典主题活动“生日列车”中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使主题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于是,在规划课程内容走向时,我信心满满地安排了一个综合活动“当妈妈肚子里有我的时候”。经过周末两天的准备,我收集了妈妈怀孕的照片,准备了蝌蚪变青蛙、毛毛虫变蝴蝶等小动物的成长变化图片,还准备了一段科学视频《胎儿的孕育》。我还特地嘱咐妈妈们悄悄地准备照片,设想在活动中播放时会带给孩子们惊喜,我自己也对这个精心预设的集体活动充满了期待。

可是,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述时,我没有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兴奋与喜悦。许多孩子是第一次看到妈妈怀孕的照片,他们对此很陌生,并没有表现出好奇。在排列小动物生长变化图片的顺序时,孩子们边操作边说:“这个太简单了,我早就知道了。”专业的科普视频讲解似乎也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围,在观看视频时,有孩子问:“老师,什么时候结束呀?”那一刻我很尴尬。虽然我在设计“当妈妈肚子里有我的时候”这个活动内容时有一定的逻辑线索,但忽略了对幼儿当前心理逻辑线索的分析。幼儿当时的关注点是张老师要生小宝宝了,而不是对小宝宝从哪里来这个科学现象感兴趣,导致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值得庆幸的是,我及时结束了当时的活动,剩下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在语言区阅读新增的与生宝宝相关的图画书(见图5),如《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了》《我们的身体》《宝贝,世界等你到来》等。我提醒自己,不要用成人的视角来设计、组织活动,应创造环境推动幼儿进行自主学习。

为明确幼儿的兴趣点,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采访张老师的活动,并收集来自幼儿的问题,如“张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呢”“小宝宝什么时候生出来”“现在能看到小宝宝的样子吗”“小宝宝在肚子里干什么呢”……接着,我梳理了时间轴和事件轴,开始反思自己的课程行为,意识到要处理好预成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准备追随幼儿的兴趣继续推动活动的开展。

【我的感悟】

当幼儿对我精心准备的活动不感兴趣、没有共鸣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从幼儿的立场出发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再次分析幼儿的兴趣以及已有经验水平,平衡内容逻辑和心理逻辑之间的关系。只有明确幼儿的兴趣点,回归幼儿的“真”问题,以幼儿的问题推动主题活动的进程,才能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故事二 你好,鱼子酱

1.小宝宝到底是男还是女?

孩子们对小宝宝的性别充满好奇,那我就带领孩子们一起来猜一猜张老师的肚子里到底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我们共同制作了选票并讨论了投票材料。投票时,有的孩子一会儿站到投小弟弟的那支队伍,一会儿换到投小妹妹的那支队伍,十分纠结,最后每个人都认真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投票结束,我还和孩子们一起用一个一个点数的方式统计票数,并用横着数、竖着数等多种方式去验证结果。他们发现猜小弟弟的有12人,猜小妹妹的有16人(见图6)。孩子们问我:“老师,如果我们猜对了,会有奖励吗?”“当然。”我也很认真地告诉孩子们,“猜对了就会得到一颗糖!”

2.小宝宝长什么样?

针对孩子的问题“肚子里的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我请张老师第二天把自己的B超单带来。

在投影屏幕上,张老师指着B超单(见图7)向孩子们介绍胎儿身体的部位。孩子们发现,虽然肉眼隔着肚皮看不到小宝宝的样子,但医生通过一个特殊的屏幕就可以看到。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小宝宝的样子,充满了好奇,不断地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小宝宝在肚子里会动吗?小宝宝一直在肚子里怎么呼吸呢?小宝宝在肚子里做什么呢?

3.小宝宝在肚子里做什么?

看到孩子们对B超单上小宝宝的影像很感兴趣,我又从网络上找到了更多、更清晰的胎儿B超影像图片,并且把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几张打印出来布置在环境中,同时呈现孩子们的问题,为孩子们自主进行分享交流提供条件。了解到胎儿会在妈妈肚子里做出各种动作后,孩子们开始猜测张老师的小宝宝这个时候会在张老师的肚子里做什么,他们还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比如吃手、挠痒痒、抓小脚丫等,十分有趣(见图8)。

4.小宝宝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又提议给小宝宝起名字,这个想法大胆而有趣,我必须支持。起名字之前,我讨论了名字的意义,还引导幼儿通过询问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张老师认真地听每个孩子解读自己给小宝宝起的名字的含义。小可爱、小草莓、星星、白雪、小鱼儿……孩子们起的名字很有趣(见图9)。

最终,张老师选择了“鱼子酱”这个名字。孩子介绍了自己起这个名字的理由:“小宝宝就是宝贝。我和妈妈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妈妈告诉我鱼子酱是高级的东西,高级的东西就是宝贝。”张老师选择的理由是:“鱼子酱很好吃,我也很喜欢吃,而且宝宝的爸爸就姓‘余’”。

张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也许听见自己有名字了,动得特别“欢”。那天,张老师的胎动频繁,肚子常常会鼓起小包包。于是,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关注点——张老师的肚子在“动”。

5.小宝宝为什么会“动”?

B超单的出现让孩子们与“鱼子酱”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孩子们除了好奇地看着黑白图片中若隐若现的胎儿影像图,还特别喜欢把手轻轻地放在张老师的肚子上感觉“鱼子酱”的存在。但是,隔着肚皮的触摸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

这时,我提议张老师把她拍摄的留作纪念的胎动视频剪辑一下,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这段胎动视频引发了孩子们提出各种新问题:小宝宝为什么会在肚子里动?(生气、高兴、肚子饿了、他想出来找妈妈了……)他是怎么动的呢?(用头顶、用手推、用脚踢、屁股还会扭一扭……)妈妈除了开心还会有什么感觉呢?通过与张老师互动,孩子们知道了妈妈怀孕的过程是漫长的,这其中既有对新生命诞生的期待,又有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需要克服的困难。由此,孩子们更珍爱小宝宝了,经常会打招呼:“你好,鱼子酱!”他们与这个未出生的小宝宝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我的感悟】

主题活动的内容需贴近幼儿的生活,源自幼儿的需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活动中,幼儿的问题推动着主题活动的进程。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课程的起点,教师需要正确判断幼儿的兴趣是真兴趣还是假兴趣,并合理评估幼儿可能达到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在本案例中,通过对幼儿兴趣的正确判断,我走出了“尴尬”的境地,意识到只有把握幼儿的“真”兴趣,才能让课程契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也更具生命力。

故事三 张老师不在的日子

1.如何扮演准妈妈呢?

在采访张老师、感受到妈妈孕育宝宝的辛劳之后,孩子们常常会模仿张老师挺着大肚子一摇一摆地走路。我利用日常活动时间与孩子们讨论怎么打扮才像怀孕的妈妈、用什么东西做“大肚子”比较合适、怎么固定“大肚子”才不会掉下来等。在准备的过程中,我继续投放相关的图画书(见图10),有宝宝在羊水里的触摸式图书,还有模拟婴儿出生的抽拉式图书,等等。孩子们通过扮演准妈妈,真切地感受到妈妈怀孕期间行动和生活的不便,体会到怀胎十月的艰辛,与此同时,更领悟到生命的奇妙和成长的美好。这一切与孩子们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出生的。

2.张老师生宝宝去了吗?

在孩子们扮演大肚子妈妈的第二天,张老师回家待产了。孩子们很快就发现张老师好几天没来幼儿园了,有孩子立刻猜测:“是张老师生宝宝了吗?”我告诉孩子们,张老师回家做准备了,小宝宝很快就要出生了。

张老师走之前,我和她再次通过时间轴梳理了与孩子们共同经历的活动,张老师感慨地谈到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带给她的感动,边说边流下了眼泪。我提议张老师给孩子们录一段语音,以回应孩子们的关爱。张老师跟孩子们说:“在你们的见证下,‘鱼子酱’一天天长大,现在已经九个多月了!可爱的你们把我放在了心上,散步时你们会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要慢慢走,不能撞到肚子里的小宝宝。’户外活动时,你们会从‘公交汽车’里搬张椅子让我坐下休息一会儿……当你们好奇地围在我身边,轻抚着我隆起的肚子时,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和快乐。谢谢美好的你们,我的心都要化了。怀宝宝对我来说是一件幸运美好的事情,很高兴你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这将是我人生最特别的经历。”

听完张老师的录音之后,每天都有孩子询问:“小宝宝生出来了吗?”看到孩子们如此关切,我用手机让孩子们与张老师进行了视频通话。电话的这头,孩子们像小八哥一样问这问那。电话的那头,张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得手舞足蹈。孩子们特別好奇张老师在家做什么准备,当天晚上张老师给我发来了一段做待产准备的视频,其中有关于温奶器、婴儿澡盆、婴儿车等宝宝用品以及待产包里的物品的介绍,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准妈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第二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视频,边看边热烈地讨论着。

3.张老师的宝宝出生了?

几天后,张老师住院了,我立刻告诉孩子们:“今天张老师到医院了,她的小宝宝可能真的快要出生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那天,孩子们每人都写了一封信,把自己想对张老师说的话记录在纸上。小小的信笺承载着中三班28个孩子满满的爱。“我觉得鱼子酱是一个漂亮的小妹妹,所以我送给她两朵小花。”“张老师,你好多天没来了。鱼子酱宝宝生出来了吗?”“张老师,我想让你多喝点奶,你会变白,宝宝也会变白。”“张老师,你到医院打针要勇敢哦!”……

在焦急中孩子们又等了几天,张老师的宝宝终于出生了。孩子们通过视频电话看到了鱼子酱妹妹和躺在医院里的张老师。猜张老师生小妹妹的孩子都如愿得到了一颗糖,孩子们欢呼着:“鱼子酱出生了,是一个小妹妹。”(见图11)

4.和鱼子酱妹妹的故事能一直延续吗?

很快寒假到来了,孩子们在假期中策划著开学后要为鱼子酱妹妹举办“百日出生祝贺会”。遗憾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原因,一切都推迟了,等孩子们复课回到幼儿园时已经是5月份了。当幼儿园在准备“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班里的孩子们也开启了给鱼子酱妹妹过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计划。当然,因为防疫的特殊要求,我们仍然是通过视频电话与鱼子酱妹妹互动的。一年后的大班毕业典礼上,我们还精心准备了一张粉红色的婴儿椅留给鱼子酱妹妹。那一年,孩子们6岁,鱼子酱妹妹1岁半……

【我的感悟】

在主题活动实施中,幼儿调动多种感官、运用绘画表征等多种方式,建构起对大肚子的张老师和神秘的小宝宝的认知,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美好,获得了认知、情感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中,我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的基本逻辑,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我不仅提供物质材料方面的支持,更积极营造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的心理氛围。另一方面,我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并非强调高深知识的获得,而是促进幼儿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在谈论“张老师的变化”的活动中,张老师感动于孩子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些细微之处的“发现”背后是对教师深深的爱。幼儿对于张老师孕期变化的探究从肉眼可观的外形深入到对肚子里胎儿的探秘,幼儿细致的表征、富有童真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幼儿在真实情景中主动学习的魔力。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主题活动,源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反映了一段被爱包围、满载课程价值的幼儿园生活。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即生活”。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现实生活。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即是综合课程整合的基点,它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猜你喜欢
鱼子酱小宝宝张老师
我是小宝宝
鱼子酱中有“海洋的味道”吗
母鸡的小宝宝
试吃鱼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