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颖
教育生活是什么?有人说,是许许多多充满爱与温暖的片段;有人说,是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瞬间;还有人说,是无数有趣且有意义的故事。在我看来,教育生活也是由许许多多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组成的,那些问题来自教师反思自我、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勇气。有了问题意识,通向教育实践新天地的大门随之打开。
从实践中产生问题
俞炜老师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刚入职时的情景。面对入园第一天哭声震天的小班孩子,俞炜老师急得手足无措,只能赶紧记下搭班的老教师是怎么组织孩子按高矮排队,怎么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标记和物品,怎么让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开着“小火车”去熟悉户外环境的。前辈的一言一行都是榜样,作为新手教师,能做的就是完美“复制”,跟着前辈学习怎么带孩子们玩手指游戏,怎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怎么用魔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以稳定他们的情绪,在模仿中渐渐掌握管理班级的方法。
几年以后,俞炜老师组织各类活动已游刃有余。这一年,园里来了一位新教师与她搭班。在一次美术活动前,俞炜老师像往常一样为孩子们准备颜料,她照惯例往颜料里加了一点洗洁精。一旁的新教师见了,问:“为什么要往颜料里加洗洁精呢?”俞炜老师解释道:“前辈告诉我,洗洁精有固色的作用,加到颜料里,作品的效果会比较好。”新教师听了,追问道:“为什么洗洁精能固色?还有其他材料也像洗洁精一样能固色吗?”面对新教师的追问,俞炜老师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回想起当年看见前辈往颜料中加洗洁精时,自己也曾好奇过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在得到“洗洁精用于固色”的回复后,自己就一直把它当作标准答案,每次调颜料都会加一点洗洁精,至于加了洗洁精的颜料是不是真的比不加的好,究竟是洗洁精中的什么成分起到了固色作用,还有没有其他能起到固色作用的材料,等等,都未曾深究。
来自年轻教师的问题“击中”了俞炜老师,她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那些“习以为常”。比如,每次给孩子安排座位都是六个人一组,因为活动室里的两张小方桌拼起来,正好可以坐六个人,但是,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小方桌只能两张两张地摆,不能让每三张或每四张小方桌成为一个组合吗?为什么非要每一组人数一样多?为什么只有教师有权利安排孩子的座位?又如,有一天,孩子们发现班级种植园里的萝卜被人拔了,为了保卫他们的萝卜,她就提示孩子们可以制作一些禁止别人采摘的告示牌竖在种植园里。可是,换个角度思考,园里的萝卜收获后不就是要拿来分享的吗?真的要用这样的告示牌将他人拒之门外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能否引导孩子由此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结?问题意识推动着俞炜老师重新去思考、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从来都是如此做的,便一定是对的吗?大家都觉得是这样,就一定是真理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
《欢迎走进图画书王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追问是一件孩子乐此不疲的事情……原来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原来很多答案都禁不住一问再问,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原来大人也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事情,原来世界不是由答案组成,而是由问题组成……”俞炜老師读了十分感慨:孩子们有那么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作为教师,正应该向孩子们学习啊!
由问题引发反思
9月,又一批新入职的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吴雨恒老师是其中的一位。白天,新教师们各自在岗位上忙碌着,晚上,他们会在园所的教研QQ群里提出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请老教师们帮助答疑解惑。老教师们把这样的互动戏称为“好奇宝宝每日一问”。园所管理者非常支持教师们开展这样的互动,希望教师们在实践中能及时思考,敢于提问;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围绕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及认识进行思考、讨论,让真理越辩越明;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园所文化。
于是,每到晚上,教研QQ群便热闹起来。
这一天,在中班做配班教师的吴雨恒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近期的区域活动中,他观察到班里一部分孩子起初选择了科探区,但没过多久就跑到别的区去玩了。他觉得,这些孩子玩一会儿就换区,不仅不利于他们自己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也会对其他孩子的活动造成影响。那么,对于这些只有“3分钟热度”的孩子,教师应该怎样加以引导呢?
问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一位老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吴雨恒老师的问题,而是抛出了许多问题:那些在科探区玩了没多久便离开的孩子,后来去了哪里,在那里又玩了多久呢?他们是对科探区的活动只有“3分钟热度”,还是对所有活动都只有“3分钟热度”?他们一开始为什么会选择科探区?是什么吸引他们去了科探区,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玩了没多久便离开了……这些问题引发了吴雨恒老师的进一步思考,他回想起来,自己确实观察到,有一部分孩子离开科探区后去了建构区,并在那里玩了很久,看来,孩子们并非对所有活动都只有“3分钟热度”。吴雨恒老师决定在后面几天里带着问题继续观察,以寻求答案。
这样的讨论看似没有直接解答年轻教师的问题,却给年轻教师指明了一条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路径,也给了年轻教师很好的示范: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观察解读孩子,该怎样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老教师对年轻教师所提问题的积极回应,让年轻教师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困惑,而不必担心会被嘲笑。这种从年轻教师自身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徐徐推进的指导,无疑比面向全园教师的讲座、报告更有针对性,更能支持年轻教师带着反思投入实践中,也更有利于全园教师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好”问题从何而来
从几位先行的骨干教师到一所幼儿园的大部分教师,再到太仓市整个区域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萌发问题意识、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由问题推进实践的园所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过程。
2019年春,我在担任区域幼教教研员,《幼儿教育》杂志《点题征文》栏目的编辑黄琦老师联系到我,希望我能收集区域内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撰写成可供研讨的话题。《点题征文》是我们关注已久的一个栏目,教师们都很喜欢阅读,栏目每期提供的话题常常让教师们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这不就是我在班上遇到的问题吗?原来有人和我一样对此感到困惑呀!”这些话题总能引发教师对教育实践中“习以为常”的想法与做法的反思,因而它们常常成为一些园所开展教研活动的素材。同时,在每期话题下,同行们基于问题的思考和经验分享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对于问题的深入解读,也为教师们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持。编辑老师的邀约让我倍感荣幸,又让我有些犹豫和担忧。教师们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吗?他们是否敢于将自己的问题展现在同行面前?会不会觉得提问让自己显得很无知?会不会担心提问暴露了自己理论和经验的不足?
令我感动的是,教师们对于提问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问题陆续收集上来。刚开始,教师们提的问题有的比较细碎,比如,教师要不要请不举手发言的孩子回答问题?教师在过渡环节可以带着孩子做什么?也有的过于简短,缺乏对问题发生的背景信息的介绍,比如,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分享?教师如何引导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减轻分离焦虑?这些问题虽然来自实践,但大多聚焦在具体操作层面,似乎缺乏研讨的空间。于是,教师们开展了关于提问的研讨。比如针对“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分享”的问题,教师们进行了讨论:为什么会提出“如何更好”的问题?教师当前是用什么方式引导幼儿的?当前幼儿在“倾听同伴”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幼儿能倾听教师却不能倾听同伴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研讨,教师们进一步梳理问题,思考如何看待某个问题以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渐渐地,教师们发现,提出“好”问题的过程就是还原教育现场的过程,只有还原更多真实的细节,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判断,找到问题症结。教师们还感受到,有时通过仔细梳理问题,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不断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而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教师看待日常教育实践的视角更多元了,教师们更善于质疑,也更善于思辨了。比如,看到很多同行在区域中设置了限定游戏人数的插牌,教师们会问:为什么要设置限定游戏人数的插牌?这样的插牌对幼儿的游戏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支持还是一种不必要的限制?又如,看到秋天时班级自然角里千篇一律地摆了许多瓜果,教师们会问:自然角究竟是用來做什么的?这些瓜果真的能支持幼儿感受秋天的季节特点、帮助幼儿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结吗?再如,看到一些幼儿园将户外游戏场地以某个活动、某种功能来命名,教师们会问:为什么这块场地要这样来命名?幼儿在这块场地上只能开展这种类型的活动吗?场地命名所产生的“暗示”作用是否有违“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呢?
当问题被看见
随着问题的被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渴望走近《点题征文》栏目,渴望自己的思考能被看见,渴望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能被关注。“爱发脾气的小宇”“阳光下的小点点”“被关起来的小动物”“小狗来到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玩水”“这样的活动有价值吗”“要不要让孩子负责扫地、擦桌子”“失败的柿饼”“自由分组引发的纠结”“标签很‘忙’”……教师们提供的许多话题被栏目录用(编者注:话题“标签很‘忙’”的相关研讨刊登于本期《点题征文》栏目)。教师们深切感受到,提问的过程是审视教育行动的过程,是思考、梳理、分析、判断的过程,是专业成长的过程。
当问题被看见,一场真正的对话便开始了。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些素未谋面的幼教同行,那些重量级的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来自实践的真问题,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注入能量。《点题征文》栏目营造了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被倾听、被尊重、被重视。“实践—提问—思考—实践”,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我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这就是我们太仓幼教人与《幼儿教育》杂志的故事。故事里记录的是我们再平常不过的教育生活,是伴随着提问、思考、成长的教育生活。《幼儿教育》这样一本专业的幼教刊物能如此珍视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令我们感动不已,也给了我们反思、质疑和提问的勇气。感谢《幼儿教育》杂志陪伴着幼教人一路同行。
(感谢陪伴我一同回顾、一同梳理的王玲和朱程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