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
1937年,由于日本既定的大陆政策,加上经济大危机造成国内社会矛盾尖锐。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日军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相继爆发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全国烽火连天、硝烟四起。很快战火就燃烧到了运城。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从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由本区踏入华北敌后,先后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等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火燃烧到运城后,侵运日军把这里作为进窥西北、西南,最终灭亡中国的战略桥头堡。于是在这里残酷扫荡,疯狂屠戮;利用汉奸,血腥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拆毁庙宇,焚烧民房;文化摧残,制造惨案。为了对抗日军的疯狂的行为,运城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中条山战役和中国空军运城空袭战。接下来重点介绍这两次战役。
中国空军运城空袭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对侵华日军设在中国山西运城军用机场的空袭战斗。1939年2月5日,中国空军4架飞机自西安机场出发对侵华日军设在中国山西运城的机场发动袭击,由于空袭行动突然隐蔽,当即炸毁停在运城机场上的日本飞机10余架,取得重大战果。同年4月1日和29日,中国空军多架飞机又两度空袭日军山西运城机场,给运城抗战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中条山的战略地位重要。对中方来说,占之,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就日方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侵夺中原;又可北上与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占领区的治安状况。所以,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1941年4月底到5月初,日军征调频繁,并制造种种谣言,以此为掩护完成了进攻中条山的部署:第36、37、41师团及第3、9独立旅团,伪24师,分布于中条山西面之绛县、横岭关、闻喜、夏县、安邑、运城、解州、永济、风陵渡、河津及闻喜、夏县以北各地区。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日第41师及独立第9旅由翼城、绛县地区采取中央突破战术,向中国守军第43军阵地猛攻,激战至8日,占领垣曲,分两路向东西扩张,与西进日军会合后又分路北窜。闻喜、夏县方向的日第36、第37师及第16混成旅,于7日下午向東攻击,当晚突破张店阵地,守军顽强抵抗,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
希贤、参谋长陈六祀均在激战中殉国。至12日,日军与中国守军各部在中条山各隘口苦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因山地补给不足,于13日开始转移。19日前后,各军主力均突出重围,转向敌后,27日,双方停止行动,会战结束。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导致最终失败。中条山战役虽然失败了,但体现出运城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抗敌的抗战决心。
运城是华北掀起抗日救亡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北敌后抗日的主战场和为抗战付出牺牲、做出贡献最大的地区之一,体现了运城人民救亡图存、一心报国的坚定信念。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盐化中学044000)86EC0F32-59F1-4B2E-A1E6-1B9AF52C4C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