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钊在苏区的艺术开拓

2022-04-29 02:05徐佳佳
红岩春秋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农苏区戏剧

徐佳佳

1911年出生于重庆的老革命家、戏剧家李伯钊,长期在文艺战线上奋斗。苏区时期,她深入了解苏区群众及其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思考和加工,探索出了一条大众化的戏剧创作、表演和人才培养、宣传动员之路,让戏剧真正走向群众,成为革命的武器。李伯钊因多才多艺,被苏区人民誉为红军戏剧界的“赤色明星”。

展露戏剧才华

成长为一名戏剧工作者之前,李伯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戏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924年,她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园里,除学习文化知识,她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因此结识了进步青年廖苏华。

廖苏华的哥哥是共产党员。受哥哥影响,她经常在学校传播共产主义新思想,并耐心教导李伯钊等人演文明戏、唱国际歌。1925年初,经廖苏华介绍,李伯钊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李伯钊在学校参演了戏剧《可怜闺里月》。该剧描写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境况,李伯钊在剧中饰演军阀部队中一个团长的孩子“国雄”。这部戏让她对旧中国社会制度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并萌生了走出家门、寻找救国真理的想法。

由于广泛宣传爱国思想,动员学生反抗专制统治,1925年夏,李伯钊被学校开除。经组织安排,她来到上海投身工人运动。为更好组织和动员青年工人,李伯钊发挥文艺特长,将党的政策和主张编排成歌词,借用江南民谣小调,通过戏剧表演和唱歌等方式进行传播。声势渐长的工人运动很快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不久,李伯钊被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培养中国革命力量的一所特殊学校,李伯钊在那里结识了革命队伍中的众多文艺爱好者。其中,沙可夫对她影响很大。沙可夫之前在法国巴黎学习音乐,1927年转学到此。他成立俱乐部,组织李伯钊等业余艺术爱好者进行专业的合唱、戏剧排练及创作训练,并安排大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工人俱乐部等地为数千群众演出戏剧《决裂》《国际青年节活报》《明天》等,让李伯钊等人的艺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提升。

这期间,李伯钊以优秀的创作能力和精湛演技在中国留苏学生中小有名气,并引起党组织的关注。

创作红色戏剧

1930年,因革命需要,李伯钊从莫斯科回到上海。第二年,经香港、潮汕进入闽西苏区。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知道李伯钊有文艺才能,说:“听说你还会演戏、唱歌和跳舞,那就更好了。马上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你组织一些人排几个节目,来一个五一游艺大会,让苏区军民开开心!”

为了完成到苏区后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李伯钊全身心投入戏剧创作。她结合苏区实际情况,对曾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演出的戏剧《明天》和反映苏联内战时期斗争生活的短剧《骑兵歌》进行了改编、排演。这些节目受到军民的热烈欢迎,李伯钊也深受鼓舞。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之前,李伯钊就被“点将”,前往瑞金与钱壮飞、胡底等组成一苏大会的文娱小组,负责大会文艺演出工作。为了让大会代表耳目一新,李伯钊等人不但准备了社火、扇舞等群艺节目,还自创、排演了两个戏剧。其中,《最后的晚餐》由钱壮飞执笔、李伯钊等人集体创作,讲述一位樵夫因国民党反动统治而流离失所、沦为囚犯的故事,展现了旧中国普通民众的悲苦。《农奴》是李伯钊根据《黑奴吁天录》改编的,诉说了农奴反抗奴隶主的故事。剧中反映的阶级压迫及表现的反抗精神让苏区民众感同身受,演出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得到大家的称赞。

这次创作获得成功,让李伯钊更加坚定了戏剧创作要反映苏区民众及其生活的想法。之后,李伯钊积极深入苏区,“每到一个区,都安排一天做群众工作”。她有时帮助地方文化工作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有时帮助红军家属春耕。通过密切接触,李伯钊了解了苏区群众的想法,看到了真实、全面的苏区生活。这为她塑造更为立体、丰满的工农形象,创作真正属于苏区大众的戏剧奠定了基础。

1931年12月的一个清晨,李伯钊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这时毛泽东找到她,问:“你知道孙连仲的26路军在宁都起义,参加了红军吗?”

李伯钊回答:“知道了。一万多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呀!可以说是空前的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说:“要组织一个红军宣传队去慰问他们。北方军队开到南方来,不习惯吃大米,闹肚子的不少,也有人闹情绪,需要做些政治工作,也要做些慰问工作。”

李伯钊表示愿意参加宣传队,并希望毛泽东提一些建议。毛澤东告诉她,去宁都慰问应该专门创作出适合26路军的新剧,“你们的节目,要能启发他们的觉悟,使他们懂得为谁打仗,为谁牺牲。他们过去是为了军阀官僚卖命,现在是为了解放劳动人民,为了建立苏维埃式新国家而奋斗。慰问时唱歌也好,演戏也好,都不要离开这个主题”。

带着毛泽东的嘱咐,李伯钊等人深入起义官兵中,广泛了解起义经过和官兵的思想状态,很快创作出戏剧《为谁牺牲》。这部剧作讲述一个国民党士兵的悲惨遭遇和思想觉醒过程:一个青年农民被国民党强迫拉去当兵,参加了“围剿”苏区的战争。被红军俘虏后,得到优待,回到家乡。不料,青年又被国民党抓走,上了战场,再次被红军俘虏,便决心留在苏区当红军。他的妻子也在红色互济会的帮助下来到苏区,夫妻终于团聚。

由于真实反映了众多官兵的心路历程,《为谁牺牲》受到热烈欢迎,让起义官兵与共产党逐渐心连心。

通过广泛“采集群众生活的实际材料”,李伯钊还创作了戏剧《战斗的夏天》。

1932年冬,在外地演出结束回瑞金的路上,李伯钊偶遇毛泽东。毛泽东介绍了自己在查田运动中的见闻,并告诉李伯钊这个运动中发生了许多故事,斗争很激烈,值得一写。李伯钊深受启发,经过深入调查和走访,积累了大量素材后,创作出《战斗的夏天》。该剧再现了苏区火热的查田运动,成为展现苏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多年之后,被问及应该创作什么样的戏剧时,李伯钊说,戏剧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大胆地、真实地、热情地反映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心声”,戏剧创作要源于大众。

演出精彩动人

李伯钊不仅是苏区戏剧的重要创作者,还是许多节目的主要表演者。她在苏区开展的戏剧表演一般分为日常表演、特定节日表演和巡回表演等。李伯钊主张模仿群众的一言一行,拉近戏剧表演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用生动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赢得群众的认可。

李伯钊时常根据党组织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要求,开展日常演出。表演时,她十分注重观察和模仿苏区群众的形象和肢体语言。在1934年的一次演出中,李伯钊等人运用娴熟的表演技艺,调动群众的情绪,一会儿让观众产生“一些緊张的情绪”,一会儿又“在最后一幕的幕布放下来以后,使观众放下一切心事,平平静静地看第二套”。不论是戏剧《蹂躏》还是《无论如何要胜利》,李伯钊等人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全程投入,深受启发。群众称赞:“同志嫂,你们的戏扮演得蛮好,有头有尾,连我们妇女都能懂,不比过去老戏,打打唱唱,我们莫名其妙,要读过蛮多书的人,蛮有才气的人才看得懂。”

在演出一些节目时,李伯钊还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传授给其他演员。1933年夏,在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工作的胡底找到李伯钊,说中央军委决定在八一建军节当天举行一个盛大的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要求赶紧排出一场新的大戏。胡底已经起草好了剧本《杀上庐山》,军队的指战员及领导都愿意参加演出。但因剧本有3幕19场,内容较长,当时又面临战争威胁,军队中的“演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排练,因此短时间内能否表演成功,完全靠大家的临场发挥。

为了让“演员”很快进入角色,李伯钊告诉大家不用紧张,只要把观众当作自己的战友、亲人,根据日常生活和战斗中的经验表现故事内容,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即可。演出当天,指战员们按照李伯钊的建议认真表演,成功展现了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李伯钊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表演方式和提高表演水平。1934年春,春耕运动如火如荼,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李伯钊等在梅坑、西江、洛江、庄埠、朱蓝埠、会昌、踏冈、武阳等地进行巡回表演,演出了《懒二嫂不努力耕田》《小脚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富农婆压迫和毒打童养媳》《奸商富农破坏苏维埃经济》《上了他们的当》等剧目。在西江表演时,一些群众提出表演煽动性较弱、不热闹、缺少杂耍,建议演出时弄锣鼓、玩中乐,增加热闹来鼓动群众。李伯钊虚心接受,积极改良表演方式,采取了当地群众喜爱的形式编演戏剧。

由于环境艰难、物质贫乏,田间地头、部队军营、战斗前线成了李伯钊等人常用的表演场所。舞台用夯土和木板垒砌,幕布由碎布缝接,木炭、红纸水和油混合就是化妆颜料,松明燃烧起来就是照明灯。为了拉近与苏区群众的距离,让戏剧真正走向大众,李伯钊等还经常四处筹款作演出之用。尽管条件艰苦,他们却甘之如饴。

培养文艺骨干

1932年5月,周恩来观看李伯钊、赵品三等人的演出后说:“中央很重视话剧工作,由于形势的发展,政治文化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起来,以进一步为战争和大众服务。中央正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领导和推动全苏区的话剧工作。你们也可以马上行动起来,着手进行发展戏剧活动和扩大剧团的准备工作,回去就可以办起来。”

李伯钊等人抓住时机,积极建设剧团。新成立的剧团应该招收哪些学员,培养何种戏剧人才,坚持什么工作原则?李伯钊等人做了反复研究和讨论,认为苏区戏剧要为大众服务,成为属于民众的戏剧,就应该培养更多工农出身的戏剧人才,让戏剧艺术真正为普通民众所了解、掌握,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为此,新成立的工农剧社一方面吸收了各级苏维埃机关、红军部队中一批有文化修养和艺术专长的干部,另一方面招收了愿意投身苏区戏剧运动的普通民众。《工农剧社章程》规定,“凡工农劳苦群众、红色战士以及一切革命的分子,赞成本社宗旨,遵守本社章程,执行本社决议”等,就可以入社。

李伯钊和崔音波合作编写了《工农剧社社歌》,歌词写道:“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革命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暴露旧社会的黑暗面,指示新社会的光明。”这支红色文艺战歌,很快唱遍苏区的山山水水,吹响了以艺术为武器的战斗号角。

苏区各地积极扩大组织,发动当地俱乐部和一般工农群众来组织分社。到1933年5月,“计有汀州、叶坪、红校、博生、兴国和江西军区六处,约会员六七百人”,逐渐建立了以工农剧社为中心的戏剧组织,苏区戏剧运动得到蓬勃发展。

为了增强戏剧在青年中的影响力,1933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办一个专门培训艺术人才的训练班,并由训练班学员组成一所教学带实践的高尔基戏剧学校。李伯钊受命主持这项工作。有了工农剧社的办社经验,李伯钊很快明确了戏剧学校的招生标准和主要教学内容等。她后来回忆,“招生的来源,95%是共青团员。除培养青年学生外,还招收地方班和红军班。地方班是培养各县、区工农剧社的干部,红军班是培养各个军团政治部的宣传队”。

李伯钊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不仅亲自教导学员学习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还带领他们练习柔软体操,进行形体训练,并让他们边学边实习,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表演技巧。高尔基戏剧学校先后为红军和地方培养了1000多名文艺骨干,李伯钊带着剧团不仅在苏区农村和红军部队中演出,还把节目演到了前线阵地上。

在李伯钊等人的带动下,苏区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工农戏剧工作者。他们在艺术战线上进行广泛动员,为苏区革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观众看完演出后踊跃加入红军,更多人因此对党和红军的行动加深了理解,并积极支持,如“谢玉富同志节省八斗米,武东区难民刘维清同志捐洋五十元,游其廷同志捐洋三十五元,并且一个儿童团员黄端也把节省的五元,买米捐给红军”。

20世纪30年代的苏区戏剧运动,为战斗紧张、生活艰苦的苏区军民提供了难得的文化享受和珍贵的精神食粮。李伯钊作为苏区戏剧运动的开拓者,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工农苏区戏剧
苏区的故事
苏区精神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梭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