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也是与我国文化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随着新时期教育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也就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一,也是小學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坚持以小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采取恰当的举措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能力;重要性;问题;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13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44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教育要在各个学段来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而培养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2017年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纷纷出台,为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小学各学科中,语文被认为是核心学科,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中语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征。同时,语文学科也是一门与母语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自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言能力不重视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此,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切实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涵盖四个方面,即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四个方面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为其他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其次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并拥有熟练的语言技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见,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必备环节。而从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强调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展开的。而且从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来看,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表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作为支撑,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语文学习的效果,这进一步凸显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由最早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发展到现在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但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师教学思想落后。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较长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比较落后。思想上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坚守着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能力的提升。
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应该涵盖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需要针对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在教学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当,要么是坚持传统讲授法下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要么是完全放开,看似是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导致语文课堂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实效性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其三,学生的不重视。从小学语文课程的安排来看,语文学科的课时几乎是最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似乎对语文学习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对于语言能力培养不太理解。他们认为能够听得懂、写得出就可以,把读书和写字认为是在提升语文学科的语言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投入不够,甚至觉得语文没什么可以学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中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策略
语言是用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介,也是人作为社会个体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语言能力是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技能,它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二者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联系非常紧密,它们都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整个语言系统的。理解语言、组织语言、运用语言是小学生语言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直观体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前提
观念影响行为,同样,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也会影响教与学的行为。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认真地研读“新课标”,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而选择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努力给学生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要给学生指出如何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知晓相关的方法与措施,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上有所改变,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好思想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会准确地说话或者表达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最基础的环节,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说,而当教师让他们站起来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过分紧张不敢说或者词不达意不会说等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甚至是低下头不想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调整教学方法,而其中应用最为普遍、有效的就是情境教学法,它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情感和认知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给小学生创设能够引发其情感共鸣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思想认识。
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都设有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这三项内容。其中口语交际这项综合性学习内容一般是要求结合小学生日常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设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载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这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漫长的暑假中,他们一定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也希望把自己的经历与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分享,教师就可以利用此项内容创设关于暑假生活介绍的活动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暑假经历的新鲜事,准备好相应的图片或者实物资料,选择其中有趣的内容说给其他学生听一听,没有在课上发言的学生回家后可以给家人进行分享,请家人提出修改意见。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如在讲述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自然、大方,表达争取做到流利、顺畅,且内容充实。这样的情境设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且有话可说,而且针对性的设计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学习效果不仅受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影响,外在的教学环境也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学氛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氛围是在教学中形成的心理状态,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求知欲更加强烈,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需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首先,要建立宽松、民主、互动的语文课堂氛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与学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即教师不仅需要讲授和引导,更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但是小学生因为学习能力不足,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学生担心说错了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其他学生的嘲笑,往往不敢说,久而久之语言能力就会弱化,心理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对此,教师一定要在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努力给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亮点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而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要耐心引导,消除学生的顾虑。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信心,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能说。
其次,采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教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围绕着学情来展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能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者的角色,既要保证语言应用的准确性,也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尽可能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再次,教师要注重引导,耐心倾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和组织教学,更要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小学生成长的规律来看,学习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要有耐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能够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环节教师一定要确保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既敢于说出来,也能够写出来。
(四)采用多样化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中,首先要让学生会说,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多样的。
首先,利用好看图说话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训练学生语言能力最为常见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往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素材,把文本阅读与教材中的图片、图画结合起来,渗透看图说话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学生呈现新的图画以调动其想象力,进行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利用好阅读课。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好摘抄,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等,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再次,重视写作。写作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更有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创造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也会得到强化。
总之,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行为上有效落实,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韦梦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4).
[2] 金露敏.小學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7).
[3] 唐谱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29).
[4] 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5] 时春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6] 赵言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作者简介:李建花(1976.7— ),女,汉族,甘肃张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