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马赛克方法,支持主题探究活动中的个性化学习

2022-04-29 14:24史勇萍史恩李华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赛克个性化经验

史勇萍 史恩 李华

我園的园本课程大多以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常常会为如何平衡好班级主题活动内容的统一性和幼儿兴趣的个性化差异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扩展幼儿的学习体验、如何针对不同幼儿的需求给予支架和指导等一系列问题,而深深苦恼。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尝试引入了马赛克方法,既作为一种倾听幼儿的方法来使用,帮助教师重视幼儿个体,倾听幼儿内心的真实声音;又把它用作一种评价工具,帮助教师了解和评估每位幼儿所拥有的不同生活经验、兴趣、个性和能力水平;还把它当作是教育实践的策略,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采取马赛克方法的不同工具,支持幼儿经验、认知的发展,从而为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下面就以中班主题活动“深南路”为例,进行讨论与反思。

深圳有条深南路

由于疫情的影响,孩子们在中班整个寒假都待在深圳,爸爸妈妈也想尽办法带孩子在市内玩耍。中班下学期刚一开学,孩子们就不停地和老师、同伴们分享他们去过的地方。

在建构区,孩子们搭建了马路,并放了好几辆小车在马路上,模拟出了堵车的场景。孩子们纷纷表示:“我被堵住了!车走得比乌龟还慢!”这也让教师产生了好奇:“你们要去哪里玩呀?”孩子们纷纷回应老师的问题。兜兜说:“我去锦绣中华。”笑笑说:“我去科技园。”牛牛说:“我去世界之窗,好多人都要去。”老师听了后,表示:“你们去的这些景点全都在深南路上,大家都想去玩。”灿宇听了后,回应道:“大家都去,肯定堵啊!”“是啊,都堵在深南路上。”牛牛指着搭建好的马路,接着说:“深南路,我都去过好多次。”

通过观察与倾听,教师了解到幼儿游戏的具体内容,于是尝试加入幼儿的对话,并得到了幼儿的回应。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发现堵车的共同点,即堵车地点在深南路。

通过与孩子们的对话,教师发现班上不少幼儿与深南路有相关经验。正好我园中班下学期的园本探究活动的主题为“深圳”,教师需要基于班上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或者爱好来确定探究的切入点。基于对课程的敏感性,教师尝试将深南路作为主题活动的探究点,但对于幼儿是否会对这一探究点产生持续而广泛的兴趣还不太确定。

【管理者的思考】基于幼儿在建构区的对话,教师发现幼儿再现了堵车情境,抓住这一契机,自然地加入了幼儿的对话。之后,教师进行了关键提问,与幼儿一起找到了假期出游堵车的原因。虽然是初步运用马赛克方法,但是教师能够倾听幼儿的经历,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采用儿童访谈的方法,多倾听幼儿的声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对话,我们真的就能断定这些经验都与深南路有联系吗?幼儿最一开始关注的似乎是堵车的游戏,而不是深南路。提到深南路的幼儿是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吗?这些问题其实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

当然,教师将幼儿的兴趣引向深南路也是有其考虑的,但是否应该更充分地倾听、理解幼儿,进而再结合预设的教育目标进行引导呢?作为管理者,我们对教师的决定虽抱有疑惑,但还是决定给予老师自我发现、自我反思的机会,支持教师继续开展这个主题活动。就像教师面对幼儿一样,管理者面对教师也同样需要更多的信任与耐心。

每个人知道的深南路都不一样

在持续两天的儿童访谈中,孩子们回忆起了更多与深南路相关的信息。当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深南路吗”“是怎么知道的呢”,孩子们的回答非常多样。安安说:“我去我妈妈工作室的路上就有深南路。”青鹏说:“我在导航上听过。”思源说:“我不知道深南路是怎么样的,但是我想知道。”基于儿童访谈,教师了解到,幼儿对深南路的信息来源和了解程度各有不同。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深南路的知识,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了深南路的视频。看完视频后,芷馨说:“好漂亮啊,我好想坐车去看看。”洲洲说:“我周末叫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看这么酷的道路。”但是,仅仅采取统一或集中的教学策略,如观看视频等,难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面对幼儿对深南路愈加浓厚的兴趣,教师决定借鉴马赛克方法中的幼儿园之旅这一工具,希望家长趁着周末带领幼儿开展亲子活动“深南路之旅”。虽然教师无法一一跟随幼儿进行现场交流,但设计了支架幼儿学习的记录单,并鼓励他们用相机拍下他们的关注点。教师不仅期待通过深南路之旅听到幼儿的新声音,还希望借此丰富他们的新经验,促使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深南路图景。

【管理者的思考】在尝试扩展幼儿对深南路的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尝试了组织幼儿统一观看视频的教学方式,这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对深南路的整体印象,也可以增强幼儿想要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而且,教师还反思到,集中观看视频的方式难以支持幼儿的个性化探索。于是,教师继续灵活运用马赛克方法的工具箱,结合幼儿的兴趣,改编了幼儿园之旅这一工具,并充分运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深南路,推动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亲子活动“深南路之旅”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应该能带来幼儿不同体验,我们很期待。

每个人关注的深南路都不一样

周末,孩子们与家人去了深南路参访。周一回来的时候,从孩子的记录单和交流中,教师发现,有了亲身走访,孩子们不仅有了更加真实的体验,还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关注内容。

当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深南路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说出了他们不同的经验。灿宇和双双关注的是深南路上的植物,灿宇说:“有很多花,我平时没见过的。”笑笑说:“一路上都有深圳市的市树荔枝树,还有我们上学期说的芒果树。”有的小朋友关注的是深南路上的交通工具,晟睿说:“有双层巴士可以坐来观光。”忻忻说:“车很多,偶尔会塞车。”还有的小朋友关注到了深南路上的建筑和夜景。这些不同的关注点成为不同小朋友的深南路图景中独特、个性的片段。

深南路之旅带给幼儿不同的、个性化的体验。但教师仅通过访谈,是难以推动幼儿将他们的这些经验细节化和具体化的。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在深南路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内容,放大幼儿的关注点,教师决定采用马赛克方法工具箱中的儿童绘画,促进幼儿在图画表征中不断回忆起更多信息,进而呈现出更加细腻的深南路图景。小朋友们在绘画中呈现了更多的细节,例如地王大厦、春花天桥和招商大厦等等(图2、3、4)。

从幼儿的画中,教师更全面且更细节地看见了他们眼中的深南路。可是,教师有时并不能完全读懂幼儿的画,所以,教师在幼儿绘画的时候对其进行访谈,以全面了解幼儿的观点。

在分享的过程中,一名幼儿的话引起了教师的思考。涵涵说:“爸爸妈妈说现在的深南路有很多新楼,更漂亮了。”教师意识到,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孩子是深二代或深三代,他们的家人或许有着和深南路的回忆。于是,教师想要挖掘孩子身后的家庭与深圳的联系,因此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眼中的深南路和你们眼中的有什么不同吗?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可以访谈一下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马赛克方法中的家长访谈,原本是由研究者对家长进行访谈,教师因地、因人制宜,灵活改为了由幼儿采访家长,让幼儿作为访谈者,成为家庭经验的第一承接人,教师则成为幼儿家庭经验的第二承接人。

【管理者的思考】在扩宽和延伸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教师灵活组合马赛克方法中的不同工具去倾听幼儿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幼儿话语背后的信息,接着做了教学思考,并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尝试使用马赛克方法促进幼儿将自身的经验与家庭经验联系起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从刚开始单一且谨慎地使用马赛克方法里的原有工具,变化为同时使用儿童访谈和绘画这两种不同工具,帮助自己更细致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声音”。

不仅如此,教师将马赛克方法中的工具做了一些创新,改编了已有的马赛克方法中的工具,将其作为支架幼儿拓展经验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已经开始理解马赛克方法的灵活性。

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也并不确定教师的这些改变以及对马赛克方法的改编,是基于对马赛克方法的深入理解,还是凭借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这需要管理者更深入的观察。

每个家庭和深南路的故事都不一样

第二天,孩子回来后,教师听到他们在分享。于是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的家人与深南路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小朋友的回答让教师有些惊讶。

有的孩子说的是爷爷奶奶们的开拓史,如启洲的奶奶在上世纪90年代在深南路上的报春大厦上班,昕芃的爷爷是深圳的第一批工程兵,参与了深南路上的地王大厦的修建。有的孩子说的是爸爸媽妈的成长史,如星楷妈妈的小学在深南路旁边,邦媛妈妈小时候第一次吃麦当劳就是在深南路上,启洲的爸爸是在深圳长大的,还在深南路拍过很多照片。有的孩子说的是爸爸妈妈在深圳的求学史和奋斗史,如瑞涵和邦媛的妈妈是深圳大学毕业,启洲的妈妈和昕芃的爸爸在深南路上班。还有的孩子说的是爸爸妈妈的恋爱结婚史,如瑞涵的妈妈以前经常坐79路公交车,沿着深南路去看爸爸,芷馨的爸爸在深南路上向妈妈求婚成功,浩轩的爸爸妈妈在深南路上的上海宾馆举行了婚礼。

教师鼓励孩子们对家长进行访谈,主要是为了挖掘幼儿、家长与深南路的联系。通过幼儿的交流,教师发现,他们此次讲述深南路的时候,逐渐有了不同的情绪——有人自豪,有人好奇,有人高兴。家长在一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幼儿与深南路的初次深层连接是建立在家庭与深南路的连接的基础之上的。

现在,对孩子们而言,深南路已经不仅是那条拥堵的、漂亮的路,还是他们和家人的关联地。为了加深这种连接,教师决定再次使用深南路之旅这个工具。

第二次的深南路之旅带来了上一辈人和这一辈人与深南路的新篇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幼儿去了对他们而言很有意义的地方。有的孩子见证了爸爸妈妈幸福开始的地方,如芷馨去了爸爸妈妈相识的金运大厦,特别开心地和教师说:“要是没有金运大厦,可能就没有我哟!”浩轩和爸爸、妈妈、姐姐去了父母结婚的上海宾馆,瑞涵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了79路公交车,去到妈妈曾经去看望爸爸的地方。还有的孩子去了爷爷的开拓地,如昕芃去了地王大厦,并且和教师说:“我觉得我爷爷真的是太厉害了!”有的孩子还和妈妈前往以前妈妈吃麦当劳的地方,吃了一个汉堡。

教师决定趁热打铁,加深这一情感连接。教师建议孩子们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前在深南路上的照片和自己这次去深南路的照片放在了一起,组成了几辈人与深南路的不同图景(图5)。孩子们在拼接照片的时候,不断地向身边的人介绍着家人、自己与深南路的故事,最后形成了融合家庭故事和个体经验的独特的深南路图景。

不同代际家庭成员共同的深南路之旅,让幼儿对深南路的关注点从自身经验拓展为家庭历史传承,让深南路成为家庭历史中纽带般的存在。

【管理者的思考】在持续使用马赛克方法的过程中,教师混合使用不同的工具,并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再次创新马赛克方法中的工具。这一创新不仅帮助幼儿承接到了部分家庭经验,还帮助教师了解到了不同幼儿的家庭与深南路相关的情感连接。由于每个幼儿背后的家庭与深南路的联系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幼儿自身与深南路的联系也是充满个性化的。

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似乎不仅仅将马赛克方法当作倾听和评估的工具,也将其当作融入幼儿园教学的一种策略。这种思考和理解扩宽了马赛克方法在一线实践中运用的边界。当发现马赛克方法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观察和教学的策略时,教师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效果大大提高了。这一种思考和发现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可是,教师依旧需要思考和注意:是否所有幼儿的家庭历史都与深南路有联系?对于尚无联系或联系很浅的幼儿而言,如何促使他们形成自己与深南路的独特联系?这些仍然是此次主题探究中的一大难点。

在最初阶段,教师已经发现每位幼儿对于深南路的差异化认知,而让幼儿观看相同的深南路图片和视频,容易弱化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所以教师开始思考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体验。这时,园所内恰巧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倾听儿童——马赛克方法》一书。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方法背后的价值观是尊重每个幼儿,相信他们拼成的认知图景都是有差异的,都是幼儿个性化的独特经验,有利于帮助教师引导幼儿将块状经验拼成整体认知图景。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尝试并创新使用了马赛克方法工具箱中的儿童访谈、幼儿园之旅、儿童绘画、儿童拍照等不同的方法,来扩宽幼儿对深南路的个性化认知。

可以看出,在使用和创新马赛克方法工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使用马赛克方法来倾听幼儿,还借助具体的工具对幼儿进行评估和支架,这不仅延展了幼儿的个体经验,同时也是教师对马赛克方法背后的全纳儿童观的实践。

猜你喜欢
马赛克个性化经验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马赛克吗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马赛克纹瓶
《马赛克》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