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 孙善杰 李蓉蓉
摘 要: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正所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永续使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才能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难题,才能实现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起基础雄厚、竞争力强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乡村振兴涵义的多重维度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1. 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马克思对于人才观的述说散布在他一生的多个著作中,对于人才的论述最早在马克思32岁所著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首次以该词将推动社会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叫做“专门人才”。[1]由此马克思将人才的重要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搭建起独立的人才观的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2]。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下人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创造了价值,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下,既然人是社会的主体,那么,“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革命因素之组成为阶级,是以旧社会的怀抱中所能产生的全部生产力的存在为前提的。”[3]也就是说人的革命阶级本身通过“共同体”的构建形成阶级。同时,“置身于官方反动派的行列或者完全处于选举权享有者的范围之外的有上述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和代言人,即它们的学者、律师、医生等等——簡言之,就是它们的那些所谓‘专门人才。”也就是说阶级中的部分身处官方或者非官方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言人便会出现,在这里由于社会分工还不够发达,所以马克思列举了分工行业的“专门人才”。“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4]也就是说,人才在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决定作用,他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暂时没有,时代也会创造出来。
由此我们能看出马克思的人才观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要素中人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共同体”的形成产生阶级,阶级中维护本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言人逐渐变为具有分工后行业佼佼者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会推动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因此马克思的人才观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目的和人的道路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主要特征
进步性——历史唯物主义
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马恩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自此马恩开始在欧洲多国实践革命,将《共产党宣言》的成果运用到革命中去,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写了许多光辉著作,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其中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马克思清晰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于是第一次提出了“专门人才”的概念。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目的和人的道路,通过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找到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本源,个人才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无数个个人形成群众,群众观就此形成,引导群众实现民族解放就必然会从历史中产生“专门人才”,英雄人物也会在此基础上被历史造就出来。这在当时唯心主义和各种错误唯物主义横行的时代具有无比强大的进步性。
实践性——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价值是人创造的还是神创造的一直以来都是当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非唯物主义争论的焦点。经过1848年马恩的革命实践,马恩更加确信反对派的无知,马克思确信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人具有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创造与实现的能力,并不是虚幻的神。正是找到这个关键,马克思找到了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来推动发展的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马克思找到了发展的基本价值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完全打破了资本主义认为的“神”论思想,更创造性地丰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理论。因此这是当时混乱思潮下通过实践得出的重要论断。
群众性——人类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论证了人的价值、阶级的形成、伟大人物的造就和人的道路的选择。个体们组成群众,群众合力造就社会发展,它必然造就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也就说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的群众性得以发挥才能实现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时代性——人类道路
二月革命爆发,马恩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接着开始在欧洲领导革命实践《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先后在欧洲多地开展了革命。革命失败后,马克思继续探索出人才对革命的重要性,“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说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什么样的大人物,这些大人物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引领人类道路不断前进和全人类的解放。这是那个时代背景造就的伟大时代思想,具有伟大的时代性。
2. 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通过1848年二月革命后欧洲掀起的多地革命,发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发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并将人才的作用贯穿到全人类的解放中。列宁也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5]所以,列宁在俄国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坚持人才的重要作用,注重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论述了人才的素质要求,创立了“社会主义”人才观。毛泽东的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华文化精华中人才思想的初次结合,有着丰富的阶段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时期,面对存亡,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等,这些都是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实际结合提出的针对性人才标准。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初根据当时实际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通过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干部提出“四化”“四有”标准,推动干部人才队伍的发展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实际的再次结合,“实事求是”的人才观逐渐形成。之后历代国家领导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相结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立了“四个尊重”的新的大人才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集体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让人人有条件成才”和“行行出状元”的科学人才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树立正确人才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等。
纵观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清晰看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之后人才观发展的理论根基,之后人才观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人才观的思想根源,是总结历史教训、适应历史发展而呈现出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发展。
(二)乡村振兴的多维度内涵解析
“三农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进入新时代,我国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群众对于需求的解决已经从物质需求转到了精神需求占主体的时代,2020年举全国之力基本实现了全面精准脱贫,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最新成果。
1. 理论维度——农业农村理论铺就了乡村振兴之路
(1)农业是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早在几百年前就通过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看到了农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6],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时他认为:“重农学派正确地认为,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7]通过对资本的研究,找到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个根本。然后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提出:“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除了满足农业劳动者生活需要外,还能提供一定的剩余产品,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劳动,从而为社会分工分业提供现实的基础。”[8]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伊始,农业是基本保证,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之后,一部分人从中解放出来才产生了分工,所以农业是一切社会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基础。
列宁在苏联建设和发展阶段根据不同历史背景对农业的政策做出重要判断,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封建农业体制被打破,列宁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战时共产主义阶段,由于战争需要农业产品,于是提出了“土地国有”,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绝对占有,为战胜敌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战争胜利,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经济与推进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经济合力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更为重视。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农业发展,1934年毛泽东同志为了稳固根据地,大力发展经济,就说过“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而那时候讲的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是到1959年他还在说,这些年重心仍旧是农业,这是根本。1956年农业改造完成,毛泽东依旧重视农业,他说:“抓钢铁的同时,要抓农业,省地县都要有人负责,搞不好不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9]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他说中国总人口的80%是农民,农村问题关乎国家稳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优先解决农村问题。进入21世纪我们党始终坚持“三农问题”为首要解决问题,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可见对农业的重视。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多次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10]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统筹“五位一体”,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之路,为实现共同富裕奋进。
(2)乡村的发展对于解决城乡对立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过程中看到了城乡对立矛盾的现状和危害,他说:“城乡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城乡对立将人变为“城市动物”与“乡村动物”,这种对立会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人会向城市流动,虽然有利于城市化,但是乡村逐渐边缘化,资本源源不断地流进资本家的手中,乡村发展必然受到削弱,人的全面发展将得不到保证,所以马克思说城乡对立“同集体制的社会制度是相抵触的”。因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主义运动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这是解决城乡对立的根本方法。列宁在乡村建设上系统构建了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思想,根据当时国家基本情况将土地国有化、不断改良生产要素、科技武装农业、调整农村政策等,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
我国历代领导人对于乡村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认为:“‘丢掉乡村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国家建设中,必须兼顾城乡”“使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密切地联结起来”,《论十大关系》成熟地分析了工农关系,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认为要“优先解决农村问题”“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认识更上升到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于是打破封闭的合作社模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民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使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漫長的历史进程,而且还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的问题,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不允许的”“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通过这一系列对于乡村的重要论述,就能看出历代中央领导人都将城乡矛盾的解决看得很重要,对待乡村发展都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思想。
新时代全面精准脱贫虽已经基本完成,但是高质量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还需更长的努力,乡村振兴的步伐必须迈出,这是时代必然,更是时代必须。
2. 历史逻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政策维度层面——一脉相承的探索思维
新中国成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混乱局面,党中央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农业土地问题,于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人民拥有了土地,溫饱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1956年“三化改造”基本完成,由于当时经济状况“以农促工、城乡隔离措施”的政策成了国家经济要素积累的重要手段,为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策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意识到计划经济形式的经济模式普遍存在的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分配方式过于平均的弊端,不利于经济的活跃和发展,中央决定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统购统销制度,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极大促进了农业的活跃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户籍制度和农民进城限制政策放宽,大量的农民走向城市的路径拓宽,“民工潮”出现,人民得以通过务工等形式实现就业,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中央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好发展取消了农业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我们不断理顺了农业发展的思路、城乡发展关系处理思路。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机遇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呼声越来越高,党中央立足实际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同时,1982-2019年,党中央共发布了2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具体筹划和部署,这在任何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政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根据时代不同一脉相承的“三农”探索始终未变。
(2)举措维度层面——探索中成熟落实举措
新中国初建时期,为了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大力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由于城乡经济差距不大,农村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的积极性高涨,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农业改造的完成,我国农业制度逐步建立。改革开放后,农业、农村深受“两个凡是”的束缚,发展活力弱小,中央积极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新世纪为了更大限度惠民利民,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开展农村整治,实现农民增收,便捷了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版图在不断构建。新时代,党中央始终重视三农问题,为确保粮食安全,大力鼓励农村发展,通过全面精准脱贫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不断成熟,并积极实践落实举措,使人民生活愈加幸福。
历史和现实时刻要求我们抓好新时代农业农村问题是我们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按照实际一步步实施深入落实党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群众实现富裕生活的历史性梦想。
3. 实践逻辑——探索到体系成熟体现了人民性的特点
(1)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探索中前行
建国伊始,如何进行国家建设我们从无经验,党中央经过仔细考虑决定跟苏联学习,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即“以农促工、城乡隔离措施”的政策,实行“以农养工”的策略快速建立起我国基础工业的基石,国家经济有了提升,我们得以在帝国主义围追堵截的环境中研发出两弹一星,得以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实现中国真正在世界上站了起来。后来跟苏联关系紧张加上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党中央根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开始了合作社模式,这极大地加强了农业发展的合力,当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封闭、僵化乃至后来的浮夸风等,最终导致这种特殊时期的政策难以顺利实施。
(2)改革开放至今——逐渐构建起成熟的体系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缓和,那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政策就不再被接纳,人民需要新的政策取代旧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对旧的政策进行了改革,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方式,取得了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升。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路展开,我们找到了适合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之路,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样农民对于农业农村的要求也就不断在提升,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三农发展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策略,不断提升农村的外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从人民的物质方面的要求转变为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大的层面,温饱已经不再是农村最主要的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通过全面精准脱贫实现了农民富裕整体性的提升,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全面和深层次对乡村进行规划和提升,让新时代农民有更强的幸福感,同时通过乡村振兴也能提升我国内需,为更好地发展我国整体经济提供新方案。
(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乡村振兴人才的辩证关系
1.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乡村振兴人才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分析了人的本质、人才的内涵、人才的历史作用等,这些是新时代实践乡村振兴最基础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个理论我们很可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精英”理论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资本的多少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那样我们需要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将会变少,乡村振兴的推进也会十分难。2021年已经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元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尽快建立,而且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视野下,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乡村振兴的需要。
2. 乡村振兴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新时代的最新实践
上面已经分析过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发展脉络,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历史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对农业农村进行不同的践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不同时代的实践。如今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人才,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必须要与新时代国情相统一,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所以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战略,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因此,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新时代的最新实践。
3.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乡村振兴人才是互为促进辩证关系
由上我们分析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乡村振兴人才的理论基础和乡村振兴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新时代的最新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振兴人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最新发展,同样,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了科學的理论指导,相互促进循环往复,才能造就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人才观,也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才困境及成因探析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导致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城乡二元对立是城市化发展必然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吸引大量农村人才走进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力量,人才大量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据统计,近十年农村人口流失3亿多,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严重,空心村出现、空巢老人、农民工保障、田地荒地化等社会问题显现,城乡对立局面越来越尖锐,这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甚至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对粮食安全的保障都有着重要隐患。
(二)产业发展人才不足,乡村建设难以承继
“无农不稳”,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立国之基、民生之本。随着全面精准脱贫基本完成,产业扶贫大量走进农村,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产业进农村容易,但是继承发展难,最大的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人才不足,由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产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的窘状,出现了农村土地荒地化现象,农产品等原材料种植乏力,没有人才发展产业、没有人积累原材料,必然导致产业发展难度大。其次,还有一点是教育相对不公平,导致农村人才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配套的培训跟不上、培训资金补贴不够等原因,导致产业人才严重不足。
(三)基层党组织人员结构老化、人才素质不高,班子建设后继乏人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舵手”,是我们完成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但是从目前国家整体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基层党组织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水平低、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旧严重,甚至由于空心化、青年流失部分村落基层党组织后继无人的现象也存在。调研陕西省汉中市黄官镇河坝村,村中青年劳动力以打工为主,常年在外,村党组织中成员平均年龄45岁,年龄最小38岁,学历为小学占17%,高中占48%,中专占21%,大专占15.5%,本科占1.5%;新疆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47岁,年龄最小34岁,小学学历占35%,高中占36%,中专占18%,大专占11%,本科占0%;甘肃武威市黄羊镇杨家洼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44岁,年龄最小33岁,小学学历占28%,中学占41%,中专占22%,大专占8%,本科占1%。另外基层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以来,大学生毕业后来村工作,在短时期缓解了该方面的困难,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到基层难留、不留的“镀金”的现象很是常见,难以担当起历史重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基层组织人员结构老化、人才素质不高的现状,随着青年的流失未来基层党组织后继无人现象令人担忧。
(四)乡村文化人才匮乏,乡风文明正在失魂
乡村留人更重要的是待遇留人、文化留人,不能让乡村文化失去传承,那样乡村灵魂就会不再凝聚,乡村发展更加难以为继。乡风文明一直以来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灵魂,其中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文明是乡村文明发展的根,尤其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重要。但是近年记忆中的乡村记忆正在慢慢消失,一些传统文化面临失传,以边疆民族地区为例,新疆的木卡姆濒临失传,目前能唱诵的人屈指可数,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几近失传,塔吉克族的鹰笛吹奏技艺无人传承等;甘肃“花儿”是西北民调中的特色,近年流行音乐的盛行,花儿音乐传唱度也在青年一代中逐渐减少;陕西“秦腔”艺术是陕西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本土特色的文化艺术,随着近年各种新鲜文化艺术的冲击传唱度锐减;西藏的芒康弦子舞、热巴舞;青海的扎扎服饰、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等等,乡村文化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压力,一旦消失那么中华民族的魂也就难以凝聚,何谈复兴。
三、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困境的对策研究
发展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全面精准脱贫基本完成,为贫困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资金、产业资源,贫困村得以实现基本脱贫,但是这些资源的持续发力来自人才的不断注入来创新和支持发展,达到永续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拉动内需,形成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体系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筑起坚实的政治保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三农”工作是我国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它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关乎民族富强的实现,更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因此新时代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做到:一是加强组织保证,选配好基层党组织成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村落基层党组织涣散、基层党组织组织成员不合理,甚至部分党组织由村干部兼任等现象,所以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重新构建,党组织书记人选由组织考察任命并进行监督,选拔名望高、能力强、有担当的人才来担当重任。同时选配合理的基层组织干部,比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得当,可以提升待遇从大学引进有能力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五年到十年内不可轻易调动,稳定人才“留得住”。二是不断创新和继承党管农村的优秀经验。要继承党对农村的管理经验,以“四个意识”为指导,始终坚持“两个维护”不变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同时,在党管农村方面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吸引外出务工青年返乡支持乡村发展,通过互联网+、直播卖货、乡村旅游等方式让青年参与进来,从而留住青年人才在本地创业。三是要不断完善工作领导机制。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好党的三农政策,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同时领导机制要实行市县领导挂职制度,通过市县领导挂职将好的资源、好的政策宣传在基层,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全面深化农村人才结构改革,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必须要加快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加快农村的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但是相应带来的农业弱化、边缘化、效率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依旧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所以,一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扩大需求市场,形成内外双循环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规划好顶层设计。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长期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合作社、集体农业来扩大农业发展的竞争性、规模性和专业性发展,让青年人才有回乡创业的土壤和希望。三要加快科技创新研发制度建设。加快边疆地区高校农业专业体系建设,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与农村形成科学田、试验田、推广田等模式,打造科技助农的新形势,让青年人才有发挥人才优势的天地。四是完善农业贷款优惠政策制度。免息、0利息贷款等形势的贷款优惠政策要不断创新,通过贷款时限延长、贷款额度增加、贷款形式多样、贷款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贷款体系建设,解决青年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和顾虑。五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集体承包、集体产业发展、合作社等“抱团取暖”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集中竞争力,让青年人才减小创业就业的风险。
(三)推动城乡融合,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处理好城乡矛盾,城乡矛盾缓解就必须要城乡融合发展策略,而城乡融合发展体现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而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要:一要健全城乡制度融合体系,且向乡村地区进行制度倾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保统筹、户籍制度管理、人才流动畅通等现代化水平向乡村延展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势。二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四化发展的人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水平能力,为青年人才大力营造“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三要不断追求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靠发展农村教育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自主消化、自主升华,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四要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乡村文化、社会救济等民生方面的体系建设。通过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将乡村振兴的成果“红利”惠及万千农民,同时也能让城市居民愿意“返乡”创业或者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形成。
(四)“留人”方案要因地制宜,“留人”政策要倾斜
面对乡村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通过研究留不住人的原因无非是挣钱少、环境差、前途不好等,年轻人为了改变生存环境选择外出打工。因此,一要加大留人政策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让有能力的人留下来在本地就业创业,比如土地政策,土地流转让想进行科技创新的种植户有条件种植大面积农作物实现创业;比如资金政策,发放合理的无息贷款政策,让想在本地创业的人才有资金的创业保障;比如畅通的销售政策,减免留村创业人员的销售成本,通过低价的宣传,让创业人才享受高品质的销售便利等。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适当向农村倾斜。也就是政策、资金等方面要不断向农村倾斜,让农村人才“能创业”,通过保障确保人才“敢创业”、通过宣传营造农村人才“想创业”的积极性。三是户籍制度管理要合理,近年对城镇化率的追求过于疯狂,城镇户口人数激增,一些想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无法实现农村户口的愿望,这便带来无法享受农业户口同等待遇的难题,很多人才考虑再三放弃回归乡村,建议部分放开乡村户籍管理,让真正回乡创业的人享受农村户口带来的便利,可以有效增加“返乡”的热情。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出去务工人员回来无后顾之忧,比如教育公平化、养老设施建设、社保跨区支付报销、环境优美等,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返乡”人才留得住。
(五)打造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破解产业发展人才不足的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打工挣得多”“背井离乡也比好吃等死强得多”的现状今已大变样。随着全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胜利,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深度扶贫的专业性产业在农村布局,农村有了厚实的产业发展潜力。但是能否守得住愈加成为乡村振兴实现的保证。目前产业人才、技术人才等匮乏,招工难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一要健全政策,激励产业人才返乡就业。健全产业人才安家落户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户口福利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返乡青年人才留得住。二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实现人才持续发展。健全党组织干部人才队伍、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家学者人才库等人才管理制度,不断通过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可持续发展。三要健全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创业热情。对于返乡青年人才创业的,要积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财政支持、技术支持、科研助农等方面加强返乡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六)培育一支乡土文化人才,为乡村文明发展定魂
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猛,形成城乡两极的发展局面,更多地乡村文化人才为了更好地生活选择外出打工,在外闯荡,另外在如今现代化程度愈发高的现状下,人工智能、科技信息化等极度发达的当下,文化同质性越来越普遍,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日益普遍,“洋音乐”“洋节”“洋食物”“洋服装”等正在成为乡村青年追求的“目標”,乡土文化愈加成为“遗失的美好”。年轻人追“时尚”,老年人“力不从心”,乡土文化的传承愈加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1]文化传承关键在人,而乡土文化的关键在村民,因为只有农民才能深切体会本土文化的精髓,展现农民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是乡村文明发展的魂,所以乡土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解决了人才就有了文化的传承的重要介质,这种介质在我国优厚的文化土壤才能发挥其优质的价值。没有乡土文化人才乡土文化就难以传承,没有乡土文化乡村振兴也只是没有灵魂的振兴,难以形成文化凝聚的合力,乡村的长久振兴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大力发展乡土文化人才,发扬优秀乡土文化精髓来振奋乡村振兴,形成合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相互协同发展,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真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 夏承伯.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3] 周青鹏.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任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D].东南大学,2019.
[5] 许兴帅.列宁人才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6] 付文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6.
[7] 韩璐.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9.
[8] 屈婷.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D].南开大学,2012.
[9] 黎青平.论毛泽东重视和发展农业的思想[C].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1993:18.
[10] 曹伟波.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
[11] 夏泽宏.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