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生源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探析

2022-04-28 07:57:54徐丹琦
黑龙江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分制生源学分

徐丹琦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自《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的试验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对学分制改革的探索,虽然普通高校在学分制改革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及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以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这给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与探索提出了新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多样,除了普高生之外,还有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的生源、中职单考单招生和社会人员扩招生。如何将多样生源培养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从业者已成为高职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基本实行学年学分制,它既有学年制固定修业年限的规定,又有学分制按学分计分管理的特征[2]。这种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需要的,但随着职教生源的变化和职教改革的推进,学年学分制与客观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

1.1 学生有限选课自主权与多样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种课程类型,两种类型课程再以具体课程的地位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高职院校虽然安排了选修课,但课程体系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很低,学生选课自主权有限。以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毕业资格学分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资格学分要求Tab.1 Requirements of the credits of graduate qualification

由表1可知,公共限选课和选修课按学期固定排课,学生缺少选课上的自由度,本质上与必修课差别不大。学生可自由选择的公共任选课只有6学分,仅占总学分要求的4%左右,这种排课给予学生的选课权限难以满足多样生源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不同生源生涯规划上的差异需要更多的选课自主权,中职生源比较关注就业,愿意多选专业实践课和实训课;普高生比较关注专升本的机会,所以他们更愿意在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上下功夫;社会生源更关注工作技能证书和学历的提升,更愿意选学考证相关课程。

1.2 固定修业年限与多样生源不同学习状态之间的矛盾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各专业设有固定的修业年限、学分总数和每学期学分数,必修课及选修课都按教学计划在规定学期开设,在固定修业年限内修满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最低学分方能符合毕业标准。不同生源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以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例,2020年7个班生源的录取方式和专业基础各不相同,如表2所示。

表2 某高职院校2020年会计专业新生生源表Tab.2 Sources of students of accounting majors in 2020 in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由表2可知,该校会计专业生源主要由普高生、中职生和社会生组成,其中中职生有5年一贯制、3+2和单考单招三种生源。不同生源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普高生文化课基础好于中职生和社会生,中职生专业课基础优于普高生。中职生之间由于不同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存在差异,所以中职生源内部也存在学习差异。此外,社会生源可能不仅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上与其他生源有较大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差异。如果依然遵照传统的固定年制进行教学管理,很难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

2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主要路径

适应多种生源共同学习发展的学分制一定是学生有修业自主权的,能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学分制改革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只有嵌入人才培养过程,让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变化才能得到落实[2]。学分制改革的核心在于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配套制度。面对多样生源,高职院校应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改革现有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适应多样生源共同发展的全新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2.1 重构课程体系

传统学年学分制管理框架下的课程体系相对固定、封闭、静态,学分制改革的核心是要设计灵活、开放、动态的学分制课程体系。

2.1.1 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比例

目前,高职院校必修课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偏大,对学生选修课学分要求偏低。在各专业总学时数不变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减少必修课程学时占比,如适当压缩公共必修课学时数,精简、整合专业必修课程学时数。同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如增加岗位拓展课、技能考证课等专业选修课,细化公共选修课中的综合素养课。此外,提高选修课学分最低要求,利用选修学时安排丰富的选修课,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合理需求。

2.1.2 滚动开设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一般遵循教学计划安排固定开设选修课程,学生无法自主选修课程学习时间,如果重修可能要等待较长时间。高职院校应将选修课穿插在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以更小的周期滚动开设,如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学期循环滚动开设各选修课,安排不同的教师同时开设某一选修课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选课自由度,也增强了职业院校内部不同教师和院系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任课教师和院系的教学水平。

2.1.3 丰富选修课形式

传统选修课形式一般与必修课相似,按学生选课情况开班授课,课程考核通过即得学分。选修课形式与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如设置技能考证组课,一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往往需要若干专业课程支撑,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各专业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可以基于考证所需组合各课程内容并设立技能证书组课,实现课证融合[3]。这样不仅利于课程资源的针对性有效整合,也满足了本专业或跨专业学生的考证需要。

2.2 完善选课制度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高职院校现有选课制度下,学生的选课权有限,没有充分体现学分制的优越性,选课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1)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选课,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考取多项职业技能证书;(2)扩大学生选课时间的自由度,同一课程可以在学期内滚动开设,给予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自由选择权;(3)给学生充裕的选课时间,在选课系统上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选课指南、课程概况,便于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2.3 实施弹性学制

面对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的多样生源,将固定年制改为弹性学制会更利于学生完成学业。3年制可调整为2~5年弹性年制,以学分代替学年,各学期不设固定学分要求,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自身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安排个人学习计划,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中职学生可以压缩学习时间提前毕业,实现学历提升与就业双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辅修其他专业课程,提升就业能力;允许学习困难或学习时间不够的学生通过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来取得毕业规定的学分。

2.4 建立先前学习认可制度

不同生源的专业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考虑这些差异按部就班地修完必修课程,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高职院校各专业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制订先前学习认可方案,学生可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申请学前考核,通过考核即可直接认定学分[4]。这套制度的实施不但可以避免学生因重复学习浪费时间,又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时间接触感兴趣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还避免了教育资源的重复投入。

3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实施的关键点

学分制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学习上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但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多方面的调整与配合,实施过程中以下若干关键点会影响改革成效。

3.1 教师指导

一些学生在专业、课程、职业规划和证书考核等方面认知有限,且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有所欠缺,学分制改革又使得选课、认定、考试、重修方面的规定更加复杂,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相关教学管理规定,如果学生不及时关注可能会影响其完成学业。学分制改革后高职院校应设立导师制,每10~15名学生安排一个专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业规划,以保证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学生都能选好课。为了保障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学校层面还需要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管理,以保障教师指导能够到位。

3.2 教学管控

学分制改革打破了原来相对固化的排课规律,课表以教学班为主,学生基本上是一人一课表,教学班的同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混合,学生的排课、选课、重修、考试等各方面教学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3]。学生转专业、辅修、休学、提前毕业、延期毕业等特殊情况也会大幅增加,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负责教学管理日常工作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有限,需要建立有效覆盖每一个学生的且符合学分制改革要求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提升教务系统的处理能力,以集约、精细的教学管控力满足学校和学院需要。教学管控到位是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点。

3.3 资源建设

学分制改革增加了选修课比例和对学生选修课学分的要求,各专业教师需要开发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选课需要。除了课程资源建设,学分制改革使教师、教室、实验室、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学校需要建设教学资源保障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如果缺乏教学资源保障,学生的自主选课权会受到限制,学分制改革的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学分制改革除了学校层面的路径与举措之外,还需要国家层面创新顶层规划与设计,统筹各方面的配套制度变革,如提前或延期毕业的证书发放、毕业和延长修学年限的手续办理、学费收费制度、就业制度等都需要与学分制改革有效衔接,以保障高职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学分制生源学分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9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