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玥 程慧平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2.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因其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性强等特征[2],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健康及经济发展。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公众的信息行为受到特定信息环境的影响。人们渴望获取疫情信息,增进对疫情发展状况的掌控。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凭借其较高的信息传播效率,成为了用户获取疫情信息的重要渠道[3]。然而,大量真假难辨、重情绪轻事实的信息出现于社交媒体上,对用户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引发了“信息疫情”。社交媒体用户逐渐倾向于规避相关信息,以缓解由信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4]。与此同时,澎湃新闻《肺炎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微博是青年群体最主要的疫情信息来源[5]。在青年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访谈对象选取便利,有利于调查研究的推进。因此,厘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在青年群体中构建健康有序的社交媒体信息环境,削减大学生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风险感知与负面情绪、认知,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维持社交媒体的用户黏性,并为其他用户群体起到示范作用。
在图书情报领域,信息规避行为的相关研究起初见于信息行为模型[6],目前已有研究将信息规避研究扩展至更为多元的方向,例如,健康信息规避[7]、风险信息规避[8]、信息规避泛在研究[6]、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9]、学术信息规避[10]等。
然而,目前信息规避的概念尚未完全达成共识。其中,采用较为广泛的定义认为,信息规避指任何旨在阻止或推迟获取不希望获得的信息的行为[11]。该定义所包含的信息规避现象非常宽泛,例如,对已知或未知内容信息的规避、对个体或他人信息的规避、对必要或无用信息的规避[11]、蓄意主动型的信息规避与被动防御型的信息规避等[12]。较为宽泛的定义易于造成概念间的混淆,部分学者将信息规避与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信息摈弃(information dismissal)、推理规避(inference avoidance)等概念不加区分地进行研究,这样不利于信息规避乃至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发展[6]。因此,本研究参考孙海霞[13]、陈琼等[4]的研究成果,将信息规避行为的特性总结为:①自主性:信息规避行为是个体对信息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主动回避,源于用户“不想获取”该信息的内在动机;②主观性:信息规避行为产生时,用户对信息内容不一定知情,因此规避行为多来自于用户对信息影响的主观预判。关于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Sweeny等[11]提出当信息可能对用户的信念、行为、情绪产生影响时,用户会拒绝获取该信息。后续研究证实了此观点。Savolainen[14]研究证实,负面情绪会导致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Howell等[15]发现,如果了解信息会强迫用户产生不情愿的行为,用户会选择规避该信息。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是近年来图书馆学与情报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针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究。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信息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其中,认知因素、情绪因素是引起用户信息规避的直接因素,而信息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则作为外驱变量间接作用于信息规避行为[16]。Guo等[17]、DAI等[9]的研究均发现信息无关性、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会导致社交媒体用户疲惫、不满、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使用户产生信息规避行为。此外,庞杂的广告信息也是社交媒体用户选择规避的重要内容,用户对广告信息的消极体验、负面情绪是其产生信息规避行为的主要因素[16]。巢乃鹏等[18]的研究表明,感知侵扰、感知收益、既往消极体验均对用户的心理抗拒产生显著影响,而心理抗拒对广告回避产生正向影响。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使用会放大公众对风险的感知[19]。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针对新冠疫情的研究发现,与基于科学的证据或公共卫生建议相比,虚假信息在Twitter上的传播频率更高[20]。因此,相较于对传统媒体的使用,用户使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易于在疫情期间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21]。部分个体会因获取信息产生苦恼、焦虑,进而产生信息规避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预防措施的遵从性[22]。
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 Response,S-O-R)范式,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最初由Mehrabian和Russell于1974年提出[23]。其中,刺激(S)指引发用户机体反应的外部环境因素,机体(O)表示外界刺激下用户的生理、心理状态,反应(R)表示个体应对刺激的态度、行为。该范式认为,个体的身心状态会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并因此产生相应行为以应对环境的变化与刺激。
早期,S-O-R范式被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该类研究较多关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由于S-O-R范式充分考虑了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并能较好厘清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其中,与社交媒体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用户对各类型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包括用户持续使用行为[24]、参与行为[25]、不持续使用行为[26]等。此外,较多研究采用S-O-R范式探究信息焦虑的产生机理。张艳丰等[27]基于S-O-R模型和MOA理论,分析用户健康信息焦虑的生成机理;刘畅等[28]借助S-O-R范式构建了碎片化阅读情境下用户信息焦虑行为形成机理模型。基于上述研究,S-O-R范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内外部因素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适用于构建用户信息行为模型。
已有研究主要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普遍的媒介使用,以及常规情境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这些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偏向于对泛在内容的研究,而缺乏对特定背景、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少有研究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展开;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基于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方法运用较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产生的信息内容复杂、数量庞大,而用户的心理状况及信息需求也不同寻常,以往研究难以解释该情境下的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进行分析,一是可以探索性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二是在发掘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阐明各因素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完整地还原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三是扎根理论研究基于多个用户案例数据,案例间彼此佐证,所生成的理论更为客观可信。基于此,本研究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对疫情期间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地探究,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社交媒体平台更合理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供路径参考。
扎根理论由Glaser等[29]于1968年提出,是社会学领域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它从初始文本或经验资料中提取、归纳出概念和范畴并抽象形成理论,再通过不断地比较、修正进行完善[28]。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自下而上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30]。扎根理论的主要步骤包括:①开放式编码,将获得的原始资料概念化、范畴化;②主轴编码,进一步提炼出主范畴,并获取各范畴间的关系;③选择性编码,选择出核心范畴,建立并验证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定性数据管理软件,从访谈资料中归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揭示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1],截至2020年12月,学生在我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占比最高(21%)。考虑到受访者的理解能力及社交媒体使用经验,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具有丰富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且专业类型多样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16]。同时保证男女分布均衡,具备地区、年龄差异[32]。
本研究采取线下访谈与线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初步访谈。当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受访者不具有社交媒体信息规避经历时,不继续进行深度访谈。笔者共对28名年龄段在20—23岁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访谈提纲设计: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设计访谈提纲,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仅为访谈设置提纲,要求访谈者根据实际访谈情况灵活调整访谈内容、顺序、提问方式等,以期对受访者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度挖掘。访谈提纲的拟定参考刘咏梅等[16]、王文韬等[33]对大学生信息规避行为的研究,并结合Kim[20]、陈琼等[4]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的研究。在正式访谈前对若干对象进行预采访,根据反馈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完善,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受访者真实想法,并确保访谈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的正式访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采集和概念介绍,第二部分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相关经历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访谈提纲主要内容
访谈过程设定:本研究采取“一对一”的采访方式,访谈时长控制在15—40分钟范围内,尽可能根据个体差异延伸访谈内容,对个体信息规避经历进行深度挖掘,以获得有效的文本信息。因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有8名受访者选择线下面对面访谈,其余20名受访者为线上电话访谈。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在访谈结束后转换成文本并进行整理,形成Word访谈文本。最终采用NVivo12软件进行文本分析、整理。
开放式编码是数据被分解、解释的过程。研究者从原始访谈资料中提取重要的语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在编码过程中,概念是分析的基本单元,研究者需要在悬置个人观点、立场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中概念、语句的积累、比较,浓缩合并相近的概念,进而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34]。参考靳代平等[35]的研究,笔者在访谈结束后即对原始材料进行标签化,并通过前后多轮比较、归纳,最终获得47个初始概念。而范畴则是形成理论的基石,是概念进一步归类与抽象的结果,属于同一现象的概念可以分组形成范畴,一个范畴需要代表现象的属性、产生条件、表现形式、结果等概念内涵[34]。本研究初步形成18个基本范畴,分别为信息负荷、信息质量、信息相关度、自我效能感、感知控制、认知成本、认知冲突、主观规范、任务冲突、愤怒、恐惧、焦虑、倦怠、强关系社交媒体、弱关系社交媒体、控制注意力、切断信息源、存储信息。开放式编码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初始概念及基本范畴的具体过程如表3所示。
表3 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范畴进一步地整合,挖掘、建立基本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归纳出主范畴,并寻找范畴与主范畴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根据原始资料及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产生符合环境心理学领域的S-O-R范式。具体而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用户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从而引发机体变化,产生信息规避行为。依据上述范式,本研究整理基本范畴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归纳出了九个主范畴,如表4所示。
表4 主轴编码形成结果
对刺激的范畴界定中,外界信息、社会环境是极易引发用户机体变化的因素。在信息因素方面,张敏等[36]研究发现,信息过载是引发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将信息过载作为刺激用户产生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因素之一。信息负荷指向信息资源在数量上过载,信息质量及信息相关度则指向信息资源在内容上过载,占用认知资源。因此本研究将信息负荷、信息质量、信息相关度统一归纳为信息过载。在社会环境方面,刘咏梅等[16]指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信息回避的重要因素。依据技术采纳模型,主观规范是影响用户态度、行为的重要社会性因素[2]。本研究中通过主观规范概念揭示疫情期间社会压力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任务冲突体现用户面临的任务及时间压力,是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成因之一[26]。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可能会对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影响的范畴之一。行为改变被认为是信息获取的后果之一,也是引发信息规避行为的重要因素[11]。据此,本研究将主观规范、任务冲突、行为改变归纳、提炼为环境因素主范畴。
续表3
在机体对刺激的响应环节,本研究把高唤醒情绪、低唤醒情绪、风险感知和认知结构作为用户的机体作用。依据情绪的兴奋程度,将情绪分为高、低唤醒情绪[37],不同兴奋程度的情绪会直接带来用户不同的信息获取行为。因此,本研究将恐惧、愤怒两种情绪归为高唤醒情绪;倦怠、焦虑两种情绪归纳为低唤醒情绪。依据Persoskie等[38]的研究,风险感知会带来医疗信息规避。而风险感知的内核是对风险强度及自我效能的评估,因此本研究引入风险感知主范畴,并设置感知控制、自我效能感两个范畴维度。而用户接受刺激程度的不同也可能受到社交媒体类型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张敏等[26]的研究,设置社交媒体类型范畴,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弱关系社交媒体在外界刺激与机体作用中的调节作用。
从用户反应来看,社交媒体用户可能会产生拒绝获取信息、延迟获取信息两种信息规避方式,不同程度的机体作用会产生不同的信息规避反应。因此,本研究建立了拒绝获取信息、延迟获取信息两个范畴。
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精炼、整合。在主范畴中提炼出统领其他范畴的核心范畴,并建立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提炼出“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这一核心范畴,通过开发“故事线”的方式串联九个主范畴,以呈现全部脉络条件、行为现象,从而形成理论模型。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如表5所示。
表5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围绕以上三级编码所得故事线,本研究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认知结构、风险感知、高唤醒情绪、低唤醒情绪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信息过载、环境因素则通过刺激社交媒体用户的认知、情绪因素,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社交媒体类型(强关系社交媒体VS弱关系社交媒体)在信息过载对用户情绪、认知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本研究使用预留的三份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重复以上三级编码过程,并对其进行深入比较、分析,过程中未产生新的概念和范畴。由此认为,该模型达到理论饱和。
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图1),将影响因素划分为认知结构、风险感知、情绪因素(高唤醒情绪、低唤醒情绪)、信息过载、环境因素、社交媒体类型六个维度,并将信息规避行为具体区分为拒绝获取信息及推迟获取信息两部分。下文将逐一阐述各维度影响因素对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路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风险感知会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刺激用户的情绪,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风险感知主要包括感知控制、自我效能感两个范畴。
感知控制为个体对事态发展的掌控程度的认知。较低的感知控制意味着事物具有更高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社交媒体用户的风险感知主要来源于对疫情易感性、严重性的评估[4]。研究表明,较低的感知控制会影响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39]。受访者表示,当处于较低的感知控制状态时,他们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选择在社交媒体上规避相关信息,以避免负面情绪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如“因为当时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大家本身就对这个未知的东西感到很恐慌,就会害怕去了解相关信息,不想去看”。与之相反,感知控制较高时,社交媒体用户也会产生信息规避行为。例如,“(疫情感染人数)没有那么大的增长量的时候,我感觉我会减少关注”,“我知道我自己没病之后,我反而不去获取了”。此时,用户认为疫情局势已处于控制之中,无需再对相关信息进行过多关注,因此会选择规避信息。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完成某项行为的自我判断[40]。本研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社交媒体用户对个体影响疫情走向能力的信念。已有研究证实,健康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更有信心去获取健康信息,而健康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则会选择规避健康信息,避免应对健康风险[41]。众多受访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呈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他们表示,自己在面对疫情时感觉无能为力,即使获取疫情信息也无法改变疫情现状,因此选择规避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如“我不想面对它,我就不看了,因为你知道疫情很严重,但是没有办法改变”。
认知结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同时它也会通过刺激用户情感,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认知结构主要包括认知成本和认知冲突两个范畴。
本研究中,认知成本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所需花费的认知资源,需要耗费过多认知资源处理的信息会为用户带来认知负担,甚至产生信息焦虑[28],从而引发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已有研究证实,过高的时间、精力等认知成本的支出会使微信公众号用户产生取消关注意向[4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篇幅较长、专业性强、直观性较差的信息,会被多数受访者规避,如“如果这些信息描述得特别学术化,我会选择规避,如果比较通俗易懂,认知难度不是很大,我就不太会规避它”。用户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碎片化阅读,专业性过强的长篇幅信息具有较高的理解难度,也对用户的耐心、信息素养产生挑战,因此,认知成本会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认知冲突指信息传达的观点与用户自我观点、健康观点等已有认知不一致。王文韬等[43]认为认知冲突是引发信息规避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个体会有意识地确保自我观点的一致性,他们会规避与他们已有认知相冲突的信息[11]。当用户遇到与个人认知不相符合的疫情信息时,会选择规避该类信息,如“感觉疫情的责任跟政府有关系,但是并不是说责任完全在政府,所以不会去了解”。而受访者表示,当信息表达的观点与个体认知产生剧烈冲突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些立场奇怪的舆论,而且它会具有煽动性,有时候让我看着很生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情绪因素是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个体情绪可依据情绪效价、情绪唤醒两个维度进行分类[44]。从效价维度来看,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多产生于用户的负面情绪;而根据情绪唤醒维度,本研究将社交媒体用户产生的消极情绪分类为高唤醒情绪、低唤醒情绪,其中,高唤醒情绪维度包括恐惧、愤怒两个范畴,低唤醒情绪维度包括焦虑、疲惫两个范畴。
高唤醒情绪是指较高强度的情绪激活状态[45],这种情绪会让用户行为受到较强的主观影响[46]。恐惧是用户因威胁而产生的高度兴奋的负面情绪,多作为情绪变量,被引入健康信息规避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癌症恐惧会引发个体的癌症信息规避,对个体健康具有一定威胁[4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因事件具有显著的危害性及不确定性,社交媒体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恐惧情绪。在这种高唤醒情绪的控制下,用户对疫情信息产生了强烈的非理性排斥,会直接拒绝获取相关信息,如“大量的信息会更让我感到害怕,然后就会想办法去保护自己,不去看这些信息”。愤怒则是一种极度反感、不愉快的情绪,只有当信息质量低下或信息传递的观念使社交媒体用户感到非常不满意时,用户才会产生愤怒情绪。因此,愤怒情绪的产生也将直接导致用户拒绝获取信息,如“有些不健康的信息或者谣言可能会直接导致我郁闷,或者侮辱性的言论,不尊重医务劳动者,社会上不公平的对待这些新闻会让我愤怒,产生负面情绪,我就不想再看到了”。
低唤醒情绪指较低强度的情绪激活状态[45],这些情绪较为平和。本研究中,焦虑指用户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忧虑、紧张、低落的烦躁情绪。个体在焦虑状态下的信息行为更易受风险、威胁因素等刺激,而非目标需求的驱动[44],因此,社交媒体用户会通过信息规避行为规避疫情带来的风险,如“刚开始疫情越来越严重,就会比较焦虑,就不想看相关的信息”。倦怠指用户产生的疲惫、失望、厌烦等负面情绪。社交媒体用户产生倦怠情绪的特征包括对相关信息失去兴趣与寻求的动机,对信息产生失望、疲劳感等[17]。倦怠情绪下,用户对疫情信息失去了获取的动机、兴趣,因此会选择规避,如“信息都类似,但是数量很大的话,就会让我感觉有一些厌烦,之后就可能会规避一些”。然而,低唤醒情绪仍会保留个体的部分理性判断与思考,因此相较高唤醒情绪下,用户行为的客观性较强[37]。如果用户发现部分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或有用性时,会选择规避行为中的推迟获取信息,如“就是当时只是因为很累,或者当时不想看我可能会点个赞或者点个收藏,以后再看”。
信息过载是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信息过载通过刺激社交媒体用户的风险感知、认知结构、情绪因素,从而影响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本研究中,信息过载包括信息负荷、信息质量、信息相关度三个范畴。
信息负荷指用户所能承受的社交媒体疫情信息数量规模[4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对疫情的报道、讨论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不同媒体账号报道相同、相似信息的情况时有出现,一方面占用了用户大量的认知资源,另一方面使用户产生厌烦、疲惫的情绪,如“像我个人关注的官方媒体比较多,然后可能有些相似或者相同的内容,感觉一天下来能浏览过很多遍,这种情况就会感到疲劳”。
信息质量指信息的内容价值,包括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质量会对用户的风险感知、情绪因素产生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上存在着大量虚假信息,使得疫情的真实状况变得扑朔迷离,加剧了用户对疫情的感知不确定性,放大了用户的风险感知[49],并引发用户的恐惧等负面情绪,如“很多信息无法分辨真伪,可能就会引发骚乱,万一是假的话,徒增一些烦恼或者忧虑”。此外,受访者表示,部分信息存在内容价值低、组织方式杂乱等问题,在占用认知资源的同时,也会使其产生疲惫、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感觉套路都很相似,而且这种文章很有可能没有什么营养,就是在描述一些事情,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启发,会很浪费时间”。
信息相关度指社交媒体上存在的疫情信息与用户需求的契合程度。已有研究证实,如果用户经常接触到无关信息,可能引发外部环境支持与内在动机的不一致,以此带来更为严重的倦怠情绪[1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社交媒体用户不希望处理与疫情发展、防控无关的信息,如“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疫情传播和治疗的问题,而不应该是问责”。大量无关信息的出现,占据了用户的认知资源,却未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用户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并选择信息规避。
环境因素是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它通过影响用户的情绪因素、认知结构对信息规避行为产生作用,环境因素中包括主观规范、任务冲突两个范畴。
主观规范主要指亲朋好友对社交媒体用户规避疫情信息行为的影响。当个体感知到他人期望他们对某些信息采取规避态度时,尤其是与个体关系更为亲密的人[33],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5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主观规范重要的功能在于体现共情,通过亲友间情绪的传导,来舒缓个体的负面情绪,并且获得彼此支持。受访者表示,个体的信息行为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以保证在群体中具有足够的话语权,如“如果是同龄人的话可能影响会比较大一点儿,就是一种潜移默化,有一种团体间的规范,就是大家一起都看或者大家都不看”。
任务冲突指社交媒体用户因处于其他任务状态,而减少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疫情信息。当用户在线下处于任务状态时,会更明显地感受到时间压力[47]。为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认知资源,降低对疫情信息的认知成本,用户会选择有目的地获取、规避相关信息,如“我个人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太有更多的心力去关心别的事情”。而当用户无法较好平衡任务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时会产生负面情绪,加剧对疫情信息的规避意向,如“因为事务繁重比较焦虑的时候,比如学习任务或者其他的,就更不想去获取疫情信息”。
本研究将社交媒体类型划分为强关系社交媒体、弱关系社交媒体[36],它们在信息过载对用户的风险感知、认知结构、情绪因素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强关系社交媒体是基于线下熟人关系发展而来的社交网络,例如QQ、微信、Facebook等;弱关系社交媒体是基于共同兴趣而建立的社交网络,例如微博、豆瓣等。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对强关系社交媒体的信任度更高。他们认为基于熟人关系间的信息传播,降低了可能产生的干扰,信息质量相对较高[51]。因此,强关系社交媒体可以削弱信息过载对用户认知结构、风险感知、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多数受访者对信息过载的感知来源于弱关系社交媒体。已有研究证实,用户在弱关系社交媒体上更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社交媒体中辍行为[5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量用户在弱关系社交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致使平台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如“如果是一些微博网友的评论,我可能就匆匆看一眼,毕竟这些言论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用户对弱关系平台的信息信任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信息过载对用户认知、情绪的影响。
本研究以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为目的,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六个维度,分别为信息过载、环境因素、风险感知、认知结构、情绪因素、社交媒体类型,并分析阐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所获结论,为深入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对社交媒体平台、相关部门、用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交媒体信息规避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社交媒体运营商应注重提升平台信息质量,优化信息组织方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信息发布的审核机制,尽可能限制虚假、有害信息的传播。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应完善信息举报机制,简化举报流程,维护社交媒体健康的信息环境。社交媒体运营商还应该优化信息组织方式,例如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热点话题开设讨论专栏,集中呈现相关信息,避免重复性信息的多次出现,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相关部门则应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力度,重点是加强对弱关系社交媒体的管理,以防止“信息疫情”对公众产生的伤害;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准确地向社交媒体用户传递、更新事件发展情况,防止用户因可信信息不足而轻信谣言;应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健康问题,适当对用户的负面情绪、认知进行疏导,以避免用户产生不合理的信息规避行为,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免费心理疏导课程、讲座等。
社交媒体用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提升基本信息素养,尽可能从来源可靠的媒体平台获取信息。针对有争议的信息,做到不轻易相信、传播。在应对风险信息时,社交媒体用户应学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信息内容进行理性判断、思考,而非盲目规避。当用户处于任务状态时,应尽可能平衡好任务完成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尽量有目的地搜寻信息,以减轻因认知成本、任务状态而带来的焦虑情绪。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考虑到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对象问题,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忽视了其他年龄群体用户。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针对其他年龄群体用户进行深入研究。其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初期爆发阶段和后期平稳阶段差异较大,其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的探讨热度也不同,用户行为也有差异,本研究未作区分。未来可以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用户的情绪、认知因素进行比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