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毛 凯
3月16日,在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成果展上,4项达到国际先进和18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依次亮相。这些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可观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利器,得到现场众多参观者的围观点赞。
“十三五”以来,渤海钻探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奖励82项,授权国家专利1336件。其中VDT垂直钻井工具已形成适应不同井眼尺寸的系列化产品,可溶压裂桥塞滑套项目成功地将可溶性材料引入到石油井下工具领域;BH-NAT环保型水基钻井液体系、超低温压裂液体系等一大批先进成熟实用的研发成果得到了广泛的生产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这是渤海钻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的一个缩影。
在渤海钻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打造出垂直钻井工具“中国芯”的黄峰博士,成为大会上的一颗耀眼明星。“正是公司的科研激励政策和搭建的科研平台,为我们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尽展其能铺平了道路。”黄峰接过“杰出科技领军人才”荣誉证书后激动不已。
“让真正有本事、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得到丰硕的回报,让科技工作者有干劲、得实惠。”渤海钻探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光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和科研工作者的发展。
渤海钻探科技和信息化创新大会会议现场
渤海钻探钻井液研发人员正在进行钻井液处理剂化验
2021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成琪,在没来到渤海钻探公司之前,对公司的印象只停留在是一家技术能力过硬的石油钻探企业,但是加入到渤海钻探科研创新团队之后,这里的科研创新氛围很快给他留下了新的印象。
在渤海钻探公司,有许多的政策条例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员工加入到创新工作中。其中,这些政策不同以往的地方在于,来自对于科研创新的失败容忍。不仅如此,一流的实验室和科研环境,可以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近年来,渤海钻探制修订13项管理办法,出台“三放宽、四减负”和“试验损失补偿”等科研优惠政策,简化了管理流程,打通了流转瓶颈,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同时提高科研支持能力,建成国家级认证实验室8个,建立3个工具仪器实验基地和4地质数据评价解释中心,提高了研发效率。
“上岗凭能力、晋升凭业绩、收入凭贡献。”在渤海钻探公司,广大科研人员对科研政策广泛点赞和好评。如何充分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增强科研人才的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渤海钻探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独立、畅通、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完善落实奖励激励政策,按项目、分阶段对做出贡献的人员实施奖励。建立健全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制度体系,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同时,优先推荐参评技术职称和技术专家岗位。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复杂化、施工作业难度不断加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而是谁有技术谁占优,谁占有高端市场谁受益。
“作为石油钻探企业,如果没有高端技术的引领、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就没有自己的独立赛道,企业发展不可能长久。”在渤海钻探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光木说。
渤海钻探紧紧围绕建成综合实力优势突出的国际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战略定位,聚焦前沿科技攻关,立项研究项目130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2项、中油技服项目65项,取得丰硕成果。
针对钻探施工提速瓶颈问题,渤海钻探自研的BH-VDT垂直钻井系统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不仅各项指标与国外产品相当,还将井斜失控率控制在4%以下,比国外产品低出整整6个百分点,其在砾岩的服务寿命高出了国外产品30%。博孜11井应用BH-VDT5000垂直钻井工具,以单趟钻进尺1326米,刷新了博孜以及大北区块17-1/2″井眼单趟钻最高进尺纪录。
旋转导向工具作为石油钻井科技前沿的技术,渤海钻探借助“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优势,实现了2种型号BH-RSS旋转导向工具的设计制造,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为渤海钻探参与高端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增添重量级砝码。在冀东油田首口深层长水平段水平井高32-平2井施工中,这个公司自研BH-RSS旋转导向平均机械钻速达4.93米/小时,同比临井提速19%,创下相同施工井段机械钻速最高、钻井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
在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的主力油层分布在高压盐膏层和低压易漏层之间,地层压力一段高压一段低压。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被市场拒之门外。难题摆在眼前,渤海钻探固井技术专家岳新庆带领团队实验不同固井外加剂的配比,创新开发出两种1.6克/立方厘米和3种1.9克/立方厘米的水泥浆体系,攻破了波浪形固井这一世界难题,且整体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质率90%,在当地成为行业标杆。
科研人员蒋本强带领团队人员进行攻关研究设计出的30余种新工具,全部实现成果转化,其中高温高压尾管悬挂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渤海钻探突出创收创效目标,推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规模化创效的科研理念。
渤海钻探技术专家赵小勇正在进行仪器电路检测工作
渤海钻探随钻仪器科研团队正在进行脉冲发生器改进与组装工作
在渤海钻探科研成果转化的77项成果当中,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成果转化奖的就有13项。截至目前,公司已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工程地质一体化、超深井钻完井、“一趟钻”、高端油水基钻井液、复杂井况固井、储层随钻跟踪、大井丛体积压裂等20余项技术系列。研发升级了钻井、压裂、采气三大类30余项装备、工具、助剂和软件成果,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工程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创集团公司纪录45项、区域纪录600余项。助力准噶尔南缘、塔里木富满、青海英雄岭、泸州深层、华北巴彦、古龙页岩油等深层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了更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渤海钻探公司积极组织开展的“红工衣”与“白大褂”活动。在高端钻井液研发中,工程师张向明脱下“白大褂”,穿上“红工衣”,到一线学习锻炼。在川南,他在施工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将理论知识与现场生产相融合,成功解决了高造斜率润滑防卡、长水平段井壁稳定等施工难题,总结形成《页岩气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规范》等施工模板,累计服务四川页岩气项目39口井,4次刷新页岩气市场施工纪录,形成了BH-OBM油基钻井液体系,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市场应用60余口井,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渤海钻探将技能专家、操作骨干与技术专家牵手,让“红工衣”把在生产现场的实践经验、应用技巧、革新发明和新想法提供给主要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协助解决难题,及时矫正研发方向,实现了科技研发工作更加顺畅、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