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珂永 罗兰
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大众休闲体育产业的服务体系构建是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体系进行构建至关重要,以成渝双城为例,立足两地实际情况,运用熵权法对双城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体系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熵权法在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中的准确性,为推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众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五方面的决策依据。
2011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同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应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国家综合实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都与重庆为主,“双城”合作形成经济圈是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下的优势选择,国家着力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我国“双城”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力。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和经济密度最高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直接辐射带动地区的人口总量达1.2亿,占西部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开展体育产业区域一体化的优质区域。因此,推动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2019年9月,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体育产业需要抓住机遇融入区域经济中,不断增强体育新增长点,实现高质量体育发展。成渝地区是以成都、重庆为双城核心“AA型双核型椭圆城市群”,突出中心带动边缘城市发展的趋势,大众休闲体育产业之心是建设服务体系。(见图1)
1 “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构建基础
1.1 成渝地区的交通系统打破大众休闲体育壁垒
成渝各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速度缓慢,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行政边界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体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导致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也难以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体育产业部门间存在着条块分割,体育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因此,成渝体育产业一体化是有区别、有选择的一体化。基于此,我们要充分明确成渝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中,清醒地寻求合作的基础、抓手、重点和动力。
成渝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覆盖了众多城市和区域主要以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可以让大众休闲体育消费跨区域,以共同构建的“五横三纵”为骨架的交通枢纽,川渝双城交通体系正在进一步打通。成渝地区交通的便利为大众休闲体育的打破壁垒,为发展其内容奠定基础。
1.2 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大众休闲奠定基础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定社会基础。据2020年四川省统计局人口数据发布,四川常住人口83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2.8万人。全年城镇人均消费36154元。整个消费支出逐年上涨,其中重庆常住人口3124.32万人,重庆全年城镇人均消费25785元。成渝的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离不开成渝两地休闲文化活动,其中体育类的休闲更成为成渝消费者们的所需求的。与此同时,两地政府不断增加公共预算为区域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夯实的经济基础。
1.3 成渝地区的丰富体育产业资源建立体系保障
2020年9月,成渝两地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将实行一卡通,两地将在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大数据、体育人才、赛事活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成渝双城体育交流与共同发展。体育场所是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两地携手发展既能够满足两地居民的日常健身需求,主助力健康中国的发展,同时开展的体育馆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此外,为了加大两地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两地以自然资源作为依托,从“地、形、食、体”等方面将休闲消费不断提升为建议体育产业资源的体系提供保障。
2 “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构建指标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存在,是一个连接多系统的结构空间模式,把城市空间看作一个连续体,合理距离内的空间整合。根据休闲健身的距离,把休闲体育分为四个圈层,即:住宅区休闲体育活动圈(1000米以内)、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圈(1001至2000米)、城区休闲体育活动圈(2001至10000米)和郊区休闲体育活动圈(10001米以上)。休闲体育每个圈层由于空间布局不同,每个圈层的空间内容、特点和用途也不同。通过对“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利用现有的理论作为支撑,以客观实际为主,便于统计为原则,兼顾其合理性。从现有资源中建立合适的“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评价指标。
2.1 服务体系构建的指标选取
确定“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指标选取,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各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并对应特征向量及各个指标赋予权重。(见表2)
2.2 服务体系构建的计算权重
由于构建服务体系的指标较多,且各个指标内容不同,首先对收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线性标准化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Zij指标Xij标准化后的数据, 、 分别表示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为提高指标评价的准确度与科学性,本文采用客观赋权中的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權重计算相关公式如下:
j项指标中的熵值:
最后根据两项数据得出权重:
2.3 服务体系构建的赋值结果
最终,从相关数据整理运用服务体系构建的指标进行运算得出以下赋值结果(表3)
3 “双城”经济圈与大众休闲产业服务体系构建释义
3.1 部门管理系统
冲突与协调以及规划与管理都是“双城”发展大众休闲产业服务合作的关键点,协调发展成渝的核心关系。首先,打破成渝两地的体育融合的行政壁垒,提升跨区域之间的联动。让各级体育相关行政部门成立成渝的体育统筹部门,从参与、实践、运行等等建立相匹配系统关系。其次,对于重大的体育赛事、体育项目、体育联动制度等等进行共同商议。破除种种不合理和繁琐的机制障碍,鼓励资金、人才、技术的一切与体育相关的要素自由活动与支配。
3.2 组织主导系统
科学编制成渝的体育规划,本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原则。精心编制成渝两地体育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体育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既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各种体制政策的融合发展中找到更多促进体育融合发展的共同点,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阻力,提高双城经济圈体育融合共生效率;从成渝“共同体”和区域“一体化”和充分尊重差异并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视角来规划两省(市)体育领域的分工和合作,在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上下功夫、见实效,减少重复建设,摒弃不合理竞争,促进成渝区域体育融合发展。
3.3 场地设施系统
加强成渝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为推进成渝健身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区域指定相关规划,盘活城市空闲土地,提供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
3.4 人力资源系统
通过提高体育产业相关人员的满意度、忠诚度,从而提高人员贡献度,帮助体育管理者通过有效组织管理降低成本和加速增长来创造价值链利润。实施和整合体育相关人才战略,铸造成渝体育人才高地,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域体育院校以及联合培养体育相关人才作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体育相关人才。
3.5 资金募集系统
资金是“双城”经济圈发展大众休闲产业服务的保证,同时也制约着“双城”发展。“双城”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方式,获取资金的渠道过于单一,市场化程度较低,自身募集系统功能不足。“双城”可以以“培代养”运营现有“双城”一卡通措施,是自身的场馆、人员以及组织显性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平台,并通过举办和承办比赛达到资金积累的能方式募集资金,为“双城”经济圈的大众休闲产业服务增加收益。
4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需要注意的要点:以部门管理系统、组织主导系统、场地设施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资金募集系统五个方面,有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体系,结合两地区域实地情况建设,利用熵权法对五项评价指标内涵进行内涵释意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理顺各级各类大众休闲体育组织的关系,協调发挥其各自效力;积极发挥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圈大众休闲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
本文系四川体育产业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资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众休闲体育产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CTY2021ZC01。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