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存世“韶埙”之异同

2022-04-28 08:09刘豪
音乐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韶埙;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约7000年。“韶埙”是演奏《韶乐》时运用的一种埙。《韶乐》,据今4000年前的宫廷古乐,曾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时间最长的雅乐,是中华传统国乐,延绵影响数千年。《韶乐》属于郊庙祭祀,且具有颂德、教化等功用。从《周礼》到《礼记·乐记》明确记载,周代就设有号称“六代大乐”的宫廷雅乐。《诗经》中有记载“如埙如篪”“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①在周代,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中应用;②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在从《史记·乐书》到《汉书·艺文志》,秦汉以后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明朝之初,雅乐重新改组,命为“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朝会、宴请的皇家音乐。③《中和韶乐》包括祭祀乐曲七段:《肇平之章》《兴平之章》《崇平之章》《恬平之章》《淳平之章》《臣平之章》《和佑之章》,以体现祭祀礼仪的庄重。自周秦至明清,雅乐历代相延不断,直至清朝亡。有大量的史证,从各个角度对《韶乐》进行了论述与点评,赋予了《韶乐》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它催生了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与乐教传统,影响了古代的音乐审美标准与价值判断。

我国存世的“韶埙”极为稀少,目前发现有明确铭文的有上海博物馆韶埙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韶埙④,上拓铭文“令字韶埙”,即姓令之人制作的用于演奏韶乐的埙。这两枚埙不同于之前出土的其他埙,它的后二孔开孔方式并非常见的横向指孔,而为上下纵列指孔。与山东省博物馆所藏太室埙开孔相同。由此推断韶埙的音域稍宽,音阶跨度较大,但是,是否可以通过开孔找回“韶乐”的音阶?它是否曾是演奏《箫韶》的乐器呢?

以下为作者对这两枚存世“令字韶埙”的对比分析情况:

来源:清代苏州潘氏颇有收藏之风,潘氏收藏陶器中,陶埙最为富,计有十二件之多,埙上铭文长短不一,往往多有“韶”字,故多以“韶埙”命名。后所藏古埙多散失。潘祖荫生前曾集拓古埙铭文,向金石之友遍征题咏,为之考释、题跋者计有吴大澂、王懿荣、张之洞、李文田、李鸿裔、吴昌硕等,《古埙考释》后由潘景郑影印行世。

年代:此埙并非出土文物,目前两周陶埙资料匮乏,时代暂且难断定。

尺寸:上海博物馆所藏韶埙略大,高为9.7cm。⑥材质:胶泥手捏低温烧制。

音孔:五指孔一吹孔,高音孔孔位高,指孔小。

颜色:灰黄色,表面有刮削痕迹和凹凸感。

铭文:石鼓文印章四字铭文“令作韶埙”。

形状特点:外形似卵,也像梨形,单空腔、大腔体、大音量,上尖平吹口、中肥、下缩小、底圆平。顶部设圆形吹孔,前三孔按倒品字形排列,后二孔为上下纵列,埙的下腹部钤印铭文四字“令作韶埙”。

调式音域:调门较低,音色淳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卷》的编者曾对其进行了测音,据已公布的数据,可以构成徵—宫—商—角—清角—徵音阶结构。⑦这样的测试方法缺乏专业性,首先认为没有一定吹奏功底的人,由于气息的缓急和口风的大小具备找到乐器基音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依照上图的平口小吹孔吹口和高位置的三个指孔,即便是有演奏功底的人也较难吹响这五个孔里的全部音阶,更谈不上调式了。埙是中国乐器中唯一双排组合型指法的吹奏乐器,以上“韶埙”为一个吹孔和五个指孔,并非是六音八度(含筒音),推测音域应该为九音九度。

推断结果

一、开孔位置的特殊导致手型持握手感和演奏操控性不妥,但指孔位置决定音高,但不排除“韶乐”中音域和音阶所需。

二、可以演奏音阶的埙指孔和吹孔绝非一样大小(一般都是“低音孔小”“高音孔大”)。上博韶埙六个孔(包括顶部吹孔)几乎大小一样。

三、前二后一的三个高位置音指孔,不利于高音发声。

四、随着音高和音色的变化壁所应呈现出薄厚不一的情况,从音孔看腔体的壁较薄并且平均,不属于乐器埙的基本特征。

结论

通过以上四点,推测上博韶埙并不是一枚具备乐器功能的埙,应该是仿造者仿造当时同类古埙的初试拙作,非乐器类。

来源:1954年收购,其余未知。⑨年代:此埙并非出土文物,目前两周陶埙资料匮乏,时代暂且难断定。

尺寸: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韶埙略小,高为9.0cm。

材质:高岭土手捏打磨低温烧制。

音孔:五指孔一吹孔,高音孔孔位低,指孔大。

颜色:灰黄色,表面较光滑。

铭文:石鼓文印章四字铭文“令作韶埙”。

形状特点:外形似秤砣,整体为三角扁圆形,上锐下锋平底、腹部较鼓,通底大底平座,单空腔,大腔体。⑩顶部设椭圆前后对开V形吹口,前三孔按倒品字形排列,分布偏向埙体下部,后二孔为上下纵列,埙的下腹部钤印铭文四字“令作韶埙”,与上博韶埙铭文相同。

调式音域:相比“上博韶埙”调门较高,声音略亮。依照上图的平口圆形小吹口和高位置的三个指孔,即便是有演奏功底的人也较难吹响这五个孔里的全部音阶,更谈不上调式了。

推断结果

一、埙的表面处理工艺比上博韶埙平整美观了很多。

二、为了提升振动增大音量,内壁较上博韶埙减薄。

三、令氏并非懂埙之人,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枚“令字韶埙”可以看出这两枚埙不属同一批次,可能在有吹奏技术人士的指导下,在上博韶埙的基础加以改良,通过上博韶埙实验中发现此埙的前二后一的三个高位置指孔,高音不易发声,尝试借鉴了尺八和洞箫的切口发声原理从而想达到提高埙的灵敏度使其易发声。经验不足的制作者,声学理论浅薄,生搬硬套,误开了前后两个V形切口,削弱了其摩擦力,反而更费气,且难以发声,以失败告终。(从指孔磨损程度看,这是一枚基本未使用过的埙)

四、相比上博韶埙的制埙理念及制埙水平有所提升,试验中得知:偏向埙体下部移低音孔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音难发声的问题,并且对手型持握手感和演奏操控性提升了不少。

结论

北京故宫韶埙为上博韶埙之后工匠改良再造之器,属于试验阶段初期探索埙作,但依然不是一枚具备乐器功能的埙。

存世韶埙的异同分析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21世纪以来,文旅融合伴随着古风热,多地开始研究《韶乐》的当代价值及其如何开发,发现《韶乐》这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湖南韶山的《韶乐》、北京的《中和韶乐》、山东的《齐韶新乐》等,已率先开发投产。各地均从《韶乐》的考证、研究、传承、保护、利用出发,对史料的挖掘整理、民间采风、乐器复原及改良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韶埙从制作工艺上推测,上博韶埙要早于北京故宫韶埙,北京故宫韶埙要比上博韶埙较成熟。无论从演奏者到制作师研究的轨迹和突破的方向都近乎一样,寻找更好的音色和共鸣中,形状的变化首当其冲。从粗糙的单一模仿用手捏泥,变为采用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使其更精准和美观。从震动和发音上故宫韶埙进步了很多,壁薄且加V形吹口和指孔的放大,其音量和灵敏度的方法和音准及开孔的改变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选土和烧制也都是从较软到较硬,加大烧器火候,提升密度的方法,和今天埙的寻求方向基本一致,也印证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埙典雅古朴的气质及幽深厚重的音色,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一直未偏离,并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中前行。

参考文献

①②付丽娜:《〈吕氏春秋〉音乐类名物词研究》,重庆师范学院论文,2015年,第18页。

③黄宇焓:《〈律吕正义后编〉的艺术研究》,福建师范大学论文,2009年,第20页。

④陈秉义:《中国古埙八千年历史钩沉》,上海三联出版社,2021年,第29页。

⑤《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卷》,大象出版社,2007年。

⑥⑦⑨⑩方建军:《太室埙、韶埙新探》,《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6頁。

⑧《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刘豪,二级演奏员,研究方向为中国乐器演奏。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盛世芳华
——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中)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故宫博物院展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
收藏大家仇大雄向上博捐赠珍贵明清犀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