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丽 张颖
【摘 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使用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确诊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根据患病时长进行分为甲组(病程≥10年)、乙组(病程1年~10年)以及丙组(病程<1年),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查情况。结果:在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上,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丙组(P<0.05)。在腓总神经的感知传导速度减慢率上,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丙组(P<0.05)。在尺神经、正中神经与感知神经的感知传导速度减慢率上,乙组略低于甲组(P>0.05),甲组高于丙组(P<0.05)。在尺神经f波异常率与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上,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丙组(P<0.05)。结论:神经肌电用于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电图检查;临床价值
The clinical value of neuroelectromy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HEN Yuli, ZHANG Y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enzhe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euroelectromy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diabetes.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120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iagnosed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henzhe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illnes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disease course≥10 years) and group B (disease course) 1 year to 10 years) and group C (disease duration <1 yea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uro-EMG examina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slowing rate of th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ulnar nerve, median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group C(P<0.05). In terms of the slowing rate of the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s B and C(P<0.05). In terms of the slowing rate of the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ulnar nerve, median nerve and sensory nerve, group B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group A (P>0.05), and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group C(P<0.05). In the abnormal rate of ulnar nerve f wave and tibial nerve H reflex,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and group C(P<0.05). Conclusion: Neuromyoelectricity is effective for earl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it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clinically.
【Key Words】Diabetes; Early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uroelectromyography; Clinical value
糖尿病早期周圍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机体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产物导致机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病变,其临床特征为感觉与自主神经改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见于四肢远端,尤其是下肢神经病变,可引起明显疼痛或感觉异常等,还可出现动眼神经或者其他一些颅神经的异常改变。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使患者表现出四肢麻木,腹胀腹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发展,可能导致糖尿病足发生,最终导致患者截肢。临床资料显示,在糖尿病足患者中,截肢患者的构成比高达80%,故临床加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2]。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早期发病阶段无明显症状,临床上漏诊误诊率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降低。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改进,神经肌电图已逐渐用于疾病检查与治疗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神经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是临床判断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判断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近年来已逐渐用于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检查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3]。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析,试探讨神经肌电图对疾病诊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观察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照患病时长分为甲组(病程≥10年,n=40)、乙组(病程1年~10年,n=40)和丙组(病程<1年,n=40)。甲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岁~74岁,平均年龄(48.63±2.34)岁;乙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3岁~76岁,平均年龄(48.92±2.43)岁;丙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岁~77岁,平均年龄(49.11±2.58)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的诊断标准[4],在诊断过程中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神经病变。
纳入标准:经肌电图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且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了解检查方法,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患者年龄>18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端麻木、疼痛、虚软感以及发凉等症状。
排除标准:患者的心脏、肝脏以及肾脏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的精神异常或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完成检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患者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
脱落标准:病历资料不齐全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120例患者接受神经肌电图检查,具体检查流程为:(1)检查前期准备:在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与体征变化情况,通过聊天、转移注意力、身体放松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做好心理安抚与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避免影响检查效果。(2)检查方法: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台式来自于丹麦丹迪公司,型号为KEYPOINT9033A07。患者在检查时,注意保持检查室内安静,室内温度设置在18℃~25℃,患者体表温度控制在28℃~30℃,要求患者在检查期间保持安静。打开肌电图仪电源5min~10min后,将肌电图仪上的电针慢慢插入患者需要接受检查的肌肉内,对受检部位的肌肉进行刺激并在肌电圖仪上引出感觉波形。仔细检查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具体包括上肢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并对比尺神经f波与胫神经H反射,将所得数据详细记录在册。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组患者运动传导速度与感知传导速度测定结果;(2)比较尺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异常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评价三组运动传导速度的减慢情况
在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上,相较于甲组,乙组、丙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三组感知传导速度减慢情况的差异
在腓总神经的感知传导速度减慢率上,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丙组,对比有差异(P<0.05)。在尺神经、正中神经与感觉神经的感知传导速度减慢率上,乙组略低于甲组(P>0.05),甲组高于丙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三组尺神经f波与胫神经H的反射异常情况
在尺神经f波异常率与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上,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3。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5]。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水平所致,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包括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其不仅会引发糖尿病足,还会增加截肢的危险性,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故临床加强对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6]。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发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无明显的神经症状,且临床上尚未明确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而且在患病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极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害,从而使漏诊概率增加,为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难度[7]。有统计资料显示,临床对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检出率在92.00%~96.00%的范围内,并且该病治疗的关键之处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并结合该病的发病机制,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延缓病情恶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8]。随着神经电生理的发展与创新,神经肌电图出现并逐渐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定性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近些年来,神经肌电图逐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到轻微神经系统病变,是及时发现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工具,对早期治疗该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起到了深刻意义[9]。神经肌电图主要通过电刺激的方式来诱导机体神经肌肉产生兴奋感,进而获取病灶信息,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定性[4]。神经肌电图是一种电生理检查技术,其利用医学设备能够快速检测到机体受损部位,并对受损部位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和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发现,H反射是临床衡量神经反射弧病变的重要指标,胫神经H反射是人体最长的一个反射弧,在该部位的任一环节出,发生了病变的情况,都会导致H反射出现异常,通过诊断可以有效发现神经损伤情况 。F波是一种电位,当周围神经受到刺激后,神经会从近端运动纤维传输至脊髓部位,当前角细胞兴奋后会返回到F波,若是F波发生一样,则表示周围神经已发生病变。
本次研究发现,在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上,三组比较有差异(P<0.05),表明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神经传导异常发生率越明显,基于此患者神经传导异常可作为病情检查方式,对疾病进行筛选。同时本研究发现,在尺神经f波异常率与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三组对比有差异(P<0.05),表明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尺神经f波与胫神经H反射情况,可以观察周围神经的缺损程度,为疾病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研究结果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但限于目前该方法使用时间较短,尚未有大样本临床研究,本研究下一步拟扩大样本量进行长期随访研究,進一步深入研究神经肌电图用于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神经肌电图检查用于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理想,能够及时确诊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明昊,王文静.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5):32-34.
[2] 孙艳,张莉,吴智勇,等.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指标及肌电图特点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7):1118-1122.
[3] 宋欢欢,赵红如.神经肌电图在检测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27(8):602-606.
[4] 韩琦,沙鹏,王萍,等.不同临床症状的糖尿病性神经病病人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检测指标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3):361-363.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87-789.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7] Andreis F R ,Favretto M A ,Cossul S,et al.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high-density electromyography with application to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2020,58(7):1-12.
[8] 云财刘.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2021,11(3):1141-1146.
[9] 沈燕,刘淼,何洁,等.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