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校资源优势,创建学报品牌特色

2022-04-28 14:44金延秋
传播与版权 2022年5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功能定位

[摘要]高校学报因办刊模式固化,面临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优质稿源流失、外部竞争缺乏优势等问题。文章结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探索转型的实践,介绍该学报在调整功能定位,服务“双一流”学科建设,反映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学术创新成果;立足高校资源,组建编委团队;转型开放办刊模式,全面吸引优质稿源;优化稿件处理流程,拓展多渠道宣传等方面的努力。当前,该学报已在专题、专刊策划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学报的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此外,文章还提出学报的重点努力方向,以期为高校学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品牌特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报;转型实践;功能定位;选题策划

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约6000种,高校主办的学报数量约1300种[1],高校学报在我国学术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学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学术期刊的未来。在“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各高校学报在各自学科领域进行不断尝试,探索适合高校学报的发展之路。黄祖宾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依托本校优势,创立特色栏目,紧跟前沿热点,多措并举特色化的办刊路径[2]。陈瑞芳等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发挥功能定位作用,服务学科建设,助力科研人才成长,服务国家健康战略,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是我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刊,其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清华大学发展的编年史,是清华大学学术成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中英文科技期刊数量的增加及其水平的迅速提高,《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为综合性期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者在投稿时会优先考虑投稿给SCI期刊或者专业影响力较大的中文科技期刊,这导致其优质稿源不断外流。在“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新进行功能定位,积极学习先进办刊经验,立足清华大学资源,瞄准清华“双一流”学科建设,关注学科热点,反映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学术创新成果,策划了一系列特色专题与专刊。文章结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专题、专刊策划成果,探讨高校学报的发展困境与突破途径,并提出高校学报的努力方向,以期为高校学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品牌特色提供参考。

一、学报的发展困境

(一)办刊模式固化,发展动力不足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发表的1.07万篇文献中,8286篇来自清华大学,约占77%,文献涉及自然学科领域的大部分学科。由于学报前期定位于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展示,因此清华大学的学术成果占比较高,稿源相对稳定,编委会不参与办刊工作,以编辑办刊模式为主,编辑的技能培养也大多局限于编辑加工、组稿出版等。同时,学报编辑部相对地固定于“来稿—编稿—发稿”的工作模式,其管理模式和办刊思维也没有跟随期刊行业的变化和国内外期刊发展的趋势进行及时调整,且与其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交流合作较少,与先进办刊理念、优秀专业期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导致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内外动力不足,与专业学术期刊相比缺乏竞争力。

(二)优质稿源外流,疏离学科发展

根据投稿系统统计,2013年学报投稿量为549篇,而2018年学报投稿量仅为346篇,平均每年减少约40篇。究其原因,其一,随着清华大学的综合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优质稿源选择英文科技期刊,特别是在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SCI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成果指标,这导致学报高水平论文流失严重;其二,长期以来,超过70%的学报稿源来源于清华大学,内稿率高,且发文机构集中,其他机构的优质稿件一般不会优先考虑学报,因此,自身优质稿源流失的同时,学报缺少其他优质稿源的补充;其三,学报的稿源主要是自由来稿,编辑没有主动“走出去”组稿、约稿,也没有挖掘专家资源来为学报组稿,与学校的学科发展建设疏离,并且在各专业期刊的不断挤压下,学报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缺少吸引力。在此情况下,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不断下滑,难以发挥学报对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

(三)缺乏品牌特色,转型困难重重

由于学报投稿大多来自该校师生,学报又是综合性期刊,其栏目设置主要根据投稿学科方向进行调整,缺少选题策划、组稿和约稿,导致所有稿件都按照来稿时间进行流水化处理,没有重点稿件推荐,栏目缺乏特色,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小。郭伟等在分析学术期刊发展形势、稿源情况、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学报转型为专业学术期刊是高校学报发展的途径之一[5]。但是学报转型为专业学术期刊又受到多方面的掣肘,一方面,学报的地位相对边缘化,学校重视不足,其体制机制的改革又需要层层审批,改革内动力不足,难以推动转型工作;另一方面,在长期内稿率较高的情况下,学报作为学校的综合期刊,成为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稿件优先投稿的选择对象,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和服务了学科建设,若学报转型为专业期刊,则无法接收这类稿件。

二、学报的多举措突破

(一)調整功能定位,服务“双一流”学科建设

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应符合时代发展,反映时代关注的课题或核心主题[6]。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为充分展示和传播清华大学的学术成果,服务和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学报打破传统的学术出版状态,定位于与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清华大学涵盖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等34个“双一流”学科。针对这些学科的规划布局,学报编辑将组稿和约稿重点放在这些学科上,主动出击,努力把学术资源转化为出版内容。“电力系统”专题、“安全韧性”专题、“电动汽车”专题、“能源领域中的多相流动基础及应用”专题、“摩擦学的前沿研究及应用”专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索驱动机器人”专题、“防灾减灾”专题、“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专题等内容应运而生。这些专题和专刊文章展示了相关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可以引导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学科的研究趋势,为学校科研人才的成长提供科研指引[7]。

在工程技术领域,一直以来学报具有一定影响力。基于此,学报定位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学报编辑向参与重大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稿和约稿,围绕我国重点工程,组织系统阐述我国相关领域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进展的论文,展示“中国智造”的科研结晶。其中,学报的“港珠澳大桥”专题、“大型水电站岩石力学与工程”专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专题和“智能建造暨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发电”专刊,都展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

(二)立足高校资源,组建编委团队

作为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报收稿范围较广,汇集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报出版众多学术权威的力作,其中不乏学科奠基性论文,学报也出版优秀学生的学术论文,发掘和培养了许多具有学术研究潜力的作者群体,使学者与学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这是学报发展的资源优势之一。同时,为推动“学者办刊”的理念,学报整合校内资源,先后邀请刘知远、郭庆来、姚铮、李升波、吴玉新、黄弘、唐晓强、林鹏、王兵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组建特约编委团队,并且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在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学报的专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先后出版了“法律智能”专题、“航空航天与工程力学”专题、“能源动力领域传热与热系统研究”专题……这些专题内容助力了“双一流”学科建设。

2021年,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学报出版了“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暨核研院60周年院庆”专刊、“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专刊、“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刊。同时,学报结合清华大学各院系的系庆,组织“能源与动力工程系90周年系庆”专刊、“水利水电工程系70周年系庆”专刊,见证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

(三)转型开放办刊模式,全面吸引优质稿源

早在2003年,孙小可指出必须破除学报为本校服务的旧观念,树立以集约经营、联合办刊、集中专业、分科出版的新观念,变封闭式办刊为开放式办刊,变本校服务为社会服务[8]。目前,封闭的办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期刊发展的迫切需求,开放办刊已是刻不容缓。对此,学报以“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为契机,全面吸纳高水平科研单位、优质学科、研究热点稿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全国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约稿和组稿,主动邀请多位校外的特约编委加入团队。同时,学报改变一成不变的封面和版式设计,对稿件篇幅不再严格限制。由此,学报投稿量扭转下跌趋势,投稿量从2018年的346篇提高至2021年的583篇,约稿占比越来越高,学报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21年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143种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排名中,学报影响因子、影响力指数均位列第一。

此外,学报还积极联系国际和国内专业学术会议,汇聚优秀的作者资源,与VARA、NDBC、CCF BDC、CCL、CTCIS、PSE等多个会议达成长期合作,选取会议组织的优秀稿件进行刊发,树立学报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品牌形象,这提高了学报的专业影响力。

(四)优化稿件处理流程,拓展多渠道宣传

一个高效、科学的稿件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地提升作者、专家和编辑的工作效率,对期刊的稿件质量产生重要影响[9]。目前,传统的出版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学报的快速发展,因此,学报简化稿件处理流程,增加电子版文稿出版协议,使作者不再需要多次盖章并邮寄纸版协议,只要上传电子版作者签名文件即可;学报缩短专家的审稿时限,设置系统自动催审邮件,以缩减审稿周期;学报的编辑加工从纸样转移到电子版,省略打印、扫描等步骤,使工作更加灵活高效;学报的排版稿件全部在中国知网实现网络首发,使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出版,大大缩短其见刊时间。

微信公眾平台是学术期刊提高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学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组织专题文章并添加专家推荐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联系作者、出版社、相关院系的微信公众号合作转发,并增加对与学报相关学者的报道,如特约编委和有影响力作者的信息等,扩大微信公众号的受众范围与影响力。同时,学报定期通过Aminer平台进行学术专题邮件定向推送,编辑也会制作虚拟专题进行邮件推送,并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利用学术会议的资源宣传学报,开展重点约稿。此外,学报每年都评选“优秀审稿人奖”和“优秀论文奖”,以鼓励和吸引作者,巩固优秀作者群体,回馈审稿专家。

三、学报的重点努力方向

(一)拓展校内外学术资源

当前,学报如何借助自身品牌优势,搭建学报与专家资源的桥梁,借力专家学术资源获得更多作者认可和青睐,开辟学报的“复兴”之路,是学报的重点努力方向。同时,在现有模式下,学报应通过与学术会议合作来挖掘专家资源,积极并深入参与学术会议的策划和举办,借助会议在专业领域的集中优势来宣传学报品牌,扎根一线科研团队,掌握最新的研究热点。

(二)打造特色栏目

虽然学报调整了功能和定位,服务于“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但是在具体的专题或者专刊设计上,学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特色模式。据杨新民教授介绍,《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通过创办特色栏目,向知名专家约稿,使该学报由1个专栏发展到每年至少2期专刊,在运筹学学科和三峡生态研究方向崭露头角[10]。因此,在特色栏目建设上,学报应结合每个学科专业的发文特点和实际情况,与学校院系科研部门、学科带头人、编委团队等共同策划与论证,设计既能体现学报特色,又能反映学术前沿动态的栏目,形成学报的重点组稿和约稿方向,发挥学报的学术引领作用。

(三)动态调整,长远规划

学报借鉴其他高校学报成功办刊经验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来探索转型路径,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面对短期内的大量投稿,编辑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稿件出版周期延长;在出版后期,编辑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宣传和推广稿件,致使论文影响力较弱,这就需要学报编辑部根据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编辑的分工和工作重点,及时汇总出现的问题,并与主管单位和编委团队协同解决。

随着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学术交流互动和学术成果传播更加便捷、高效,期刊不再是传统学术出版的唯一平台,其应转变为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王海蓉认为,专题策划的同时,学报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一系列的多元化管理和数字出版措施[11]。因此,学报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仅满足于做“跟随者”,而要做“领跑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注重编辑人才培养,利用新兴出版、传播技术,整合多元学术主体,引领中国学术出版风向标。

四、结语

在“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优质稿源流失、外部竞争缺乏优势及生存空间被压缩等发展困境,《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打破封闭的办刊模式,通过调整功能和定位,抓住“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挖掘校内校外优质学术资源,优化稿件处理流程等举措,强化自身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学报应在拓展学术资源、打造栏目特色、长期发展布局等方向发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转型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季潇濛,段玉梅.“建设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策略[J].学报编辑论丛,2021(00):174-179.

[2]黄祖宾.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149-153.

[3]陈瑞芳,张俊敏,张铁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定位探讨: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06):1086-1091.

[4]谭晓萍.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06):50-57.

[5]郭伟,唐慧.高校学报:以专业化转型服务学科建设[J].科技与出版,2021(09):12-18.

[6]李霜霜,余瑞芬.“雙一流”语境下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和转型路径: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J].出版广角,2021(15):51-53.

[7]周西西.“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报科研育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356-360.

[8]张小可.开放办刊: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J].编辑之友,2003(01):64-66.

[9]张威,艾云,郭娟.网络出版模式下稿件处理流程的优化:以《光子学报》的实践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10):52-56.

[10]黄颖.地方高校学报大有可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杨新民教授访谈录[J].编辑学报,2021(05):497-501.

[11]王海蓉.高校科技期刊专题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学报》“天琴计划”专题为例[J].编辑学报,2021(04):463-467.

[作者简介]金延秋(1989—),女,山东聊城人,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编辑。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功能定位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