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旅游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优质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创新,是基于科学发展目标的更深层次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风景区景观资源提升与保护策略,以期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助力旅游业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
生态文明旨在符合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统一,尊重自然界发展要素,与精神社会等环境高度融合。生态文明同样主张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实现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不同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生态的重要性在当下被突出和强调,提倡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在旅游过程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要协调统一,考虑旅游环境的承载要素及保护范围,多元统一与发展构建实施可持续战略。在相关建设中,生态旅游得以重视,应运而生。要尊重当地文化与旅游体验,尽可能减少旅游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让旅游活动能够更好地与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旅游风景区,主要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回顾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最早包括以下一些重大事件:1993年,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上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这一重要文件的诞生使我国首次出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并由此进入了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期。199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召开,通过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文件,我国开始逐渐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1996年,武汉市召开了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国际研讨会。1999年,昆明世博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实践。2000年,各地开始了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诞生。2008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发布,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规范。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被定为该年度的旅游主题。
中国生态旅游的宏观政策,包括了国家层面的大方针政策,和省、市、区的专项政策,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科学性等多种特征。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总结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相关成就,并基于过往经验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内容,对于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是旅游业重要的方针政策。生态旅游的国家层面政策要求旅游风景区做到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倡导健康旅游。2009年广东省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 “生态旅游” 概念的标准,同年北京市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生态休闲旅游评定规范,形成了旅游业的全新业态,这两者都属于地方宏观政策指导。
1 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于在区域内合理、有序、科学 地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开发后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地区制定了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其中作为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结合当地 特色编制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何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旅游业和全国开发生态旅游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是十分经典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三江源国家公园(见封底图2)位于青藏高原,地貌主要表现为山原、高山、峡谷,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表现为由亚热带转向温凉,土壤有强烈的冻融侵蚀作用,干旱程度逐渐增加。三江源国家公园拥有大量的维管束植物和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有机结合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了区域内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水资源、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生态保护。
图2 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
2 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生态脆弱性反映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生态系统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于外界干扰中所具有敏感反应和自我恢复能力。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呈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基于此,我国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协同相关行业制定相关规范,推进科学规划,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长期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负担。莫高窟等文化遗产让敦煌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尽可能去保护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拯救这片历史悠久的沙漠绿洲,对甘肃省政府提出来很高的工作要求。在此情况下,甘肃省政府先后批准了《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和《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大力投资了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月牙泉(见封底图1)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等多个生态保护和开发项目。
图1 月牙泉的生态旅游美景
3 制定生态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学思想,目标为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利用各方面的措施和手段,实行对生态旅游地的开发决策和科学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制订生态旅游管理法则对生态违法行为加以约束。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开展生态旅游后,政府部门制订了严格的管理法则,限制每年的游客数量,并对游客有严格的环保要求,例如游客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沿巡山路线观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等。
为了避免以往大建设的弊端再次出现,各地开始探索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对于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内第一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 2009年张家港市制定并通过的《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而后多地论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生态文明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也为更多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旅游开展的核心。传统旅游业主要定位实现经济增长,一些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缺乏正确的环保理念,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近些年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要结合生态位视角进行研发,重点关注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要素,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发展科普教育与素质拓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顶层设计下,旅游风景区急需进一步提升景观资源并加以保护。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区保护与开发要传承生态价值链体系,从旅游地出发保护生态环境各要素,实现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和谐,充分利用好经济手段,在开发的同时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空间、时间和保护三个方面的错位是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策略的主要体现。空间错位在人工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旅游环境中尤其重要,人工介入起到一定的基底与媒介作用。与城镇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选址,才能保证客源充足。时间错位可以在经营时间上尽量错开旅游旺季,开发新颖的项目抢占淡季市场。生态旅游的旅游资源季节性明显,在旅游淡季及旅游闲时段可以进行重点旅游地推广,在多元渠道上进行选择,通过一些图文介绍,新媒体传播,影视动画来传承旅游景区良好资源,推出各种旅游线路实现旅游定制化服务,满足各类客源进行生态观光与旅游度假休闲。传统生态旅游地的游览方式以观光为主,在未来的形式上要更加多元,旅游的类型要进行有效拓展,可以充分感知生态文明的价值。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应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的“三绿”模式。绿色生产,要求生态旅游在开展过程中,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这类旅游产品需要符合绿色环境标准;绿色服务,要求在生态旅游产业的服务中,经营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要符合绿色环保质量的要求,确保旅游风景区的景观资源和环境资源不受破坏;可持续性消费理念要在旅游者消费过程中被凸显,尊重环境价值与生态保护的优先级。游客在旅游风景区旅游时,要自觉保护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景区应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和活动范围,对游客进行科学的分流和疏导,做好旅游线路的规划安排,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设计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开发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系统的特征相协调。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要统一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观念。本文采用生态文明视角分析旅游风景区景观资源提升与保护策略,以及景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旅游风景区的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而很多区域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在新时代生态理念引导下,做好旅游风景区景观资源提升与保护,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实现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