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芳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抗日战争题材的文章,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抓住细节描写设计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由词入题,走近人物形象
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笔者首先出示词语“壮士”,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壮士”的理解。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壮士”呢?有的学生说:我查了字典,“壮士”就是“勇士”的意思。还有的学生说:“壮士”是为国家牺牲的人。笔者小结后引导学生思考: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五位八路军壮士,他们有什么英雄壮举?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而不是“战士”呢?以上教学,笔者抓住“壮士”一词,引导学生解读词义、思考其与“战士”的区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抓住细节,感悟人物内心
细节描写是故事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没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就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节分析人物,挖掘情感。如学习“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三个部分时,笔者首先布置任务:文章这部分有哪些内容感染你、打动你,请用笔画出来。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圈点、勾画。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我在“痛击敌人”这部分中感受到他们的顽强勇敢,五个人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作者把他们五个人写得很生动,班长沉着指挥,副班长打一枪就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时会抡胳膊,胡德林、胡福才的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这些神态、动作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五位战士对敌人的无比愤恨。还有的学生说:在“引上绝路”这部分,虽然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们为了连队和群众的安全,又义无反顾地把敌人引上绝路。笔者追问: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学生回答:从“斩钉截铁”感受到班长为了完成任务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毅然决然的态度;从“热血沸腾”感受到战士在班长的鼓舞下,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决心。一名学生补充道:从“屹立”感受到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纵身”写出班长的从容果决、毫不畏惧,“昂首挺胸”写出战士和班长一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说明每一种结论的依据。这样教学既使学生读懂了文本,也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人物的情感。
后续,笔者引导:文章在人物称呼的选用上有没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一名学生说:我发现在第一、二、三自然段中,用的是五位“战士”,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从第四自然段开始,人物的称呼发生了变化,被称为五位“壮士”了。笔者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本来可以撤退,可是为了连队和群众的安全,他们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绝路,这是一种壮举,所以称呼也就变成了“壮士”。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第一次掩护任务是服从上级的安排,而第二次掩护任务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群众和连队的安全,决心把敌人引向绝路,把第二次作为重点写更能突出壮士之举。学完全文,学生自然体会到不能把课文题目中的“五壮士”换成“五战士”,因为“战士”仅仅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而“壮士”则含有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
三、展开话题,体会表达方式
教学中,笔者结合课后练习展开话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回看全文,品味文章的表达方式。笔者提问:“痛击敌人”和“顶峰歼敵”的画面为什么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学生回答: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能把人物的精神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继续引导: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既有单独对班长马宝玉的描写,也有对班里五位壮士的概括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回答:这样写既全面又具体,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笔者小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读、演、写相结合
情景再现不仅是对文本的内化,也是一种情感的撞击。笔者布置了课本剧片段表演任务,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定角色。在感受第四自然段班长马宝玉的形象时,学生饱含情感的表演展现出马宝玉鲜明的人物个性,教育效果水到渠成。学生依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表演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人物进行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进而深入解读文章内容,从中学到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同时,笔者以学生现场表演为契机,设计了拓展练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场景,借鉴文本语言特色,写出场面的特点,注意点面描写的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的片段描写质量较高。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