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杰 郭向荣
摘要:所谓教学评价体系指的是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对各个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进行质量、效率、标准等方面的综合评定。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自然是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围绕思政课进行的综合评定,其需要立足思政学科特色,充分体现本学科的育人目标和育人价值。本文以教学评价体系的概念阐述开篇,讲述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改进策略
显而易见,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不够科学的现实问题,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素质提升与健康成长。为了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科学、系统地发挥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本文探讨了具体问题与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等提供参考意见,也试图以此构建其较为科学、较为系统的高效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价体系的概念阐述
教学评价是师生间相互衡量的评价,可以从量化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可以针对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总体性评价。教学评价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衡量与评价,学生上完课后的知识吸收程度,实现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也被考虑在评价范围内;第二,以教师为主体对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性衡量与评价,教师也需要参与评价,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与反思,并对上述提及的条件进行自主性评价,根据达到的育人效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进问题,以此来起到教学评价的督促与管理作用。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师还在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其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指标均与实际情况不符,更是缺乏大学生素质特征的融入,缺乏评价的科学性与系统化,使得教学评价体系没有起到设立其的基础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缺乏科学性评价指标
高校的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存在多处不合理之处。对于教师的评价指标均采用统一标准,忽视了学科特色,更没有考虑到具体授课情况、学生情况等。也就是说,全校统一式的教学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带有“奖惩性”色彩的评价指标更是不符合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教学评价应当适当与教师薪资、晋升、深造等挂钩,应当更重视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而不是通过结果对教师进行奖励与惩罚。这启示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应当选择恰当的指标进行科学性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指标也均考虑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本身的成长需求。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必不可少,树立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法制观、社会观也十分重要,但这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存在部分缺乏的。这启示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应当切实考量学生的綜合能力与素质成长。
(二)缺乏多元化评价主体
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主要采取管理层打分、学生打分这两种形式,缺乏对教师自身想法的了解和参考,也使得评价缺失了第一视角。从学生打分方面来看,不合理之处有三点:第一,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政课程为基础性课程,因此也就采用大班制教学,而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密切,教师也很难认全班里的学生,久而久之,总会有学生不认同教师的做法,更无论“打分”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了;第二,部分思政理论知识本身就晦涩难懂,即使经过了教师的处理也很难达到良好教育效果,那么,基础不过关、综合能力不强的学生就有可能听不懂,不愿听,也将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偏见,这样的“打分”也不具合理性与公正性;第三,实际上,青年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不是所有过了高考大关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辨识能力与思考能力,也就其“打分”总会掺杂主观因素,这样给出的分数自然是不公平的。从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来看,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就完全正确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思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具有主观性,而多元化评价主体的缺乏也必将导致评价结果带有主观性色彩,进而使得教学评价结果价值不突出、意义不明显。
(三)缺乏综合性评价方法
众所周知,思政课兼具知识性与思维性,对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有着促进作用,而思政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也必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目前,对于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填表、打分、座谈会等,偶尔也会邀请专家进入课堂参与评价和意见,但相对来说,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稍显单一,对师生进行改进的实际作用不够突出。实际上,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采用的方法也缺乏综合性,一般通过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几次成绩来综合评定,但这样的评价在本质上属于结果性评价。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所采用的方法缺乏综合性,思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是缺乏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三、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和改进策略
(一)明确科学性的评价指标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应当涵盖完全,涉及教学指标、科研指标等多个方面。教学评价目标应当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教学目标要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学内容要逻辑严谨、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并且符合时代特色、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教学方法要体现高效性、高质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效果要让师生双方满意,同时能够提升思政教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指标也应当涵盖完全,涉及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具体指标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价值、实践技能等,学习态度应当是正向、积极的;学习的动力应当源源不断的,代表着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学习能力应当是不断进步和成长的,代表着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实践,并能够用发展、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价值应当体现在学习收获上,代表着有意义、有深度的学习,学习这件事应当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技能应当是不断进步,代表着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实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体应当由学院领导、学院督导组、其他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学院管理层需要进行实际听课、访谈、考察等,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进行全面评价。而学院督导组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更多、更杂,主要考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细节等,还需要结合学科特色进行整体性评价。其他教师多为本学科教师,其评价也更具有参考性,同时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学生评价主要考察的方面有是否符合学情、是否满足学习需求、是否切实收获学习体会等。与此同时,教师自评也十分关键,其代表着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和反思。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主体应当由教师、家长、其他学生等组成。其中,教师评价固然重要,其他几种角度的评价也需要切实考量。教师最能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能够结合思政理论知识评估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更深,也能够结合学生的品行、表现进行总体性评价。其他学生与该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评价,因此可信度更高。学生自主评价似乎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代表的是学生对自身思想、行动的审视,对自身学习状态、价值观的反思,因此同样重要。
(三)实施综合性的评价方法
对教师进行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下综合性评价方法:线上评教是网络时代的重要育人方式,完善和优化这种评价方式是当前高校方面和思政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相关学院、部门应当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学讲座等,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给予任课教师更多教学和管理工作上的反馈。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有必要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及时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对教师的期待,让教师有更多本职工作或个人方面的参考。
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下综合性评价方法:一方面,考核大学生的最终成绩,其成绩需要按照特定比例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成绩等;另一方面,评价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学生访谈等。
(四)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
高校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革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创新厚积薄发的,也就是说,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其他教师、学生等角色共同构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理念十分必要,以此促进人才培养体系革新和人才水平提升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但不应当是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一切评价为了促进大学生进步和成长而提出。只有确立了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思政教学评价體系才能够围绕学生主体进行,也能够使广大教师积极监督和管理学生的思想状态,同时能够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思政学习中,反而能够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理念至关重要,其是革新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其评价体系更是重点与方向不明,没有起到监督与管理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结合大学生的素质特征创新评价模式、优化评价方案,让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助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全面型人才,进一步促进国家繁荣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宏敏,李会杰.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重构原则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09):99-102.
[2]王菲.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0):33-34.
[3]陈华,吴永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的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6):85-86.
作者简介:
李韶杰(1974-),男,新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农村问题研究和思政课教学。
郭向荣(1967-),新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马克思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