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凡
摘 要:随着文字的发展和完善,篆书不再适用,于是大篆的结体和用笔模式被打破,形成了隶书,史称隶变。隶变完善了书法笔法,并逐渐由隶书演变出了草书、楷书、行书三种书体,书法书体得以发展和完善。其中,隶变对草书的影响尤为重要,一是开启了草书不同的发展路径,二是对草书的审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从隶变入手,分析隶变与两汉草书的关系及隶变对后世草书的影响。
关键词:隶变;两汉;草书
一、隶变的历史背景
(一)大篆到隶书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秦国崛起,国力强盛,在七国争雄的过程中,近攻远交,到秦王嬴政时,完成了统一天下事业,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制定了许多制度,将政治、军事、财政等大权集于一身,完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统一,其中就有“车同轨,书同文”。战国时期的文字是不统一的,各国家或各区域民间通行文字在保留金文大致风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草化,人们称这种字体为草篆,草篆也是隶变的前期基础。一种书体在基本成形之后便会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加草化,二是更加规整化。大篆也是如此,草化发展成为草篆,规整化则发展为了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初期,由于各区域间文化有所差异,对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都是一大障碍,于是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但小篆过于严谨、烦琐,故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使用简洁的文字结构,这也是隶书的雏形。对于隶书的起源,传播最广的一种说法是程邈造隶。秦始皇时期,狱中事务繁杂,需要书写大量的文书,而官方书体小篆在书写过程较为复杂且费时,程邈便将这种文字整理统一,创造了隶书,后被秦始皇采纳,成为日常的通用书体之一,以佐助秦小篆,又被称为“佐书”。从大篆向隶书转变的这一过程,即为隶变。
并不是这一时期的所有国家的文字都可以发生隶变,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楚书写性简化与潦草书写这两个概念。产生隶变这一过程是因为篆书的书写过程较为复杂,而官吏的日常事务及要书写的公文量又特别大,所以需要对篆书进行方便书写、符合书写特征的简化,这一简化过程对篆书的笔顺、结构进行了部分改变,提高了书写速度,这就是书写性简化。而潦草书写是在保留篆书结构的基础上,并未改变其结构与笔顺,仅对书写速度进行了提高,这是潦草书写和书写性简化的区别,而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各国文字中只有秦系文字进行了书写性简化,也就是说在各国文字中,只有秦系的文字才能发生隶变。
隶变后产生的早期隶书相较于以前的书体,变化是非常大的,笔画的体势和波磔的跌宕起伏显示出了独特、奇异的美感。有些学者根据长度有限的竹木简牍与成熟隶书的扁方结构特征,认为隶书自汉武帝时开始向扁阔的结构发展,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在狭长的竹木简上要尽可能将字写大,而一简中容字又要多,容字多就可以节省篇幅,但是字与字之间不能太挤,要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人们能清楚地进行阅览,于是就将受篆书影响而保持纵势的古隶尽量压扁,使下垂的波磔尽量向左右伸展。这种推测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完全符合事实。根据秦简和汉草书简牍中长方结构的字与简册上字的多少安排,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书写者并非有意要考虑在单个简牍上为容纳更多的字,而将字形压扁。
(二)隶变的重要作用
《四体书势》对隶书的产生及其特点具有较为系统的概括,简述了隶书对篆书省简的书写方法与特点。从文字的发展和书写模式上来看,篆书转变为隶书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也就是说,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更加符合书写规律的书体。隶变书体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用笔和结构两个方面。一是用笔。隶变在篆书原有的较为单一的平动用笔、圆转用笔的基础上,增加了方折及提按等用笔形式,丰富了书法的笔法。二是结构。隶变将篆书原本纵向切割的空间变为横向,对称变为不对称,字形由瘦长变为扁方。在西汉时期,隶书成为官方通行的书写字体,这种隶书作为手写体,被广泛地运用在日常公文中,并不断演变,沿着规整化与草化两种道路并行发展。这种手写体隶书在规整化发展的道路中,吸取了碑刻的风格特点,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得更加系统和完善。
东汉是隶书发展的高峰期,隶书书写中带有波画,这种波画讲究蚕头燕尾,是隶书中的代表笔画。从目前出土的简牍帛书中可以看出,之前以纵向为主的竹帛书迹已经演变为以横波为主,这也是东汉常见的一种书写模式。可见汉代对隶书的使用已经十分广泛,理解也有所加深,并逐渐走向成熟。隶书在这种完善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而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草书、楷书、行书应运而生,并初具雏形。书法美学也由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步变得丰富、完善,并由官方建立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除此之外,汉代也十分重视书法教育,规定了书法学习的范本。读书人甚至可以通过书法在郡县乃至中央的文书部门获得职务,可见汉代对书法的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隶变背景下隶书的形成所导致的,隶书在向楷、行、草转变的过程中,使中国书法的书体更加豐富,风格多样,千变万化,独具艺术韵味,使书法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艺术化、系统化。
二、两汉草书的形成与发展
(一)隶草、章草与楼兰残纸
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说明了草书产生的原因:“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草书最初产生的原因在于战事繁忙,官员没有过多的时间工整地书写战报或公文,所以产生了隶书的草写,即隶草。这一时期的草书并没有被文人士大夫加以艺术性的创造,还是以实用功能为主。而东汉时期流行的章草,已经被文人士大夫们加以艺术性的改造,而且风靡东汉,争相竞习,如赵壹在《非草书》中所说:“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可以看出章草传播之广和文人们学习之疯狂。
早在《睡虎地秦简》中就有许多文字已经呈现出了章草的笔画特征。以《居延汉简》为代表的西北汉简,风格粗狂、奔逸,书写速度较快,章草意味更加明显。在这些墨迹中,呈现出来的更多是由隶书到草书的发展过程,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草化隶书,这种草体是从草书萌芽期到草书成熟化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唐代张怀瓘称“章草即隶书之捷”,认为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和连带形成的草化书体,是一种正式书体的速写,是标准隶书和草稿相结合的书体。在西汉初期出土的竹帛上,隶书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连写和带笔,西汉晚期的《居延汉简》已经具备章草的雏形,其中出现的草书字形已经与之后的标准章草字形基本吻合。东汉初期的草书则已基本成熟,到汉成帝时,简牍上所书的草书已经较为纯粹了。可以说,章草的形成是书法字体在演变过程中由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章草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解释,因汉章帝喜好这种书体,并命杜度等奏事用之,故得名。张怀瓘在《书断》中云:“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而“章”又以音乐的乐谱十小节为一章,久而久之,就把“章”字规范化和章程化了。
《急就章》是西汉时期史游所作的章草作品,章草从最早的实用性中跳跃出来,成为具有艺术自觉性的一种书法形态,这说明章草在学习体系中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那时的草书书写还带有很浓厚的隶意。在章法上,每个字大小相同,稳重平衡,单字里笔画稍有环绕,但字与字之间没有连带。章草具有强烈的古朴雅致气息,而它的古雅从隶书而来,在收笔时更把隶书的燕尾呈现得淋漓尽致。到了东汉时期,草书的发展程度更加明显。到了曹魏时期,在楼兰残纸中,人们能看到当时书风的演变,书写也从木简转变到纸质,逐渐变得复杂多变,艺术风格也变得丰富多彩。楼兰残纸的作者不仅有汉族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不同的书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汇集在楼兰鄯善的特殊人文环境之下,展现了一个新奇的书法艺术流派。文献记载的出土实物证实,章草是从篆书演进隶书阶段自然而然展现出来的一种新生字体,从秦汉到汉末再到魏晋时代,章草迎来了短暂的高峰时期。在章草的发展中,一代人又一代人在书写中加入了许多不同书体的特征,使其更加具有表现力,章草也成为独立的书体。由于楼兰残纸的出现,今人才得以在章草创作中取法于简帛以及残纸墨迹,从而使作品更加高古。
(二)今草
隶变化转为折,化圆为方,将字形压扁,加入波挑,打破了篆书的书写模式,完善了书法的用笔方法,也是在此基础之上,今草才得以有产生和转变的前提,隶变为今草中的连带用笔和后世发展过程中轻盈的笔调提供了基本的笔法基础。但是在由隶变产生隶书又形成章草的过程中,随着隶书的不断完善与规范,章草也逐渐走向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书的自由发展,失去了早期草书自由浪漫的书写笔调。从皇象的《急就章》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化在逐步加强。今草正是章草在不断变化中产生的新的书体风貌。在用笔上,今草去掉了章草的波挑,结构上由横势变为纵势,转变了字字独立的章法,并且改变了章草的一些字法,使用了更简便的草法。今草相传是东汉时期张芝所创,但流传最广泛的说法还是王献之对王羲之的评价:“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从张芝的《八月帖》中就可以看出,章草波挑的痕迹已经淡化了许多,卫瓘的《顿首州民帖》已和后世今草的风貌十分相像。但这种书写方法也只是在日常书信和草稿中出现,并不是正式的使用书体,可以看出当时今草还没有脱离隶变背景下章草的限制,但其为“二王”的今草变法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文字的演变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就能决定的。从出土的简牍来看,今草和章草之间不一定是一种继承关系,也可能是时代发展演变出来的两种草书形式,在书法艺术上,章草的发展较为广泛,并且法度完善,但是固定的草法和字字独立的章法却失去了许多艺术气息。因此,今草发展了起来,书写风格变化万千,与当时的章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隶变对后世草书发展的影响
两汉是我国书法的一个高峰时期,两汉具有400多年的历史,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都已经产生,书法五体完备,笔法和结体也发展得非常丰富,从小篆的象形文字到隶书的简洁、熟识的转变,给后世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隶书的发展是中国汉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改以往的风格面貌,由圆为方,字形压扁,带有波磔。在隶书日趋稳定的同时,草书、行书、楷书也相应出现。可以说隶变是后世书法形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隶变是草书形成和规范化发展的前提基础,打破了篆书不能连写、快写的桎梏,开启了草书的前序。在后续的发展中,人们在日常的书写应用中已经全然把隶书的波磔去掉,转折亦圆亦方,带有更多的尖笔,笔画之间带有连带,逐渐演变成今草。在隶变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章草和今草两种草书路线,直至后期大草产生,草书体系彻底完备,同时在隶变的影响下,书法审美走向自觉,书法从实用走向艺术,以致后世草书也不断走向艺术化、性情化,成了五体之中最具有艺术特点的书体。此外,隶变及两汉所处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草书自由演变的进程,波挑的产生阻碍了草书的连绵,随着隶书完善背景下章草的规范化,草书的艺术性也有所缺失。两汉书法发展过程都是通过“变”来达到体系化、完善化的,但两汉作为书法发展的黄金时代,隶变对草书依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画和结构都有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书写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充分体现出了隶变的重要作用。两汉时期的书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时代意义,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两汉书法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地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各有精通的书体,并且出现了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文章,所以书法在汉代已经发展为艺术自觉。汉代书法让人们有了极大的遐想空间,使人们能够通过书法感受时代之美,以及感受从简牍、碑刻到纸质书写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竖排版)[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3]张希平.西汉前中期简帛所见古隶书写与隶变蠡谈[J].文化月刊,2021(12):156-158.
[4]朱敏敏.秦至西汉简牍笔形书写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5]慕德春.由汉碑看东汉隶书的發展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56-57.
[6]汤雷.东汉隶书波磔探究及创作借鉴[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1.
[7]胡华靓.论篆隶笔意对章草书法风格的影响[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1.
[8]郭岩.楼兰本《急就篇》章草书法艺术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1(27):84-85.
[9]吴熙雨.汉简草书及其发展脉络简析[J].文化学刊,2020(8):222-224.
[10]沈澎.唯用是尚:《非草书》的另一种解读[J].大学书法,2021(6):142-145.
[11]孟云飞,孙秀明.隶书的发展演变与审美[J].艺术传播研究,2020(1):53-61.
[12]祁洋.文章学视野下的居延汉简实用文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