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婕
现在,有些高中生写议论文时常常会以叙代议、以例代议。几句小众的名人名言加上几个独特的例子,往往可以换来一个不错的作文分数。在此并非是要否定论据的重要性,只是长此以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会越加重视论据而忽视论述方法,浅议辄止,忽视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思维的深刻。而所谓“说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分析事物的因果。通过合理运用因果说理的方法,能够提升作文的内在思维。
“多角度探究原因”是引导思维走向深刻的路径。它包括下面几点。
一、正面思考
直接从正面思考原因的不同种类。可以由浅层到深层(本质)、次要到主要、内因到外因、历史(追根、溯源)到现实(时代特点)、人性到制度、个人到社会、偶然到必然、物质(肉体)到精神(思想、心灵、灵魂)等等。
二、反面思考
对原因从反面进行推理、假设,或者是思考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侧面思考
可以从哲学高度、美学高度来展现生活道理。也可以从自然、绘画、建筑等角度进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也就是从自然界到艺术界到社会领域。
在挖掘思维路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某一现象或观点的因果分析,使抽象的思维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综上,运用“多角度探究原因”之思维路径进行思考分析,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思想更具深刻性、论证更添说服力。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导致一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维度的。因此在实际写作当中,需要有具体可行的路径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有深度地对原因进行挖掘。
“多角度探究原因”有下面的操作方法。
一、多问“为什么”
事物的“因”与“果”是动态、多维的。寻找、分析复杂事物间的因果链条,是深入理解事物、探索解决方略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说理聚焦,才能使文章的论述更有深度。因此,“设疑→回答→再设疑→再回答”是因果推理思维的基本路径。
二、运用“思维导图”
寻找因果关系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论证, 让结论与原因之间建立起严密的论证链条。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展开因果分析。
总之,多角度探究原因是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思维的重要方式,恰当地使用,能够提高作文的思维品质。熟练运用多角度探因也是我们写好论述文的基础。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如果能做点因果分析,多维度多层次地追本溯源,充分挖掘论证该观点得以成立的理由,形成论点、论证、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力量,那么,以其鲜明的思辨性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就不会是难事。
参考文献:
[1]程秀,李國英.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之因果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05):107-110.
[2]任富强.走出因果论证误区[J].语文学习,2016(1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