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22-04-27 00:45林海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挖掘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德育价值,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有效的育人途径。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该做到思想重视、引导到位、方法讲究、评价得法。就方法而言,包括1.情境创设,调动学生情感;2.朗读表演,感受形象魅力;3.实践探究,避免脱离生活;4.展示成果,提升综合素养;5.能力迁移,拓展渗透途径;6.比较阅读,增强德育效果。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德育渗透 《红星照耀中国》

语文课程因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主要例子,讨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思想要重视

首先,由于阅读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工具和适应社会的手段”,是“确立政治立场的必由之路”[1],所以,教师要有整本书阅读的德育渗透意识,有目的地将德育教育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通过阅读有深刻底蕴的作品,感受作品中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培养批判的思维;通过阅读正能量的作品,继承优良传统和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感受时代精神。在整本书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选择真正有德育价值内涵的整本书。整本书的范围极为宽广,既有通俗的[3]又有高雅的[4],既有只是一段时间里人们竞相阅读的[5],又有“一代接着一代的读者不断筛选”阅读的[6];但毫无疑问,其中最有德育价值的是“历经考验”的名著[7]。

名著凝聚了世界优秀文化的结晶,经过时间的考验,表达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体验,优秀的名著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个人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在阅读中思考,观照自身,反思自我,不断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阅读经典名著,体会经典语言表达的妙处,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和影响,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再次,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前通读、精读整本书,领略其“精髓”、“奥妙”[8],并且有“相应的思路、措施和条件”[9],而非“停留于既有的只针对单篇课文教学所设计出来的那一套”[10],以免把整本书阅读变成“政治任务”课[11],或者将有趣的阅读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总之,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整本书阅读的德育价值,又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

二.引导要到位

像《红星照耀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共产党人如何在极其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排除万难,追求理想和信念,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我们能看到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无数热血儿女依靠顽强的信念、坚定的信仰,克服困难,矢志不渝。理想与信念、长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是《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中的显性德育资源,也是当代中学生需要培养的精神和品质。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引导要到位,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蕴,感受优秀人物的精神世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要在“正面德育因素”上下功夫,而且还应该留意那些“负面德育因素”,帮助学生“辨析和批判书中的糟粕”[12]。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予以推荐的读物《谈美书简》,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其“时代局限性”[13]和“学理性缺失”[14]。再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推荐的读物《湘行散记》,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其内含太多“战争、暴力、死亡、黄色、毒品等元素”的不足取[15]。

三.方法要讲究

1.情境创设,调动学生情感

像《红星照耀中国》,从发表至今已有80余年,学生自然有时代久远的隔膜感。因此,教师应设法拉近学生与作品距离,让学生能有沉浸式阅读体验,从而加深学生阅读体会,避免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

在阅读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序言和其他辅助资料,联系历史教材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原因,并明确作品的背景是当时中国正处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和抗日战争的初期。

由于“看电视或电影”是年轻学生“最喜欢做”的事之一[16],所以教师可借助其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17]。关于长征的影视资料有很多,教师搜集相关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剪辑,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长征途中面临的艰苦条件。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18],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在历史跌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领导下,中国人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最终取得胜利的伟大与艰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

2.朗读表演,感受形象魅力

《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描绘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一系列中國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将领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拨、英勇卓绝、不怕牺牲的伟大斗争精神。在阅读中组织学生朗读相关片断,通过丰富有感情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演,把握人物形象精髓,进而感受人物魅力。如学生表演斯诺第一次遇到邓发这一情节,当时敌军悬赏五万元要邓发首级,但邓发乔装打扮后大摇大摆出现在车站,并主动和斯诺搭话。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将动作、神态和语言模仿得惟妙惟肖,形象展现了邓发热情活泼、勇敢大胆的特点,很好地体现邓发的英勇无畏和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蔑视。这种借助表演形式的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19]。

3.实践探究,避免脱离生活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显形课程”又要重视“隐形课程”[20],引导学生把阅读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避免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脱节[21]。

汕头市是一座百年商埠,更是一片红色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跟《红星照耀中国》中一样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者,他们在汕头大地上留下光辉的印迹[22]。笔者学校所在的外砂镇也有不少感人的革命故事。在对《红星照耀中国》进行二次阅读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红色印迹”的实践调查,学生分组合作,寻访身边当年革命的参与者、知情者,重访当年革命活动据点,了解汕头当年革命历史。活动中,当地学生采访村里知情的老人,找到当时大衙村地下交通联络点,搜集了大衙村“红色渡口”和其他革命活动的相关资料,将采访搜集到的照片、文字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在汇报课上进行交流展示。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红色历史,增强了自豪感,又在比照中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深化了。

4.展示成果,提升综合素养

阅读成果展示,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23]。比如,利用课前5分钟,学生简单分享近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心得体会或朗读摘抄的书中内容。再如,用解说思维导图分享当周阅读内容以及“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讲故事比赛、知识抢答比赛等活动”[24]。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倾听、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5.能力迁移,拓展渗透途径

教材中的显性材料是德育渗透的首要资源,但阅读前后的各个环节,都适合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虽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25],但反过来,写作也能促进阅读[26],也能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总结阅读感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亲自体验了,就会有真实的想法。“针对阅读进行写作”[27],写作活动能深化阅读理解,让阅读更具德育效果。

6.比较阅读,增强德育效果

正如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姚佩琅所言:“优秀教师的名著教学能激发出学生读某一名著的强烈愿望,而卓越教师则能让学生读名著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28]整本书阅读不是单本书孤立的阅读行为,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在阅读中找出共性,强化阅读体会,增强德育效果。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可同时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探讨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保尔与红军战士精神品质的共同点,及为理想而奋斗、不怕牺牲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像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红岩》和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所写的《北行漫记》,也可与之进行比较阅读。

四.评价要得法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评价”这一环节不可或缺,它是对阅读效果的检验,也是阅读兴趣延续的动力。教师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29],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几个方面完善评价体系。学生完成每阶段的学习任务,其形成的学习成果便是自评的一种方式;学生间互评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通常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阅读成果,其他学生点评,这一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教师应“重视过程性的评价”[30],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不单独限制于学生呈现的阅读显性结果,而要注意到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和进步。

当前,中学生不少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低,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甚至偏激心理;社会参与度不高,“更倾向于‘平面’的东西,也更倾向于从‘平面’上看问题”[31];在飞速的经济发展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日益感性化与庸俗化”[32],“刺激的网络互动游戏”成为“课余娱乐的首选”[33];对未来感到迷茫,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故而,语文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在整本书教学中,首先是自身要坚持“阅读先行”原则[34],在阅读上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35],其次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在“多维的、综合的”“深探究”方面狠下功夫[36],让学生在深切感受历史精神和时代气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真正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西班牙)国家公报.阅读、图书和图书馆法[A].姜璐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江苏省全民阅读办,编.国外全民阅读法律政策译介[C].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100.

[2]黄焕娜.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及方法与途径[J].文学教育(上),2020(09):70-71.

[3]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2-18.

[4]郑惠生.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0-20.

[5]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2):21.

[6]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13.

[7]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95.

[8]鄭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3.

[9]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8-123.

[10]姚佩琅.高中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定位——以《课标》、教材、高考的分析为基础[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5):29.

[11]姚佩琅.德育视野中的校办读书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1.

[12]郑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8.

[13]郑惠生.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局限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10-13.

[14]郑惠生.《谈美书简》是“现代中国美学经典”吗——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学理性缺失[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11-16.

[15]张小华.“文艺学批评”视域下《湘行散记》的局限性——基于“初中生审美教育”意义上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21(07):130-136.

[16]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92.

[17]黄树芝.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文学教育(下),2018(10):86.

[18]陈宝红.在高中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文学教育(上),2018(06):101.

[19]康璇如.在课堂教学中推动课外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9(01):119.

[20]郑惠生.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个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7(34):37.

[21]黄焕娜.在综合性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文学教育(上),2015(02):88-89.

[22]陈欣婷.论潮汕红色革命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5):50-51.

[23]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12.

[24]郑惠生.“视听时代”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纸质读物探讨——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116.

[25](美)艾丽斯·马蒂森: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M].王美芳,李杨,傅瑶,译.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253.

[26]黄焕娜.城郊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5):23.

[27](美)露西?麦考密克?卡尔金斯.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M].韦丽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82.

[28]姚佩琅.汕头市东厦中学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9(08):110.

[29]黄焕娜.农村学校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新尝试[J].文学教育(上),2017(10):71.

[30]肖钿.整本书教学:选择、安排和评估[J].文教资料,2020(02):79.

[31]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40.

[32]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136.

[33]林海纯.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讲座  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7(10):68.

[34]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0.

[35]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5.

[36]姚佩琅.名著阅读理念与教学理念[J].文学教育(上),2019(07):9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YQJK325,项目负责人:黄焕娜)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