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玲
内容摘要:古典诗词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问题导向”激发兴趣、“诗词诵读”体会情感、“诗词编创点评”感受活力、“诗词竞赛”展示风采等多维度古诗词教学法,能突破传统教学弊端,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法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美。从《诗经》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明清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传达的丰富情感,也能体会到优美的旋律,情景交融、回味无穷的意境美,古典诗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典诗词是普通高校通识课《大学语文》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古典诗词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典文学中的一座宝库,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学生容易对古典诗词产生审美疲劳。古典诗词一直伴随着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教材中选录了大量的古诗词。但中小学阶段多围绕着应试教育,对古典诗词更多强调的是背诵记忆。背诵记忆固然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方法,但理解、鉴赏、感悟生发,从内心深处喜爱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情感体验模式更为重要。因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多停留在初高中的认知层面,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再次遇到古诗词时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不愿意温故知新。即使遇到从未接触过的古诗词也往往表现出为难情绪。另一方面,当下流行文化、叙事文学和各种短视频的流行,年轻人多偏爱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叙事性较强的影视剧或网络小说,对抒情类的古典诗词缺少关注。
面对以上挑战,显然仅通过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与鉴赏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领悟古典诗词的意蕴和文化魅力;更不能适应当下文化发展的趋势,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感悟古诗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古典诗词“活”起来,对《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本人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从“问题导向”激发兴趣、“诗词诵读”体会情感、“诗词编创点评”感受活力、“诗词竞赛”展示风采等多维度展开古诗词教学,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首先,“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当学生面对一首与当下语言和时代环境有距离的古典诗词时,会表现出为难情绪。如果老师能结合古典诗词抛出若干个有趣味的问题,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就能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例如学习《诗经·周南·桃夭》提出:“这首诗古人会在什么情境下演唱?”、“桃之夭夭”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逃之夭夭”有什么联系吗?这些问题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对诗歌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与当下语言文化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古典诗词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文化长河中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问题很有可能多集中在语义层面,不要认为这个很肤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1]。充分理解古诗词的语义层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基础。不管问题的难易,深浅,都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古典诗词。
再比如学习《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重”的读音及其理解?“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句与离别之关系?“浮云蔽白日”的“浮云”、“白日”是什么意思等等。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重”字引导学生理解叠词在古诗中的运用;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引导学生理解“比兴”手法的运用;从“浮云蔽白日”看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总之,无论学生抛出怎样的问题,教师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完成对古诗词整体内容的理解。
但是教师也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的问题层面,要抛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去拓宽、拓深学生的视野。如在这首诗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典诗词中常用的离别意象有哪些?古典诗词中包含的离别情绪有哪些?古典诗词写离别的特点是什么?围绕以上问题讨论与讲解,学生既能把握古诗的思想艺术,又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以点带面地了解了古诗词中离别主题的书写。
问题导向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動性。
其次,“诗词诵读”增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知。“诵读”是一种身心的情感体验过程,是学生亲密接触和领悟古诗词,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最佳方式。在诵读中深刻的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审视自己的情感。诵读前,背景音乐的选择,道具的运用,语调、语速节奏的把握等都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表现,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求声音节奏,对于诗就多少是门外汉?”[2]如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教学中,让学生选择离别诗歌的背景音乐,思考每一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及道具的运用等。通过以上环节,让诗词诵读成为一场主客体的交流,让诵读变成一次与古诗词的约会和对话。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之离别与今人之离别的异同,从而明白“离别”是人类情感的共象,又因为时代环境的变迁,不同时代的离别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
总之,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学生伴随着再思考与再理解的过程,对诗词的理解从语义层、意蕴层上升到文化层面,拓展了诗词的审美空间。
再次,“诗词编创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古典诗词是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抒发,即使再优秀的古诗词也是他人之酒杯。现代人有着许多不同于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怎样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也是当下古典诗词学习的意义之所在。对古典诗词进行现代“改编”,进行仿写、改写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改编可以根据不同的诗词内容,形式灵活多样,如改编成现代诗文、舞台剧,也可以配乐演唱等等。这些改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对古诗词的理解有着进一步的深化,下面结合课堂案例进行论述。
如在讲授《诗经·王风·采葛》时,全诗如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课堂上首先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思考《诗经》中的植物描写及其意义、诗经中的“时间”意识等:然后选取相关音乐为背景让学生诵读全诗,在诵读中感受《诗经》中的爱情书写特点。接着布置“编创”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改写。这里引用课堂实践中一位学生改编的作品举证:
《葛思》
素手采葛,莞尔一笑,三月已成过往;
纤手采萧,回眸一笑,三秋白驹过隙;
柔手采蒿,相逢一笑,刹那间天荒地老。
显然,这首诗基本上沿用了原诗的基本情感和框架结构,但情感抒发的方式和情感强度等方面又包含着现代性。在学生完成改编后,可以根据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改编的诗歌与原诗有着怎样的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古典诗词的抒情模式和情感抒发特点与现代诗之间的差异,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诗经》的写作特点。在充分理解原诗词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改编,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把古典诗词改编成具有一定情景、情节的小小说和舞台剧。古典诗词不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而且许多诗词带有一定的情景性。如《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根据这首诗学生创作成舞台剧《新嫁娘》,在原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具体的布景和一定的人物对话和情节,使一首简单的小诗变成了一幕多姿多彩的生活剧。因为篇幅所限不在这里上传学生改编的作品。
古诗词还可以编创成短小的音视频。古典诗词本身具有较强的音乐美,对古典诗词进行现代流行歌曲的改编在音乐方面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先秦时期的《诗经》本身就是与乐舞相结合的;汉乐府也是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歌谣;唐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在唐代已经被乐工和歌女们编唱出来,“旗亭赌唱”的故事充分说明唐诗被编创成歌曲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风尚。后来的宋词更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袁行霈先生指出:“唐五代北宋的词,基本上可以称为当时的流行歌曲。”[3]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音乐化的编演,不仅有利于唤醒和体验古诗词的原貌,更是对古典诗词的现代演绎。当下有许多中国风式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很多本身就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和启发,如:《东风破》、《菊花台》、《发如雪》等等。还有许多创词人如陈涛、黄安、香港的黄霑等都擅长化用古诗词。中央一套推出的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让古典诗词与音乐、舞台等多媒体元素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该节目对古典诗词精心打造,并请优秀歌手和艺术家改编、创作、演唱,收视率居高不下。这种融古典与现代為一体的诗词编唱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许多研究者也认可这种改编“使流行歌词既保歌的明白晓畅,又添诗的含蓄隽永;既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与品格,又带有现代人的精神与气质;既蕴含古典的语言内蕴,又存在当代的音乐形式。” [4]实践证明这种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的编创让古典诗词穿过历史的尘埃走向现代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学语文》课堂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当下性改编与创作,利用音乐或短视频等现代元素进行古诗词编创。本人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讲解宋词时,对宋词进行语义层、意蕴层的讲解、讨论后,要求学生改写,最后让学生对自己改写的作品进行编演,创作出集音乐、视频、文字或舞蹈(根据个人特长)相融合的艺术作品,进行表演呈现。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编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超高的热情,提交的自制视频整体质量不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古诗词音视频编演不仅让《大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生动起来,也让古典诗词与学生当下的文化消费结合起来,让古典诗词更自然的走到学生的心中。
最后,“诗词竞赛”展现学生文化风采。积极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古诗词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和进步,开展诗词大赛对于学习古典诗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的热播,掀起了诵读古诗词的文化热潮,把古典诗词与竞赛相结合的综艺节目也越来越多,大众对古典诗词的认知也越来越多。《大学语文》课外活动也需要来点竞赛活动,结合“诗词诵读”、“诗词改编”开展综合性的诗词实践活动也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赛,借鉴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某些题型和竞赛环节,如“九宫格”、“飞花令”、“诗词常识问答”等,也可以创制出有着明显的校园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如团体赛和诗词编演展示以及评选“校园诗词之星”等。这种竞赛性的诗词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优势。首先,它具有展示性,能激发学生把诗词内在修养变为一种外在的精神张扬,通过评选“诗词之星”,让更多热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在当下找到学习的力量和方向。其次,它具有群体性,共同答题,角逐竞赛,能让潮气蓬勃的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变古典诗词的“孤独修行”为一场集体的“诗词切磋”,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围绕着“问题导向”激发兴趣、“诗词诵读”体会情感、“诗词编创点评”感受活力、“诗词竞赛”展示风采等多个环节和步骤进行古诗词多维度教学的尝试与探索。突破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课堂讲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通过年轻人喜爱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采用情景剧的方式演绎文物或经典作品,收到许多好评。《经典咏流传》同样也是创新性地运用现代音乐和舞台技术传承古典诗词,收到了好评。这些成功的探索证明文化传承需要创新。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学长河中的一座“文学宝藏”,在大学课堂上的教学也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探索。以上进行的《大学语文》课堂探索融讲授、讨论、诵读、改编、演唱、竞赛等多种实践方式相结合,拉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让古典诗词“动”起来,“活”起来。对传承和发扬古典诗词,古典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一定的探索意义和价值。
当然以上教学实践的探索还需要在具体教学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大学语文》教学中其他知识单元如古典散文和古典小说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借鉴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文芳.当代流行歌词对古诗词的承传[D].东华理工大学,2013.
[2]马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朱志荣.论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J].文学评论,2007(05):143-148.
[4]杨力.用音乐架起理解的桥梁——古诗词改编为流行歌曲歌词的几种方式[J],飞天2010(10):117-118.
[5]沈志斌.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6(03):73-75.
[6]杨利英.《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现象探[J].新闻战线,2016(8x):111-112.
注 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95.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九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07.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79.
[4]文芳.当代流行歌词对古诗词的承传[D].东华理工大学,2013.
课题:本文系2021年武汉传媒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XJKS212Z)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