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26 02:51刘明明刘学松汪江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专业课育人

刘明明,冉 翔,刘学松,汪江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一年级本科生刚走进大学校园,充满新鲜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充分利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有意识、有步骤、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正是我们专业课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使命和责任[3].然而,如何避免将“课程”和“思政”简单加和,教条地、机械地将思政内容“塞进”专业课堂,而是将“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有机融合,是值得专业课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新课题[4-5].

本课题组从药学专业的特点出发,结合近年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目的是推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全新育人理念,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离不开一支德才兼备的专业课教师队伍[6].作为专业课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德修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所有专业课教师共同的任务,必须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有机化学”专业课教师,我们有意识地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自学研讨、“学习强国”等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营造出良好的思政理论学习氛围,自觉接受并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此外,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综合能力,在备课阶段就要狠下功夫,吃透教材,围绕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融会贯通、转换自然.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PBL 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突出药学特色,深挖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

思政元素和案例库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7-8].教学团队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找准切入点,深挖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建立案例库,重点突出“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发展史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等(表1).

3 将校史、校训和文化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

每所高校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校史、校训和文化精神.校史是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蕴含了一代代师生智慧和品格的历史积淀,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内涵,是全校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思政元素宝库[9-10].

表1有机化学思政元素教学内容设计

在讲授羰基化合物黄鸣龙还原反应时,一定会提到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老先生的生平事迹.黄鸣龙教授曾到德、英、美等国从事科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海外得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深表敬佩和赞赏,决心放弃在美国的高额薪金、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舒适的物质生活,回国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他经过许多周折和风险终于离美绕道欧洲回到了祖国,为我国甾体激素化学和口服避孕药物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异曲同工的是,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上海东南医学院的前辈先贤,在建国初期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内地,面向农村”的号召,从黄浦江畔内迁到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安徽怀远县,后辗转来到合肥.从彼时开始,安徽医科大学扎根江淮大地,为安徽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内迁安徽是安徽医科大学95 年风雨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是一代代安医人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一次具体而伟大的表现.在“有机化学”课堂上,把羰基化合物黄鸣龙还原反应,黄鸣龙教授的生平事迹结合学校内迁精神,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爱校教育,鼓励他们踏循先贤足迹,传承安医精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医药报国的远大理想.

4 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有机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机理复杂抽象,不易理解,让学生“望而生畏”[11].在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不可避免地占用本就不宽裕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PBL 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等.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思政架构,通过举例说明、案例总结,逐层递进;同时,在课堂上适当“留白”,布置分组讨论题,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深入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体验探索的乐趣;也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些思政话题撰写小论文,继而在微信群、QQ 群等共享并展开讨论,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模式.

例如:在讲授“乙醇脱水反应”时,首先选择在合适的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思政架构.温度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140 ℃时乙醇脱水生成乙醚;170 ℃时生成乙烯;温度的变化(数量的变化)导致了反应产物的变化(质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以身边常见事物进行举例说明,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到此处,使学生体会到“有机化学”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辩证法).课后为学生提出问题,讨论“有机化学”中还有哪些内容蕴含着量变质变的规律?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结果以翻转课堂形式展示,或以小论文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

5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考核和反馈体系

建立考核和反馈机制,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考核关键是教学目标中的情感和能力目标是否实现,考核形式应由单一性考试评价向多元化过程性评价转变[12],可以通过学生平时撰写的小论文,微信群、QQ 群中发言和讨论的参与度,翻转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发言等综合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念、品德修养、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一定比例的主观分析题,以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以及认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的反馈应以“树人成效”为导向,更加注重考量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程度,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课程思政的引入是否能有效激励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评教信息、小组座谈、试卷分析或者征求学生反馈意见等方式判断教学效果.

对安徽医科大学2020 级药学专业89 名学生的无记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各项满意度超过90%(表2).对比2018 级学生(未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2019 级、2020 级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不及格率显著降低,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实践的学生数量大幅度提高.部分学生承担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药苑论坛,参与发表了SCI 论文.这些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态度是积极和认可的.课程思政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表2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6 讨论与总结

6.1 教学内容的优化

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环节.如何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巧妙结合,需要精确找到切入点,对思政元素“精中选精”.目前,“有机化学”思政元素多集中于杰出科学家的事迹,与环保、医药相关的有机化合物,以及科学研究、实验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等[4,13-15].“有机化学”是探索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中处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教学实践中教师从“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苯的结构”“苯酚的酸性”“乙醇脱水反应中”等内容中提炼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用及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元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站在方法论的高度,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为抽象的哲学理论提供鲜活的实例,提升学生哲学思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也增加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深度.

6.2 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思政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课堂上,避免枯燥的说教,就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法等等[16-18].实践中教师在运用PBL 教学法的基础上,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和展示的空间.以问题导入思政案例,将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进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翻转课堂,把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让他们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形成答案,并在课堂展示.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6.3 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与“学”的评价与考核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的评价与考核,应该以育人效果为导向,是开放的、多元化的.例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问卷调查、访谈等[11,19].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以学生打分、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对于思政元素、授课方法的满意度和接受度,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育人成效提供参考.但完全采用开放式、主观性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打分和考核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课题组采取了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在翻转课堂的发言、思政小论文、微信群发言进行主观评价,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主观论述分析题,以客观形式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种主观加客观的考核方法,不但可操作性强,也实现了将学习考核从单一的结果评价向多维度过程评价的转变.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首先要构建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营造专业课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其次,专业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在专业知识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教书”中“育人”,帮助学生自觉、主动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高尚的品德.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特别需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敢于探索、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使思政教育和专业课学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