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遗产“多学科研究成果”理念下的导游解说实践探究

2022-04-26 11:02刘京平
当代旅游 2022年9期
关键词:导游词研究成果研学

刘京平

首钢工学院,北京 100144

引言

面对内涵丰富的旅游解说对象,导游应该讲哪些内容?应该从哪些角度讲?对于这些问题,在学术界所做的研究十分薄弱。这包括对于导游解说内容的建构原则、形成机制以及导游词创作过程中的理论、方法等均鲜有提及。

从文献分布来看,有关导游解说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讲解技巧、导游词翻译、大赛导游词创作、导游词创作教学等方面。江舸也在其研究中指出“虽然对于导游词创作的研究已经比较普遍,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创作技巧手法这一角度进行。”并指出“国外对导游词的专项研究极少,只有少部分研究者提出了导游词翻译的一些观点。”研究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实践层面的薄弱与不足。在2020年版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导游业务》“导游讲解原则和要求”中就认为导游讲解就是“对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进行的意境的再创造”。这里对于导游解说内容的范围被描述成“自己掌握”,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按此说法,导游解说的内容仅停留在个人兴趣与喜好的层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前文所述的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无法支撑具体实践工作。当然,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就这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江舸认为,“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导游词需求分析对于创作导游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导游词创作路径与方法。韩巍等则从方法的角度认为,导游词的创作应从“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两个方面开展。本人也在拙文中提出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与缺乏“系统研究”和缺乏“解说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在世界遗产有关理论中早已被提出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指南与方法。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最重要的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其发布的《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中明确指出,文化阐释“应以对遗产地及其周边环境所进行的详尽的多学科研究为基础。”这一观点十分明确地回应了导游应该讲什么,从哪个角度讲的问题,即导游的讲解内容来自与之相关的各类学科的研究成果。导游首先要对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深入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学习与研究旅游资源的相关学术文献是导游解说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

一 导游解说模型构建

针对如何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做出内容建构,本文提出以下模型(见封三图5)。

图5 导游解说模型(见正文第105页)

在这一模型中,第二环节和第四环节十分重要。第二环节中的文献搜集应是“广泛”的。这里的广泛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所有”的含义。因为,任何一个研究成果文献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对解说对象完整性的描述与诠释,甚至产生成见和偏见。第四环节中的“综合评价、遴选”对于导游员来说十分重要且具有挑战性。他要求导游员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要能够从众多研究成果之中凝练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有能驾驭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这对导游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方法的园林解说框架实践

本文尝试结合不同旅游团队类型,以颐和园玉澜堂为例,对解说内容结构和讲解要点重新作了设计,以供参考和探讨。

(一)旅游观光类产品的解说实践

1 常规散客团导游解说内容结构

常规散客团具有游客结构混杂、游览时间相对紧凑,以观光浏览为主的特点。因此,本文设计的导游解说结构重在突出颐和园的世界遗产核心价值,基本历史概况和园林美学价值(见表1),同时兼顾重要历史人物关系以及建筑布局、室内陈设等方面。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较全面地把握玉澜堂建筑群的风貌和特色。

表1 常规散客团导游解说设计

2 老年团导游解说内容结构

老年团解说时的主要特点包括:老年人对“历史上的人文逸事、革命历史故事以及人物、民间传说等”比较感兴趣,同时,比较乐于体验不具有危险因素、不会产生过于紧张感的风景或娱乐活动等,对植物、花卉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话题比较感兴趣等。此外,由于身体原因,老年团一般在一个讲解点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语速应适当放慢。因此,本文提出从皇族关系与相关历史故事、玉澜堂园林景观艺术、赏冰室现场体验湖山盛景、园林植物、乾隆养生之道等几个角度展开导游讲解(见表2),使讲解与现场体验相结合。

表2 老年团导游解说设计

3 教师团导游解说内容结构

教师团的主要特点在于游客整体文化素养较高,善于思考、思辨。通常喜欢人文类话题,同时,期待导游能够做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解说。结合这一特点,本文选择了研究成果中具有一定学术性、专业性的内容,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尽可能覆盖多个学科的知识信息以增强讲解内容的广度(见表3)。

表3 教师团导游解说设计

4 政务团导游解说内容结构

政务团通常时间限制比较严格,参观者整体文化素养较高,解说是应注重正史的讲解,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判等。此外,对于文物的保护、管理以及景区的当代话题等往往比较感兴趣,如景区现状、管理体系、景区与周边关系等内容。本文据此设计了基于玉澜堂对国家历史、政治等所做的解说和观察评论;清末重要历史人物的关系研究,文物修复技术以及当前玉澜堂文物保护的现状等话题(见表4)。

表4 政务团导游解说设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设计的解说框架是基于比较理想的过程,若现场带团出现突发状况等各类偶发事件时,导游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二)研学旅游类产品的设计与解说实践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方法的理念,对研学旅游类产品的设计与解说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1 提升研学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研学课程的设计是紧密围绕相关旅游资源所展开的,只有基于多学科研究的视角,才能对研学对象的内涵做出全面的把握与评估,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科学性。在导游或研学辅导师做出研学讲解时,也只有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才能充分地诠释其背后的知识逻辑关系与相关信息。

2 为丰富研学主题提供更多素材

“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方法将丰富研学主题的选择范围。以颐和园玉澜堂为例,目前,众多研学课程基本围绕玉澜堂的历史或四合院这一建筑形式来展开设计,若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将可能从文学、建筑学、园林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展开设计。

3 突破学科思维,实现多学科融合与交叉

根据教育部对研学课程开发的要求,研学就是要打破学科思维,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广阔的自然与社会中,去充分体会其复杂性,并逐步构建其跨学科或多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研学课程设计不能仅聚焦单一的学科或某几个学科,应尽可能地将事物的复杂一面呈现出来,“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方法,要求课程设计者与导游或研学辅导师能以多学科或跨学科的视角,做出任务设置与解说,这使得研学课程的真正意义得以彰显。

以下是本文以高中学段作为对象所设计的研学课程(见表 5)。

表5 研学团导游解说设计

三 “多学科成果”解说模式对导游综合素养提升的启示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解说内容建构模式将带来对目前解说及导游教育体系的重新审视。

(一)学历教育层次的提升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方法,要求导游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从目前教育体系来看,应至少提高到本科层次,才能满足导游解说工作特点的需求。

(二)知识范围的扩大

可以说“多学科研究成果”方法将任何学科领域都纳入到导游所获取信息的范围。目前以下学科是导游十分急需但又特别薄弱,但在教育培训体系中基本没有提到的,应尽快纳入导游知识体系中,这包括: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地方学、植物学、社会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等。

(三)阅读文献结构的改变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方法,阅读学术类文献应成为导游信息获取的主干,至少应包括:学术专著、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各类研究报告等。

(四)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是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导游员应具备博物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双重视野,他们应能对周遭的一切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与兴趣,并拥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研究探索精神。

二是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导游员应具备研究者的基本素养,在开展讲解目标的文献搜集、整理、阅读与凝练过程中,特别要求导游员应保持高度的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地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以及终一生做一事的工匠精神。

四 结语

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方法是导游构建自己讲解“素材库”的基础与重要来源,这一方法亟待深入到导游培训、教育,尤其是实践工作中来,以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导游的综合素养水平与讲解能力。

猜你喜欢
导游词研究成果研学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教材作文手拉手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基于导游讲解大赛背景的导游词创作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