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沙画艺术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2-04-26 21:05王树义
美与时代·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

摘  要:沙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时尚的艺术形式。现代沙画艺术融合舞台表演及视听媒体技术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网络助推下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数字媒体时代沙画艺术的创新实践研究以陈敬平沙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艺术创新实践为例,分析数字媒体时代下沙画的艺术特征及发展趋势,揭示数字媒体技术赋能沙画艺术创新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数字媒体时代;沙画艺术;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项目“陈敬平沙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成果。

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现代沙画艺术则是发端于2003年韩国动漫节上匈牙利艺术家弗兰克·库克带来的一场沙画表演。2004年现代沙画传入国内,借助网络媒体得到了迅速传播。沙画表演及相关视频创作凸显出现代沙画前卫性和创新性的艺术特征。现代沙画的绘画形式以表演为主,作画过程以叙事为主,融合灯光、音乐、摄影、视频编辑等手段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很容易引起观众情感共鸣[1]。数字媒体时代下沙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更能彰显其艺术价值,发挥文创服务社会的独特功能。

一、现代沙画的艺术特征

沙画泛指以沙为材料创作的视觉艺术。因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不同,有以静态形式表现的金丝沙画、固彩沙画、沙瓶画等,还有以动态形式呈现的沙画表演、沙动画、沙画视频创作等[2]。当下更为流行的是沙画表演及沙画视频,这些沙画大体具备如下艺术特征。

(一)彰显材质审美特性

一沙一世界,沙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材料,是万物赖以生长的根本之一。把平淡无奇的沙粒赋予艺术生命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沙粒的自然质朴和流动性特征有利于沙画表现艺术。其丰富的肌理质感所具备的审美特质被艺术家发掘,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沙画都呈现出独特的材质之美。现代沙画表演通过沙画台的影像投射能够更好地表现沙画或粗犷或细腻的艺术特征。尤其是彩沙在创作中的运用,能够表达如彩墨中国画一样丰富多姿的情感意趣,独特的材质极大地丰富了视觉审美体验。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表达

沙画运用独特的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具备视觉艺术所共有的属性。鲜明的主题和艺术风格离不开对文化基因的挖掘。首先,沙画题材以叙事性为主,适合用于对经典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观的表达,而这些都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只有充分重视文化根基,才能彰显文化自信。另外,中国传统审美价值孕育着丰厚的艺术观念和精神旨趣,沙画用黑白墨色勾勒出简约的点、线、面造型,表现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风貌。沙画极简的作画材料也更契合传统写意水墨画的艺术追求。沙画表演时的泼洒和勾画畅意抒发着创作者的情绪,传递出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画面的“计白当黑”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的审美趣味[3]。应该说,传统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藉由沙画创作得到进一步演绎和创新。

(三)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和趣味特征

与传统绘画不同,沙画的创作表现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依据主题的需要通过系列画面不断衍生、更迭,使主题不断得到升华,动态的表演性成为现代沙画艺术的主要特征。随剧情发展,画面不断消隐、再生,推动艺术情绪逐渐达到高潮。通过转场和借型技巧实现画面叙事的起承转合,引领观众达到共情的艺术效果。全程不间断地绘制表演,不仅体现了作画者对所表达主题的深刻理解,更展现出了作画者对画面的控制和娴熟的技巧。整个过程既遵循艺术表现的共同规律,也发挥了沉浸式体验的艺术感染力,运用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表达了现代沙画的趣味性[4]。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沙画创作中进一步融合了音乐、表演、舞台灯光、摄影等多元化艺术元素,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时空限制,使艺术感受延伸至多感官参与,呈现为契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盛宴,使艺术欣赏更具趣味性。

(四)融合丰富的表现技巧

原始的沙画创作只凭人类灵巧的双手,或泼洒成景,或勾画成型,并不过多依赖于其他工具。以手代笔,以沙为墨,形式简单又妙趣横生。沙画表演独特的呈现方式借鉴了传统绘画技法,运用传统技法丰富了沙画的表现形式,也就出现了以写实见长的“轻写实沙画”和更注重画面情绪和气氛营造、突出表现性的写意沙画。前者以国内“轻写实沙画”艺术家陈敬平为代表,后者以擅长彩沙表演的女艺术家罗寒为重要代表,他们都有风格鲜明的代表作品。以彩沙代替水墨,打破了传统宣纸泼墨的桎梏,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意韵[5]。随着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表演设备让沙画的呈现方式也更为丰富。沙画表演利用现代数字媒介技术,辅以后期的视频剪辑制作,融合多元化表现技巧为沙画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更为丰富的表现空间。

二、数字媒体技术对沙画创新的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及审美消费进入新时代。新的艺术审美方式颠覆着人们对传统视觉艺术的认知,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沙画艺术在创作和传播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设备技术提升了沙画艺术的表现力

沙画表演一般都以沙画台为基本的操作平台。沙画台的灯箱照明技术为沙画视觉效果的呈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承担沙画投影的灯箱发光应均匀、柔和,不能对作画者眼睛造成眩光伤害,同时还要清晰地展現沙粒的质地肌理和表演时的流动轨迹。通过照明技术的不断迭代,新的LED导光板能很好地满足需要。它体积轻薄、携带方便,并且选用高质量的芯片颗粒营造出4000K中性显色色温,能很好地还原沙粒质感,避免了电流频闪,为视频采集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技术先进的沙画演示平台再配以烘托主题的背景音乐,定会激发表演者的创作激情,提升艺术表现力。

(二)视频采集和编辑拓展了沙画的创作空间

现代沙画艺术是由一系列技术手段配合完成的。沙画绘制仅仅处于作品制作的前期阶段,欲完成美轮美奂的作品就离不开视频采集和后期编辑。要想更流畅地记录沙画表演的动态过程,高质量的数码摄像机是不可或缺的配置,只有配备高质量的摄像机才能实现精准对焦和高像素的视频采集。清晰的图像输出能够确保沙画作品的高质量呈现。随着4K影像和HDMI传输技术的普及,数字摄像机已实现与高清视频显示的高度兼容,为沙画完美展示和传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众多影视艺术作品类似,强大的数字视频编辑软件为沙画更丰富的艺术效果提供更多可能。诸如Premiere 、AE等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都能很好地处理沙画分镜头的转场、单镜头的剪辑以及视频与音频的融合。通过后期对素材进一步编辑并通过艺术处理优化视听效果,能够促进沙画视频与其它艺术门类不断融合,为现代沙画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

(三)新媒体平台扩大了沙画艺术的传播影响力

以微博、B站、抖音等为代表的网络传输新媒体平台为文化艺术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推动沙画快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艺术形式。现代沙画集合媒体影像技术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审美需求,契合快节奏的审美取向和欣赏习惯,展现出沙画超强的生命力。传统的绘画艺术在新的语境下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得益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新媒體平台大大提升了沙画艺术的传播影响力。结合对时政热点和主流价值观的阐释,沙画以更艺术化的视角传递了社会正能量。陈敬平沙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创作了《武汉加油》沙画作品,鼓舞了武汉人民抗击和战胜疫情的斗志。而工作室创作的《妈妈,我想你》沙画作品由江西卫视播出,歌颂了医务人员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作品用动态的可视化形象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了同舟共济、力克时艰的民族精神。这些作品被众多网络平台转载,点击量超过十几万,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创作主旋律作品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数字媒体时代沙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及创新策略

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这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进步不只是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更要体现在丰富和充实的精神文化上。数字媒体时代应积极引导艺术进行大胆创新,沙画艺术更应抓住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契机,融合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艺术形态不断创新。

(一)沙画艺术融合绘画、表演、音乐、影视和视频剪辑等多元化元素,逐渐发展成一门新兴独特的综合性动态艺术。除了要不断突破沙画本身表现技巧外,还要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和现代影视艺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创作高质量作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审美的需要。

(二)沙画艺术因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逐渐渗透到商业广告、企业庆典、文旅宣传和文化传播各个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成为文化创意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引领现代审美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沙画艺术可以弥补因历史影像缺失而无法再现历史场景的遗憾。这种功能可以让沙画艺术在大型历史叙事题材节目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影视作品的融合能够丰富沙画艺术表现形式,彰显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陈敬平老师参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江苏省委联合出品的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巧妙地运用沙画艺术向我们讲述了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沙画艺术克服了历史影像短缺的问题,把历史叙事和爱国情感在细腻的沙画创作中尽情挥洒,催人振奋,令人感动,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沙画从进入人们视野到迅速被社会接受,如今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这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传播的高速发展。新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呈现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在新环境下,不断探索沙画艺术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是实现文化自信、艺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嘉宝.沙动画创作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2]张志良.多元融合下沙画的教学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6-68.

[3]王海鸥,曹娟.审美视角下的沙画艺术[J].艺术探索,2012(8):123-124.

[4]褚力.沙画艺术的美学意象与造型观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2-85.

[5]蔚广玉.由“灵韵”概念管窥沙画艺术的“意境趋向”[J].美与时代(中),2017(6):113-114.

作者简介:王树义,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环艺设计、学前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
浅谈对班级的创新管理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