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建党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紫砂艺术作为后起之秀,历史并不悠久,但是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普及,紫砂器也逐渐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不可或缺的冲泡利器,也是许多文人雅士案桌之上的把玩雅器。紫砂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可塑性,质感、肌理都非常好,用来进行陶刻装饰最为合适不过。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书画之乡”“教授之乡”,崇文重教的氛围浓郁,所以诞生了许多的文人雅士和书法、绘画大家,正是他们和紫砂艺人的结合,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用性升华到艺术性,成为了我们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山读易图》以紫砂赏盘为坯体,在上面进行陶刻的装饰,并且辅以色彩的搭配,使其看起来更加的具有秋天的色彩斑斓和层次之感。作为画面的承载体,紫砂赏盘受到了爱好者的青睐,功能多变,实用性和观赏性都非常突出,这件赏盘也是常见的粉浆为胎,简约大气,并没有过多的装饰,而是把足够的空间留给了陶刻的装饰。《秋山读易图》作为明代画家蓝瑛的作品,凸显了其擅于写意秋天景色的特点,后来的人们在此基础之上,延伸出来许多的画意。从画面的近处来看,是嶙峋的瘦石和杂草铺成,几颗大树直插云霄,中间则是亭台楼榭,远处有山峦起伏,河流蜿蜒。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艺术作品《秋山读易图》,作者仅仅围绕“秋山”“读易”等等关键元素,更好地展示出我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中的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技巧,不同的景物用深浅不一、色彩迥异的刀法和技法来展示,把秋天的美景和人物读书的神态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特别是江南绘画,留给我们的视觉体验和文化享受是非常的细腻和宝贵的,也正是在这样的风土人情的氛围之下,才能够诞生这样的艺术作品。蓝瑛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远足于山水之间,“性耽山水”,有感而发。在不停的人生旅途之中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经历和大量的生活实践,师古而不泥古,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开创了自己的门派,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千百年来,我们国家优秀的画家不胜枚举,留下了许多描绘大好河山和人物情态的作品,但是能够开宗立派的屈指可数,而蓝瑛却能够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在今天的宜兴,江南画派留下来的传统艺术特色和精神追求深刻地影响着这里的紫砂艺人,他们通过紫砂器型和陶刻、泥绘装饰等等丰富的手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断地汲取养分,从而延伸、拓展了紫砂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作品《秋山读易图》,是希望营造一种归隐山林,却还能够指点江山的味道,也非常符合我们古代文人的政事想法,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就是唐代李白等诗人归隐终南山,而实际的目的则是为了拜谒贵人,能够在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件紫砂陶刻艺术作品《秋山读易图》中所呈现出来的鲜明风格、用刀细腻、层次丰富,无论是对花草树木的雕琢,还是对房屋、人物的刻画,其中流露出江南画派浓郁的天性流放和对世间的坦然淡然,最终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则需要我们广大爱好者来细细揣摩一番。端详这样的一件紫砂艺术作品,我们只能够赞叹工艺之精妙,作者的耐力和恒心也是关键的元素,更加地凸显出我们中国传统艺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结语:紫砂艺术之所以迷人,一方面是因为其实用性,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茶叶口感和冲泡体验;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地折射出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紫砂陶刻,可以通过画面和文字的形式直抒胸臆,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福,也让我们更为直观地体会到其中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