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文漪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艺术世界中十分独特,在现代化的今天,紫砂壶那优秀的泡茶性能、那浓厚的中国古典韵味与文化气息是远非现代工艺茶壶所能替代的,人们对于紫砂壶的喜爱更多的是爱它的气质,爱她的精神。此件《柿缘》是一件有着浓厚古朴韵味的紫砂壶作品,创作者没有任何华丽的炫技,就连那精细的陶刻装饰也富于中国古典水墨画般的清丽与淡远。一壶便为一“柿”,充满自然的气息,表达了紫砂壶创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更传达了事事如意,见壶便是缘的美好情怀。
柿子给人们的基本印象是红彤彤的、圆圆的,十分可爱。创作者便运用紫砂泥表现了柿子的红火之色,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从这一点也可看出,紫砂壶创作者十分重视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能具有艺术的真实美。
《柿缘》如同柿子一样有着红彤彤的颜色,但这种红是掺入了泥土气息的,呈现出古典、内敛的棕红色,这是紫砂壶作品的标志性颜色之一,有贵气,也有淳朴的味道,是“泥”的独特品质。壶的表面是光滑的、干净的,充分反映了泥料的细腻和创作者精湛的工艺。对于紫砂壶来说,紫砂泥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如若泥料打制得不精,那么再华丽的造型与装饰也无法弥补这一缺陷,加上紫砂泥是非常珍稀的泥种,创作者只有百分百地用心才能不负自然的馈赠,才能真正彰显紫砂泥的美感。
此壶泥料表现了柿子的红火之色,并凭借精湛的工艺展现了紫砂泥的独特魅力,以浓厚的自然味道烘托了柿子的主题,无论是在形象还是气韵上都有“柿感”。
紫砂壶的基本造型有圆形与方形两种,用圆形来表现圆圆的柿子是再合适不过了。此壶的造型是标准的圆器,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柿子的形态,也能展现紫砂壶圆器的基本特征。
作品是非常小巧的,很是精致、可爱。圆形的壶身相当饱满,这一造型有一个最可爱的特点,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圆圆的造型都是始终如一,时刻呈现给人们的都是最完美的姿态,所以紫砂壶圆器受人喜爱不是没有道理的。筒身弧面流畅,弧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表现出圆润玲珑之感,也没有过于软弱和慵懒,内部结构是非常挺括的。壶身左右两侧连接着一弯流与形似人耳般的耳状环形端把,镶嵌的位置处理得相当精细,与壶身线面之间形成了自然的衔接,丝毫不见镶嵌的痕迹。把手末端的线条微微向外延伸、卷曲,形成了意犹未尽之感,壶身造型虽然是有限的,线条的延伸能够给人以无限之感,使作品的姿态更加舒展。
圆盖简约精致,边缘线条与壶颈部线条相配合形成了“子母线”这一结构,增加作品结构的立体度。圆盖顶面如同一个小山丘,与壶身造型之间形成层次配合,恰当的比例也可见创作者对作品整体造型的把握。壶盖中央镶嵌一粒扁圆钮,简单精致,赏用俱佳。壶钮、壶盖与壶身之间的比例是非常精确的,如此才能展现作品结构的层次美。壶身的造型将柿子那圆润、饱满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清晰,具有自然的气质,让人们通过壶身造型能够充分联想到圆润的柿子。各部分结构则更多地展现了紫砂壶做工的精致与精确。
在壶身上,可见清晰的陶刻装饰,创作者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柿子的藤蔓,再细细雕刻出柿子叶的图案,藤蔓枝叶缠绕,更显示出柿子的生机活力。此壶陶刻图案相当精细,连细密的纹络都清晰可见,如同自然在壶身上形成的花纹一般,尽显紫砂壶陶刻工艺的水准,起到了强化作品主题与工艺价值的作用,将这圆润之柿塑造得更加丰满了。
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的含义,因其与“事事如意”中的“事”同音,故被人们认为具有吉祥含义,且柿子红润的颜色、圆润的造型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也象征着吉祥幸福,所以“柿子”便成为中国的独特吉祥物了。
创作者选择表现柿子其目的之一便是传承、弘扬吉祥文化内涵,在作品的审美意蕴中增添了些人情味,显示出中华民族情感的深厚。而“缘”这一字一方面与“圆”同音,象征吉祥、幸福,也表达了见此壶便是缘的含义,独有一份文人情怀。
结语:《柿缘》紫砂壶的审美意蕴在于其中所承载的吉祥文化内涵,审美只是紫砂壶创作者追求的一个方面,只有以文化作为支撑,紫砂壶艺术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才能展现其作为传统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柿缘》有紫砂壶的高雅气质与精湛做工,更体现出紫砂壶艺术的情感价值与文化意义,让人们从眼睛到心灵都能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美感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