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信息化多学科平台构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效度分析

2022-04-25 08:36邵德荣卢丽岩韩莹于东旭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视网膜实验组学科

邵德荣,卢丽岩,韩莹,于东旭⋆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人事科,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教研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0 引言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些年随着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越来越严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1-3]。中国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的重灾区,中国罹患糖尿病的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发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占总患病率的11.6%,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紧迫、棘手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4-6]。相比疾病的罹患,更为可怕的是普通人对于疾病认知的缺乏,糖尿病前期病变患者接近5亿人,有约8000万人不知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必然导致治疗的不及时和严重的并发症,我国很多患者就在承受并发症的侵袭,治愈率仅为四分之一。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病在内的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衰退,皮肤瘙痒、糖尿病足以及溃疡,然而微血管病变引致的肾病及眼病则是糖尿病患者罹患率最高、认知度最低、诊断较为延迟的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成年人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而上升[7-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丧失可以延迟甚至预防,但需要合理的定期筛查和随访。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威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黄斑水肿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或全视网膜光凝可使失明率降低90%以上[10-1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率在弱势人群中特别低,特别是低水平收入人群中。现有关于遵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指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地位和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上。在遵守情况的背景下,很少关注其他重要的中间决定因素,例如患者个人的社会结构、个人认知程度、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依从性、自我监管能力等[12-14]。本研究的目的是创建基于信息智能化多学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多学科综合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监管质量,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多学科联动护理干预、开发护理信息化系统、基于信息化的护理监管质控等。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经我院眼科确诊的DR高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本地户籍;③均为Ⅱ型糖尿病,符合增殖期DR诊断;④均行玻璃体切割术;⑤有直系亲属照料;⑥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病史及恶病质体征;②严重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卒中;④精神类疾病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65.34±11.23)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5例,高中6例,初中23例,小学及以下16例;收入:≥5000元/月4例,4900~3000元/月8例,2900~1000元/月23例,<1000元/月15例;陪伴家属:配偶38例,子女8例,陪护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66.63±12.23)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4例,高中7例,初中24例,小学及以下15例;收入:≥5000元/月6例,4900~3000元/月6例,2900~1000元/月25例,<1000元/月13例;陪伴家属:配偶35例,子女11例,陪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周期为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两年;护理干预从入院至术后30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实施常规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

1.2.1 对照组

由病房责任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的沟通,介绍医院、科室环境及就诊情况,详细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取得护患沟通信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②对患者进行定制化心理护理干预,定时进行护患沟通,倾听患者陈述,针对不同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级、分度、分期的指导及沟通;③对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讲解,并对患者治疗措施、护理干预、手术相关知识进行讲述,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强化患者治疗顺应性;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家属强调积极配合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健康生活,减少负面情绪;⑤由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护理监管,回访频率为每周一次,持续4周,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

1.2.2 实验组

进行基于智能信息化多学科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组织多学科护理干预小组,人员由眼科、精神心理科、内分泌科、全科、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医护人员、社区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组成。多学科护理干预小组组长及副组长由眼科主任及护士长担任。

(2)构建护理干预质量控制小组,人员由内分泌科、眼科、全科、肾内科、神经科护士长组成。

(3)搭建智能信息化护理干预平台,该平台基于微信平台建立多学科管理小组微信群,形成医医、医患、医护、护患、护护融合沟通平台,对患者进行定制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线上会诊、多学科病情研讨汇报、多学科团队护理查房。并基于微信平台建立护理干预质控小组微信群,形成一患一质控、一患一反馈、一患一跟踪的护理质控监管,及时反馈至护理干预小组,对护理计划进行整改和纠错。

(4)护理干预质控小组基于微信平台、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对护理团队成员进行定期统一考核及培训工作,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进行护理工作,不合格者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和多次考核,对智能化多学科护理干预策略进行定期培训工作,实现信息传递的有效化,护理干预培训资源的共享化。

(5)影像科、检验科、超声科医护人员除参与护理干预的定制及修订以外,针对检查结果对辅助结果判读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释,精神心理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专业评估,明确心理隐患,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眼科、内分泌科、全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综合、反馈和总结。

(6)出院后患者护理监管干预由社区护理人员进行,社区护理人员负责入户随访,随访频率为每周一次,微信信息随访及监管为实时。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术后一个月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评分。SPB采用5级计分法,总分越高表示患者SPB越重。对SPBS分数进行量化分级,<20分、20~30分、30~40分、>40分评价为四级。

(2)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术后一个月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满分2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人工智能全自动诊断软件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c±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SPBS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SPBS 评分比较

续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续表2

3 讨论

高龄DR患者多存在多种基础病变,随着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降低,引起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心理问题,甚至形成抑郁情绪,部分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加重使得疾病监管的顺应性减低,从而使得病情愈加严重。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罹患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相关[15-17]。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会加重患者的自我负担感,以往的研究中提出,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自我负担感评分处于中高负担水平[18-19]。本研究数据也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入院前自我负担感评分分别为(36.43±5.11)分和(36.78±14.34)分,处于中重度情况,显示患者为自我负担感高风险人群。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反复的进行疾病的随访需要承担大量医疗费用,并且偶发症状经常被忽视,由于条件的限制或是医疗负担的原因,低收入家庭对于疾病的复查频率明显降低,并且对一些并发症视而不见,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监管和依从性都更为降低,这加速了患者并发症的进展可能,甚至引起失明率上升,同时引发患者本人的焦虑、抑郁、自暴自弃,患者家庭也可能因此对其放弃治疗。如果保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同质化,保证低收入家庭的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诊疗监管,获得及时有效的病情指导、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有专业意见的复查通知,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信息化及人性化护理监管被要求。有研究表明作为常规医疗保健的提供者,如病房医生、初级保健医生、家庭护理医生或全科医生,在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的依从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医院及社区的联合干预将会成为一个更为良好的目标,以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检查。本研究也显示了多学科医生的介入,对于患者的治疗监管和病情的及时解释具有明显收益,通过精神心理学专家的及时有效的心理学干预,使得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包括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及经济方负担等各方面的自我负担感受明显降低,使得患者对疾病建立良好的个人体感,能够摒除对疾病的焦虑感,能够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对治疗充满信心,能够从根本上加强患者治疗和监管的依从性。同时通过影像学专家、检验科专家及超声科专家对辅助结果判读的良好解释,使得患者不再对数值小范围的上升产生恐慌情绪;同时也对应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敏感性得到强化,是否进行辅助检查的重复随访及随访间隔时间被科学、及时、有效地提供给所有患者。特别是对于那些收入微薄患者家庭来说,这不仅仅是节约诊疗资金的一种替代方法,更是为患者、患者家属建立与医生和护士及时有效沟通的方式,患者及其家属避免了因为不了解病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不足产生的无奈感、压力感和负重感,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及时有效的诊断是重要的。

4 结语

研究表明,患者的自我负担感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自我负担感的高风险会引起患者心身疾病的产生,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社会活动能力、精神心理、经济负担甚至对于疾病的症状与视觉功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智能化多学科平台构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后明显升高。

本研究基于智能信息化多学科平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病情,并且为患者打开心结、舒缓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视网膜实验组学科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学科新书导览】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