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扬 任 睿 苏 娅
(内蒙古中医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随着近些年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治疗,有助于疾病逆转,防止病症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令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得以减轻。而中医素来具有“未病先防”的临床理念,将该种思想与辩证治疗相结合,能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症控制起到有利的帮助作用,促进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改善。本文详细探讨了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通过网络检索主题词、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汇总数据信息和归纳探讨用药规律的方法,完成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的分析工作。其中,网络检索的主题词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中医治疗”。相关文献的年限范围为2010-2020年,所有文献均为我国公开发行,且文献内容完整清晰,与本次研究密切相关。经过严格筛选后,共整理出259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文献。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259篇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并利用一般统计方法予以分析,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的深入分析提供有利的信息参考。
2.1在259篇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的相关文献中,共计用药151味,使用频次前四位的中药药材为黄芪、丹参、山药和生地。其中,黄芪位居榜首,使用频率高达91.56%,其余三味药材的所占比例也均超过50%,用药频次前20位的中药药材如表1所示。
2.2以《中药学》为依据对151味药材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划分为17类。而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材类型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药、利水药、收涩药、解表药、化痰药、止血药、祛风药和理气药,如表2所示。
表1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药药材使用频次(%)
表2 259篇文献用药归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肢体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的临床表现,常伴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1]。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病变早期往往无自觉症状,所以该类患者极容易错过病症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症程度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成终末期肾病的情况,令患者的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占该数值的20-25%,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和临床药物,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的一大举措[2]。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粹,通过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帮助各类患者重新恢复身体健康,还可以对疾病预防起到有利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症原因由“因病致虚,久病及肾”、“因药致虚”、“因虚生水,浊毒内生”和“瘀血阻络”构成。其中,“因病致虚,久病及肾”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4]。①糖尿病患者因自身病症的影响,会出现阴虚火旺和阴损及阳的情况,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节、劳欲过度或情志失调,久而久之必然会累及肾脏,肾失封藏,出现蛋白尿的临床症状[5]。②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未经专业医师诊断治疗,盲目过度使用清热、泻火和滋阴类药物。这种现象不仅无法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症问题,还极容易因服药不当而进一步加重病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6]。而且,药物性损伤也会使糖尿病患者出现纳差、腹胀、畏寒和水肿等不良反应,进一步损伤肾脏功能。③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脾肾亏虚和气化不利的情况,极容易产生水肿的临床症状。而患者体内的水分长时间无法顺利排出,则会在体内产生浊毒,使患者出现大便不通、恶心呕吐、心情烦躁和排尿较少等问题。④糖尿病患者因脾气虚的影响,会出现血行无力的情况,随之会产生瘀血阻络的现象,最终诱发糖尿病肾病[7]。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血液黏稠度过高、肾小球硬化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均属于中医瘀血阻络的表现,也是糖尿病肾病的一大病因。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时,应根据患者阴虚火旺、心情烦躁、排尿不利、脾肾亏虚和肾失气化的病症特点,选取利水消肿、清心除烦、补中益气、固肾益精、消渴生津的中药药材,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临床治疗[8],尽快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而本次研究通过网络检索与查阅文献的形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9]。经过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259篇文献内容中共计使用了151味中药药材,依据《中药学》可以将其分为17个类型。用药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材类型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药、利水药、收涩药、解表药、化痰药、止血药、祛风药和理气药,所占比例分别为(27.15%)、(19.87%)、(10.60%)、(7.28%)、(5.96%)、(5.30%)、(4.64%)、(3.97%)、(3.31%)和(2.65%)。而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治疗过程中所用的药材成分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用药频次在前20位的中药药材为黄芪、丹参、山药、生地、山茱萸、川芎、茯苓、大黄、当归、益母草、熟地、枸杞子、金樱子、党参、太子参、水蛭、泽泻、芡实、白术和赤芍。其中,黄芪的使用频次高达237次,所占比例为(91.56%)。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肾病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良好功效,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问题[10]。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芪,可以发挥其利水消肿、托毒排脓和补气养血的功效,缓解患者肢体水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丹参在本次研究中的使用频次为163次,所占比例为(62.93%)。将丹参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起到活血祛瘀和清心除烦的功效,使患者的蛋白尿症状明显减轻[11]。而山药作为健脾补肾的佳品,在本次研究中的用药频率高达(50.97%)。该种药材可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发挥出补中益气、固肾益精、消渴生津临床疗效,使患者水肿和浊毒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12]。本次研究中用药频率超过50%的中药药材,除了黄芪、丹参和山药,还有生地,所占比例为(50.19%)。生地可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起到清热养血和生津滋阴的良好功效,使患者阴虚火旺、血瘀浊毒的情况尽快缓解。虽然其余药材的用药频率在本次研究中不及上述四种,但这些药材也能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起到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活血行气、利水消肿、健脾宁心、逐瘀泻热和滋阴补肾的临床效果,将其作为辅药用于该类患者的中医治疗工作中,能够使患者阴虚火旺、血行不畅、气化不利和水湿痰浊的病症问题及早改善,令其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本次研究结果与传统中医治疗理念相符,但在临床工作中仍需结合辨证思维予以应用。
中医医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时,中医辨证后为患者选取针对性的中药药材。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与病症特点,严格把控各类药材的使用剂量。同时配合适当的情志护理,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过大而影响自身的治疗效果,确保中医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中的药材种类及剂量,令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快改善,从而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和病机复杂的特点,以阴虚火旺、阴损及阳、脾失健运和肾失气化为主要表现,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对该类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时,应遵循标本兼治和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选取具有固肾益精、补气养血、活血祛瘀、生津滋阴、利水消肿和健脾宁心等功效的中药药材,令患者的病症问题得以改善,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