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翠,唐 玲,李 野,王梁敏,赵丹丹,綦文婧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热病中心,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北京,100078)
群体性腹泻是指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同时或在24 h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症状相似的腹泻病例[1-3]。群体性腹泻属肠道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病因与饮食不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有关[4]。群体性腹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感、头晕头痛、脱水等,临床特点具有病情突发性、人群聚集性、症状相似性、流行关联性[5-6]。中医认为腹泻与饮食不洁有关,寒、湿、暑之邪客于肠胃[7],湿寒内侵、湿热困脾,脾运化失常,气机升降不利,而致机体气机不畅,肠胃运化传导功能失常。本病起病急、症状重,脱水严重者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危及生命[8]。腹泻患者通过中西医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疾病的危害性。本文总结1起群体性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2021年5月27 日19:00肠道门诊收治7例腹泻患者,属于群体性腹泻,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在17~23岁,平均年龄19岁。7例患者均于当日在朋友家晚餐进食蛋炒饭后1~2 h内发病。本起群体性腹泻的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恶心、伴呕吐、无发热、头晕、伴头痛、不同程度脱水等,根据患者症状及腹泻次数分为轻症腹泻5例(腹泻<6次,呕吐0~2次)、较重症腹泻2例(腹泻6~10次,呕吐3~5次),具体症状见表1。7例患者均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表1 7例群体性腹泻病例症状分析表
患者入院后予以一般治疗和病原治疗:卧床休息避免运动、消化道隔离;清淡易消化半流食;对于腹痛给予解痉止痛;呕吐、腹泻严重至脱水者需口服补液盐;病原治疗首选头孢类,每日2次口服给药;消炎治疗的同时,口服培菲康或整肠生,以调节肠道菌群作用。肠道门诊留观治疗1天后随访,2例已痊愈,3例症状明显减轻,2例症状稍减轻;治疗3天后随访,5例已痊愈,2例症状明显减轻;治疗5天后随访,7例已痊愈,且随访期间无反复发病,未出现不良反应。
病情观察:①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呕吐、大便的频次及性质,评估患者脱水程度,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分出轻重缓急,先急、重患者,后轻、缓患者,有序安排就诊,并及时报告医生。②注意观察腹痛部位及程度,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③腹泻患者做到“有样必检、有泻必采”。正确留取便标本,及时送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若有脓血、稀水样便应取稀水、脓血部分大便送检,以提高便检阳性率。④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2.1 辨证施护
患者入院后进行辨证施护:①寒湿型3例,证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纳呆,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予以艾条灸治疗。②湿热型4例,证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予以耳穴贴压治疗。
2.2.1.1 艾条灸:操作方法:①取穴中脘、神阙、天枢,并寻找相应穴位的敏感点;②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在所选穴位进行温和灸,灸距3~5 cm;灸时30 min。注意事项:①施灸环境宜温暖,避免对流风;②施灸过程中注意观察皮肤情况,以患者感微热为宜,酌情调节灸距,避免发生皮肤烫伤;③施灸后患者宜饮温水,禁食生冷油腻;④灸后4 h内不宜洗澡。
2.2.1.2 耳穴贴压:操作方法:①取穴大肠、直肠、胃、肝、脾、贲门、内分泌、枕,术者右手持探棒,寻找相应穴位的敏感点;②酒精棉签消毒,顺序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从前往后,消毒2遍,待干;③患者取坐位,术者左手固定患者一侧耳廓,右手持止血钳,夹取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固定在所选耳穴的敏感点处;④采用拇指与食指指腹对压,以患者可耐受力度为宜。注意事项:①耳穴贴压后应避免揉搓耳豆,注意防水,防止耳豆脱落落入耳道;②每日按压耳豆3~5次,每个穴位20下,每次按压1 min;③按压时拇指和食指指腹对压,以患者可以耐受力度为宜。④耳豆保留5~7 d即可摘除。
2.2.2 心理护理
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观察并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指导患者平静呼吸、闭目静心,使患者全身放松[9];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调动患者治疗、护理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2.2.3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包括:①指导患者宜饮温盐水、含盐热米汤、含盐温蔬菜汤,补充体液、电解质以纠正脱水,防止伤津;②宜食健脾祛湿食品如:清淡易消化山药粥、面片汤、薏米仁粥、小米粥。③忌食生冷、肥甘厚腻、海产品、辛辣刺激、富含粗纤维食物。④注意饮水及食品卫生。
2.2.4 消毒防护
消毒防护是一项重要环节:①医务人员防护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②门诊日常消毒准备: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及紫外线消毒;治疗室、诊室、输液室座椅、留观室的诊床每日定时予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并做好相应登记。③静脉抽血、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巾、一带。④使用后的止血带、耳穴探棒、止血钳予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流水冲洗后待干备用。⑤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10],手卫生可有效防止肠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医务人员在诊疗前后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并指导患者正确洗手及手消毒。⑥患者呕吐物倒入厕所,污物桶用后予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流水冲洗备用。⑦及时更换被患者大便污染的床单及被罩,置入专用医疗垃圾袋,并立即进行消毒处理。⑧患者已检标本、废弃物品应投放至专用医疗垃圾内,并集中消毒处理。
2.2.5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①形式:口头宣教、小册子、宣传栏等形式实施。②内容: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病、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生活起居、卫生习惯等。③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腹部注意保暖。④告知患者便后予柔软纸擦拭,温水清洗肛周皮肤,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肛周皮肤黏膜破损。
2.2.6 延续性护理
出院3天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疾病转归,并对疾病恢复进行相应的指导。①生活起居:告知患者注意腹部保暖,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②药物: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③饮食:告知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海产品、坚硬富含纤维素、过期、剩饭菜、腐烂及刺激性食物。④皮肤:大便后温水清洗肛周,防止肛周皮肤破溃,涂抹凡士林或抗生素类油膏。⑤卫生:日常生活注意手卫生,进餐及如厕前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⑥复诊:若感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并遵医嘱定期复诊。
中医认为腹泻与饮食不洁,寒、湿、暑之邪客于肠胃,而导致机体气机不畅,肠胃运化传导功能失常有关。寒湿型腹泻给予艾条灸干预,取穴中脘、神阙、天枢,可调理患者胃肠脏腑、温阳祛湿、提升中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腹痛、呕吐、腹泻症状。湿热型腹泻给予耳穴贴压干预,取大肠、直肠、胃、肝、脾、贲门、内分泌、枕、大肠、直肠相应耳部穴位,可调理肠道运化功能。肝主疏泄,胃可清热,取穴肝、胃,理气和胃,降逆止吐;脾主运化,可健脾助运,除湿去积;贲门、枕有降逆止吐之功效;内分泌有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腹泻患者入院后根据辨证实施艾条灸、耳穴贴压中医护理,可调理机体胃肠脏腑、健脾祛湿、调动人体气血、平衡阴阳,达到镇痛、止泻、止吐之功效,从而改善患者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对降低疾病的危害性和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的作用。
群体性腹泻起病急、症状重,通过病情观察,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明确轻重缓急,使患者能够及时、有序就诊,避免患者候诊时出现焦躁不安情绪。及时安排治疗,可有效控制、延缓疾病进展。正确便标本采集能提高便检阳性率,有助于准确诊断疾病,进而为正确治疗疾病提供可靠方案。群体性腹泻属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患者的胃液、排泄物具有传染性,应做好消毒防护,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阻止疾病传播与交叉感染[11]。健康宣教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饮食护理能让患者了解饮食调护对疾病调养的重要性,促使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行为。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有助于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疾病转归情况,并针对个体疾病恢复进行相应的指导,增加疾病防护的知识,防止病情反复。
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群体性腹泻可达到中西互补、标本兼顾的作用。中医耳穴贴压、艾条灸能有效缓解患者腹泻症状,减轻痛苦;科学的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消毒防护以及延续性护理等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该篇论文作者探讨肠道门诊1起群体性腹泻的病情观察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阐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群体性腹泻可达到中西医互补,标本兼顾,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护,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群体性腹泻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本文主题明确,阐述清晰,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不足是样本量较少,建议未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增加评价指标,如对病程的影响等,丰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