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婷
摘 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联动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透析科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动组和基础组,每组41例。联动组采取针对性联动护理,基础组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护理,完成血透护理并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血液透析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联动组、基础组的血肌酐值、尿素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动组、基础组的肌酐值、尿素氮值比较,联动组比基础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动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比基础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比较,联动组比基础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动组的依从性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联动护理实施后,对血液透析并发症有预防作用,且能恢复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依从性,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血液透析中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针对性联动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4
血液透析是一种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血液引出体外,清除血液中有害成分的肾脏替代疗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有延长生命周期的作用[1]。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长期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消极情绪及应激反应,导致神经肽类物质大量分泌,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多数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损伤,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通血液透析护理缺乏持续性、全面性,无法让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改善,也会有较多血液透析并发症,安全性差[2]。针对性联动护理的护理内容广泛,涉及实施设备、并发症、渗血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规范血液透析行为,减少血液透析危险因素,让血液透析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抑制终末期肾脏疾病进展有积极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8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针对性联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医院血液透析科8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动组和基础组,每组41例。联动组患者均行针对性联动护理,患者中女18例,男23例;血液透析时间2~7个月,平均透析时间(4.29±1.33)個月;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67±3.94)岁;其中,尿毒症患者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0例,其他肾脏疾病患者3例。基础组患者均行普通血液透析护理,患者中女17例,男24例;血液透析时间2~8个月,平均透析时间(4.73±1.30)个月;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3.49±3.68)岁;其中,尿毒症患者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9例,其他肾脏疾病患者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经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肾脏损伤,符合血液透析适应证[3];②此前未出现血液透析并发症;③血液透析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在长期血液透析中出现精神疾病;②存在两种及以上严重肾脏疾病;③对血液透析护理不配合。
1.3 方法
基础组:普通血液透析护理。行健康宣教,监测血液透析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规范血液透析流程,让血液透析治疗能顺利开展。
联动组:针对性联动护理。(1)设备护理:①设备检查:定期对血液透析仪器进行检查,保证血液透析仪器可正常运转,检查血液透析室内电路情况,保证电源可提供血液透析仪器运转需求。②设备使用:加强血液透析仪器使用管理培训,在血透室内张贴血液透析仪器使用流程,规范仪器使用,保证血液透析可正常实施。③管道保护:血液透析时,强化消毒管理,防止血液透析管道受到污染,同时固定制动血液透析管道,防止血液透析患者牵拉引起渗血事件。(2)并发症护理:①低血压、低血糖预防:血液透析虽能维持肾脏功能,但其并发症较多,需监测其生命体征。透析期间会消耗患者的体力,透析时不但会清除机体内的水分、杂质外,也会清除营养物质,极易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增加透析风险,需重视该类并发症的预防。血液透析期间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血糖,备好高热量食物,防止低血糖、低血压发生。②感染预防:透析期间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穿刺失败、穿刺点消毒不彻底等均可能造成皮肤感染事件,且透析后皮肤受到刺激,有较高的皮肤瘙痒发生率,增加透析不适感。建立动静脉内瘘时,由经验丰富者实施,保证穿刺成功率,并对穿刺点行消毒处理,防止穿刺点感染事件。③皮肤瘙痒预防:指导血液透析患者及时更换衣物,调整血透室温湿度,防止汗渍留存、清洁不彻底造成的瘙痒。(3)血肿、凝血、失血护理:血液透析后,常有穿刺点血肿情况,对此要控制穿刺点按压时间及力度,出血停止后对穿刺点行适当按摩操作,对血肿、凝血有预防作用,血液透析时观察管道连接情况,规范使用血液透析仪器,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透析完成后,合理按压穿刺点,防止血肿、凝血事件。(4)情绪关怀:增加与血液透析患者的沟通,在血液透析期间护理人员运用语言、行为鼓励等措施,嘱咐患者配合血液透析相关操作,同时鼓励家属多予以患者理解和陪伴,让血液透析患者得到关怀,使其对血液透析保持积极心态,拥有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1.4 观察指标
(1)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功能,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等。血肌酐的正常值:30~110 μmol/L,尿素氮的正常值:2.5~7.5 mmol/L。
(2)观察血液透析并发症,主要有低血糖、低血压、感染、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低血压+感染+穿刺点血肿)例数/总例数×100%。
(3)观察护理满意度,在完成血液透析后,让患者从透析设备管理、并发症预防、穿刺点护理等角度评估满意度,分值0~100分。若超出80分,为血液透析患者非常满意,若60~80分,为血液透析患者相对满意,<60分为血液透析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相对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4)观察血液透析依从性。①未拒绝各血液透析操作,主动性强,能根据要求配合完成血透护理,即非常依从。②拒绝1~2次血液透析操作,主动性欠佳,经引导及督促后能根据要求完成血透护理,即部分依从。③拒绝3次及以上血液透析操作,主动性差,经引导及督促后也无法根据要求完成血透护理,即不依从。依从率=(非常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软件,计数资料用[n(%)]描述,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描述,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脏功能比较
护理前联动组、基础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动组、基础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联动组比基础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相比,联动组比基础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联动组比基础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可以降低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容易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普通血液透析护理以对症护理为主,缺乏主动性与针对性,以致于护理效果不佳。
针对性联动护理的特征体现在针对性强,根据血液透析特点,开展设备、并发症、渗血等护理,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实施,透析期间也能减少透析不良事件,维持透析安全性[4-5]。设备护理中,除检查血液透析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外,需检查血液透析室电路情况,保证电源能满足血液透析仪器运转需求。规范血液透析流程,加强血液透析管道保护等操作,可防止牵拉造成的管道脱落事件,也能预防渗血、感染[6-8]。由于血液透析有创伤性,导管连接期间若存在管道脱落的情况,会导致病菌入侵导管位置,增加透析患者的感染风险。注重患者的导管清洁处理,做好固定操作,可减少导管牵拉等不良事件。透析期间,监测各透析患者的体征,询问其是否存在饥饿的情况,及时准备高热量食物,在各透析患者体力不支时补充糖分,能够维持稳定的葡萄糖代谢状态,也能够减少血压降低对机体造成的损伤[9]。此期间关键在于加强穿刺点消毒操作、皮肤清洁,由经验丰富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予以彻底消毒处理,能有效减少感染事件,良好的消毒还能减少皮肤刺激,减轻皮肤瘙痒程度 [10-12]。血液透析的时间较长,此期间患者缺乏陪伴,持續性的透析操作会限制患者的活动,且患者心理缺乏安慰,易有身心不适的感觉,常使透析患者陷入负性情绪,无法配合透析操作,在透析后不能按规定按压穿刺点,发生较多不良事件。护理人员需重视透析患者的情绪关怀,经临床沟通、语言鼓励等措施,可让患者对血液透析保持高配合度,且家属陪伴可让血液透析患者得到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保持积极心态,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不良事件[13]。
本研究中,联动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比基础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蕾的研究中,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后,针对性联动护理有效性更高[14]。普通血液透析护理措施较片面,未能重视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多并发症会降低透析安全性,增加患者的透析不适感,降低透析满意度。针对性联动护理可保证护理的针对性,让血液透析患者得到个性化护理,不但能够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实施,预防各种并发症,有效保护血液透析穿刺点不受感染,维持较好的透析效果。该模式的针对性强,根据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同需求调整措施,能减少患者机体不适感,也能改善心理状态,在透析时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高度配合各干预措施,有效减少透析不良事件,提高透析患者满意度[15]。
综上所述,针对性联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价值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血液透析安全性,且能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任崔崔,付柏籽,董一民.针对性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9, 30(4):128-130.
[2]余苑辉,陈翠清,高耀森,等.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4):739-741.
[3]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营养治疗指南专家协作组.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8):539-559.
[4]张红,岳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 5(31):173-175.
[5]席妤静,薛现军,刘敏洁.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5):1134-1135.
[6]王丽红,罗佳,曹金华,等.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1):103-104.
[7]马多.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3):3746-3749.
[8]偰锦花.对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导管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47-248.
[9]王庆华,李春杏,方健翠.动脉内瘘手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针对性联动结合在线护理质量评估系统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116-1119.
[10]吴晓鹏,赵世辉.针对性联动护理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1):132-134.
[11]魏俊逸.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钝针扣眼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4):88-90.
[12]孙丽,张晨.针对性强化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4307-4311.
[13]曾健梅,王晓丽,李静.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7):266-268.
[14]陈蕾.针对性联动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9,32(z2):193-194.
[15]郑素平,宁倩,杨慧丽.个体化运动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 27(17):3252-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