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青 师鲁静
摘 要: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利津街道卫生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护理依从性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提升其护理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护理;并发症;血脂;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4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若未能有效控制,随血压上升或波动,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老年高血压治疗时间长,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用药、饮食、运动、情感控制依从性,以保持其血压水平稳定,改善预后。但受该病病程长、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低、既往不良习惯改变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影响其血压控制质量,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2]。常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以简单口头指导、电话随访指导等为主,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个体化护理,指结合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实施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预后[3]。为此,本研究选2019年6月~2021年6月利津街道卫生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利津街道卫生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44±5.20)岁;体质量指数(BMI)19~31 kg/m2,平均BMI(25.41±1.30)kg/m2;病程5~24年,平均病程(10.16±2.3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03±4.25)岁;BMI 18~33 kg/m2,平均BMI (25.76±1.41)kg/m2;病程6~26年,平均病程(11.02±2.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利津街道卫生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4]中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患者、家属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合并严重心力衰竭;③合并肾功能不全;④研究前1个月内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⑤研究期间失访、非高血压因素死亡。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门诊检查、治疗时,以医嘱用药治疗为主,介绍药物治疗方案,并嘱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情绪稳定,嘱定期复查。
观察组(个体化护理):①个体化健康教育。结合患者文化水平、血压水平、认知水平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成因、自我护理重要性、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影响、高血压并发症等;认知水平较高的患者,对其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嘱患者自行观看;对认知水平较低的患者,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等实施健康教育讲解;对患者健康教育期间,主动询问患者不解之处,并耐心解答。②用药指导。结合患者医嘱用药制订药物管理方案,包括设定手机闹钟、制作用药时间表、将用药时间放大标注在药盒上等,叮嘱患者用药治疗后若仍存在头晕、心悸等情况,及时通过电话、上门随访等方式及时反馈,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③饮食管理。通过上门随访、主动询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真实饮食习惯,如喜欢吃饼干、高糖分水果、咸菜等,并制订饮食指导方案,包括介绍低脂、低盐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新鲜果蔬摄入量,并利用饮食结构金字塔、利用材料(如瓶盖盛盐、建议食用蔬菜质量)等,帮助患者将其日常饮食控制可视化。④运动指导。结合患者运动习惯、生活环境、年龄,制订患者日常运动方案;若患者为独居,则指导其参加小区附近广场活动,如跳广场舞、踢毽子、打羽毛球等;若患者与子女同住,需照看儿童,活动时间较少,则鼓励其多做家务、增加与儿童室外活动、室内抗阻运动等;若患者有长期照护者,身体素质较理想,则鼓励骑自行车、游泳等,满足患者运动需求。⑤情绪管理。鼓励患者自我情绪管理,存在不良情绪时,以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调节情绪;睡前以饮用热牛奶、热水泡脚等方式,缓解精神及肌肉疲劳感,以改善其睡眠质量、保持其内分泌水平稳定,减少其日常情绪波动;叮嘱家属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并尽量保持其饮食、运动、睡眠一致性,提升患者行为及情感支持能力。⑥随访方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随访管理;不能使用智能手机者,随访方式主要为上门随访、电话随访;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者,与患者建立微信联系,并在微信一对一沟通中解答患者自我护理中相关疑问,并在微信群中推送高血压药物治疗、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相关科普文章,为患者自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两组均于护理3个月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查时间8:00~9:00,均检查左臂,以首次测量结果为准,以血压测量仪[生产企业: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型号:U12]。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3000 r/min,10 min),弃上清液,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企业: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型号:BK-280)检测标本。③比较两组自我护理依从性,包括用药、饮食、运动、情绪控制,每项评分为10分,总分为其平均分,分值范围0~10分,0~5分、6~8分、9~10分分别表示依从性差、良、优,依从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该量表为利津街道卫生院自制,Cronbach’s α为0.81,信度良好。④比较两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 24.0软件统计计算,[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SBP、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较对照组14.89%低(P<0.05)。见表4。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护理重点为提升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包括保持其用药依从性、良好生活习惯等,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6]。在基层卫生院护理干预中,主要护理优势为,患者数量较少,对患者实际情况掌握度更高,可实现长期护理随访[7]。但护理难点为,患者年龄跨度大,部分患者认知水平较低,且在对老年高血压常规护理中,以门诊随访为主,护理方法较简单,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因此常规护理效果相对有限。
个体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更注重满足患者个体化护理需求,以保证护理效率,提升护理效果[8]。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BP、DBP、TG、T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考虑原因为,在对观察组患者护理中,以个体化健康教育为护理基础,通过对不同认知水平患者应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提升其认知水平及对自身血压控制重视程度;在用药指导、饮食管理、运动指导、情绪管理中,均结合患者认知水平、运动习惯、生活情况等实施个体化指导,使护理指导内容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保证其护理内容完成效率,减少不良饮食习惯、运动量少、存在应激情绪、用药不规律等情况对其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情况通过电话、微信、上门随访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持续性自我护理管理监督指导,维持其自我护理质量,达到改善患者血压水平[9]。血脂水平升高为患者高血压形成主要影响因素,且在持续性高血压状态下,会影响患者各器官组织血流灌注能力,引发代谢能力紊乱、血脂异常等情况,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而在对观察组患者护理中,随其血压水平改善,可减轻其脂代谢紊乱情况;而随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可进一步改善其血脂水平,进而可降低患者TG、TC。研究中,观察组TG、TC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考虑原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固有认知改变难度大、不良生活习惯改变难度大等特点,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中[10],强调以针对性改善患者固有认知为护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个性化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自我情绪管理,在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稳定性基础上,可减少患者对日常自我护理管理排斥情绪,提升其自我护理依从性,进而保证药物对其血压水平控制质量,并通过良好饮食习惯、适量运动等自我管理环节,保持其血压、血脂水平稳定,减少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降低其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1]。江霞对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个体化护理(观察组),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下降,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本研究观点相近,但其整体并发症发生率较本研究高,考虑原因可能与患者特点之间差异性、患者出现不适感后就医习惯等因素有关[12]。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血压、血脂水平,提升其护理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吴芸芸,唐文革,丁贤彬,等.2012—2018年重庆市居民高血压及心肾并发症死亡疾病负担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27(11):818-821,826.
[2]吐达洪,张晶,陈丽婷,等.应用手机微信技术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及血压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9, 16(6):114-118.
[3]李儿,包剑锋,年素娟.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6):1059-1061,1068.
[4]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 [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1):885-893.
[5]张溪,宋鑫博.基于人文关怀的社区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20,49(24):3499-3502.
[6]陈丽娜,赵世娣.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血压指标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40(12):3243-3250.
[7]谭晶.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用于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68-169.
[8]李然,甘春霞,陈朝容,等.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干预对老年H型高血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及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773-1776.
[9]袁美娟.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對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39-1441.
[10]成明,李慧.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TG水平及WBC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6):168-169.
[11]黄思莹.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0,48(2):276-280.
[12]江霞,丘联臻.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