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娟
摘要:思辨性写作形式当下已经非常火爆,不仅在高考考察中屡屡出现,而且在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培养中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高中生的心理发育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心思也趋向细腻,随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推进,学生内内心的想法越来越丰富,甚至有些天马行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从单一转向了多维度展开思考活动。因此,思辨性写作思维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极为重要,要想引导学生在高考作文环节站稳脚跟,思辨性写作方式必须掌握。
关键词:思辨性;写作形式;高考作文
当下教育时局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核心价值取向的培养,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适当融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思辨性写作思维属于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涵盖了对人和事物、空间以及时间的分析,不仅要求学生观察事物表面,还要对内在本质和关系展开探索和分析。思辨性思维对于事物的褒扬表达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在辩证思维的指引下,既宣扬事物的善,又批判事物的恶。
一、明确自身观点
在高考作文中对思辨性写作形式的考察,大概分为两个种类,一种是作文题目会给出两种或多种辩证性的看法,站在其中任意一个立场上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从历史或者现实中能够找到事实依据。另一种是展现事物的好与坏,学生在利用辩证性思维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是好是坏,以此再进行褒扬或者批判。无论是哪一种考察方式,学生对题目的认识都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进而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辩证的主题。在思辨性写作中明确自身观点是首当其冲的,有很多学生在面对思辨性作文考察时会迷茫,害怕选择了错误的一方,或者害怕作文跑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核心价值取向的培养,让学生面对思辨性作文时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揣摩题目中暗藏的真理。
例如,2004年湖南高考试卷作文要求围绕“家庭教育”展开论述,这类作文题目的发散性很强,有很多方向可以论述,既可以褒扬,也可以批判。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例,对思辨性写作方式进行培养和强化。首先,教师不必着急让学生按照题目进行写作,为了培养他们的主题意识,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如果是他们面对这篇作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去写,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会使用辩证思维去看待这个题目,很多种不同的写作方向油然而生。针对思辨主题,确立自身观点才能进行写作任务,思辨性写作教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
二、精选佐证材料
要想在高考作文环节大放异彩,日常学习中对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思辨性写作需要大量的事实依据去论证自身的观点,而且这些素材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说服力才行,所以思辨性写作需要日常的大量积累,并且对于这些佐证材料要熟记于心。学生长时间在课堂中参与教学活动,在加上课下时间的作业压力,学生很难抽出时间去搜集思辨性佐证素材。因此,搜集工作的重担就落到了教师身上,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小调查,方式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给教师递纸条。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去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在核心价值取向培养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选择一些关于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素材供学生积累。
我国发展至今,任何行业和领域的人才都是层出不穷的,佐证材料的积累有很多种途径,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倘若能够引导他们产生共鸣,那么佐证材料的选择才是最具说服力的,学生在佐证材料的基础之上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经验,不仅在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的文字也会铿锵有力,具有说服性。或者以名人大家的事迹为佐证素材,现如今网络十分发达,无论是现代的名人大家还是古代的,都被学生所熟知,但是他们的浏览时间有限,很难形成自己的辩证性理论。近代时期国家动荡,我国涌现出无数革命烈士,他们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而且他们的爱国行为可以辩证的出现在写作中。学生的教材中无法收录所有弘扬民族精神的烈士,因此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展示佐证素材,并完善核心价值取向。
三、理清辩证思路
提到逻辑思维,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理科类学科,但是语文中同样也需要这种思想,用于写作辩证过程中。辩证的过程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借助事实或者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只是大体的写作框架。细化到内容中,从标题到结尾都需要严谨的辩证思路,要将自己清晰的思路脉络展示出来。辩证思路的培养可以从拆分文章开始,思辨性文章的结构是十分清晰的,在拆分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表达思路,长此以往就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形成一个思维导图,每当自己面对思辨性写作时,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具体的论证思路,从而引导下笔工作。
总而言之,思辨性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相对严谨的内容,不像对文章的理解那么随意。思辨性写作具有明显的特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作文命题开始研究,辩证思维要一直跟随到写作完成。
参考文献:
[1]蔡庆荣.高中语文思辨性读写教学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5):198-200.
[2]王玉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8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