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春江水 绵绵故园情

2022-04-25 19:19黄澜
青年文学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黄澜

他出生在中秋夜,月圆人圆的美好佳节。他的画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唤醒了深藏心底的炽热诗情—乡愁。在画中,乡愁是灵柔的水,缓缓流淌,穿越千年的文明;在画中,乡愁是绵延的山,巍然耸立,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在画中,乡愁是苍茫云山间的青松,带着中华儿女的血脉傲然挺立。在画中,乡愁是一块山石、一抔黄土、一缕炊烟、一群归雁……

乡情,是艺术创作亘古不变的主题曲,更是艺术家不懈倾诉的热衷话题。《富春山居图》即黄公望的胸中之歌、抒情之曲,也是他向往的理想境界、眷恋的精神家园、心灵的温馨归宿。

《富春山居图》描绘了江南山川河流之景,笔意雄浑苍润、气韵清逸邈远,构图疏密有致,繁复而不失简远。弧线律动的众山由远至近在转动,而苍茫的富春江水依然水平如镜,这分明是大自然和谐美妙的诗韵,这似乎诉说着“山水”相依、与故园相偎的绵绵乡愁。他画笔下的层峦叠嶂、云树沙洲、山溪村舍、曲径平岗……倘若用“空旷高远”来形容似乎太虚,用“稚淡天真”来形容似乎太素,用“墨色迷离”来形容似乎太浓,用“清新飘逸”来形容似乎太淡,一切都是那么适宜灵妙。黄公望用精致细腻的画面、逸动灵柔的笔墨、凝练意赅的“画语”告诉人们:他爱这繁华之外的一江秋水,他爱这古意盎然的清幽林泉,他爱这美丽富饶的一方热土,他爱这支撑他度过悲凉一生的艺术之旅,他爱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之脉……至静、至美、至朴的境界,让仕途失意归隐山林的“无为之士”找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价值,并在无意间成就了一代“山水巨匠”。

一、乡愁,氤氲于诗意的山水之情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追求悠远而美好诗情的过程中产生的。“云游在外故尔”,历年他游遍江浙山川,无论是苏州、松江、荆溪、杭州、富阳、桐庐、平阳等大好河山,总脱不了江南山水的灵气秀美。诗情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根基,荆浩言:“度物象而取其真,动之情方达其妙处。”乡愁将方寸山水植入灵魂,将一纸“丹青”点染温暖。在这条漫漫的艺术道路上,他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去执笔绘图,用朴素的笔墨去传达诗意,用有限的画纸唤醒了人们内心的乡野、田园情怀,牵引着灵魂对栖息宁静之所的神往。

衣香鬓影,诗意温暖,画作中的田园诗情肆意蔓延其间,这滔滔的富春江水,逶迤的富春之山,承载着游子的思乡之情。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合璧仪式在台北故宫盛大举行,分离三百六十多年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静静地、优雅地陈列于台北故宫的同一展柜,见证着历史时刻。从6月1日至8月初,短短两个月,画作合璧之“美貌”吸引了共32万人次参展,高峰时段大约排隊1小时才可以欣赏。驻足画前,观者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眼前的这幅长卷,分明是背井离乡之游子盼望归途的希冀,那熟悉的田园之美,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无可奈何;那熟悉而相离的山水,是“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心灵归宿;那一段留白的余音绕梁,是所有过往绵延今日的思乡之愁……

故园如此多娇,这份暗流涌动的“思乡之情”,让每个人的小宇宙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并得以回归。这一程山、一程水,在他的笔下焕发别样的光彩,升华为中华儿女不朽的山水精神、家国情怀。乡愁,将《富春山居图》的艺术魅力推向了高潮。《富春山居图》此刻不仅是一幅画卷、一曲乡谣、一首田园诗、一串关于故乡的符号,更像是游子归家的船票。

二、乡愁,飘荡于特殊的历史之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归乡的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想必遭遇了别样的经历才会背井离乡许久。而元朝的画家黄公望他又会历经怎样的年代、怎样的历史,让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呢?

创作离不开特有的历史年代。灭宋建元都的忽必烈信奉“一马平天下”的治国理念,用真刀真枪尸山血海打拼天下,随着年仅八岁的大宋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左丞相陆秀夫的背上,从崖山跳海而亡,宋朝画上了永远的休止符!黄公望就在“马上治天下”的历史夹缝中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幸运的是“从小失去父亲”的他,有养父黄乐“舐犊情深”的眷顾。黄乐见七八岁的他天资聪颖、灵气十足,一句“黄公望子久矣”,将老父亲的期盼之切倾注得实诚而朴素。从此,取黄公望之名,字子久。黄乐的精心栽培、严格教导,让其“饱读诗书气自华”。在常人想象中,从小冠名“神童”的黄公望的人生之路必然平坦且畅行无忧。然而,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一切似乎布下了“八卦迷宫阵”,漫步人生旅途,可谓一路颠簸,“一蓑烟雨任平生”。

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他取缔科考选人才,公开表示“科举虚诞”,唯有“一马平川”定天下。在这样一个“唯士大夫不可共治天下”的特殊历史年代,黄公望该如何抉择?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投身全真教,潜心学道修炼,过上“清逸”的隐居生活,身背画囊,开启逍遥自在的云游之旅。

他独自徘徊于林中、泉边、山野,“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他孤独彷徨于江畔、烟渚、小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你可知富春之地,一江之水、一山之景,默默寄托着他浅浅的希冀,承载着执着的追求、浓浓的乡愁。你可知泱泱春江水,奔腾不息,形单影只的钓船,“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孤独中有乡愁伴随在心中,时光在轻吟浅唱中度过,酝酿出美妙的“憧憬之图”。寂寥中有乡愁的支撑,触动着他的灵感,激励着他不断创作。这份强大的文化记忆,在他心中升腾、凝聚、定格,汇成“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

别样的年代,特有的历史,宋朝覆灭,国土沦陷,“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曾经的故土,一切逝去如此清晰,官场失意的愤慨、云游在外的艰辛、怀才不遇的无奈,让乡愁拥有了欲罢还休的复杂情怀。特定的历史,将乡愁升华为更深意义的家国情怀,反映了对国家的忧思、对人民生活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渴盼。

三、乡愁,颠簸于跌宕的人生之旅

常熟是黄公望生他养他的故乡。他从小生活在碧波浩渺的尚湖畔,秀美苍翠的“吴文化第一山”—虞山脚下,熟悉的“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自然景致,连同他对山水的纵情之喜,裹挟着那浓浓的乡韵、浅浅的乡愁送入画作中。一山一水、一湖一桥都留着他俊逸的身影,“仆归山居”是他走向梦想的“桃花源”。一个“归”字,令我深感黄公望也向往家人的团聚。

成就与荣耀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逆境。《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耄耋之年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回顾、对过往的积淀。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黄公望的故事在黄氏族人的口耳相传中,除了有名的画作大概就剩下辛酸的经历了。每次听爷爷讲他因冤屈服刑期间回村的场景,被押送到村中的他,骨瘦形销且不说,披头散发意态忽忽,腰间系上稻柴做的箩缚。每每听到大痴公如此种种,怎一个“心疼”了得!因为是冤案,回村服役的大痴公整日痴傻不语,流连湖桥虞山尚湖,几日不归家。爷爷说:“大热天,穿着破棉袄站在湖桥堍,喝酒、吟诗、画画……也不知是真疯还是卖傻,所以我们叫他大痴公。”如今的我也不曾怀疑爷爷讲的这些淳朴而“凄凄惨惨戚戚”的传说,这“点点滴滴”让我百般滋味在心头……后来读到《海虞画苑略》记黄公望:“尝于月夜,棹孤舟,出西郭门,循山而行,山尽抵湖桥,以长绳系酒瓶于船尾,返舟行至齐女墓下,牵绳取瓶,绳断,抚掌大笑,声振山谷,人望之以为神仙云。”竟然和爷爷讲的故事有几分吻合。那句“人望之以为神仙”令我对大痴公平添无尽钦佩,也让我心中多了几份释然。

漫长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是命运的主角。童年的天才之境呼唤你成才,青年的为官之梦呼唤你成名,中年的牢狱之灾逼迫你成痴……这一路荆棘密布,“乱花渐欲迷人眼”,你在烈烈风雨中,手持一壶烈酒,站在湖桥的桥堍下,看着船只来来往往,对酒高歌,仰天长啸,你真是“大痴”啊!有谁知晓你整日静坐山边、湖畔、亭中、松下观山川之秀丽,察河流之壮美,悟人事之渺小。大自然的浩然之态和物外之情令你情为所动、情为所依、情为所寄。这份情就是内心最淳朴的“痴情”—乡愁,告诉自己人生之旅,走得再远,走得再久,也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绵绵故园情,在黄公望的笔下化作这幅层峦青翠、大气磅礴的山水画,穿越七百年的历史,随着“缕缕炊烟”“小小村落”“道道车辙”带我们领略祖国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山高水长”。他描摹着灵魂深处的温柔,迈着坚定而执着的步伐,挥洒着或浓或淡的笔墨,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绪,铺洒于纯白的宣纸,化为一纸“江山”,每每有人用心阅启,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著名学者蒋勋老师谈《富春山居图》合璧时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在中国台北故宫研读时,我们用电脑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合成为一幅画卷,当看到两卷恰好无缝地完美对接时,在场的每一个人的眼中流下了泪水。”每每蒋勋老师讲述这些的时候,总会因激动而“语无伦次”。除了眼泪还有什么?一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压在心中千斤重!祖国在心中,那熟悉的大好河山。2011年6月,蒋勋老师带着恩师李林灿和庄严老师生前的夙愿,去欣赏《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读到此处,大概很多人感受到蒋老师的心境。乡愁,不仅滋生于我们心中,也滋生于寻根谒祖和领略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子心中,李老师和庄老师的夙愿,终得圆满。我想,黄公望在天之灵,也会欣慰而笑。

前些日子,常熟市黄公望文化研究会的画家黄健飞老师邀我探讨这样一个话题,高中美术课本中有一课:通过欣赏与解读《富春山居图》来学习何谓“象外之境”。课本安排这样的情景导入:“《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我们沿着黄公望的足迹游历富春江,却无法找到画中的山水。画家描绘的是真实的风景吗?”黄健飞老师深谙《写山水诀》,熟知黄公望提出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随时写生的观点。那为何無法在画中找到真山真水呢?

真是一个绝妙之问!感谢黄健飞老师的话题令我回忆起2013年的富春之行。富阳黄公望文化研究会的蒋金乐老师陪常熟一行的我们赏富春江景时,指着江对岸的“鹳山”说:“你们看,那是《剩山图》一隅名为鹳山,东去2.5公里处有鹤岭,是你们先祖曾经的隐居之地。”那一座高峰缓缓延展于富春江畔,从江边远望那山峰,在苍紫暮色的笼罩下,如梦幻般的神奇,富春江景无须任何装饰,尽显大自然完美之态,让我不禁产生探寻先祖画作中山水之景点的念头。第二天的《天机·富春山居图》的首映仪式上,我们惊喜目睹了蒋金乐老师从二百张富春景色的照片中精选十张,用电脑合成了《富春山居图》,真是用心之举,不禁佩服大痴公的高超画技、精妙笔墨、宏大画面,更感动于富阳人民对黄公望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黄公望常年云游江浙,观察山川灵秀之美。其创作来源于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精华之景,且“此中有真意”,“形”真“意”更真。而我曾阅读瑞安的黄正瑞老师航拍记录瑞安一带富春江美景的故事,和蒋金乐老师拥有了一样的“惊喜拼图之奇”。更令我欣喜的是桐庐的专家也发现黄公望画笔下的“江山之美”是用写生的方式再现了桐庐独绝的奇山异水之美景。我曾读过常熟文史专家钱文辉老师的文章《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也谈及《富春山居图》是否画的是富春真山真水的问题。钱老认为《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对江南山水的艺术概括和提炼,有富春山水的情貌,也有江南山水及常熟山水的情貌。同时,钱老引用明代状元大画家吴宽曾见《富春山居图》后的题诗“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沈石田追仿黄大痴长卷为林御史舜举题》)表述了正确精到的山水画的艺术评价。

古往今来,常熟、平阳、杭州、富阳、桐庐……为何每个观画者都觉得这像极了自己的家乡?当我去富阳黄公望村庙山坞时,蒋金乐老师介绍黄公望隐居地的一处景致,黄公望取其名为“小洞天”,当时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包裹着我的心,这不是常熟的“小石洞”吗?黄公望常去的虞山一景啊!在此回答黄健飞老师的问题:“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乃前人对大痴公笔墨之意的概括,而我解读到黄公望拥有高度写实技巧之外的象外之境,永恒意蕴。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让观画者共鸣于这份创作的情怀,而这份情怀不正是乡愁吗?

乡愁,酝酿于跌宕的人生之旅,千百年来在文人墨客,诗人画家的作品中被反复描摹。故土之思,故园之爱,剪不断理还乱。只有在你走过漫长人生之路,历经千帆之苦,物是人非之间,由旅途拼接起来的文化记忆,才会将乡愁酝酿得清晰而浓烈。

四、乡愁,赓续于博大的中华文脉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乡愁是奔腾于血脉中的精神基因,这一脉乡愁因《富春山居图》得到了呈现和统一。

2022年的央视春晚,《富春山居图》惊艳了所有华夏儿女,让我们擦出了思乡的火花。七百年前的一纸丹青用音乐、舞蹈、诗词、国画、动画的方式,完美地打开于世人面前,将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的精心编导,演员的倾情演绎,央美老师的用心描绘,所有人带着敬畏之心彩排表演,表达了最美中国情。导演唐烨说:“我们是精心刻画,也是精心邀请,到最后是精心制作,试图去呈现一个高水准的文艺作品。”

节目“画中有诗,诗中有仙,诵中得境,诗乐教化,惊为天人”。舞台中随着悦耳的国风音乐《春江花月夜》悠扬响起,《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于大屏幕,随着起伏的山川、苍郁的林木、蜿蜒的江河、苍茫的沙渚,一切景致似乎被“点化”,唤醒于这幅巨作。来自海峡两岸的八位艺术家分别扮演的“渔樵行读”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春晚现场,“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颦一笑,惟妙惟肖,可谓唱念俱佳。一切精心安排,组成了画卷中的文化记忆符号,让《富春山居图》在春晚舞台完成了美妙的合璧,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富春山居美,诗画意境美,长歌一曲美,怎一个“美”字了得,不禁吟诵一句“能不忆江南?”

节目取名为《忆江南》,令人深感恰如其分,“忆”字就是乡愁文化的体现。扮演画卷中一位渔夫的歌手杨宗纬说:“我在中国台北故宫亲见《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观赏画作时心潮澎湃,祖国的大好河山结合起来,然后融合在一起,令我感觉仿若昨世,仿若今生。”这就是来自台湾艺术家的心声!作为大痴公的族人能听到这样的心声,欣賞到这样的绝妙合璧,真是幸甚至哉。在此默默感恩为《忆江南》节目辛勤付出的所有老师,带着无限激动和敬畏看了一遍又一遍!感恩之际,源于大痴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用丰富的文化记忆,创作了如此大美江山之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田园山水之美的追求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让我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在海峡两岸之间用一幅诗意精深的画卷完成了完美的连接。

“仆归山居”“此心安处是吾乡”“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画卷串起的文化脉络,由大自然作为载体,由山水泥土、“渔樵行读”作为文化印记,生动透彻地诠释了割舍不了的乡情。《富春山居图》里的隽永故乡愁,唤醒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家国情、山水情、故园情,告诉我们无论你在哪里,永远别忘记“海风吹拂了五千年,你拥有一张黄色的脸”,告诉我们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剩山图》在这头,《无用师卷》在那头。“仆归山居,愿游子偕住”,走得再远,请记住故乡只有一个;走得再久,请记住来时的路……

泱泱春江水,绵绵故园情。你读懂了《富春山居图》,就明白了这份殷殷叮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黄公望的人生
龙门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经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