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炎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18世纪英国乡绅班纳特家族女儿的婚姻,她们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选择和处理,分别反映展示了不同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描写的四种爱情婚姻观,以揭示不同爱情婚姻的本质性质及价值引领,启发我们当代年轻人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小说中所体现的爱情婚姻观都对当代年轻人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一)完美爱情之伊丽莎白与达西
伊丽莎白聪慧机智,爱读书,独立思考有见解,性格要强。达西出身高贵,严肃稳重,性格内向,本性善良正直。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线贯穿着小说发展始终,以舞会上达西的傲慢态度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会偏见为开端,经过相互欣赏、消除“傲慢”与“偏见”、发现对方优点、互相吸引、完善自我的曲折过程,最终以真挚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为结局。
伊丽莎白倔强的个性曾使她一度远离达西,而独立的个性也让达西逐渐向她靠近,在两人进一步地接触和深入了解之后,达西发现了伊丽莎白并不像那个时代的一些女子一般虚伪、造作、金钱至上,而是闪耀着真实、独立、坚持、幽默、聪慧的独特女性魅力,伊丽莎白也亲眼见证了达西的所作所为,理解了误会背后的真相,放下偏见,被达西所吸引,开始敞开心扉,最终接受达西的追求。二人欣赏彼此,互相敬重,充分展现了伊丽莎白以爱情为基础但又不会因为爱情而迷失自我的爱情婚姻观,铸就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独立的人格和对待爱情负责任的态度,与当时普遍世俗化的爱情婚姻观及其遭遇的悲剧结局形成了鲜明对比,深刻表明了作者所推崇倡导的理想型恋爱观念和婚姻模式。
(二)一见钟情之简与宾利
简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美丽端庄,她的美貌与性格相得益彰。宾利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和颜悦色,但做事缺乏主见。在一次舞会上,宾利与简第一次见面就被漂亮美丽的简所吸引,简对有绅士风度的宾利也是初次见面就一见钟情、心生爱意,但不善表达的简对宾利先生只是默默喜欢,将爱意藏匿于心。在整段感情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了二人面对爱情时一定程度的软弱和退缩,优柔寡断的宾利、不善表达的简以及二人在财产地位上的悬殊差异为二人的感情之路创造了许多阻碍和压力,在简和宾利强大的爱的力量的支撑下,二人最终收获了平稳、纯洁的爱情,这在当时封建传统的婚姻观念的社会氛围下显得弥足珍贵,展现了二人相互吸引、仰慕彼此的爱情婚姻观,让读者领略了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最纯洁的爱情的模样。
(三)完成使命之夏洛特与柯林斯
夏洛特是班纳特的邻居威廉·卢卡斯爵士的长女,也是伊丽莎白的闺密,是一位有教养、有见解、头脑聪明的女子。对夏洛特而言,她在爱情婚姻上的选择完全是出于对现实的考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兄弟会继承财产,而她也已将近二十六岁,在“残酷的”年龄和家庭面前,为了提升地位、改变自己,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对婚姻不再挑剔,在只想满足于物质生活安稳而不求真挚爱情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嫁给柯林斯,透露出了她对现实的妥协与屈从,体现了当时社会“婚姻是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最好机会”的普遍观念,也印证了她所表达的“我不是个浪漫主义者,从来不是那种人,我只要求能有一个舒适的家”的爱情婚姻观。对于继承了班纳特家财产的这位有钱的单身汉—柯林斯而言,结婚也只是以金钱为基础,以世俗利益为目的,为了结婚而结婚。正如小说开篇所提到的“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是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无关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无关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只是各取所需稳定彼此供需关系的方式,为了完成各自的使命。
(四)欲望使然之莉迪亚与威克汉姆
莉迪亚是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年龄虽小却喜欢社交,享受于英俊男子对他的爱慕和追捧,思想轻浮,意识淡薄,缺乏判断能力。威克汉姆凭借其英俊的外表和极力的追求让莉迪亚为之痴迷,实则品质败坏,十分虚伪,所谓的迷人谈吐不过是甜言蜜语的伪装外壳,但在这个过程中莉迪亚并未行使过她自己的判断力,也并未真正叩问过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就敢于不顾一切后果地和威克汉姆私奔。而威克汉姆带莉迪亚私奔也并非要许她幸福,只是受金钱诱惑下的鲁莽与草率。莉迪亚对待爱情的漂浮不定,对婚姻的肤浅追求,透露了她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完整性,也充分体现了她不成熟、不理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仅限于金钱和情欲使然的婚姻联结也终将注定了可悲的婚姻和凄惨的结局。
幼稚冲动的莉迪亚与理智又思虑周全的伊丽莎白对自我的定位认知及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从反面角度警醒了当代年轻人愛情婚姻观一定程度上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体现与交流,两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事物的看法也将影响爱情婚姻的幸福感。爱情婚姻中的甜蜜与困难是共存的,甜蜜时光下的欲望和冲动也许不会暴露大问题,但当激情褪去,面临入不敷出的窘迫生活时,伴侣之间鲜少无几的爱将不堪一击,从而导致两人婚姻的支离破碎。婚姻不是欲望使然、一时冲动的一纸婚约,而是站在恋人角度上为对方着想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长长久久的朝夕陪伴。
二、《傲慢与偏见》中爱情婚姻观的价值引领
(一)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婚姻
结成婚姻的原因与方式千千万万,有如夏洛特与柯林斯为各自利益的获得和使命的完成,也有如莉迪亚与威克汉姆为情欲和金钱所控的冲动,但通过作者简·奥斯汀对小说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爱情相系的婚姻终将不会收获幸福,甚至会造成悲剧。基于18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大多数女性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却敢于鄙视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傲慢与权势以及以金钱和地位为导向的婚姻联结,其地位虽不及达西,但对于爱情的见解与智慧却丝毫不逊色,坚持没有爱情宁愿终身不嫁的态度。在当时崇尚金钱与地位的社会现实下,还能看到这份对爱情的执着,这更是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的启迪,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爱情相系、心系彼此都是保鲜爱情、成就完美理想婚姻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探求互相尊重、平等自由的爱情
伊丽莎白如果卑微于达西的高贵傲慢,不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对平等的追求,妥协于达西英俊的外表、富裕的家庭和良好的地位,屈从于当时社会现实,当代年轻人将无法感受到跨时代的平等自由的爱情的真谛。伊丽莎白没有因为达西的权钱和地位而主动攀附,丢失独立的人格,达西也没有因为自身的优势而高高在上,遇见诚挚的爱情后,他也愿意主动改变傲慢,降低姿态,这就是伊丽莎白和达西所展示出的跨时空的平等与尊重。无论当今处于哪个时代,更或是未来的哪个时代,互相尊重和平等自由都是必不可少的爱情主料。
小说通过塑造伊丽莎白这一具有女性意识的人物形象,向更多女性传递和强化女性意识的观念,提倡爱情婚姻中男性与女性的互相尊重与理解,无论所处时代如何,女性从来都不是附属品,爱情婚姻也从来都不是两人依附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互相包容、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体现。无论男女,平等是爱情中对彼此最基本的尊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然早已摆脱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但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处于爱情链上的男性和女性在本质认知和精神层面上的尊重与平等更为重要,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方式。
(三)提升女性爱情认知和智慧
伊丽莎白也许不是最美的,但她的独立和自信却是闪闪发光、独放异彩的,且牢牢地锁住了达西的心。独立和自信可以说是一个女人最致命的魅力,作者通过描写伊丽莎白独立勇敢、自信果敢的个人魅力,展现了一对有爱情、有尊重、有经济基础、有共同应对困难的勇气,也有共同解决难题的能力的伴侣,塑造了一段披荆斩棘、修成正果的完美爱情。虽然伊丽莎白与达西修成正果的历程跌宕起伏,充满考验,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爱情之路布满荆棘,才给了彼此增进了解、确定心意、提升自己的机会。伊丽莎白逐渐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了傲慢的态度与伊丽莎白平等沟通,彼此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愿意与彼此携手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最美好的爱情,是精神世界的势均力敌,是一起变得更优秀的坎坷历程,是为爱改变仍能保持本我的独立,是深层次的理解和永久的陪伴,如何正确看待爱情和守护婚姻,这正是值得当代年轻人深思的爱情智慧。
三、《傲慢与偏见》中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義
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思想观念水平逐渐提升,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虽然《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在她所处时代下创作的,但依旧是当代社会现实的缩影,其中的爱情婚姻观对于当代年轻人的爱情婚姻选择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指导性意义。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待爱情的不同选择和处理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广泛而又深刻,是极具现实意义与价值的。敢于追爱,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婚姻,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个性,探求互相尊重、平等自由的爱情关系,不向金钱和现实妥协,不畏惧一切阻碍因素,勇于捍卫自己的利益和爱情,无不体现着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和对爱情的深刻认知与独到理解。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应该不断丰富这样的爱情婚姻观和形成女性意识,提升女性自身对爱情的认知与智慧,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强大自身,开阔眼界,永葆女性的独立与自信,绽放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幸福美好自会萦绕身旁。
《傲慢与偏见》受众广泛,影响巨大且持续时间久。其中莉迪亚与威克汉姆为金钱和欲望所控的一时冲动与激情,导致了最终的悲剧婚姻,恰好是现代社会的“闪婚”和“闪离”等的缩影写照,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敬畏,造成了婚姻的不幸。再者,其中夏洛特与柯林斯各取所需,试图完成使命,夏洛特为金钱屈从,柯林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为了结婚而结婚,也恰好照应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在当代年轻人的圈子中不乏“爱情和面包,你会选哪个”这样的问题,18世纪的夏洛特选择了面包,当代年轻人可能也会有一部分选择“面包”,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水平整体提升的生活品质,有些人可能认为物质条件的满足才是享受爱情的基础,因此选择为了“面包”而恋爱和结婚,但缺少爱情力量支撑的两个人的婚姻将不会有持久面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这也向读者展示了爱情本身炙热的基础作用和持久力,但也要有独立获取“面包”的态度和能力,更要有自主独立的精神世界。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及家庭地位已经大大提高,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降低了女性对男性在物质方面的依赖程度,在社会关系中男女平等,共同创造物质财富,通力合作,在不同领域闪闪发光,都是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一分子。就现代爱情婚姻而言,男女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德修养、对待爱情的态度都是要考虑的重要爱情因素,都影响着爱情婚姻的幸福感和持久性。由此可见,了解和学习爱情婚姻观的重要性,通过反复研读《傲慢与偏见》,更多当代年轻人将从中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培养大胆追爱的勇气,正确处理伴侣关系的心境,具有理智解决困难的能力。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完美理想式爱情、简和宾利的一见钟情式爱情、夏洛特与柯林斯的使命完成式婚姻以及莉迪亚与威克汉姆的欲望使然式婚姻,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完美爱情婚姻向广大读者传递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引领,也是积极引导当代年轻人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婚姻,探求互相尊重、平等自由的爱情,提升女性爱情认知的能力和智慧,从中提取值得学习借鉴的爱情婚姻观,并化为己有,应用于现实。在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抉择时,是要选择一个彼此相爱、势均力敌的人,是要选择一个可以携手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考验的人,是要选择一个可以共度余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