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4 15:57:45张宇桐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节奏训练幼儿园

张宇桐

摘要:奥尔夫音乐节奏教学法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而著名全世界,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内容、特点方面入手,从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应用、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应用、在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的应用、在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的应用、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我国幼儿的音乐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奥尔夫音樂;节奏训练;幼儿园;音乐活动

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而著名全世界,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和推崇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在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上,幼儿音乐教育变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整个教育界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成了全民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法能引导儿童在感受乐曲内容美和曲调美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丰富其情感体验,陶冶心智,完善幼儿的性格是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自我的能力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必不可少途径和手段。它能够将幼儿音乐教育与我国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情况相结合,并在这一基础上将奥尔夫教育实现中国化,适合我国的当前的教育情况,从而促进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使幼儿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一、奥尔夫教学节奏训练的内容

(一)语言节奏教学练习

语言学习是一种集记忆、听辨、再现声音符号于一体的学习方式。语言表达作为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它同音乐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每个人说话时表现出的语气语调好比音句、节奏,也有音调重音和起伏,还有韵律。通过加强语言方面的节奏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的目的,这同时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法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实践的重要途径,其提示幼儿按照节奏或节拍来念儿歌,可以变化节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孩子刚开始学习小三度的旋律,继而逐步加入不同音程。

(二)身体动作教学练习

所谓的身体动作教学练习是引导幼儿将其身体看成是乐器,自由运用不复杂的身体动作去表现歌曲的节奏,(如点头、双手互拍、拍腿等)。在奥尔夫节奏训练中教师在身体动作的教学练习过程中对动作与歌曲节奏不协调的幼儿进行提醒或暗示,以便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及韵律感,并能使幼儿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律动的愉悦感。

(三)打击乐教学练习

打击乐练习就是幼儿用相对轻巧便捷的打击乐器,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敲打表现出感受到的节奏,幼儿通过简单数拍子的方法结合自身的运动神经来感觉节奏,从而使幼儿逐渐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课程中的乐器一般是由只能通过节奏击打的乐器和能演奏固定音高的乐器构成,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练习一般选择简单的只能用节奏击打的乐器,注意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心仪的配器方法和演奏乐器,这样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育效果。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鼓励幼儿锻炼主动探索的能力,引导幼儿与别的领域中的乐曲相结合。

二、奥尔夫教学节奏训练的特点

(一)倡导综合性、原始性的教学

音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是只通过嘴或用耳朵单方面接触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艺术。奥尔夫指出,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趋提高,同时也对艺术分类方面要求的更加严格。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是人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用语言、舞蹈或者是歌声表达出来。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状况,也是最接近人内心深处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各种音乐表达方式的结合,所以是一种综合性的原始性的教学。

(二)重视儿童内心世界,以利于其创造力的提升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以幼儿自身为主,致力于开发孩子的内心真实世界。在以此为目的的学习氛围中,儿童自己总结的生活经验不用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幼儿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有意的带有目的性的体会,而会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音乐中来,这是一种自然地本能反应的表现。儿童会通过他们简单的肢体动作、以及自己喜爱的乐器来展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每个幼儿自身都有独特的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了幼儿这一特点,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并且还注重家长的参与性,通过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和幼儿一起表演,从而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三)着力于本土文化风格,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

奥尔夫音乐能够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历史考验下仍然在各个国度及民族的传播中使其具备音乐本土化,这与它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其独特的风格性是分不开的。奥尔夫音乐自身十分注重理念观念,它的音乐教育以本国文化为主,没有规定统一化的示范性课程,并且鼓励学习奥尔夫音乐的人们可根据他们本国自身的文化,将当地文化与奥尔夫独特的音乐理念完美的融合起来,这样的做法虽然给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也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思想的空间及更广阔的天空。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应用

音乐欣赏与感受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日常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安静感受乐曲的过程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及敏锐的听觉,培养儿童在音乐鉴赏方面长远且浓厚的兴趣,并能使幼儿形成初步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还能带给幼儿更多的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充足幼儿对音乐的第一感受经验和欣赏能力,更多的打开幼儿在音乐方面的眼界,发展幼儿的音乐思维、想象以及记忆等多方面能力,所以音乐欣赏中的节奏训练变得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欣赏内容要选择有鲜明节奏感、优美旋律、并且结构实践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如《四小天鹅舞曲》(大班)。

《四小天鹅舞曲》是一首有着鲜明的节奏而且优美的旋律又能让多声部组合在一起的乐曲。我们可以将欣赏过程分为如下的几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带领儿童第一次欣赏音乐,并向幼儿介绍此曲的来由及情景;第二步,教师拿出教学图谱,适当指导幼儿对乐曲的旋律、节奏有初步的了解;第三步,教师可以指导帮助幼儿在乐曲的旋律、节奏的进行过程中,配合自己的想像给乐曲搭配上简单的身体动作以及律动;第四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以及旋律的变化,运用自己选择的乐器为此曲配器;第五步,教师和幼儿随乐曲一起尽情地跳舞。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應用

歌唱是人们表达情绪的一种途径,这同时也可以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一种启蒙手法,而对于节奏的有效训练又会使幼儿更快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但是由于儿童自身的主观身体发展因素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欠缺,这一条件要求我们要通过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法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激发儿童的歌唱能力。由此可见,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教学的音乐教育日常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让幼儿根据乐曲节奏以及自己的感受配上简单的肢体动作是帮助幼儿对乐曲节奏欣赏和理解最迅速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动作简单程度以及实际年龄上的大小来安排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歌唱活动训练。

1.语言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节奏训练中关于语言方面的节奏训练不仅是培养幼儿歌唱的重要步骤之一,更是幼儿园歌唱教育活动中的关于实践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上的学习是一个逐渐增加记忆听辨能力、并且能更多的重现音乐符号的学习过程,它与音乐有着相同的原理。其中按照节奏或节拍来念儿歌,可以变化节奏。

2.运用伴奏节奏型进行歌唱

所谓运用伴奏节奏型进行歌唱表现通过就是幼儿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以及有规律的固定节奏型为播放的乐曲进行伴奏。

3.运用双层节奏进行歌唱

所谓双层节奏就是指所有儿童用两个声部以及简单的身体动作节奏同时为歌曲进行伴奏。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的应用

活动游戏作为学前儿童幼儿音乐教育日常活动中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积极主动性极高的活动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日常活动下的各类日常游戏活动中,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音乐常识,而且还属于奥尔夫节奏性音乐训练的活动游戏多种多样,下面就介绍一个“我和我的小狗”的游戏:

歌词:穿起我的衣服,戴上我的帽子,和我的小狗出去散散步。树也摇啊,风也大,我和我的小狗同时抖一抖。游戏玩法:首先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小狗。随歌词做动作,哼唱时对拍:一右手对拍,二自拍,三左手对拍,四自拍,五手心对拍,六自拍,七手背对拍,八跺脚。重复一遍动作,第二遍八为空拍。(也就是说:12345678/22345678空)。然后在重复的基础上:两人一组对拍,一右手对拍,二自拍,三左手对拍,四自拍,五手心对拍,六自拍,七手背对拍,八跺脚。教师可指导幼儿根据乐曲的节拍进行两个拍子做一个动作,也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适当的加深难度变成一个拍子进行一个动作或一拍子进行两个动作,间奏的时候换伙伴。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的应用

所谓的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幼儿选取较为轻巧的独特的打击乐器,在音乐的旋律下以及敲打演奏的进行中,教师示范幼儿通过感官运动神经感受到的节奏旋律及结合敲打根据节奏进行数拍子,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初步稳定的音乐节奏感。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打击乐一般是由较多声部组成,由多个幼儿组成的乐器演奏活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演奏的乐器和配器方法,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幼儿发挥自主性,并在此同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和改正。

(五)奥尔夫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应用

奥尔夫曾说过,幼儿能够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产生的音乐感受是一个良好音乐教育的始端。对于我国当代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幼儿教师能够给幼儿进行良好的音乐韵律活动教育不仅能满足幼儿对音乐本能好奇和喜爱的需要,更能帮助幼儿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的机会。他们表达和再现音乐是一种最直接而自然的手段,更能够增强肢体运动以及肢体协调性的进一步刺激,更在培养针对乐曲自身独特的感受力、创造力及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1.律动

良好的律动音乐活动应该具有写实的形象以及明确的节奏感,如此才能引起幼儿对教师创设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例如:“小鹿,小鹿,尾巴短短,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小猫,小猫,眼睛大大,走起路来不声不响;企鹅,企鹅,肚子圆圆,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跟坐在小板凳上老师负责拍出儿童熟悉的音乐节奏,在幼儿对教师播放的乐曲有了初步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并指导进行大接龙的游戏活动,最后可以完全由幼儿独立的玩接龙游戏,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由组合,变换出多个动物形象并表现出不同动物的形象。

2.舞蹈

舞蹈教学基础动作要同时具备准确性强,有节奏感、连续不断、造型突出的特点,由于各种类型的舞蹈有着各自明显的风格特征。幼儿舞蹈主要有一些基本舞步,在这些基础舞步上面再加上简单的上半身肢体动,就构成了幼儿舞蹈的主要内容。例如《问候舞》可以这样设计:首先所有幼儿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共同欣赏乐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舞蹈展现出歌词里的内容,如:“我在森林散步,看见一株苹果树,你猜我是如何做?”然后幼儿可独自寻找小舞伴,发挥自身想象力对歌词里所反映的内容进行表演,如:“小伙伴们碰了面,又打招呼又来抱。”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适合广大学前儿童、富有创造力的特点逐渐被我国幼教工作者接受和实践,它独特的节奏训练为我国幼儿音乐日常教育活动提供了更接近幼儿自身的理念和方法。当代幼儿教师要把奥尔夫音乐活动节奏训练的方法运用到我国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之为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所用,为我国艰巨而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丹.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教育,2015,22:18-19.

[2]王雪芬.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0-22.

[3]顾晓婷.浅谈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4,05:14-16.

[4]李春阳.试论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果[J].小作家选刊,2015,30:12-14.

[5]季晓丽.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研究[J].新课程,2014,02:11-12.

[6]焦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3,43:15-16.

[7]陈小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6,15:12-14.

[8]高建群.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亚太教育,2015,36:23-24.

[9]陈红.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报,2013,06:11-13.

[10]龙朝明.鄂尔多斯伊克昭幼儿园奥尔夫教学法应用调查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05:12-13.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节奏训练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3:09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音乐变画”的研究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38:59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