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林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是以现代化教学理论为依托,网络技术应为前提,借助多媒体设备为核心,创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丰富课程资源,使信息化教学成为现实,并以其迅捷性、灵动性等特点,受到众多一线初中物理教师的认可和青睐。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将对此展开教学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前言: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依据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与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融合应用信息技术,使物理知识的理论性、逻辑性等理科科目特点,依托信息技术,以灵动画面展示模式和形象生动呈现方式,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以此,教师可在情境创设时、物理现象展示时、演示高难度物理实验时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取得良好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效果,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画面情境,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教师可依据信息技术的展示功效,创设多媒体画面情境,对物理课堂知识中新课知识进行导入。教师借助融合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可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灵动画面展示课堂中,兴趣盎然地透彻理解物理知识,有效达成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1]。以此,教师可依据物理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画面情境,达成有效的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目标。
如,以《内能和热量》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内能和热量”画面情境,达成有效的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目标。教师依据内能和热量的物理概念知识理解需要,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温度计在热水中和冷水中的画面呈现出来,并结合画面情境使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同时,让学生透过画面情境中呈现出来的熔炉内的高温水、南极冰山一角,使学生理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此外,教师还可借助画面展示“如何进行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通过画面中的人工钻木,通过饮料和冰融合,分析内能变化的原因。以此完成本节知识“内能和热量”的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融合的目标得以实现,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好准备,促使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活动有效发展。
二、展示物理现象,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多物理现象需要通过实验进行展示,再配合文字将其描述出来,这增加了教师的讲解难度,同时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将需要文字描述的物理现象,应用信息技术画面呈现功能,将其以音视频的模式进行画面展示,助力学生完成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展示的过程,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2]。
如,以《磁能生电吗》教学为例,教师就可通过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展示功效,进行“磁能生电吗”物理现象的观看,并完成对“磁能生电吗”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现象的展示,使学生依托信息技术的强大呈现功能,结合预习时产生的疑虑,一边观看,一边进行思考,依据综合理解探究的形式,达成对“磁能生电吗”物理知识的透彻理解,并有效的完成物理现象理解方式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可以轻松的化解物理学习的难题,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使得物理学习能力、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全面的得以提高。以此,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展示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活动,其教学有效性得以呈现出来,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进行物理现象展示时,还可依据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以提问引导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借助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答,物理思维能力得到锻造并随之提高,进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三、演示高难实验,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教师还可借助其实现演示物理高难实验,有效展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成效。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实验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实验教学内容中融合一些高难度的实验,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并具有一定危险性。教师可依据这些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演示模式完成清晰的实验演示过程,让学生借助观看演示的内容,深入了解和体悟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自己的演示实验过程进行录制,也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阔性,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实验演示视频,将物理高难实验过程内容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呈现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成效。如,进行《探究电流》這一章的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针对电流的危险性与高难性展示的情况,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实验过程,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相关实验知识。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清晰化的了解整个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透彻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学科知识点。以此,教师依托信息技术科学化的展示、以立体式的方式将实验的整个流程演示,让整个实验安全、科学和规范化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实验热情高涨,对演示实验的观看积极性提高,并利用实验过程充分性完成对整个“探究电流”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实验知识的学习效率,进而有效达成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目标。
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借助多媒体核心技术,依据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拓展广阔空间,使网络化教学有效进行,并展示出其迅捷性、灵动性特点,促进物理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发展。以此,教师可依据学生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喜爱,以形象生动呈现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并通过情境创设、物理现象展示、演示高难度物理实验等应用模式,达成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慧,宋红枝.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21(09):49-51.
[2]安永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探讨[J].新课程,2021(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