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导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3 06:35赖晓霞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赖晓霞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针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如今,教育领域发生一定改变,“五环导学”教学模式作为新型教学方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巧妙应用“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可真正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强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五环导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所谓“五环导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进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五环”指的是“定向自学、合作研学、展示促学、精讲导学、反馈固学”这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倡导师生、生生高效合作,自主探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经过多年实践观察,在“五环导学”模式下,教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此种模式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有优势。

一、“五环导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五环导学法追求“以学生为本”,引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质疑,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增进交流,激起思维的碰撞,进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五环导学”模式主要由教师主导,展现学生主体性,学生跟随教师指导脚步,共同参加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课堂学习模式,能真正帮助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成果,展现学生学习过程,增进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及效果。由师生共同探索,学生在预习时完成既定任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脚步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时,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展开“双边”活动,增强学生积极性,切实改善教学效果。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展开拓展及延伸,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能提高自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五环导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按照“五环导学”编写导学案

展开“五环导学”,要灵活处理“导”和“学”间的关系,以“五环导学”为核心纽带,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活力,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以及法制素养。在具体编写导学案之际,要注意下面几点:

1.设计前置学习活动,活力导入课程知识。结合导学案所营造的情境,设计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活力素材导入知识,进一步渲染情感,激活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1]。

2.精细讲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学生与学生间发挥互助的“同伴精神”,在小组内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应用不同教学方法,突破教材知识点。

3.组织学生互动及交流,展示彼此学习成果。在积极参与讨论及自由探究后,勇于表达个人见解,并且和组内成员共同展示小组合作内容,点燃学生持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热情。

4.通过分层练习,有效点拨学生,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现实能力,进行分层训练,帮助学生巩固道德与法治知识。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偏差及遗漏,教师则应立即纠正及指导,完成固有教学目标。

5.注重归纳与总结,升华学科学习知识。在整体上,精准把握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关联,创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道德意识以及法制观念,令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感。

(二)教学设计需结合“五环导学”特点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凸显“五环导学”教学模式优点,明确教学方案,全面展现“五环导学”教学模式优势,令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目标及方向,展现教学特色,促使学生提高自主性,保障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令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提高自身积极性,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低效率”教学现状。

(三)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五环导学”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少不了教学方案的支持。例如,“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因内容具有局限性,原有教学模式与新时期教学模式不吻合。所以,急需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融合“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特点,将“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引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切实促进二者有机融合,不可忽略学生学习特点,要全面了解“五环导学”内涵及作用,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及方式[2]。

例如,在讲解《共圆中国梦》时,教师就应全面展现“五环导学”作用,活力导入日本奥运会上我国健儿部分照片,令学生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为运动健儿喝彩。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设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听课效率。随之,向学生提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认为中国梦是什么梦?”。学生回答“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都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梦,奥运健儿的梦是中国梦,中学生好好学习、努力向上的梦,也是中国梦,中国梦可大可小。”教师听后,继续问道“那你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陷入沉思,继续通过多媒体屏幕为学生播放很多与我国科技成果、奥运赛事、太空旅行相关的视频,令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情感,进一步生成爱国情怀。又如,在学习《中华一家亲》之际,教师便可以重点突出前置学习以及活力导入、互动交流等环节,指导学生通过课外时间,上网搜索中华民族各民族文明习俗、人文风情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活动,以促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真正尊重及感悟民族文化,令学生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流露出真挚情感。在互动交流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将所收集的资料,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汇报,并且与自己的组员共同分享自己在了解中华民族相关内容时产生的心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的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有的同学展示不同民族的美食,还有同学展示各民族歌舞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五环导学”教学方法的过程,要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特点,关注道德及法治教育特色,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展示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面展现“五环导学”潜在优势,加强道德与法治整体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辛海芹.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37-138.

[2]董瑞勤.“情景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11):56-57.

[3]魏爱红.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2021(45):12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