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地方:苏州古城区的声景文化初探

2022-04-23 21:59毛雅丹
中华手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文化传播

毛雅丹

摘   要:声音景观作为构成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塑造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也是人们理解和感知地方的重要手段。声音包含着地域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同时作为一种记录与传播的媒介,声音标志着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发展特征。本文试图将声音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感官媒介来对苏州的地方文化进行分析与解构,通过实地录音对苏州古城区的声音元素进行观察,力图发现和强调声音在城市历史文化生态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声音景观的艺术化思考,扩展文化记忆的维度空间和城市的文化传播可能性。

关键词:声音景观;实地录音;艺术创新;文化传播

一、声音景观的概念理论

声音景观即“声景”,由加拿大的作曲家和生态学家默里·谢弗(R. Murray Schafer)在1976年提出并推广,将“声景”定义为“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声音景观所包含的其实是人、声音、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1]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建筑学、生态学、历史学、人文学、美学等各个学科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和研究,并将声景的研究拓展到日常的民众参与中去。如今,声音景观已经作为了一个文化现象来理解,“声音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和声学过程,它同时具有某种文化的、艺术的、民族的、历史的人文属性等。”[2]

在人类社会中,声音其实是集体记忆的载体。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研究过19世纪法国乡村地区的钟声,“钟发出的听觉信息比神像的视觉信息更具强制性,拥有更强烈的情感力量。”[3]向我们展示了地方音响系统是如何建立地方标志和时空标志的。“听”的目的是为了感知其内涵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声音艺术家和田野录音工作者等致力于声音地理的研究,尝试利用听觉来重新体验和发现周围世界。将声音景观和地理空间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重新认知和解读“地方”,补充视觉体验。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Ratzel)和美国地理学家卡尔·萨奥尔(Carl Sauer)提出了“文化景观”的观点,从声音角度探讨人类生存空间,对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区域的声音进行发掘和保护。声音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文化载体,成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苏州古城区的声景形态和声音景观变迁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独有的声音景观,不论是自然声景还是地方方言,日常交谈,民间小调都是地方的特色信息和文化符号。在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这本苏州本地文献中有记载大量的古代苏州音景:“土人以麦芽熬米为糖,名曰饧糖。寒宵担卖,锣声镪然,凄绝街巷。”所描述的正是腊月卖饧糖的“音境”,通过文字仿佛进入到了清代苏州的风俗现场,通过声音的想象感受到了穿透在古代苏州街巷里的敲锣叫卖声。这样富含历史、地方区域的声音其实就是一个文化和记忆的载体,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典型标志,唤起了声音中的地方记忆和地方形象,成为聆听和发现城市的新渠道。

(一)苏州古城区的声景形态分析

苏州作为一个拥有2 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景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为了苏州独有的声音标志,丰富的声音景观构建起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听觉文化,塑造了独有的历史面貌和社会形态。经过田野录音,苏州古城区的代表性声音包含苏州方言、自然声音(青石台板上淅淅沥沥的雨声、河水的声音等)、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风吹竹叶、菜场中商贩的吆喝叫卖声、集市上“笃笃笃卖糖粥”的童谣声、水巷中船橹的摇曳声、老街上柔美婉轉的评弹声、收废品的吆喝声,公交车上轻清软糯的吴语报站声和城墙上的萧萧风声等。这些声音构筑起了一幅苏州独有的风貌景象。奥尔罕·帕穆克(Orhan Pamuk)说过:“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种别处听闻不到的声音,所有居住于此的人们都对此甚为熟知,并彼此分享这一秘密:巴黎的地铁汽笛声,罗马的摩托车轰轰声,以及纽约奇特的呼啸声。伊斯坦布尔也有一种声音,只为它的居民所熟知。那是一种60多年来,当渡轮驶入木制码头时,他们听到的金属轰鸣声。”[4]声音成为一种情感符号,从聆听中获取了城市的特征和肌理。

苏州的古城格局是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相辅相成的双棋盘格网形式,如图所示是宋代平江城(今苏州)的城市地图,今天的苏州古城格局基本和其所绘一致。古城区的老街巷陌历史悠久,文化丰厚,这里有着最江南的姑苏风情“音境”。独特的河街结构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展现了多样化的市民生活和人文风貌。虽然现今有几条街巷被商业活动占据,但是保存较为完好的阊门、山塘街等历史文化街区里面的深巷中仍展示了最原汁原味的苏州古韵。

根据主要的空间节点区域,通过对古城区街巷中的声音进行收集和录制,按照声景学中三个主要的基本声音单元:基调声(Keynote sound)、信号声(Sound signals)、标志声(Sound mark)进行分类分析。

基调声(Keynote sound):是一个地方固定的声音生态,勾画出了地方区域的人的生活特性。走在小巷中能听见两边房屋厨房内叮当的声音,来回走动的人的脚步声,人们休闲谈话的苏州方言,鸟叫的声音,狗吠的声音,水井的声音,风吹过小巷的声音,这些都是街巷声景空间中的主要旋律。虽然巷陌中是安静祥和的,但这个声音场景中却包含着许多细小丰富的有趣声音元素,不仔细聆听,很多人们的日常细节会被忽视掉。

信号声(Sound signals):“信号声是一种前景声,是被有意设计并传递某种确切的内容意义的声音。”[5]街巷集市小商小贩的吆喝叫卖声、自行车铃声、新年寒山寺的钟声都是包含着某种讯息的信号声。

标志声(Sound mark):“标志声指对一个地区来说是唯一或独有的声音,是这个地区的声音标志。”[6]街巷中多是苏州本地人居住,方言吴语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声音,是苏州的基因。小巷中柔美婉转的昆曲、评弹声也是古城区街巷中特有的声音。而寒山寺的钟声也只有在古城区才能听到,这也是苏州最著名的声音标志。苏州的气候多雨,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以及小巷的青石板路上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听起来轻快而活泼,也都成为了苏州古城区独有的声景空间。

(二)苏州古城区的声景迭代更新

一个地方的声景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深刻相嵌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表达。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花蕊之连蒂者,专供妇女簪戴,虎丘花农盛以马头篮沿门叫鬻,谓之戴花。”如今走在小巷中,仍能见到挎着篮子的苏州本地阿婆叫卖着白兰花、栀子花。《清嘉录》中还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如今在皮市街的花鸟市场上,还能看见装在塑料盒中进行出售的蟋蟀,民间的这些传统风俗没有完全消失掉,而我们也有幸在这个地方听到了更多丰富的苏州韵味声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苏州古城区周围有着大量的施工建筑地,站在相门的城墙上,明显感受到了不同的声音场景,一面是城墙上呼啸的风声,一面是城墙边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喧闹声。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声音正在逐渐走向趋同化,街巷中具有文化遗产特色的传统吆喝叫卖声已逐渐稀少,机器钻孔声,交通声逐渐成为城市的基调声。走出老街巷陌明显地感受到这一动一静的巨大对比,声音在这里形成明显的分界线。对于生活在这片区域的老人来说,可能有些声音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了回忆。现代化的进程正悄无声息地慢慢改变着城市的肌理,城市的声音景观也时刻处在时空的流动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声音,想象看到古城的迭代更新,感受声景的变化以及声音与人们的情感联结。

三、关于苏州声景文化的艺术化思考

我们现今处于一个以视觉为中心的社会,地方环境的设计和地方文化的研究都过于依赖视觉景观的呈现,忽略了双耳聆听的声音信息。在视觉媒介疯狂充斥的情况下,声音需要成为新的“景观”去唤醒人们对地方的身份认知,形成视觉、听觉的平衡。2005年,英国的田野录音艺术家彼得·科萨克(Peter Cusack)来到北京,延续了“都市发声”项目之《最爱的北京声音》(Favorite Beijing Sounds),和声音艺术家们一起制作了声音的档案记录。通过艺术和情感的思索,利用实地录音、声音收集和再创作捕捉着城市的变迁和变化,同时也展示出了声音是如何将人们的生活和环境联系起来的,以及声音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

2020年12月,笔者参与到苏州寒山美术馆举办的“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项目,通过实地录音和艺术再创作的方式,从声音的角度来重新认知和解读苏州,用声音符号来构筑这座城市的“音景”。在这个项目中,创作者们选取了苏州的评弹、昆曲、器乐、民俗、儿歌等声场内容,并利用声音装置、绘画、影像、剧场等一系列艺术手段,传播和解读苏州的声景生态文化。多样化的叙述方式和思考方式加深了人们与苏州这个地方的情感联结。我和团队选取了苏州的老街巷陌中的日常生活音场,通过大量的田野录音,将声音艺术作品和苏州的地方音景文化聯系起来。避开视觉感知,利用声音塑造了一条虚拟的巷子,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苏州街巷的声音场域之中,去主动聆听苏州的小巷文化。

通过艺术作品唤起人们对周边环境的感知与关注,通过声音的艺术化展现苏州的文化风貌。从实地的田野录音到利用这些声音素材进行艺术再创作,所有这些采录的声音都具有一定的标记意义,反映当代的苏州音景,并在耳聆网上绘制出了苏州的“声音地图”。通过艺术化的创新方式让人们注意到城市中丰富多样的声音元素,从而获得社会生活和历史人文方面更多的信息,从多元化的角度认知苏州的文化与历史。

声音景观以艺术的形式在不断进行着更深层次的聆听,唤起人们对声音和聆听的重视,进而形成对城市环境、人文历史的思考。这也让我认识到声音不仅可以被记录、被聆听,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样本,被保存和研究。声音作为地方不可剥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建立地方标志的重要符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凭证。(基金项目:苏州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声音、空间和历史:苏州声景生态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1JNWH016)

参考文献

[1] 孟子厚、安翔、丁雪著.《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3页

[2]孟子厚、安翔、丁雪著.《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5页

[3] 阿兰·科尔班著,王斌译.《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第85页

[4]【土】奥尔罕·帕穆克著.《别样的色彩》[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4页

[5]孟子厚、安翔、丁雪著.《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页

[6] 孟子厚、安翔、丁雪著.《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页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文化传播
浅谈水彩画创作的现状与思考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